夏季日剧收视率,2018年日剧收视排行
导读:在保守中前行,电视业网络化转型中的日剧有小亮点,但无新鲜感。
文|王玉玊
2022年4月起,日本五大民放电视台均开始在免费网站Tver同步播出电视节目,其直接结果是各台黄金档电视剧的收视率直线下降。2015年前后,五大民放黄金档的热门作品收视率往往能达到15%以上,甚至不少作品的收视率超过20%,而今年的春季档和夏季档,收率视能达到10%的电视剧就已经有能力竞争季度收视冠军了。
或许是受到疫情与收视率断崖式下跌的影响,这两季的日剧作品普遍表现平平,豆瓣评分多在6分到8分之间徘徊,几乎没有8.5分以上的优秀作品。夏季日剧基本选择了相对保守的选题策略,往往倾向于在既有的成熟类型中进行微创新,其结果是,本季常规档日剧中超过半数都是带有都市恋爱元素的现代职场剧,只在职业选择与人设配置方面提供些许新意。职场剧固然是日剧中相当成熟的优势类型,但也正因为整个类型套路过于成熟,反而失去了新鲜感,一旦扎堆出现,难免让人感到故事节奏、情感色彩与情节结构上的雷同。
职场生涯:新职业与老套路
这一季的职场剧几乎不约而同地将关注点放在了职业选择上,《老将新生》中运动员经纪人、《魔法翻新》中的房屋翻新、《竞争的守护者》中的公平交易委员会都是此前日剧中比较鲜见的行业。这些较少为大众所关注的职业能够在剧中提供观察、理解社会的新视角,丰富新鲜的行业细节和行业知识也能为观众带来获取新资讯的新鲜感。
由绫野刚主演、如无意外将拿到本季收视冠军的《老将新生》聚焦于37岁退役后转职成为运动员经纪人的前足球运动员,讲述了运动员经纪人与足球、羽毛球、高尔夫球、滑板等多种运动项目中处于职业生涯不同阶段的选手们接触,凭借对运动员的关怀、敬意和自己的专业素养,支援他们职业生涯的感人故事。
一心希望有朝一日重回J1联赛的男主人公新町亮太郎在37岁时突遇球队解散,因没有任何球队愿意收留这位早已过了巅峰期的37岁老将,新町被迫退役。从小到大一心扑在足球上、没有任何社会经验的新町陷入了巨大的迷茫,却在此时阴差阳错入职一家运动员经纪公司,成为了一名运动员经纪人。依旧无法放下对足球的热爱的新町渐渐在新的工作中找到了乐趣与成就感,尽管还是个菜鸟新人,但曾经的足球选手生涯使得新町更容易理解运动员们真正的焦虑与需求,用自己的真诚与刻苦支撑运动员们前进。
绫野刚凭借出色的演技将这个虽然缺乏经验但却始终全心全意,细腻温柔又坚强乐观的足球老将、职场新人表现得生动可爱,特别是他对于足球的深深眷恋,他在人生转折期的痛苦与迷茫,他支援运动选手时的忘我与热情,都有很强的感染力,为整部作品加分不少。作品除了呈现运动员经济这一行业的工作状态外,也涉及到不少运动项目的职业特性、职业选手可能会遇到的挑战与困境,对职业设定的运用充分而高效,故事节奏稳健,完成度很高。但具体的单集故事,仍不免陷入对经典日式热血治愈桥段的单调重复之中,让男主人公新町挨个敲开运动员们戒备的心门,拿下经纪约,支持他们走向更光明广阔的明天。
《竞争的守护者》选择的职业或许比《老将新生》更生僻——一个名为公平交易委员会的政府部门,其主要职责是审查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用不法手段获利的违规行为,如行业垄断、招标舞弊等,保护交易公平。即使在政府部门中,公平交易委员会也是一个相当弱势的机构,而他们要审查的对象却常常是资本雄厚的大企业,这让公平交易委员会的工作推进变得障碍重重,调查取证的过程常常会用到跟踪、暗访等方式,为故事增加了一些紧张感。但正如一些观众所说,从作品呈现来看,公平交易委员会大概确实是没有什么故事可写,案件往往给人一种故作玄虚、强生波折,实际上空洞乏味的感觉,既不能真的提供深刻的社会批判,也无法带来那种正义必胜的爽快感,恰好卡在这两条路线之间,显得有点尴尬。
《魔法翻新》《卓越航空》和《乘上独角兽》都采取了职场不够、恋爱来凑的创作策略。其中,《魔法翻新》算是把职场与恋爱平衡得最好的一部。这同样是一部在剧本上没有太多新意的作品,但胜在将日式温情表达得细腻恬淡。住宅翻新不仅仅是一项以旧换新的工程,也是居住于同一屋檐下的家人再一次共同展望未来生活的机会。男女主人公所在的家族经营小作坊式企业丸福工务店,相比于其他现代大型企业,更带着一种手工业时代的人情味,男女主人公能够在与委托人的交流中,敏锐发现委托人因种种原因而无法说出口的真实需求,而这些隐形需求的存在往往会成为家人之间的隔阂与芥蒂。为委托人设计翻新方案的过程实际上也成为了他们加深委托人家庭之间的羁绊的过程。让住宅承载往日回忆,同时成为在未来创造新回忆的空间,这就是住宅翻新的“魔法”。
男女主人公在过往的人生中各有各的失败,一个遭遇职场霸凌而辞职,一个是离过两次婚的单亲爸爸,两个人都多少带着点“丧”,女主“丧”得强势,男主“丧”得温吞,两个人凑在一起,是恰到好处和谐。他们作为搭档共同从事住宅翻新的工作,既是在为委托人们创造更宜居、更有人情味的生活空间,也是在疗愈彼此的创伤,这就将职场故事与恋爱故事的主题勾连起来,让作品变得圆融。但《魔法翻新》的好,也确实不过是“矮子里拔将军”的程度,豆瓣评分是不上不下的7.7,收视率也比上不足比下有余。《魔法翻新》所呈现的,是一部包含恋爱元素的职场题材日剧应该达到的基本线,保守、规范、完整,缺乏进取精神。
律政与刑侦:“铁板剧”的新尝试
律政、推理(刑侦)、医疗常被认为是日剧中的三大“铁板”题材,受众群体庞大且稳定,往往更容易获得收视佳绩。但在这一季日剧中,相比于职场剧的保守和同质化,律政剧和推理(刑侦)剧反而贡献了一些比较大胆的新尝试,这些尝试很难简单评价究竟是成功还是失败,但总强过故步自封、一成不变。
本季几乎唯一一部收视率稳定上升的常规档作品是有村架纯搭档中村伦也的《石子和羽男~这种事情也好告吗?》,而收视的上升主要应当归功于剧本。《石子和羽男》或许不算是严格意义上的律政剧,因为作品中的大多数案件,相比于对簿公堂,更倾向于通过调解来解决。《石子与羽男》最有趣的地方在于,它所关注的往往是普通人在日常生活中也很有可能遭遇的法律事件,无论是因为用咖啡厅的插座给自己的手机充电而判了盗窃罪的顾客,还是因为制作“十分钟电影解说”视频而被告侵权却认为自己不过是在为电影做义务宣传的电影爱好者,或者因为未成年儿子用自己的信用卡偷偷给游戏大量氪金而希望追回损失的母亲,都像是我们身边确实存在着的活生生的人。
《石子和羽男》对这些看起来细枝末节,但却有可能在不经意间给普通人带去困扰和麻烦的案例一一给出了法律解释,比如说未成年人瞒着监护人氪金,如果能够提供证据证明,则氪金金额一般是可以被追回的,因为未成年人享有“未成年者取消权”,其法理依据是未成年人的过失由全社会的公民共同承担。中日的法律当然并不相同,但像未成年人氪金这样在中国也常常成为热点议题的案件经由电视剧作品呈现出来,仍旧能够启发观众的思考。
律师羽男与律师助理石子这对搭档在一家名为“潮”的小型律所中工作,而“潮”的理念是“成为认真生活的人们的保护伞”,每一桩委托,无论大小,其背后都是委托人的宝贵人生,哪怕是既不重大也没有什么赚头的小案子,都有可能对一个普通人的平凡生活造成巨大的影响。
进而言之,“认真生活的人们的保护伞”也是整部作品对于法律的理解。故事中提到,日本人常常不愿寻求法律的援助,不到万不得已不肯对簿公堂,打官司被认为是一件很没面子的事情。但法律要成为认真生活的普通人的保护伞,有一个前提条件,就是人们主动拿起法律的武器,寻求法律的保护,即使是在看起来“不起眼”的小事上也是如此。法律是铁面无私的,但司法实践却可以是有人情味儿的,石子和羽男能够娴熟高速地背诵精准的法条,也能为委托人们提供饱含人文关怀的法律服务,从而在一桩桩小案件中体现出贴近生活的法律理想。
如果说《石子和羽男》是不像律政剧的律政剧,那么坂元裕二编剧的《初恋的恶魔》就是不像刑侦剧的刑侦剧,四个警察局中的边缘人组成一个非官方的推理团,以接近于安乐椅推理的方式推察一个个案件的真相,拍摄手法虚实结合,有很强的风格化特征。除了单元剧式的案件推理外,《初恋的恶魔》另一半重头戏是坂元裕二最得心应手的成年男女间暧昧又温情的复杂情愫。
四位主人公各自怀抱秘密与创伤,鹿滨铃之介沉迷于变态杀人案,因为自己是个与他人格格不入的异类而自卑,马渊悠日则在过于优秀又过早因公殉职的哥哥的阴影下自我压抑,因为自己过于平凡普通而自暴自弃,摘木星砂因双重人格而不安,小鸟琉夏因为妄想癖而孤独,在日益加深的友谊与懵懂交错的初恋中,他们看到彼此平凡中的独特,怪异中的寻常,像是四块收纳错误的拼图,找到自己原本的归属。相比于推理部分每集一个案件的规整单元剧格式,四个主人公各自的人生故事与他们之间的交集反而引起更多的好奇和期待,坂元裕二擅长的金句频出的细密台词依旧不负众望,带来颇有趣味的观看体验。不过《初恋的恶魔》是一个比较挑观众的作品,得要对得上“脑电波”才能看得进去,所以注定小众。
《被捡到的男人》
小人物的人生故事
除前述作品外,本季关注度较高的作品还有改编自高分韩剧《梨泰院Class》的《六本木Class》,虽然开局反响平平,但第三集之后渐入佳境,特别是平手友梨奈的出色表演受到关注。此外,Disney 与NHK共同制作的《被捡到的男人》获得8.5分的豆瓣评分,成为这季日剧中口碑最好的一部。
《被捡到的男人》改编自演员松尾谕的自传式随笔,尽管人名、团体名等多用假名,但情节大多来自松尾谕的真实经历。松尾谕在太多的日剧中出演过配角,以至于常看日剧的观众大概都会对他脸熟。长相平平的松尾谕是如何成为了演员?一路出演配角的他度过了怎样的人生?这些问题本身就很容易引起观众的兴趣。在加上松尾谕因为偶然捡到一张机票,物归原主时发现机票的主人是一家经济公司的老板,于是签约进入经纪公司,开启自己的演员生涯,这种看起来像小说一样的情节竟然是松尾谕的真实经历,不得不说,《被捡到的男人》实在是找到了一个极佳的创作选题。
松尾谕本人并未直接出演本作的主人公,但却在每一集的片头,以与编辑商讨自传写作进度为引,带出本集的主要故事内容。自传故事中的松尾谕由近两年颇受关注的演员仲野太贺饰演,整部作品名演员云集,草彅刚、有村架纯等足以在影视作品中担当主演的演员都来客串。当原本的配角成为主角,主角成为配角,《被捡到的男人》的独特况味便诞生了——它讲述的不再是一个一心追逐演员梦想并走向成功的励志人生故事,而是一个长相平平、并不耀眼,想当演员不过是被万人瞩目的光环所吸引、虽然靠着运气成为了演员但也说不上成功的普通人的平凡人生。
主人公缺乏强烈的企图心,缺乏背水一战的决绝,缺乏起于微寒而终成大气的传奇与热血,但它松弛、自由、随性、柔软,带着点苦乐无常的荒诞。松尾谕像是戏中人,又像是旁观者,游走在人生与戏剧的双重边缘,把约会当做“试镜”,也在表演中借角色宣泄失恋的痛苦。松尾谕的人生总是被一些命运般的小小巧合所推动,但他的人生又绝算不上独特。整个故事就在这样绝妙的“中间状态”中展开,充满戏剧性但又不脱离现实,平凡却不无聊。相比于美剧式的情节跌宕,或者韩剧式的情感浓烈,《被捡到的男人》细腻、从容,于平淡中见况味的风格恰恰是日本影视剧最独特的地方。
尽管是相对平淡的一季日剧,但也仍有值得借鉴的地方。日本职场剧或曰行业剧极高的工业化水平保证了此类作品大都能维持合格的水准,人设明确、逻辑清晰、情节流畅。不断发掘新的行业生态,以新的职业扩充职场剧的题材范畴也是很讨巧的创作思路。《石子与羽男》既有法律知识,也有人文关怀,案件编排往往能紧扣社会热点及最新出台的法律法规,体现出文艺作品与社会生活的连通性。《初恋的恶魔》和《被捡到的男人》都是打破类型框架、有强烈个人风格的作品,但这种风格化又不以背对市场为代价,《初恋的恶魔》以个性鲜明的人物带来情感对撞的强烈戏剧性,《被捡到的男人》则以平凡人生的轻喜剧演绎召唤观众的共鸣。
日剧的低迷大概还会持续一段时间,这是被延宕至今的日本电视业网络化转型势必带来的后果。在《石子与羽男》中,一位花费十年时间精雕细琢地拍摄了电影作品的导演,却在电影上映时发现自己的作品被剪辑为“十分钟电影解说”在网络上传播。痛苦之余,导演也在反思,长期以来,自己都喜欢拍摄风格缓慢、暧昧的电影作品,但当前时代的人们却热衷于电影解说的快节奏,是否自己也在被时代抛弃?《石子与羽男》固然站在电影艺术和版权保护的角度,批判了剪辑“十分钟电影解说”的侵权行为,但它也同时透露出流媒体网络时代影视创作的隐忧——在网剧勃兴的时代,电视剧该如何赢回它的观众?
电视剧怪圈,好剧收视一般,《王牌部队》口碑平平为何却能收视第一?
一原因是近些年没有军旅剧,一部《亮剑》反复在电视台播放了无数次。二是有肖战这个白领女士们的团宠当主角,拉人气;三是剧情还是吸引人。
《王牌部队》电视剧挺好的,是一部描写军人情感军人故事的电视剧,充满正能量。现在这类影视作品不是多了,还很不够。今天的中国人真的很幸福了,请别忘记,这种幸福生活是从何而来?一些人可能是生活太安逸了,总是看不惯一切,好像党和国家都欠了他的。我看《王牌部队》挺受教育的,无数革命先烈牺牲了自己的生命,无数解放军战士的无畏付出,才有今天我们这样的幸福生活。我受教育了,被感动了,所以我看《王牌部队》。
长短处都很明显,但总的来说瑕不掩瑜。顾一野这条线是全剧的亮点,人物刻画始终紧扣王牌部队的主题,连顾一野的爱情婚姻都融入了王牌部队的军魂,让人非常感动。加之优秀青年演员肖战对顾一野的入魂入骨的演绎,让顾一野成为了观众的心头所爱,欲罢不能。一个青年演员,第一次演军旅剧,无论从军姿,气质,台词和激烈的战场搏杀都如此到位,精彩,令人赞叹第一次演绎年龄跨度就如此逼真,从18岁演绎到四,五十除了要有天赋还需要认真的态度,真是喜欢演员肖战,喜欢军中的传奇顾一野。
《王牌部队》没有让人失望,真的很好看,讲述的都是现实生活中发生过的事情,都是我们身边的人经历过的事情。能够在电视剧里看到说明剧组很用心,把这四十多年中所发生的事情整合在一起拍成电视剧。让人们知道那些最可爱的人为了国家,为了保护我们的幸福生活贡献了自己的生命!让现在的年轻人知道自己的幸福生活是来之不易的,我们能这样无忧无虑的生活是因为有人替我们负重前行。我们不能忘记那些曾经为我们付出过生命的人
如何评价电视剧《封神演义》?
新版的《封神演义》,简直有点颠覆三观,真是亮瞎了我的钛合金狗眼。
其实我对这种类型电视剧没什么兴趣,可奈何我老婆特别喜欢看,我也就跟着从头到尾刷了一遍。
九尾妖狐竟然是个男妖,虽然确实很帅,表现的也确实很妖娆,可我想看的《封神演义》不是这个样子的,能不能还我女版九尾妖狐?
看到九尾妖狐的时候,我就很震惊了,可是一连看了好几集,出现的全都是杨戬和苏妲己的感情戏,感觉受到10万点暴击。
生活已经够悲催了,看个电视剧还被塞一嘴狗粮,我这样的已婚人士,都感觉有些腻味,很难想像编剧当初写剧本的时候,到底有没有考虑过单身狗的感受啊?
当看到元始天尊的时候,我觉得总算是有点正常了。可我实在是没想到,在整部《封神演义》当中,姜子牙竟然是搞笑担当。
善良这个东西,纯粹靠脸实在是看不出来,我能看到的姜子牙,只有打盹的姜子牙,只有和申公豹抬杠的姜子牙。
明明应该是一个大智若愚、气场十足的大佬,可现在竟然被演绎成一个日常作死男神,虽然姜子牙也很帅,可是我情感上是拒绝的。
我想看的是“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而不是姜太公耍宝,萌你一脸,看到姜太公的时候,我就对后面的剧情有很不好的预感了。
果然没有让我失望,剧情发展的好迅速。前面愿意为妲己去死的杨戬,最后成仙竟然断了七情六欲,毫不犹豫的要干掉妲己,这简直黑化的厉害。
九尾妖狐为了保护妲己而死,而且还是心甘情愿,看着那张帅脸,我一个男人,为什么会突然感觉看到了爱情?
看到最后我才明白,原来最新版的《封神演义》,讲述的是九尾妖狐和苏妲己之间的爱情故事。
不管是杨戬也好,姜子牙也好,还是商纣王也好,他们都只是这个爱情故事里面的配角,虽然戏份很重,但没什么存在感。
如果这部电视剧的名字不是《封神演义》,把里面主角的名字都改一下,我想这会是一部很好的神话爱情剧。
可是用《封神演义》这个名字,期待值太高,和想象中差别太大,我也只能用“不明觉厉”来形容了。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