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电影审查制度的历史,美国电影史扫盲

时间:2022-10-16 16:30:47阅读:2642
图片来自网络壹读微信号:yiduiread最近壹读君的朋友圈儿被“狼叔”的英雄迟暮(《金刚狼3》:殊死一战)刷爆了!感动到哭的同时,这些死忠粉们纷纷对内地的删减版表示不满。鉴于大陆的影片要符合“老少咸宜”的宗旨…

图片来自网络

壹读微信号:yiduiread

最近壹读君的朋友圈儿被“狼叔”的英雄迟暮(《金刚狼3》:殊死一战)刷爆了!感动到哭的同时,这些死忠粉们纷纷对内地的删减版表示不满。鉴于大陆的影片要符合“老少咸宜”的宗旨,不少国外影片在引进时都逃不出“剪刀手“的魔爪。

并不是只有我们有电影审查,现今称霸电影工业的好莱坞也有过被“剪刀手”操纵的“黑历史”。今天壹读君带你们扒一扒美国电影的审查历史。

坐等看完整版“狼叔”的壹读君|花花爱吃草

一度被视为洪水猛兽的美国电影

电影最初只是一种娱乐消遣方式,并没有承担太多的社会功能,像所有新生事物一样,它并不被社会主流所认可。在1905——1907年中,美国电影行业正值繁荣期,其中镍币影院特别流行。镍币影院放映的内容浅显易懂,而且价格只需要5美分,正好是一个镍币的价值(镍币影院也因此得名),因此吸引了大量的社会下层人士去观看,其中不乏儿童、青少年和妇女。

镍币影院

当时美国的上层阶级包括建立美国文化的清教徒和社会进步势力,他们一致认为良莠不齐的电影内容对社会下层人士来说是有害的,特别是未成年人和妇女,因为这些人大多没有接受过教育,并没有能力对电影内容进行辨别,尤其是那些充斥着大量性和暴力的不良镜头。所以社会上层人士认为电影应该像商品那样受到政府的统一把控。

1903年电影《火车大劫案》充满了暴力和惊悚等内容,却吸引了当时众多的下层人士去观看,这个时期的电影都本着“娱乐至上”的目的。

面对这样的情形,1907年11月4日,芝加哥城市政府首先通过了“电影审查法案”,之后其他州都先后进行了类似的州立法。从此美国电影进入了州立法审查阶段。

审查的大致流程是:州政府授权警察当局为即将上映的影片颁发许可证,如果电影没有过审,制片方可以向市长提出复议,但是市长的裁决被视为最终裁决,即使对结果仍有异议,制片方也不可以提起诉讼。

最初的美国虽然是个移民国家,但各个区的移民来源都比较单一,因此各个州的审查标准是按着当地居民的主体文化来制定的,但具体内容会有所不同。比如这个州对“暴力”宽松些,那个州对“色情”严厉些。

另外各个州的审查标准在细节上模糊不清,还经常随着事先审查官员的喜好随意变动,这样就造成了某部影片在这个州热映,在另一个州却被禁的情况。这时期电影只能在审查标准大致相同的几个州放映。

电影片方一想,这不是“双标”吗?同一部电影,还不一样的待遇?不堪忍受这种政策束缚的制片方,决定反抗。

1915年,“共同”影院公司的一部电影遭到俄亥俄州政府禁映,于是该公司向地方法院起诉俄亥俄州政府,并认为电影同报纸和言论自由一样,都应该受宪法第一修正案的保护。然而地方法院不予支持,“共同”影院公司上诉美国最高法院,最高法院认为把电影放在宪法第一修正案的保护之下是错误的,因为电影有作恶的可能。这就是电影史上著名的“共同案”。

电影来了,好可怕!

美国电影业第一次抗争以失败告终。

处于《海斯法典》管理之下的美国电影

尽管电影诞生之初就不被社会主流所接纳,但这种新鲜的娱乐消遣方式仍然在不断地吸引大量的观众走进电影院。但只在单个或少数几个州放映既不能满足制片商逐利的要求,也无法满足观众的需要。电影需要更广阔的放映范围,这个诉求显然与各个州的“审查规定”相悖。

备受争议剧情长片《一个国家的诞生》在艺术和商业上的成功,让资本家看到了电影的商机。在这部电影之前,电影制作不但规模小,投入的资金也有限。而《一个国家的诞生》让人们知道拍剧情长片可以赚大钱,加上一战后美国经济萧条,华尔街资本看准了时机进军电影业。掌控华尔街的摩根和洛克菲勒家族间接控制了当时的好莱坞八大制片厂,分别是:派拉蒙、米高梅、二十世纪福克斯、华纳兄弟、雷电华、环球、哥伦比亚和联艺。

而当时的八大制片厂早已完成了对电影行业的垄断,叫做“垂直整合”垄断模式,就是电影的制作、发行和放映都掌控在八大制片厂手里,其他公司根本没有插手的可能。好莱坞的工业体系逐渐形成。

根据小托马斯·迪克逊小说《同族人》改编,由D.W.格里菲斯执导。该片因涉及种族、三K党、南北分裂等诸多敏感的政治话题,有长达数十年的禁映史。

好莱坞有了雄厚的资本,面向更广阔的市场就成了可能。但各个州的审查规定仍然像一根卡在嗓子里的刺,浑身不舒服。这时候各大公司为了招徕观众花样百出,电影内容也越来越不受控制,这招来了当时反电影势力的猛烈抨击。

1921年的“阿巴尔克案”把电影业和反电影势力的矛盾激化到了极致。当时的喜剧明星阿巴尔克被怀疑强奸名模并导致其死亡,虽然这位演员最后被当庭无罪释放,但反对电影的声音越来越高,好莱坞一时间成为众矢之的,被认为是个滋生邪恶的地方。

那时的电影犹如过街老鼠

反电影势力要求加强对电影行业的管理,电影业内部也希望能够突破州审查规定的束缚,同时也需要挽救好莱坞在公众眼里的形象,建立行业性的电影审查法案的需求迫在眉睫。

这时的电影业不再是当初弱小任人宰割的模样了,好莱坞工业的日益繁盛都在不断地证明着它对整个社会无论在经济还是在文化上的重要作用,当然好莱坞也不希望新的行业法典交给联邦政府来建立,那无疑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最后只能像以前一样落得个“任人宰割”。

迅速反应的好莱坞成立了行业性组织“美国电影制片人与发行人协会”(MPPDA),进行行业性自我审查。好莱坞请当时的美国邮政部部长、基督教长老会长老、共和党人威尔逊·H·海斯担任该协会的会长,希望凭借海斯强大的政治关系扭转明星丑闻等一系列不良的影响,重新树立好莱坞的形象。

“美国电影制片人与发行人”协会成立于1922年,1945年更名为“美国电影协会 ”

经过长时间的交涉和妥协,代表好莱坞的海斯和宗教势力代表于1930年共同出台了《好莱坞制片法典》,也叫做《海斯法典》。

《海斯法典》统治美国电影行业长达34年之久,直到1968年的电影分级制度的出台。尽管这是部电影行业自己出的法典,但是法典审查之严厉,历史罕见。影片一旦违反法典的具体规定,不但会要求整改,情况严重时可能会直接被禁映。这时期被删减的影片数不胜数,《海斯法典》也被称为著名的“剪刀手”

这时期的电影业有了自己的工业体系,有实力和反电影势力叫板,虽然最后仍然要受《海斯法典》的束缚,但毕竟这部法典里有好莱坞自己的意志,这一场算是平局吧!

漫漫长夜里酝酿出的分级制度

虽然电影最初的主要功能是娱乐大众,但经过几十年的深入发展,电影工业承担的社会导向作用越来越明显。而直接受华尔街控制的好莱坞极其可能会承担“金主”的意识形态,操控大众舆论,那政府当然不干了,随即对电影行业的垄断进行调查。

最著名的是“派拉蒙案”。1938年,政府责令好莱坞放弃电影放映环节出让影院,意图打破好莱坞垂直整合的垄断模式。面对政府的要求,八大制片厂内部争执不断,难以达成统一的意见。1946年,政府判决好莱坞构成垄断并对此做出处罚,八大制片厂不服判决诉讼至最高法院。1948年,最高法院维持原判。面对既定事实,各大厂纷纷放弃院线。

好莱坞垄断模式被打破,这意味着之前好莱坞自行出台的《海斯法典》就不合时宜了,垄断模式期间,制片、发行、放映各个环节都自己说了算,钱都进了自己的腰包。现在没有影院了,把蛋糕分出去给别人吃,自己还带着"镣铐",收入肯定会减少。

而此时电视工业的崛起导致更少的人来电影院看电影,加上《海斯法典》对电影内容的限制,电影对观众越来越没有吸引力。为了挽回流失的观众,电影业逐渐倾向于拍摄那些能够刺激感官的内容,这时期有大量的影片开始涉及成人题材。

当时票房大热的电影《七年之痒》有大量关于性爱隐晦的镜头,这张照片是不是很熟悉?

收入减少以及内容的限制导致了电影业与《海斯法典》的矛盾越演越烈,终于在1952年的“《奇迹》案”达到了顶峰。

当时的宗教势力认为美国国内引进的意大利影片《奇迹》是对神明的亵渎,该片在纽约上映时受到了阻拦,随后其他城市纷纷效仿。1951年10月,《奇迹》发行人将纽约政务委员会(该协会撤销了《奇迹》的放映许可证)诉讼至法庭,要求纽约政务委员会撤销对《奇迹》的处罚,但法院维持了纽约政务委员会的决定,驳回了上诉。不服判决的片方,向最高法院提起诉讼。1953年,最高法院法官撤销了纽约政务委员会的决定,并认为电影应该和艺术及其他出版物一样享有宪法第一修正案的保护。

电影《奇迹》讲了一个村姑遭到陌生人的诱奸,但村姑坚信诱奸她的人是使徒圣约翰,她怀的孩子是耶稣。影片在意大利本土上映时遭到红衣教主的责难,认为该片是对神明的亵渎和意大利妇女的侮辱。

至此,具有“事先审查”作用的《海斯法典》就对电影没有任何威慑作用了,因为根据宪法第一修正案的规定,任何对电影进行的事先审查行为都是不合法的。《海斯法典》正式退出历史舞台。

取代《海斯法典》的是美国现在实行的电影分级制度。从1968年开始实施,直到今天。分级制度按观众年龄分层,既保护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又给电影提供了广阔的创作空间。

所以现今称霸世界的美国电影也是一仗一仗打过来的,从最初的“我为鱼肉”到现在的“创作自由”,每个阶段都伴随着电影业自身力量的不断发展和大众对电影认识的变化,从美国电影的审查历史看我们现在电影发展,也许会有些参考的意义。

那么最后,大家和壹读君一起坐等未删减版的《金刚狼3》吧,我知道你们都懂得。

参考资料:

1、“海斯法典十二条禁令”,维基百科

2、《世界电影史》,[美]大卫·波德维尔 克里斯丁·汤普森,范倍 译,北京大学出版社

3、《电影审查》,梅峰等著,北京联合出版社

如果你觉得今天的文章还不错

动动手指,给壹读君点个赞呗

和壹读君勾搭的传送门

联系电话:010-85690155

人才招聘:[email protected]

文章投稿:[email protected]

商业合作:[email protected]

美国电影审查制度的历史,美国电影史扫盲

关于美国电影发展史

美国电影发展史:

美国是世界第一电影强国,虽然美国只有200余年历史,没有什么历史底蕴,但在几百年的短暂发展中,逐渐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美国文化,其核心就是追求梦想,平等,自由,以及包容一切。而这些在其电影中都有着很好的体现,这些都是很多其他国家电影所不具备的。

包容这一点尤其是其他国家望尘莫及的,最典型的例子是2006年的电影《硫磺岛来信》,能从侵略者和敌人的角度来表现战争,发掘敌人身上的闪光点与无奈,在全球恐怕没有多少国家能做到。因而美国电影一直引领着世界电影产业发展的潮流。

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的城市工业经济和中下层居民数量迅速增长,美国电影成为适应城市平民需要的一种大众娱乐。它起先在歌舞游乐场内,随后进入小剧场,在剧目演出之后放映。1905年在匹兹堡出现的镍币影院很快遍及美国所有城镇,到1910年每周的电影观众多达3600万人次。

这些影片都是单本一部的,当时的产量是每月400部,主要的制片基地在纽约,如爱迪生公司、比沃格拉夫公司和维太格拉夫公司。1903年鲍特,E.S.的《一个美国消防员的生活》和《火车大劫案》使电影从一种新奇的玩意发展为一门艺术。

影片中使用了剪辑技巧,鲍特成为用交叉剪辑手法来造成戏剧效果的第一位导演。电影收益高,竞争激烈。自1897年开始,爱迪生即为争夺专利进行诉讼。

到1908年,成立了由爱迪生控制的电影专利公司,该公司拥有16项专利权,并与电影胶片专营者之一的伊斯曼柯达公司达成协议:只有专利公司成员组织方能购买伊斯曼胶片。到1910年,电影专利公司垄断了美国电影的制作、发行和放映。

独立制片商为摆脱专利公司的垄断,相继到远离纽约和芝加哥的洛杉矶郊外小镇好莱坞去拍片,这里的自然条件得天独厚,远离专利公司的控制,又临近墨西哥边境,一旦专利公司提出诉讼便可逃离。

格里菲斯此时开始了他的电影生涯,他于1907年加入比沃格拉夫公司,1908年导演了第一部影片《陶丽历险记》。至1912年,他已为该公司摄制了近 400部影片,把拍片重心逐渐移向好莱坞,并发现和培养了许多后来的名演员,如塞纳-马恩省特,M.、璧克馥,M.和吉许,L.姐妹等。 

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夕,镍币影院逐渐被一些条件较好的电影院所代替;电影专利公司的垄断权势也逐渐消失,终于在1915年正式解体。此时以格里菲斯为代表的一批新的电影艺术家已经出现。制片中心也从东海岸移到好莱坞。

第一次世界大战不同程度地破坏和损害了欧洲各国的电影业,却促成了美国电影的勃兴。美国电影源源不断地涌入欧洲市场。待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美国电影已经建立起在欧洲的霸权地位。

美国电影风格:

1、个人主义是美国价值观中的核心组成部分,它重视个人成就、崇拜个人奋斗,讲究个人价值最大程度地实现。

美国电影是灌输个人主义的主要工具,从《蜘蛛侠》、《超人》再到《2012》,“救世主们”一次次让美国扮演拯救世界的角色,英雄来到地球是“为了美国式的真理和正义”,让观众在不知不觉中认同美国具有拯救并主导世界强权地位的天然能力。

2、美国电影很注重镜头和叙述场景的精雕细琢,自由女神像、星条旗、曼哈顿街道都是时常出现的镜头。

无论是现代科技制作出来的震撼镜头,还是艺术浪漫的日常生活场景的展示,都会激起一部分观众对美国的向往。

3、美国电影善于将精神内核和商业外壳有机结合,价值观倾向被包装在具有强烈视听效果的表层结构之下。

美国影视产业不仅为美国带来巨额经济利益,带动了美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同时推销了美国的价值理念,营造了一个有利于国家形象传播的“美国文化群落和文化生态”。

美国电影审查制度的历史,美国电影史扫盲

世界电影史概况

1895年以前
11世纪
科学家们意识到了将一束光透过小孔可以使一个外部的形象在内部显现出来。
16世纪
雷纳多·达·芬奇(意大利)概略地描绘出"黑箱"的概念。"黑箱"出现于欧洲文艺复兴前的意大利。它是一个类似镜头式的暗箱,里面射出的光线可以在其对面的墙上形成颠倒的影像。
16世纪中叶一17世纪
1、钱巴蒂斯塔·德拉·波尔塔(意大利)通过"黑箱"放映了一组不长的风光图画。
2、阿塔内休斯·基歇尔(德国)发明了他的"魔灯"。这是一种通过蜡烛和透镜放映画面的方法。
1824年
彼得·马克·罗热(英国)向伦敦的皇家协会提交了名为"关于活动物体的视觉留影原理"的报告。
1826年
约翰·艾尔顿·帕里斯博士发明了"幻影转盘",即在一圆盘上一面画有鸟笼,一面画一只鸟,旋转时产生"鸟在笼中"的感觉。
19世纪30年代
1、 约瑟夫·涅普斯和路易斯·达盖尔(均为法国)发展了照相制版工艺,使被拍下来的影像可以保留在金属板上。
2、威廉姆·亨利·福克斯·塔尔博特(英国)在纸板上制出了正片。
1832年
1、约瑟夫·普拉图(比利时)制造出了"诡盘"。这是一只画有一系列动作分解图形的圆盘,圆盘的边缘有许多齿孔。操作者面对镜子,把眼睛对准任何一个齿孔,转动圆盘,可在镜中看到活动的影像。
2、西蒙·里特·冯·施坦普夫(德国)发明了"圆筒动画镜",这是一种与"诡盘"相类似的玩具。
1834年
威廉姆·乔治·霍纳(英国)发明了"活动连环画转筒"。它在一只圆筒状的内环中贴上画有一系列分解动作的纸片,通过圆筒的旋转使人看到连续活动的影像。
1839年
达盖尔(法国)在巴黎展示了银板照像。
1849年
朗根海姆兄弟在费城试验成功了玻璃板照像。
1877年
托马斯·阿尔瓦·爱迪生(美国)发明了留声机录音机。 埃德沃德·穆布里奇(英国)成功地用一组镜头拍下了一匹奔马的分解动作。
1882年
艾蒂安·朱尔斯·马利(法国)发明了"摄影枪"。
1884年
乔治·伊斯曼(美国)把柯达胶卷投放市场。
1888年
伊斯曼为其在一种赛潞瑶片基上使用的胶片乳剂申请了专利。
1889年
爱迪生实验室发明了活动电影摄影机。
1891年
爱迪生发明了活动电影放映机,它放映出的影像只能通过一个小孔来窥视。
1893年
世界上第一个电影制片厂,爱迪生的"黑玛丽"制片厂在新奥尔良的新泽西建成。
电影的开始(1895--1913)
1895年
1、奥古斯特和路易斯·卢米埃尔(法国)发明了手提式电影放映机。
2、卢米埃尔兄弟拍摄了他们的第一部影片《工人离开卢米埃尔工厂大门》。
3、伍德维尔·莱瑟姆(美国)发明了电影放映机上的胶片控制装置,解决了影片胶片在运行时发生画面跳动的现象。
4、12月28日卢米埃尔兄弟在巴黎公开放映了电影。
1896年
1 罗伯特·威廉姆,保罗(英国)在英国为电影放映机(Biosoope)取得专利。
2 “叙事电影之父”乔治·梅里爱(法国)开始摄制“幻术”(特技)电影。在其后来的电影生涯中,他不断对这一想象的王国进行探索。
3、 4月23日,爱迪生(美国)的放映机(Vitascope)在纽约城中的科斯特和比亚尔音乐厅进行了第一次放映活动。
1900--1905年
布莱顿学校在英国建立。它由一群摄影师组成,他们的试验显示了镜头之间的相互影响可以传达出不确定的信息。
1900--1910年
出现了数以百计的根据著名舞台剧改编的短故事片。
1902年
1、梅里爱的《登月旅行记》(法国)问世。该片使他获得了国际性名声。
2、埃德温· S·鲍特的《邮递员的罗曼史》(美国)表明对于电影叙述方式的基本因素逐渐增长的意识。
3、查尔斯·百代(法国)建立起自己的制片厂--百代电影公司。
1903年
1、鲍特的《美国消防队员的生活》(美国)显示了通过电影的剪辑创造出戏剧性和象征意义的可能性。
2、鲍特的《火车大劫案》(美国)展示出平行剪辑的效果和西部的魅力。
1905年
1、镍币影院在匹兹堡开张。这是美国第一家装备齐全的电影院。
2、第一本行业刊物《观看与影片目录》在美国出版。此时,标准的影片长度为一本。
3、塞西尔·赫普沃斯的《被流浪汉所拯救》(英国)使用了一种连续的银幕运动的方式作为保持故事连续的方法。
4、中国拍摄了自己的第一部影片《定军山》。该片由北京丰泰照相馆摄制,记录了京剧《定军山》的几个演出片断。
1906年
在美国,已经发展到近1000家镍币影院。
1907年
1、"艺术电影公司"在法国建立。该公司旨在生产具有文化价值的影片。
2、芝加哥建立了第一个城市电影审查委员会。
1908年
1、埃米尔·科尔在法国拍摄了他的第一部动画片,与此同时,小斯图尔特·布莱克顿在美国开创了动画事业。
2、百代电影公司(法国)已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电影帝国,它每年出口到美国的影片是美国本土生产影片的两倍。
1909年
1、35毫米胶片成为国际影片的标准。
2、美国电影工业建立了全国电影审查委员会以对抗州和市政当局干涉电影的企图。
3、“电影技巧之父” D. W.格里菲斯拍出了《囤积小麦》(美国)。该片代表了早期拍摄"辩证电影"的努力。
4、温莎·麦凯拍了《恐龙格蒂耶》,这是美国第一部重要的动画片。
5、全美已有了 l万家镍币影院。
6、以第一位女演员弗洛伦斯·劳伦斯(《传记女郎》)在银幕上使用真实姓名为标志,明星制开始在美国出现。
1911年
1、森图尔影片公司在好莱坞建立了第一家制片厂。
2、宾西法尼亚建立了第一个州立评判委员会,以检查电影的道德质量。
3、第一个影迷杂志《电影故事杂志》在美国创刊。
4、格里菲斯的影片《战争》(美国)问世。这部纪录片式的故事影片显示了导演对电影这一媒介日渐成熟的把握。
1912年
1、卡尔·拉莫尔建立了环球影片公司(美国)。
2、阿道夫·朱克尔建立了名演员制片公司(美国)。
3、思里科·瓜佐尼拍摄了《你往何处去?》(意大利)。这部精心摄制的大场面影片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井奠定了意大利 电影在史诗性影片上的重要地位。
4、路易斯·梅尔坎顿拍摄了《伊丽莎白女王》(法国)。萨拉·贝纳尔出演了这部根据舞台剧拍摄的长50分钟的影片。
1913年
1、斯特兰·拉伊拍摄了《布拉哥的学生》(德国)。这部表现主义的幻想片成为神秘恐怖电影的雏形。
2、中国生产第一部短故事片《难夫难妻》,导演张石川、郑正秋。电影描写了一对青年男女在封建包办婚姻中所经历的 一系列繁文褥节。
成长时期之一(1914--1920)
1914
1、故事片开始成为电影工业的标准产品。
2、第一座大型影院“滨河剧院”在美国纽约开业。
3、W·W·霍金森建立了派拉蒙影片公司(美国)。
4、查尔斯·卓别林在启斯东的影片中出现。他在一年中拍摄了35部喜剧片,并创造了"小流浪汉"的形象。
5、著名系列片《保琳历险记》(法国)问世。蹈尔·怀特在片中担任女主角。
6、乔瓦尼,帕斯德隆纳拍摄了《卡比利亚》(意大利)。这部巨片中华美的服装引起了全世界的喝彩。
7、弗兰克·鲍威尔的《那儿有一个傻瓜》(美国)问世。西达·巴拉第一次扮演了“荡妇”的角色,从此,“妖妇”一词开始进入人们的语言中。
8、麦克·塞纳特拍摄了第一部故事片长度的喜剧片《蒂利耶被揭穿了的罗曼史》(美国)。
1915年
1、美国最高法院在互助影片公司与俄亥俄州的法律诉讼中判定:电影媒介不享受宪法“第一修正案”中关于保护言论自由的条款。
2、美国“全国电影审查委员会”改名为“全国电影审议委员会”。
3、威廉姆·福克斯建立了福克斯影片公司(美国)。
4、托马斯·英斯在美国开创了“制片厂制度”。
5、西席· B·第密尔拍摄了《欺骗》(美国)。这是一部精致的关于犯罪、性和牺牲的影片,并用高调摄影表现了心理 的潜流。
6、格里菲斯拍摄了《一个国家的诞生》(美国),这部纪念碑式的、同时引起激烈争论的影片长达近3个小时,它使用了 许多以前影片所没有使用过的方法。
1916年
1、塞缪尔·戈德菲斯和艾德茄·塞尔温共同建立了戈德温影片公司(美国)。
2、格里菲斯拍摄了《党同伐异》(美国)。这部片长超过3小时的影片把四条故事的线索交织在一起,通过复杂的叙事呼 吁着世界的和平与友爱。
3、维克多·斯约斯特洛姆拍摄了《死之吻》(瑞典)。他在戏剧性的素材中使用了现代的方法,通过一系列的闪回来叙 述事情的经过。
1917年
1、在政府的支持下,德国建立了乌发(UFA)制片厂。
2、卓别林的《安逸街》和《移民》(均为美国)问世。在这两部影片中,小流浪汉已从最初的漫画式的形象发展为一个 有着悲喜剧效果的富于人性和社会批判色彩的角色。
1918年
1、格里菲斯拍摄了《世界之心》(英国)。影片在对经历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几位主人公的表现中,对德国待一种否定 态度,获得了成功的宣传效果,欧内斯特·刘别谦拍摄了《卡门》(德国)。这部由"欧洲豪华电影的大师"摄制的影 片以异国绚丽奢华的服装和对性关系的暗示引起了国际影坛的关注。
2、美国的第一部动画故事片,由麦凯执导的《路西塔尼亚的沉没》问世。
3、上海商务印书馆成立"活动影戏部"(后更名为"影片部"),中国开始建立起自己的民族电影事业。
1919年
1、苏联电影工业国有化。
2、由玛莉·壁克馥、查尔斯·卓别林、道格拉斯·范朋克和D. W.格里菲斯联合创办的联美公司成立。
3、成套供片法逐渐推广。
4、阿贝尔·冈斯于-“欧洲的格里菲斯”拍摄了长达3小时的大型巨片《战争与和平》。他在影片中把特技、隐喻性的并 形象和纪录片片断结合在一起,表达了反战的主题。
5、格里菲斯的《被摧残的花》(美国)成功地利用制片厂的环境创造出一种动人的气氛。
6、莫里兹·斯蒂勒拍摄了《阿尔纳先生的宝藏》(瑞典)。这部史诗般的影片真实地再现了16世纪瑞典的历史风貌。
7、埃里希·冯·施特罗海姆拍摄了《愚昧的丈夫》(美国)。影片精妙而又坦率地表现了富人之间的三角爱情关系,它 也标志着他导演生涯的开始。
8、罗伯特·维纳的《卡里加里博士》问世(德国)。这部恐怖的幻想片以一个疯医生的故事探索了表现主义的技巧。
1920年
1、乔·布罗姆特和亨利与杰克·科恩共同建立了 CBC影片销售公司(哥伦比亚公司的前身)(美国)。
2、列夫·库里肖夫(苏联)在莫斯科建立了他的工作室,并开始探索剪辑技巧。
3、卡尔·鲍泽斯和保尔·威格纳拍摄了《泥人哥连》(德国)。影片描写一个被注入了生命的泥人反对他的创造者的故 事,是有重要影响的表现主义影片。
4、西席·第密尔拍摄《为什么改变了你的妻子?》(美国),一部精致的关于两性冲突的影片。
成长时期之二(1921--1925)
1921年
1、卓别林的《寻子遇仙记》(美国)问世。这是他导演的第一部故事片。该片成为他在商业上最成功的影片。
2、雷克斯·英格拉姆拍摄了《启示录四骑士》(美国)。在这部反对战争的寓言中,鲁道夫·瓦伦蒂诺塑造了一个新型的浪漫偶像,这在当时为他获得了极高的声誉。
3、斯特罗海姆拍摄了《愚蠢的窃贼》(美国)。影片以一种现实主义风格的细节描写,表现了一名美国妇女卷入欧洲上流社会的腐败和堕落的故事。
4、中国第一批长故事片《阎瑞生》、《红粉骷髅》和《海誓》问世。
1922年
1、美国有三分之二的州已经或正在制定有关法规,以对电影进行管理。
2、美国电影工业组成了“美国电影制片和发行人组织”,并聘请威尔· H·海斯为主席,以改善好莱坞的形象。
3、罗伯特·弗拉哈迪的《北方的纳努克》(美国)问世。这部产生了重要影响的非故事片捕捉了一个爱斯基摩人家庭的生活。
4、弗立茨·朗拍摄了《赌博者马布斯博士》(德国)。影片描绘出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德国社会的图景。
5、弗利德里希·茂瑙拍摄了《诺斯费拉杜》(德国)。影片在实景中拍摄。这部改编自布莱姆·斯托克的《德拉库拉》的故事的影片虽然并不忠实于原著,但却第一次把吸血鬼的形象带给了电影观众。
6、中国第一家较有规模的影业公司“明星影业公司”在上海成立。它标志着中国民族电影开始进入发展阶段。
7、吉加·维尔托夫拍摄了纪录片《电影真理报》(苏联)。影片通过剪辑把新拍摄的画面和影片资料结合在一起,分为23个标题,描绘出苏联人民生活的真实景象。
1923年
1、华纳兄弟影片公司(美国)正式注册。
2、卓别林完成了《巴黎一妇人》(美国)。影片通过一年轻妇女在被人供养的奢侈生活和真正的爱情之间的选择,显示出对于爱情题材出色的处理技巧。
3、雷内·克莱尔拍摄了《疯狂的雷伊》(法国)。这部短片充分利用了电影这一媒介特技的可能性。
4、詹姆斯·克鲁兹的《大篷车》(美国)问世。这部描绘美国西部边境开拓者生活的史诗性影片引起了众多的模仿者。 5、西席·第密尔拍摄了《十戒》(美国)。这部卖弄视觉技巧和特技的历史巨片为导演赢得了好莱坞“第一流人物”的名声。
6、弗立茨·朗拍摄了《尼伯龙根》(德国)。这部分成两集的风格铺张的影片强调了这个德国传奇中的宿命的色彩。
1924年
1、米特一高德温一梅耶三家电影公司联合组成了米高梅电影公司(美国)。
2、CBC影片销售公司变成哥伦比亚影片公司(美国)。
3、雷内·克莱尔拍摄了《幕间休息》(法国)。影片运用特技和荒诞的动作对现实进行了嘲讽。
4、约翰·福特拍摄了《铁骑》(美国)。影片以激动人心的动作场面积令人怀恋的环境描绘在西部史诗片中独树一帜。 5、费尔南德·莱热的《机械的芭蕾》(法国)问世。这部先锋派短片把机械运动的物体与现实生活的片断并列在一起。 6、保罗·莱尼拍摄了《蜡像馆》(德国)。这部表现主义的幻想片把历史上三个罪恶人物的故事和一位诗人的梦魇联在一起。
7、弗利德里希·茂瑙拍摄了《最卑贱的人》(德国)。这是一部富于创造性并产生重要影响的影片。它利用想象性画面的技巧展示了人物的主观心态。
8、斯特尔海姆拍摄了《贪婪》(美国)。影片通过对物欲横流世界直率的描绘为美国银幕带来一种新的现实主义之风。
1925年
1、卓别林的《淘金者》(美国)问世。当片中的小流浪汉最终找到了爱情、幸福和财富而丧失了自己的个性时,导演所创造的那个悲喜剧的世界获得了实现。
2、E· A·杜邦拍摄了《杂耍场》(德国)。影片讲述了一个嫉妒和谋杀的故事。它以出色的镜头运动使主人公痛苦的内心世界得到戏剧化的表现。
3、谢尔盖·爱森斯坦拍摄了《战舰波将金号》(苏联)。导演所创造的“冲突蒙太奇”理论在这部表现1905年俄国革命的影片中得到了运用。该片对全世界的电影制作者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4、罗伯特·朱利安拍摄了《歌剧院里的幻影》(美国)。朗·钱尼通过这部近10年来最成功的恐怖片爬上了明星宝座。 5、乔治。威廉·帕布斯特拍摄了《没有欢乐的街》(德国)。这部最没有浪漫色彩的"街道片"展现了战后经济混乱的环境里物质的匮乏和社会的绝望。
6、金·维多拍摄了《大阅兵》(美国)。这部在国际上获得成功的影片,描绘了一名经历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年轻人的成熟。
有声时代之一 (1926-1929)
1926年
1、约翰·格里尔逊在对弗拉哈迪的《莫阿纳--一部黄金时代的罗曼史》(美国)的评论中创造了“纪录片”一词。
2、艾伦·克罗斯兰拍摄了《唐磺》(美国)。影片率先使用了维它风音响系统为影片配制了背景音乐。
3、巴斯特·基顿拍摄了《将军》(美国)。这位“伟大的冷面人”在影片中把插科打浑与对社会的讽刺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4、阿尔伯特·帕克拍摄了《黑海盗》(美国)。该片是第一部全部使用两色彩色染印法工艺的故事片。
5、弗谢沃洛德·普多夫金的《母亲》(苏联)问世。影片把个人命运与群众运动结合起来,并突出表现了在政治背景中人物性格的发展。
1927年
1、美国电影艺术和科学学院第一次推出了"学院奖"(奥斯卡奖)。
2、由影片发声的"有声电影"第一次在故事片长度的影片序幕中出现。
3、艾伦·克罗斯兰的《爵士歌王》(美国)问世。第一部带有音乐和部分对话场面的故事片和观众见面。它促使整个电影工业向有声电影冲击。
4、阿贝尔·冈斯拍摄了《拿破仑》(法国)。这部长度超过4小时的史诗片由于其技艺的精良而受到高度的赞誉--其中包括使用三块连接在一起的银幕同时展示四个场面。
5、弗立茨·朗拍摄了《大都会》(德国)。这部在对建筑的描绘上充满生气的表现主义影片考察了未来的技术社会。在那里,科学、工业和劳动者互相冲突的目标导致人类走向毁灭的边缘。
6、茂瑙拍摄了《日出》(德国)。导演运用运动的镜头给予这个三角爱情故事以一种抒情的表现。
7、普多夫金拍摄了《圣彼得堡的末日》(苏联)。影片表现了主人公在历史中的成长和加入革命的经历。
8、沃尔特·鲁特曼拍摄了《柏林--一个大城市的交响曲》(德国)。它通过对物体的形状和运动的剪辑捕捉住了柏林的“本质”。
9、约瑟夫·冯·斯登堡拍摄了《底层世界》(美国)。它标志着强盗电影的开始。
10、威廉姆·威尔曼拍出了《》(美国)。这部描写第一次世界大战壮观的空战场面的影片获得了第一个奥斯卡最佳影片奖,并为其增添了光彩。
1928年
1、雷电华公司成立(美国)。
2、萨尔瓦多·达利和路易斯·布努艾尔拍摄了《一条叫安达鲁的狗》(法国)。这是法国超现实主义运动中最著名的影片。
3、瓦尔特·迪斯尼拍摄了《汽船威利号》(美国)。这是第一部配有同步音响的动画片。
4、卡尔·德莱叶完成了《圣女贞德的受难》(法国)。这部影片主要是用特写拍摄的。它的碎片式的形象的并列拼贴引起了激烈的争论。
5、布赖恩·富瓦拍摄了《纽约之光》(美国)。这是第一部全部有对白的故事片。
6、普多夫金拍摄了《亚洲风暴》(苏联)。影片描绘了在一场革命风暴中,一位蒙古牧民领导人民反抗帝国主义统治的斗争。
7、斯约斯特洛姆拍摄了《风》(美国)。影片描写了一位拓荒的妇女在新的环境中为生存而奋力挣扎,几乎被风拖人了疯狂之中。
1929年
1、电影放映的速度标准被规定为每秒24格。
2、随着向有声电影转变的完成,全美共生产了300多部有声片。
3、在格里尔逊的领导下,英国的电影工作者开始了一个拍摄与社会密切相关的纪录片运动的10年。这一运动获得了国际的名声,并激发了世界各地的导演们。
4、哈里·博蒙特拍摄了《百老汇歌舞》(美国)。这部“百分之百的全歌、全舞、全对白”影片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影片奖,并在好莱坞掀起了歌舞片热潮。
5、亚历山大·杜甫仁科拍摄了《兵工厂》(苏联)。影片以充满诗意的情调对乌克兰人民不可摧毁的革命精神进行了歌颂。
6、阿尔弗莱德·希区柯克拍摄了《讹诈》(英国)。这部英国的第一部有声片在创造银幕的悬念中,展示出对音响与画面的关系敏锐的认识。
7、约瑟夫·桑特利和罗伯特。弗洛里拍摄了《椰子》(美国)。这第一部马克斯兄弟的影片为银幕喜剧增添了一种新的荒诞色彩。
8、维尔托夫拍摄了《带着摄影机的人》(苏联)。这是一部生动的关于俄国城市生活的影片,它以对镜头和剪辑富于活力的运用表现出具有哲理的主题。
9、金·维多拍摄了《哈利路亚!》(美国)。第一部全部由黑人演出的有声片。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