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联盟火了10年,英雄联盟最令人期待的对决
拳头和暴雪的故事,活脱脱就是现实版的“莫欺少年穷”。
今天,深陷于职场丑闻泥沼的暴雪,创始人在内的核心员工数年内相继离职,甚至此前一度传出即将破产重组的消息。曾经的暴雪粉丝们,在当下讨论最多的话题,居然是“暴雪今天倒闭了吗?”
而在另一边,曾被诟病十年时间只做了一款《英雄联盟》,由于国内代理腾讯而遭受谩骂的拳头,其打造的S赛不仅成为全球最受欢迎的电竞赛事之一,近期更是因为动画《双城之战》吸粉无数。
拳头和暴雪,两家以PC网络游戏为主战场的公司,如今外界口碑呈现明显的两极分化态势。可可谁能想到,仅仅就在五年前,二者的口碑却是反过来的。
Part.1 电影制片厂的对决五年前的2016年,暴雪带着《魔兽世界》首部电影登陆院线,在国内的玩家当中掀起了前所未有的热度。虽然首映被放在工作日零点,但当晚的全国各大影院依旧座无虚席,观众们高喊着“为了联盟”和“为了部落”兴奋地等待着电影开场。
那一年的暴雪,新作FPS《守望先锋》正式上市,《魔兽世界》新资料片《军团再临》也将在年底上线,整个PC游戏市场似乎打遍天下无敌手——唯一能够威胁暴雪地位的,或许只有风靡全国网吧的《英雄联盟》。
以至于当时,去观看电影首映的魔兽玩家间,口耳相传着一个有些人身攻击意味的段子:“在联盟和部落开打之前,先干死喊德玛西亚的!”
甚至,坊间还流传着一张疑似盖伦在影院挨打的照片,虽然后来证明图文无关。
彼时,由于电影水准的CG,江湖人送暴雪“电影制片厂”的美誉。也正因为如此,粉丝和玩家对于魔兽电影的呼吁,从2003年开始一直喊到了2016年,整整十三年的时间把无数青葱少年熬成了孩子的爹妈。
但就是在这一背景下,2016年却变成了暴雪的“滑铁卢”。从此之后,这家就像是被注入了助推剂一般,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由盛转衰。比如被寄予厚望的魔兽电影,除中国大陆地区以外的票房堪称惨淡,仅仅勉强收回成本而已。
电影失败的原因倒也很简单,暴雪也犯了游戏改编电影的老毛病:剧本选择了节奏缺乏张力的第一次兽人战争,导演和编剧还对剧情进行大量改动,导致了魔兽电影既没能讨好玩家,也不足以留住一般影迷——没有玩过游戏的普通观众,很难get到玩家们津津乐道的底蕴或内涵。
事实上,暴雪拍摄这部电影的初衷,是为《魔兽世界》资料片《德拉诺之王》预热。但遗憾的是,电影因为延期上映而完美错过了新资料片发售——更惨的是,《德拉诺之王》由于不明原因而惨遭腰斩,给游戏圈留下了“兽人永不为奴”的宝贵文化遗产。
也是在2016年,中国战队在S6全球总决赛集体铩羽而归,这导致国内《英雄联盟》玩家将其称之为“LPL最黑暗的一年”。时至今日,S6的惨痛回忆都时常有人提起,特别是在全球总决赛LPL成绩不佳的时候:“再惨也惨不过2016年吧?”
当时,LPL的成绩不佳,被粉丝们归咎于腾讯的干预。因为就在前一年,腾讯收购了拳头的剩余全部股份,意味着拳头从此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腾讯子公司。但从今天看来,这反而是拳头和《英雄联盟》持续壮大的伏笔。
Part.2 剪不断,理还乱其实早在《英雄联盟》甚至是《魔兽世界》推出之前,拳头和暴雪之间就有着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
早年间,当《魔兽争霸3》还人气火爆的时候,DOTA、真三等MOBA雏形的玩家自制地图风靡一时。负责过一段时间DOTA地图维护的羊刀,迅速意识到这个全新玩法的庞大潜力,但由于《魔兽争霸3》引擎的限制很难有更大作为。
考虑到这一点,羊刀联系到了暴雪方面,希望合作开发一款独立客户端的MOBA游戏。经过慎重考虑,暴雪拒绝了这一建议,理由是内部讨论认为:热衷于硬核RTS的玩家,不会喜欢这种玩法简单的作品。
许多年后,暴雪高层曾经公开承认,放弃MOBA是他们最失败的决策。
但个人认为暴雪还是有些谦虚了,显然错过MOBA的黄金发展期,只是这家公司的失败决策之一。而且在未来,他们还将错过更多延续暴雪辉煌与荣耀的机会。
后面的事情,就是大家所熟知的剧情:羊刀牵头与好友成立了拳头,于2009年终于做出了《英雄联盟》,这是他们理想中的独立客户端MOBA。
今天有很多人以为,腾讯是在看到《英雄联盟》大火之后,才选择投资拳头以方便自己摘桃子。但事实是,《英雄联盟》尚在开发时的2008年,腾讯就投给了当时名不见经传的拳头800万美元,保证了游戏顺利面世。作为回报,腾讯毫无悬念地拿到了《英雄联盟》的大陆地区代理权。
与暴雪不同,未来许多年的时间里,腾讯和拳头还将做出很多类似的决定。
不过,虽然是在上线早期,也依旧能看得出拳头托付在《英雄联盟》身上的野心。在当时,《英雄联盟》可能是市面上唯一一款,拥有完整世界观和角色故事设计的MOBA游戏。也因此,《英雄联盟》曾经被部分玩家吐槽:MOBA游戏整这些有的没的干嘛。
现在回过头再看,虽然拳头的编剧多年来“吃书”无数,大部分角色设定和背景故事已经和初版截然相反,但依旧魅力十足。
Part.3 重走暴雪路与暴雪类似,《英雄联盟》在全球热度与日俱增的时候,玩家们也在请求拳头拍摄一部以游戏世界观为原型打造的作品。
最关键的是,拳头并非没有这样的能力。从S2开始,全球总决赛的宣传片就总在玩家中引发热议,到后来甚至是不玩《英雄联盟》的人,都对相关动画和音乐有所了解。
以至于在“十年做游戏,九年做CG”的暴雪之外,拳头在中国成了第二家享有“电影制片厂”美誉的游戏公司——当然,拳头同时还获得了“伪装成游戏公司的音乐公司”的高度赞扬,得益于他们的创意总监Viranda Tantula非常重视音乐监制。
要知道,热爱着游戏的Viranda Tantula也同样热爱音乐,为了扩宽自己的阅历甚至曾经做过流浪歌手,后来才以自由职业者身份应邀加入了拳头。结果就是,从《英雄联盟》发售至今的11年时间里,拳头总计为其制作了将近300首音乐!
这样意味着,拳头每年的发曲密度,恐怕比很多职业音乐人都要密集。后来金克斯于2013年上线时,拳头又首次尝试为她量身打造了专属MV,这在《英雄联盟》发展史上几乎可以看做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作品,其热度成功出圈并吸引了众多妹子玩家。
除了音乐和CG,拳头还尝试推出了小说、漫画,并在官网上线了英雄联盟宇宙。今年S赛结束后,拳头趁热打铁上线了首部番剧动画《英雄联盟:双城之战》,凭借过硬的品质在竞争激烈的动画市场成为现象级作品。在用户评价素以苛刻而著称的豆瓣,《双城之战》更是获得了9.2分的超高分数!
可话又说回来了,拳头几乎就是在重新走暴雪走过的老路,说是拾人牙慧也并不过分。毕竟,暴雪许多年前就已经开始在做此类尝试,而且收效显著。
从《魔兽争霸2》开始,虽然那时还没有IP的概念,但暴雪还是率先意识到了为作品构筑世界观的意义。日后《魔兽世界》之所以能够大获成功,实际上除了游戏性的出彩之外,也离不开《魔兽争霸》系列对宏伟剧情的塑造。
随着《魔兽世界》风靡全球,暴雪也以此为基础,推出了官方小说、漫画、广播剧等作品,获得了粉丝们的普遍认可。直到今天我依然记得,当年魔兽上古之战三部曲小说,几乎获得了全班男生的追捧。
除此之外,暴雪做了FPS《守望先锋》,拳头做了FPS《瓦罗兰特》;暴雪做了《炉石传说》,拳头又做了《符文之地》。甚至,拳头还推出了回合制RPG《破败王者》,并正在开发一款以《英雄联盟》为背景打造的MMORPG。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两家公司都在做同样的事情,为何2021年的今天结果却大相径庭呢?
Part.4 未来我们首先要承认,想做任何一件事,都离不开时代的影响。
拳头的成功,也自然不可能例外。无论如何,都必须要意识到,拳头作为一家2006年才成立的公司,是游戏圈内毫无疑问的新贵。他们很幸运,能参考包括暴雪在内的前辈们,所积累的诸多经验。
“如果说我比别人看得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了巨人的肩上”——艾萨克·牛顿
但是互联网时代,市场需求和用户口味稍瞬即逝,关键在于你能否抓住风口。所以我们也不能忽视,两家公司面对历史机遇,做出了怎样的决策。
或者说得更直白一些,两家公司是如何对待自己用户的。
一直以来,玩家对于暴雪的认知,总是离不开“暴雪出品,必属精品”,以及“教玩家玩游戏”的傲慢。典型如《暗黑破坏神3》发售时,曾有粉丝吐槽说这代画面是不是太过明亮,与前代的黑暗风格格不入——暴雪随后所做的,是在暗黑3中加入了彩虹关,作为对质疑的回应。
关于这一点,你可以理解为“暴雪会玩,与玩家打成一片”,但也可以看作是他们用行动推走忠实粉丝。
直观表现在,《魔兽世界》在线人数逐年下滑,风暴英雄赛事被突然取消,以及OWL联赛陷入庞氏陷阱的怪圈。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英雄联盟》及其相关赛事的热度屡创新高,《瓦罗兰特》在海外大获成功。个中缘由,除了国服代理腾讯的各种迷之操作外,拳头自身还是非常重视玩家诉求和IP价值。
所以不论从什么角度来看,拳头都有足够的潜力,替代暴雪这位老大哥成为PC游戏界新王,并且这个趋势也越发清晰。甚至可以说,拳头的野心或许从来就不是顶替暴雪,而是打造游戏界的漫威宇宙,做一个属于自己的优质IP。
巧合的是,截止到发稿前《双城之战》4-6集已经上线。在新剧情当中,经典角色杰斯的塑造也愈发丰满——虽然可能是反向的。希望在未来,前景目前依旧光明的《英雄联盟》和拳头,能够吸取老大哥暴雪的经验的教训,不要让支持着他们的粉丝失望。
当然,也更希望暴雪,这家曾经带给我们无数欢乐的公司,能顺利走出当下所面临的困局,继续打造粉丝们真正喜欢的作品。
这里是八号避难所,每天为你带来主机圈、网游圈、电竞圈有价值的深度内容和更犀利的吐槽。如果你觉得我们还不错,请关注我们!谢谢你这么好看,还愿意读我们的文章。
(我们将不定期开启微头条转发抽奖活动,关注我们并转发抽奖微头条即可有机会获赠Steam/Wegame游戏、主机游戏、Q币、游戏周边等各类奖品)
看出来了,拳头公司的未来,肯定比暴雪强
最近,拳头公司事儿比较多。
上个月忙着鼓捣英雄联盟手游国服,这个月动漫《双城之战》播出,还出了俩以LOL英雄为主角的单机 游戏 。
手游、端游、影视、主机… …拳头公司迎来了全面爆发。
曾几何时,关于拳头公司人们讨论最多的话题还是:
就靠一个《英雄联盟》,它到底能撑多少年?
现在答案已经很明确了。
靠《英雄联盟》拳头撑了十年,接下来还能靠它继续撑下去。
因为“英雄联盟”,已经从一个 游戏 ,变成了一个IP。比起鹅厂大力扶持,心心念念的“王者荣耀”IP,要给力得多。
当然,作为鹅厂的全资子公司,拳头肯定也是被大力扶持的。只是要论IP潜质,还得是“英雄联盟”更强。
今年5月就有消息称,海对面的漂亮国正在给鹅厂压力,大有要求其放弃掌控拳头公司的意思。
拳头公司现在可是香饽饽,又恰逢“元宇宙”风口,“英雄联盟”这个 游戏 IP的潜力极大。
只不过漂亮国这种“摘桃子”的想法,显然不现实。鹅厂对拳头来说,可不仅仅是一个股东,那可是全资收购啊。
其实到了今天,还是有很多人不太清楚鹅厂和拳头的关系。
稍微明白点的,也只是以为鹅厂是在拳头开发出《英雄联盟》之后,为了拿到代理权才入股拳头。
但实际并非如此,鹅厂早在拳头刚开发《英雄联盟》的时候,就已经发现了这家公司的潜力。 而且,《英雄联盟》能顺利面世,还得感谢鹅厂给的800万美元。
当年,负责《魔兽争霸3》DOTA地图维护的羊刀,看出了MOBA玩法的吸引力,自己拉了班子想要搞个独立的MOBA 游戏 。
最初,羊刀找到了当时凭借《魔兽世界》封神的大厂暴雪,想让这伙人投资自己开发 游戏 。
无果。
暴雪高层一致认为:MOBA玩法太简单了,对玩家没什么吸引力。
08年的时候,鹅厂发现了羊刀襁褓中的拳头公司和他的MOBA 游戏 计划,挥手就是800万美元砸了下去。
第二年,《英雄联盟》诞生。
多年后,暴雪高层公开表示,这是暴雪公司的一次重大决策失误。
言辞间充满了对放弃MOBA 游戏 的后悔之情。
其实说起来,暴雪虽然是 游戏 大厂,也曾出过不少影响无数人的经典 游戏 。
但真正让暴雪活下来的 游戏 ,还得是《魔兽世界》。
从盈利的角度来看,暴雪其实和拳头是一样的,都在靠着“一款 游戏 ”支撑着公司的发展。
但时至今日,暴雪和拳头却呈现了完全相反的局面。
如今的暴雪,深陷 游戏 难产、创意枯竭、运营无力、职场丑闻的泥潭。
短短数年内,包括创始人在内的数位高管相继离职,甚至一度传出过将要“破产重组”的消息。
风水轮流转,如今人们对这家公司讨论最多的话题是:
暴雪,今天倒闭了吗?
一代神厂,走到现在这步,令人唏嘘。
同样是靠着一款 游戏 养活自己,拳头的格局显然要比暴雪更大。
布局电竞、布局IP,一开始就打算着要把“英雄联盟”的潜力完全释放。
暴雪的思路,依旧还是停留在“ 游戏 ”层面。这家公司的发展,更依赖于“开发 游戏 ”,而不是类似拳头公司这种“开发IP”。
因此,一旦新 游戏 难生产,老 游戏 难运营,暴雪就会陷入危机。
曾经,暴雪是有机会摆脱这种局面的,但却被其一手葬送了。
五年前,一部《魔兽》大电影横空出世,全球席卷4.5亿美元的票房。当然,中国观众就贡献了2亿多。
那是暴雪最风光、前景最明朗的时刻。
但与这4亿+的票房相反的,却是《魔兽》稀烂的口碑。
一直被玩家冠以“电影制片厂”title的暴雪,从 游戏 CG转型真正拍电影之后,整得一塌糊涂。
《魔兽》这个片子,极其纠结。
既想要讨好魔兽玩家,又想要讨好普通观众,最终的结果就是两边都不讨好。
魔兽玩家看了觉得情怀不够,普通观众看了觉得稀里糊涂。
结果就是,看的人越多,骂的人越多。
《魔兽》之后,“魔兽世界”这个IP,算是彻底砸了。
暴雪没机会再拍更多的“魔兽电影”,也很难再依托“魔兽世界”出爆款新游了。
相比于暴雪火急火燎地“上电影”,铁了心要“打造IP”的拳头公司,要稳健太多了。
多年来,拳头一直在致力于编撰“英雄联盟宇宙”。
从一开始的零零散散、逻辑不通,到现在的每一个英雄都有出处、有故事、有联系,英雄联盟的“世界观”已经非常完善了。
拳头手里的“英雄联盟”,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漫威宇宙”。
漫威能给每一个“超级英雄”都打造一部电影,拳头公司也有这个潜质。
不同于暴雪一出手就是依托魔兽世界改编电影,拳头公司的“ 游戏 影视化”走得更稳健。
先放弃依托英雄联盟宇宙出大电影,而是从动漫入手,无疑是绝佳的选择。
因为对比于院线电影,动漫制作成本低,观看成本更低。
即便是做砸了,也不至于一次性就寒了观众的心,从此不再买账此类电影。
就像暴雪的《魔兽》那样。
但拳头更幸运的是,《双城之战》大获成功。 不仅国内口碑爆棚,观众不仅有LOL玩家,更有非 游戏 玩家,属于是出圈了。国外也同样如此。
论对IP的运营、改变能力,还是拳头更胜一筹。
《双城之战》能够成功的最大根源,就在于它明确了自己的定位:
这不仅仅是一部拍给 游戏 玩家看的动漫。
双城之战的故事, 游戏 玩家看得懂,普通观众也能看得懂。
这就是拳头的成功之处。
而拳头更大的成功,则是凭借一部《双城之战》出圈,打开了“英雄联盟影视化”的口碑。让无论是 游戏 玩家还是普通人,都对这家公司,这个IP的后续影视内容产生期待。
这之后,依托于“英雄联盟”IP而出的更多电影、电视、动漫,也就有了诞生的机会。
更何况,拳头不仅仅是将“英雄联盟”影视化。
游戏 方面依旧在依托“英雄联盟”不断开发。从端游到手游,再到单机,拳头的布局是很全面的。
这,才是一个“ 游戏 IP”极致开发的模样。
只是不知道如今已经濒死的暴雪,还有没有机会跟着拳头“好好看,好好学”。
拳头能成为下一个暴雪吗?10年只做了一款游戏的拳头,终于发力了
编者语 :最近英雄联盟s9赛事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 作为腾讯端游中在世界上影响力最大的 游戏 ,英雄联盟一直是腾讯的支柱产品。 谁也没想到,当初拳头还称不上一个 游戏 公司的时候,腾讯已经拿下了拳头公司22.34%的股份,一直到2015年彻底完成100%的控股,让拳头成为其子公司。
如今英雄联盟成为了腾讯旗下,为数不多的在世界范围都有影响力的 游戏 。 但拳头在英雄联盟十年中生涯中,一直致力于英雄联盟的开发,并没有推出其他 游戏 。但是最近在英雄联盟联盟10周年之际,拳头却宣布依托英雄联盟 游戏 背景的多款 游戏 即将面世。 腾讯似乎准备将拳头打造成下一个暴雪,十年的沉淀终于要发力了。
在腾讯投资拳头 游戏 公司的时候,其实拳头并不被看好 。欧美许多 游戏 公司对英雄联盟的前景预测并不乐观。后来在腾讯的帮助下,英雄联盟一步步成为世界级的 游戏 ,其中腾讯绝对功不可没。
虽然目前来看,腾讯投资拳头是一笔非常划算的买卖。 但是世界上没有哪个 游戏 公司是靠着一款 游戏 封神的。 近日,拳头借着英雄联盟十周年的时候,终于公布了其多款新游, 这些 游戏 大多是依托英雄联盟的 游戏 背景开发,涵盖了端游、手游、卡牌、格斗等诸多类型。 而这种靠着一个ip打天下的 游戏 公司,在世界上是有一个非常成功的模板的, 那就是暴雪。
暴雪作为当代最为成功的 游戏 公司,旗下最著名的 游戏 ip便是魔兽系列。 无论是单机的魔兽争霸还是网游的魔兽世界,都在世界范围内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力。
并且暴雪靠着魔兽系列的成功,对其ip进行了深度开发,不但推出了各种 游戏 还推出了电影、音乐等诸多周边产业。
虽然英雄联盟的 游戏 背景和魔兽系列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经过10年的发展,英雄联盟的 游戏 背景已经得到了世界上诸多玩家的认同。 其ip的价值,在世界范围来说也是非常有影响力的。
腾讯此时拿出英雄联盟ip,绝对不是一个冒险的决定。而是一个经过深思熟虑的决定。 拳头公布的新游中,包括云顶之弈手游、lol经营养成 游戏 、lol角色fps 游戏 、lol卡牌 游戏 、甚至还有lol英雄角色为原型的格斗 游戏 。 这些 游戏 一但上线,几乎占据了当前所有热门的 游戏 分类。 腾讯的野心不可谓不大。
其实在之前,虽然拳头没有开发新的 游戏 ,但在ip的开发上一直动作不断。 从lol金克斯和蔚为背景的动画,和法国工作室合作制作的音乐mv,与漫威合作推出了艾希、拉克丝主题的漫画。拳头已经在我们不注意的时候,已经在ip上有着诸多布局。
此次一口气推出众多英雄联盟ip 游戏 ,将英雄联盟ip开发的计划推向了巅峰。 腾讯是否能够将拳头打造成下一个暴雪?
以目前的局势来看,还是有诸多的难度。在 游戏 的经典程度上,暴雪拥有众多的经典 游戏 ,每一款都在世界范围内非常有影响力。 单单一个魔兽世界怀旧服就能在世界上掀起一股回归热潮,都证明了暴雪各个ip的影响力。
但是拳头深度耕耘英雄联盟ip 的计划,绝对是一步不错的棋。 虽然做不了下一个暴雪,但做出下一个英雄联盟宇宙还是非常可能的。虽然目前看上去英雄联盟的 游戏 背景,远没有魔兽系列的深度。 但其实几乎每一款英雄联盟皮肤都在帮助拳头塑造英雄联盟的宇宙。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