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龙的特型演员,李小龙为什么能当宗师
#陈国坤#
影视圈有这样一群演员,他们因演某些名人而被观众熟知,他们就是特型演员,比如唐国强、刘劲、陈国坤等等。特型演员因为长得很像某位名人,他们会比其他演员有优势,但是,如果特型演员就局限演一个人,这也是演员的悲哀。
演员陈国坤最近代言某品牌瓷砖的消息,在网络上掀起了小小的热度,品牌广告的文案也相当的精彩,广告宣传照上,陈国坤摆出李小龙的经典动作,广告配文“瓷砖一代宗师”,这个广告文案还是很吸引人眼球的。
陈国坤是一个演员,只是他并非流量明星,所以,他的代言也和化妆品、珠宝、衣服等无缘,不过,能拿到瓷砖的代言,这对一个演员而言,也是一种认可,而陈国坤之所以能在影视圈小有成绩,还是因为他和李小龙的不解之缘。
陈国坤长得和李小龙很像,而且,就因为两个人长相酷似,陈国坤才有机会走上了影视这条路。
年少的时候,因为身边人都说陈国坤像李小龙,陈国坤也开始关注李小龙,而且因为李小龙是武术大师,陈国坤从小也尝试去学武术,对于陈国坤的“折腾”和“志向”,父亲是很支持他的,甚至给他买了很多李小龙的影像资料,陈国坤看的第一部电影,就是李小龙的《精武门》;母亲也不反对他,甚至从陈国坤10岁开始,就叫他“小龙”,正是家人的支持,让陈国坤更加坚定了走上了当演员这条路。
虽然和李小龙长得很像,也一直想进影视圈发展,但是,陈国坤的演艺之路并不顺遂,他步入影视圈,前两年都是跑龙套,演艺事业也没什么起色。
2000年陈国坤有幸被周星驰发掘,成了其影视公司的一员,不过,虽然签约了星爷的公司,但是,陈国坤还是没有在影视圈打开局面。
从2000年开始,陈国坤开始演周星驰的电影,虽然都不是主角,但是,陈国坤因为频频在周星驰电影中露脸,开始受到更多的关注。
陈国坤演了几部周星驰比较知名的电影,比如《少林足球》中,陈国坤饰演“鬼影擒拿手”,就是那个很有特点的守门员,也因为长相酷似李小龙,陈国坤在电影中的镜头虽然不多,但是却被很多观众关注。
还有电影《功夫》中,陈国坤饰演斧头帮帮主琛哥,这个角色在电影中也非常的出彩,陈国坤更是凭借着琛哥的精彩演绎,提名了金像奖男配角奖。
之后,陈国坤在影视剧中演了很多配角的角色,比如《功夫状元》、《得闲饮茶》、《千年僵尸王》等等,而陈国坤真正地被观众认识,或者说陈国坤演艺事业的高光时刻,正是他开始演李小龙开始。
2008年,陈国坤主演的《李小龙传奇》登录央视,陈国坤也有幸成了第一位,在央视一套黄金时段播放电视剧担任男主角的中国香港男演员。《李小龙传奇》这部剧当年轰动一时,陈国坤饰演的李小龙深入人心,也正是这部剧,陈国坤在影视剧方面达到了一个新高峰。
之后,陈国坤也演了很多次李小龙,比如电影《叶问》系列,陈国坤饰演的李小龙虽然镜头不多,却成了电影的最大亮点;还有《截拳之魂》等等。不过这几年,随着港台影视剧的落寞,关于李小龙的影视剧作品也不多,所以陈国坤出演李小龙的机会也大幅度减少。
虽然不能演李小龙,但是,陈国坤的演技还是不错的,他也在一些影视剧作品中,担任一些配角,比如《直击现场》、《出手吧!女生》、《新猛龙过江》等等。陈国坤还是幸运的,作为特型演员,如果他只专注演李小龙,他的处境会比较艰难,现在他还是有别的演出机会,并没有将自己的角色固化在李小龙身上,这也是明智的。
在影视圈虽然没有太大的成就,陈国坤现在也是戏约不断,偶尔还能接一些代言,这在特型演员中也是不错的。
陈国坤的演艺事业发展还不错,他的感情生活,在娱乐圈也是被粉丝津津乐道,他的妻子甚至儿子,都有他做特型演员的烙印。
陈国坤的妻子叫黄伊汶,两个人于2014年结婚,而且结婚以后,两个人的感情非常的好。黄伊汶是歌手出道,虽然不是一线歌手,但是也出过单曲、专辑。黄伊汶出道便以玉女形象示人,除了歌手,黄伊汶还有一个很特殊的身份,她是“尖东之虎”黄俊的女儿,黄俊在中国香港,算是一个很有名的“江湖”人物,或许陈国坤和黄伊汶的缘分,正是源于这份江湖情结吧。
李小龙对陈国坤的影响真的是很大,他不但娶了黄伊汶,而且两个人的儿子出生后,陈国坤更是给儿子取名叫陈真,值得一提的是,除了李小龙,陈国坤也演过陈真。能给儿子取名陈真,可见陈国坤、黄伊汶夫妻二人的江湖情结,还是很重的。
如今的陈国坤,已经46岁,婚姻生活很稳定,演艺事业也算顺利,或许以后陈国坤演李小龙的机会越来越少,观众在影视剧中看到的,会是他其他的角色,陈国坤身上的李小龙标签,也会慢慢的被撕下来了吧。
李小龙传奇
李小龙生于美国三藩市,他的童年和少年是在香港度过的。李小龙幼时身体非常瘦弱。他父亲为了儿子的体魄强壮,在他7岁时便教其练习太极拳。李小龙在13岁时跟随名师叶问系统地学习了咏春拳,并在家中设一座木桩,每天对着木桩勤练不辍。此外,他还练过洪拳、鹤拳道、谭腿、少林拳、戳脚、等拳种,为后来自创截拳道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了提高技击水平,李小龙除了勤习中国拳术外,还研究西洋拳的拳法,他一边参加西洋拳训练班,一边节省零用钱购买世界拳王路易士的拳击赛纪录片,从中学习拳王的步法、身法、拳法和训练方法;他还经常参加校内外的拳击比赛,不断丰富实战经验,赴美深造自创截拳道 。
由于害怕李小龙学坏,在他18岁那年,李小龙的父母决定送李小龙到美国留学。李小龙在西雅图的生活相当艰苦,进入大学就读以后,他除了学习外,把精力都放在研习武术上。他在学校里组织了一支“中国功夫队”,经常在校园里进行训练和表演,博得了师生们的好评。
李小龙经过精益求精的潜修苦练,使功夫逐渐娴熟乃至达到更高的境界。其中的“李三脚”、“寸拳”和“勾漏手”更是他的绝招。 李小龙是个多面手,除了精通各种拳术外,还擅长长棍、短棍和双节棍等各种器械,并研习气功和硬功。
李小龙为了宣扬中华武术,在大学2年级期间,租了校园的一个停车场角落,作为武官,挂起了“振藩国术馆”的牌子。他边教边练,刻苦磨炼,技术大有长进,尤以腿功造诣更为精深。 在振藩国术馆里,他认识了来学武术的医学院女学生琳达,经过一年多的交往,他们渐渐产生了感情,在1964年8月,他俩正式结婚。婚后,李小龙夫妇双双辍学,合力经营武术馆。
自从李小龙在佛罗里达州唐人街赤手空拳制服4个持刀歹徒,勇救华人少女的消息在报纸上刊登之后,李小龙的名字便传遍了美国,佛罗里达州等电视台也请他表演腿法,中国功夫引起人们的重视。而他创办的振藩国术馆也逐渐兴旺起来了。为了扩大影响,李小龙经常到各处参加武术比赛,并先后在西雅图、奥克兰、洛杉矶等地开设武术分馆授徒。国术馆的规模和设备不断完善,世界上许多显赫的武打明星如美国空手道冠军罗礼士等都争着拜他为师,好莱坞的著名电影明星如占士亨宾和史提夫都是他的门徒。世界拳王阿里也曾登门拜访,与他交流经验。美国国内各流派的拳师经常聚集在李小龙的武馆切磋武艺,他的“以武会友”的宗旨收到了预期的效果。
著书:
1.《基本中国拳法》(Chinese Gung—Fu)
2.《咏春拳》(Wing Chun Kung—Fu)
3. 《截拳道之道》(Tao of Jeet Kune Do)
4《李小龙技击法.自卫术》(Bruce Lee’s Fighting Method:Self Defence Techniques),
5《李小龙技击法.基础训练》(Bruce Lee’s Fighting Method:Basic Training),
6.《李小龙技击法.技法训练》(Bruce Lee’s Fighting Method:Skill spin Techniques),
7.《李小龙技击法.高级训练》(Bruce Lee’s Fighting Method:Advanced Techniques),
8《李小龙:猛龙语录》(Bruce Lee:Words of the Dragon),
9《李小龙:功夫之道》(Bruce Lee:Tao of Gung—Fu),
10《李小龙:截拳道》(Bruce Lee:Jeet Kune Do),
20世纪70年代初,一股中国功夫影片的狂潮席卷着世界。李小龙这个响亮的名字震撼全球。
1971年夏季,李小龙接受香港嘉禾电影公司的邀请,以1.5万美元的片酬签了两部影片,第一部是以中国武术为题材的《唐山大兄》。该片预算只有10万美元,而且剧本也是边拍边写的,在这种情况下却创下了香港开埠以来的电影最高票房纪录,达到了300万港元。 继《唐山大兄》之后,李小龙又拍摄了《精武门》,《精武门》比《唐山大兄》增加了一倍的预算,引起更大的轰动。李小龙在片中的大无畏精神和惊人的打斗技巧,特别是他表演中的“李三脚”和“地躺拳”和“双节棍”,令人赞不绝口。 此后,李小龙又自组协和电影公司,自编、自导、自演了影片《猛龙过江》和《死亡游戏》,还与美国华纳电影公司联合拍摄了《龙争虎斗》,并亲自担任了主角。 正当李小龙雄心勃勃,大展宏图,准备继续拍完《死亡游戏》的时候,由于药物过敏,1973年7月20日突然在香港逝世,享年才32岁。李小龙陨落之后,万民齐哀,天地同悲。如今人们还在深深的怀念着这条巨龙。正如著名青年作家申宝峰在《李小龙》中写道“横空巨龙降苍穹,天地同悲五雷轰。龙虽远去心依旧,英明永存影不终。”虽然李小龙已经离我们远去,但是他的英雄大名永远在人们的心中回荡,他的经典影像会永不停止的被人们回顾。
李小龙由于在武术和电影等方面有卓越的贡献,他先后在1972年和1973年两度被国际权威武术杂志《黑带》评为世界七大武术家之一。1972年还被香港评为十大明星之一。美国报刊把他誉为“功夫之王”,日本人称他为“ 武之圣者”,香港报纸赞誉他为“当代中国武术及电影史上的奇才”。在美国、日本、英国、中国香港、中国台湾等国家或地区同时出版了纪念李小龙的多种多样的杂志和特刊,都称他为“发扬中国武术最有成效的人。”
李小龙的一生是短暂的,但却如同一颗耀眼的彗星划过国际武坛的上空,对现代技击术和电影表演艺术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主演的功夫片风行海外,中国功夫也随之闻名于世界。许多外文字典和词典里都出现了一个新词:“功夫”(kong fu)。在不少外国人心目中的功夫就是中国武术,李小龙也成了功夫的化身。许多国外武林高手、空手道拳师,泰拳大师看过李小龙主演的功夫片后都承认:“李小龙确有真功夫。”确实,还很少有一位东方武术家能像李小龙一样突破国家、种族的领域,并且在死后声威依然不减。
李小龙多才多艺,亦文亦武。他每当练功之余,埋头研究武术理论与训练方法。他逝世前留下了七大本学武笔记和六本著作手稿:《截拳道》、《截拳道研究》、《功夫记录》、《二节棍法》、《布鲁斯-李拳术图解》(英文版)和《布鲁斯.李武打技法》(英文版)。世界各国技击杂志仍在不断地研究、介绍他的武功,世界各地的武术爱好者依然崇拜他。当回顾作为一位中华武术传人的李小龙一生时,人们将永远怀念他那颗热爱中华民族、振奋中华民族精神,渴望中华民族强盛的赤诚之心。
毫无疑问,李小龙是一个天生的巨星,一个传奇中的传奇。
尽管过世已久,李小龙依然是功夫代名词,即便红透整个世界的成龙都很难超越。他的才华,他的正气,他的辉煌,都已成为一份无法拷贝的神话。三十二岁、五部电影,足以令璀璨的流星黯然失色,不知何时才会有人另写这样一份东方传奇。
李小龙是武打明星,他的电影有哪些推荐?
掰着指头算一算,距离李小龙去世至今已经45年了。但是“李小龙”三个字摆在当今的功夫电影节仍然如雷贯耳,足以可见这位传奇人物的影响力。他是真正身怀武功的一代宗师,也是功夫片的开创者。可惜,被无数光环笼罩的他年仅33岁去世,成为了无数影迷心目中最大的遗憾。
李小龙遗留的作品并不多,合计电影作品数量28部,真正完成的仅有27部。与现在制作精良、特效炫酷的电影不同,李小龙的动作片之所以让人难以忘怀,不单是一身精湛的中国功夫,更重要的是他洋溢着高昂的民族精神。
他是童星出身,第一部荧幕处女作是《金门女》,但出演《金门女》的时候,李小龙仅有3个多月大,纯粹只能说参与了本片拍摄。从演技发挥来说并不是他真正意义的片子,但因为这位巨星留下的作品实在太少,不少影迷朋友也专程观看本片以怀念这位传奇功夫大师。
《细路祥》是李小龙首次担正男主角的电影,年仅10岁的他在《细路祥》中出演心路历程复杂的孤儿。虽然未接受专业训练,但是他在《细路祥》中的表演赢得了高度认可,也正式打开自己的电影之路。但李小龙并没有完全专注于演艺事业发展,他在1954年拜师叶问开始学习各类中国拳术,练就了一身本领,在这期间他不单是创立自己的武学馆,还陆续参演了不少片子,如《人海孤鸿》等。
李小龙一生所参演的电影作品中,大家最熟悉莫过于70年代初期的《精武门》,它也打开了华语电影走向世界的先河。在《精武门》片中,李小龙担任主演以及本片的联合编剧。
《精武门》的剧情简单直接,讲述了陈真独闯日本道馆为师傅报仇的故事,凭着精湛的武艺手刃仇人,为国家、民族挽回尊严。在《精武门》片中,李小龙全程亲自上阵,在片中施展了自创的双截棍等中国功夫,让国产武打电影上了一个全新台阶。
《死亡游戏》是最沉痛的作品,因为在《死亡游戏》拍摄过程中,命运跟各位影迷朋友开了一个残酷的玩笑,带走了风华正茂的功夫大师。正在拍摄中的《死亡游戏》,所有关于李大师的戏份,不得不通过片段剪辑的形式完成,剩余戏份则由曾在《金泰》中当过李大师替身的唐龙代为完成,用以此片致敬这位伟大的人物。
当然,《唐山大兄》和《猛龙过江》也是李小龙的电影作品。其实,真正意义上李小龙的电影仅仅4部而已,在第四部《死亡游戏》未拍摄完李小龙就遗憾的离世了。虽然留下了仅仅不足四部作品,但李小龙对中国动作电影影响巨大。大师已逝,只剩下世人无限缅怀!
相关资讯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