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道明大段台词,陈道明末代皇帝电影在线看
2018年大年初一,北京文艺圈大佬私人聚会。
酒足饭饱之际,
冯导提议:让电影《芳华》的女主角苗苗,给大家跳一段舞。
也许是苗苗真有不便,
她当下便露出了难为情的表情。
无奈,京圈大佬们端着酒杯在一旁不依不饶。
就在苗苗下不来场之际,
陈道明突然发声:你们一个个都tm的没看过女人跳舞吗?
一嗓子,盖过了嘈杂的起哄声,
现场气氛陷入诡异的寂静。
这就是陈道明,
总能在演艺圈浑浊不堪的时刻,
随时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可中国电影家协会主席的称谓,他真能担起吗?
1955年出生于天津的陈道明,
祖父是天津第一批公派赴日留学生,
父亲是燕京大学英语专业高材生。
家学渊源的陈道明,很小便琴棋书画无一不通,
他希望长大后成为一名医生、律师或外交家,
演员这个行业根本不入他的眼。
1971年,
当天津人民艺术剧院去陈道明所在的天津十二中招生时,
他都没有打算报考。
反而是他的老师,特别看好他,并力劝他去应考,
这样还可以避免上山下乡插队。
不得不说,
颜值这东西在什么时代都是硬通货,
这一次又让我们看到了颜值的魔力。
半推半就去考试的陈道明,
果然轻轻松松过关,
成为天津人艺的在编学员。
那个年代,还没有明星、大咖大腕的称谓,
演艺圈名人统称为人民艺术家。
艺术家需要岁月的磨砺、经验的积淀,
不可能一蹴而就,更不可能一夜爆红。
演员是有正式编制的,
全团上下所有人的收入基本是一种模式:
按级别挣各自的死工资,
还有每天几毛钱的夜宵补助,
一出戏,不论多大的角,统统一样。
陈道明坦言:演员只是一份职业和谋生的手段。
每天摸鱼混日子是陈道明的日常,
他曾爆料自己在天津人艺期间做过特别不敬业的事:
因为扮演的龙套角色在舞台上只露半边脸,
为了图省事,
陈道明只化了半边脸就上了舞台。
这样的日子,陈道明一过就是七年,
在长达七年跑龙套的日子里,
没有一句台词的陈道明,
从路人甲演到路人丁,特务、匪徒、地下党、小贩……各色人等。
几乎将所有剧目中的小角色、小人物统统演了一遍。
这种看似毫无成就感的生活,
却让无欲无求、自由散漫的陈道明甘之如饴。
如果不是一个人的出现,
连陈道明自己都不知道,
这样的生活还会持续多久,会在何时结束。
1978年夏天,
一个女孩闯进了陈道明的人生,
这个女孩名字叫杜宪。
杜宪1954年出生于书香门第,
其父是清华大学的教授。
当年,还在北京广播学院读大一的杜宪,去天津舅舅家过暑假。
杜舅舅正好是陈道明的同事,
于是,顺势将外甥女介绍给了陈道明认识。
没想到,都没谈过恋爱的两人一见倾心,很快陷入热恋。
那个年代,虽说人们的眼光很单纯,
但陈道明心里很清楚,他的学历比杜宪矮半截,
再加上一个北京一个天津,恋爱只能在纸上谈。
陈道明便决定结束在天津人艺摸鱼的日子,
发奋往北京考大学。
没想到,这个为了爱情做出的决定,
改变了他的人生。
1978年,陈道明考入中央戏剧学院表演进修班,
这样一来,他和杜宪有了机会见面,
每逢周末回家时,杜宪会路过中戏,和陈道明甜蜜一下。
时间久了,二人不出意外有了隔阂,
争吵、冷战,时常在这对小情侣身上发生。
由于杜宪性格柔,吵架之后不爱说话,
陈道明便发现,这架吵得既不解气,又不起作用,
他建议杜宪:吵架时把心里话说出来,以便解决双方的问题。
杜宪也是实在人,以后每次争吵她都一大堆由头,
两人你一句、我一句,话越说越重,感情越谈越有裂痕。
分手这件事,也总被二人挂在嘴边,经常分了合,合了分。
终于在一次争吵过后,
两人收回了曾经送给对方的礼物,留下祝福,从此分道扬镳。
接下来发生的事,有点韩剧的意思。
陈道明和杜宪分手后,还是对对方依依不舍。
某个周末放假,
杜宪无意间在东棉花胡同下了车,
她站在中戏门口发呆,回过神来再倒车回家。
当杜宪最后一次换乘公交车时,
公交车驶过,她在马路对面看到了陈道明。
两人四目相对,
杜宪问他:“你在这儿干什么?”
陈道明:“我就是想再看你一眼......”
经此一事,两人和好如初,再也没分开过。
几年后,陈道明杜宪先后毕业,
杜宪在中央电视台做了新闻联播播音员,
陈道明调入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成了一名影视演员。
毕业一年后,两人顺理成章走入婚姻,
结完婚杜宪才发现,这样的婚姻并不是她想要的。
陈道明的户口不在北京,两人也没房子,
由于两人的工作原因,
杜宪经常见不上陈道明,
结婚一年,两人没逛过一次街,没照过一次相。
就连她生孩子坐月子,
陈道明也只是回家几天后匆匆赶赴片场。
那几年,陈道明主演过《一个和八个》《今夜有暴风雪》等电影,
偏偏没一部能大火,
也没能挣来杜宪日思夜想的房子,
迫无无奈,杜宪只能把女儿送去天津,让爷爷奶奶带。
此时的夫妻二人已经北漂7年。
直到《末代皇帝》出现。
1984年底,
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要拍一部大型历史题材电视剧《末代皇帝》,
作为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的“亲生儿子”,
陈道明很荣幸饰演了主角溥仪。
电视剧开拍前,
陈道明查阅了大量史籍资料,在字里行间挖掘溥仪的个性,
经常泡在故宫里,在砖瓦缝隙里寻找末代皇帝的仪范和心态。
加上天津人艺的七年,和中戏的专业学习,
陈道明十年磨一剑,
终于在《末代皇帝》中因溥仪一角而绽放光彩。
1988年,《末代皇帝》在央视一套播出后,
陈道明俨然成了末代皇帝溥仪的化身,红遍大江南北。
凭借这部剧,已33岁的陈道明,
一举拿下“飞天奖”和“金鹰奖”的视帝。
这一年,陈道明终于给了杜宪朝思暮想的房子,
而他本人开始浮躁起来,他飘了。
1988年,陈道明拿了个中国麻将竞技赛冠军,
如此看来平常没少熬夜垒长城。
幸好一个人的出现,让他时刹车,
开始静下心来思考人生,重新走回了正轨。
《末代皇帝》之后,电视剧《围城》开始紧锣密鼓筹拍。
在导演黄蜀芹“非陈道明不考虑“的强力邀请下,
陈道明加盟剧组,饰演剧中的海归博士方鸿渐。
为了更好地诠释方鸿渐这个角色,
陈道明不但两个月减重25斤,苦练上海普通话,
还多次去原作者钱钟书先生家拜访,请教一些相关细节和历史背景。
钱老先生的日常生活让陈道明异常吃惊:
这样一个文学史学大家,家里竟然没有一件电器。
满屋只能闻到书香、听到安静、看到从容。
陈道明慨叹万分:在文化面前,自己狗屁不是。
如果说,在龙套和主角之间,差一个《末代皇帝》,
那么,一部《围城》,则让我们看到了从浮躁走向理性的陈道明。
他说:
在当年电视电影资源极端缺乏的情况下,
自己只是不小心站到了风口上而已,
和能力没关系。
《围城》大火,陈道明拿奖拿到手软,
各种邀约和影视资源纷至沓来。
一般人都会趁热打铁,
但灵魂被大师重塑过的陈道明,
却觉得自己亟需反思。
一句:想歇歇,便拒绝了所有邀约,
从1992年到1998年,陈道明彻底陷于沉寂。
这期间父亲去世,
作为家中8个孩子中最小的一个,
陈道明主动承担起照顾母亲的责任。
他在北京买了同楼层两套房,
把母亲接到北京与自己同住。
为了防止母亲老年痴呆,
陈道明耐心教母亲写大字、画画、弹琴、下棋。
直到1999年,他才以电影《我的1919》中外交才子顾维钧一角强势回归。
此后,陈道明以一年一部戏的节奏,
脚踏实地在影视这块土地上耕耘,精品不断。
一直演到网络大IP剧《庆余年》,演一个像一个,演一个火一个。
演艺圈本身就是个绯闻制造地,
就连陈道明这样一身正气的演员也没能幸免,
随着陈道明声誉渐隆,咖位渐大,
关于他的各种传闻也渐渐多了起来。
有说他是戏霸的,在片场随便改剧本改台词,甚至临时起意加戏;
多扇了剧本中并没有写的耳光;
加了一大段剧本中根本没有的台词。
但这些细节被网友扒出来后,却纷纷点赞:加得好,这些情节正因如此才更精彩绝伦。
《楚汉传奇》中,
为了充分表达刘邦因娶吕后感到亏欠曹氏的内疚之情,
陈道明向导演高希希提出临时加一场雨戏。
零下十几度的深冬天气里,
年近花甲的陈道明愣是被冷水浇透了两遍,
得了场重感冒才拍好这个镜头。
有人说他个性孤傲,不好说话,耍大牌。
但真相却是,他有自己的底线和坚持:抗日神剧和伪历史剧坚决不拍。
他说怕给90后、00后以后的年轻人造成错觉:
当年中国人抗日都是穿着皮夹克拿着驳壳枪,
男的像潘安,女的像柳如是,这牵涉到了正确历史观的问题。
多年来,陈道明与妻子杜宪恩爱有加,鲜有绯闻。
但2003年与影视新人左小青的一次合作,
却让陈道明陷进了一场不大不小的漩涡。
彼时的左小青26岁,
是陈道明自导自演手机广告中的女主角,
其靓丽的形象,清新脱俗的气质,
让一贯清高的陈道明突然放下了身架,
他曾主动向电视剧《中国式离婚》推荐了左小青。
随后,两人又一起随著名经纪人王京花跳槽到橙天公司,
并在电视剧《卧薪尝胆》再度合作。
如此步调一致的确让人生疑。
很快,狗仔便在左小青家附近捕捉到陈道明的身影。
一时间两人的绯闻被传得沸沸扬扬,
最终在双方否认,左小青和孙红雷的绯闻被曝后,
这段最终也没有实锤的绯闻,
以落地成灰而不了了之。
身为中国电影家协会主席和三届政协委员,
陈道明明知他的担当和责任。
2017年,
陈道明接受电视节目访谈时,
毫不客气批评了很多年轻演员不敬业的现象:
手破了、摔伤了,冬天泡冷水了,夏天穿皮袄了,竟然都拿出来说事,
这就是影视演员这个职业本应该承受的东西,应该吃的苦,
职业特性如此,要不就别干。
他轻易不上综艺节目,
但却去了《一年级》,
在节目中,陈道明会直接进入角色,给青年演员上表演课。
然后在对手戏中给青年演员抠细节。
很直率地在节目中留给年轻人两句箴言:
正上山的不要看不起下山的人,因为他们曾经风光过,而你还在山下。
山上的不要看不起山下的人,也许某一天他就会爬上山。
在《一年级》中教年轻人树立正确人生观;
在《传承者》中怒怼评委糟蹋中国传统文化;
两会期间呼吁演艺圈担起文化自信之责:存敬畏心,铸自信魂,扬工匠精神,引领时代风尚。
他说明星可以有自己的合理诉求,但一定要爱观众。
当年在北京人艺剧场表演话剧《戏剧的忧伤》阶段,
正发着高烧的陈道明,
输着液被救护车送到了剧场,
因病无法继续晚上演出的他,
坚持带病亲自到剧场向观众致歉。
冯小刚曾经说过,陈道明是一个只肯在戏里低头的人,
但那一刻,他却向观众低下了头。
《南方周末》记者也曾发出过类似的疑问:
媒体上的陈道明孤傲狂妄难以接近,
身边人却说陈道明温和幽默平易近人,
哪一个更接近真实的陈道明?
陈道明回答:很难说哪一个是自己,演戏是职业,生活是人生。
与那些将职业和生活混为一谈,
人生如戏,戏如人生的演员相比,
陈道明的确是演艺圈的清醒。
他能演勾践、刘邦、康熙、溥仪等帝王,
也能演顾维钧、方鸿渐和市井职员小林。
他清高孤傲,却又浑身都是尘世间的烟火气,上得天堂做神,入得了地狱成魔。
有人说他自负,岂不知,他却无时无刻不在积极学习,紧抓时代脉搏。
在和马伊琍拍摄《我的前半生》时,
饰演配角的陈道明,虽然露脸不少,但戏份不多。
别的演员没有自己的戏份时,
一般会躲得远远的休息,
而陈道明却经常在现场看马伊琍他们拍戏,
往往一看就是小半天,连窝都不带挪,
这让马伊琍暗暗称奇。
有次几个人聚餐,马伊琍没憋住问:陈老师,您没戏的时候怎么老在现场看我们?
陈道明很随意:奥,我就想看看你们这些正当年的演员现在是怎样演戏的。
原来是在偷师。
2018年12月29日,在中国电影家协会第十届理事会上,
陈道明当选新一届中国电影家协会主席,
成为了官方盖章的影坛指路明灯。
如今,已经66岁的陈道明,母亲也已经近百岁,五世同堂,其乐融融,
他很少拍戏,从陈道明的经历来看,他一年最多拍一部电影,
他说自己这叫:母在子不远游。
而这才是他想要的生活。
陈道明:一年只拍一部戏,不拍抗日神剧,清高得只肯在戏里低头
“什么戏你不拍?”主持人对陈道明发出疑问。
“抗日神剧我就不拍,
它不光是一个电视剧,还牵扯到一个正确的 历史 观的问题。 ”陈道明给出自己的回答。
这就是陈道明,一位极具职业操守的演员。
他是广电办法优秀电影表演艺术家,人民最喜爱的艺术家之一。
是国家一级演员,更是中国十大老戏骨演员之一。
低调的陈道明很少在综艺节目中露面,更不大和圈里人来往。
冯小刚评价他,“陈道明,一个清高得只肯在戏里低头的人”。
不是他孤傲不群,而是本性如此。
出淤泥不染,濯清莲不妖。
陈道明在 娱乐 圈的地位究竟有多高呢?
当众让章子怡下不来台,怒斥冯小刚。
谁给他的底气?
01
1955年,出生在天津的陈道明,家庭背景十分显赫。
祖父是第一批公派留学生。
父亲陈磊光毕业于北京燕京大学,后在天津美国救济总署任职翻译。
出身书香门第的陈道明,梦想将来做律师,医生,外交官。
唯独没有想过当演员。
1971年,陈道明在天津十二中就读。
天津人民艺术剧院来学校招生。
朋友们凑热闹,将他拽到考试宣传队。
谁料想,评委一眼看中他。
陈道明本无意学习表演,在当时,“戏子”有些上不了台面。
当老师说可以免去“上山下乡”,陈道明心动了。
就这样,陈道明进入天津人民艺术剧院学习舞台剧表演。
即使有外貌优势,陈道明也没有众星捧月的待遇。
在那个年代,没有明星大腕。
专业演员,担得起一声“人民艺术家”。
都是一步一步走来,没有现在流量明星的一夜爆红。
初进天津人艺的陈道明,只能跑龙套。
从死尸到店小二,从小贩到士兵,在台上很少能说一句台词。
陈道明在人艺的七年,就是这么过来的。
自由散漫的陈道明,无欲无求地在台上跑来跑去。
甚至陈道明在采访中透露,自己干过一件极不专业的事。
在一场戏中,陈道明扮演一个只上一次台的土匪。
他图省事,只将面对观众的那边脸上好妆。
下台之后,陈道明就被导演痛批一顿。
陈道明幡然醒悟,自己既然做了演员,为什么不把他做好呢?
此后的陈道明,端正自己的态度,认真和前辈学习表演经验。
终于有了上台露面的机会。
陈道明在《蔡文姬》中饰演曹丕。
表演完后,导演问他什么想法,陈道明罕见地红了脸:
演的非常一般,我都想改行。
这次经历,让陈道明深深明白自己和人民艺术家的差距。
他立志要好好打磨自己的演技,不辜负“演员”这个职业。
1978年,陈道明23岁,遇见了一生的挚爱。
这天,他正在打扫剧院舞台。
“小陈,来,你来,我外甥女来了,你见见。”团里的老演员招呼陈道明。
“来了?那我得见见你常说的高材生!”
走到门外的陈道明,看见站在树下的女孩子,呼吸一滞。
亭亭玉立的女孩子,穿着小碎花裙,风一吹,裙摆抚在嫩白的小腿上。
风一吹,姑娘的秀发随之飘扬。
陈道明的心也泛起波澜。
而站在树下的杜宪,看着不远处清清爽爽,气度不凡的陈道明。
心中一阵小鹿乱跳。
她心想,这就是舅舅和自己说的踏实能干的陈道明吗?
杜宪一见钟情的两人,在长辈的撮合下,顺其自然的在一起。
杜宪在北京广播学院就读,此次只是暑假来探望舅舅。
陈道明意识到两人之间的差距。
一个在天津,一个在北京。
一个初中学历,一个大学学历。
陈道明处于压力中。
他不想和女朋友分居两地,也不想别人说他们不相配。
他决定了,考到北京去。
殊不知,这个决定影响他的一生。
1978年,刻苦学习的陈道明,顺利考进中央戏剧学院的表演进修班。
在这里,他不仅可以学到更专业的表演知识。
还可以经常见到女朋又杜宪。
后来的陈道明,不止一次地庆幸自己做了这个决定。
杜宪就读的北京广播学院,离中戏不远。
每周末回家时,都会在中戏门口下车,和陈道明见一面。
小情侣几乎一周只能见一面,格外珍惜那短暂的甜蜜时光。
时间长了,两人的矛盾也逐渐暴露。
本就见面不多,两人即使产生问题也不能及时沟通解决。
不知什么时候,冷战渐成常态,两人常常有半个多月不见面。
杜宪性子比较内敛,爱生闷气。
陈道明每每感觉自己一拳打在棉花上。
他告诉杜宪,双方有问题就说出来,吵出来,不要憋在心里。
杜宪听从他的建议,两人因为一件鸡毛蒜皮的小事爆发猛烈争吵。
针锋相对,你不让我,我不让你。
话赶话,不知是谁先说的分手。
这次分手,是两人有史以来吵得最厉害的一次。
彼此将对方送的东西都还了回去。
此后,一东一西,分道扬镳。
但是,感情哪儿能轻易断掉?
何况,分手只是一时气话,彼此还念念不忘。
陈道明嘴硬,不想先低头。
可耐不住思念,经常偷偷跑到北广门口,看杜宪乘车回家。
陈道明自己傲娇,就让自己的朋友去游说。
杜宪知道后,气得笑出声。
最后,还是陈道明亲自出面,成功挽回杜宪。
这次过后,两人的感情更加牢固。
再也不轻易把分手放在嘴边。
杜宪说过,陈道明情商非常高。
总能让自己不计前嫌,越来越喜欢这个男人。
1981年,陈道明和杜宪先后毕业。
陈道明被分配到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担任演员。
相比之下,杜宪好很多,进入中央电视台工作。
彼此事业稳定后,携手走进婚姻殿堂。
然而,生活不止风花雪月,还有柴米油盐。
陈道明没有北京户口,只有微薄的收入。
两个人只能挤在出租屋当中。
更甚,因为工作的原因,经常见不上面。
杜宪晚上十点下班,此时的陈道明不是睡了就是还没回来。
聚少离多的生活,让杜宪心中即使不愿也无奈接受。
不久,陈道明因为工作勤恳,升职为艺委会的导演。
杜宪也因为人美声甜,观众收视率高,逐渐得到上级领导重视。
1994年,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计划出品《末代皇帝》。
男一号的大梁,自然落到了“一把手”肩上。
陈道明,荣幸担任“爱新觉罗·溥仪”一角。
1995年,两人迎来爱的结晶——女儿陈格。
杜宪生产的时候,陈道明还在片场拍戏。
结束后匆匆来医院看了一眼,就赶回片场。
杜宪说不伤心是假的,但她也知道陈道明就是这么一个认真负责的人。
让全剧组等他一个,他干不出来那样的事。
彼此正处于事业的上升期,实在没有时间去照顾女儿。
何况,两人住尚且拥挤的出租屋,更别提再加上一个小孩子。
迫于无奈,夫妻二人只能将女儿送到天津去。
托爷爷奶奶照顾。
产后复出的杜宪,得到领导的赏识。
和薛飞搭档成为一名《新闻联播》的主播!
陈道明与有荣焉。
每次只要杜宪出境,陈道明就会守在电视机面前“关心国家大事”。
毕竟是在全国观众面前露面。
杜宪的人气一升再升,成为家喻户晓的主持人。
《中国电视报》原影视部主任张斌形容杜宪是“近乎完美的神话”。
彼时的陈道明,还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十八线演员。
别人介绍时,只会说“这是杜宪的老公,陈道明”。
02
这样的局面很快扭转。
1988年,《末代皇帝》在中央电视台一套播出。
陈道明将“傀儡皇帝”演的活灵活现。
观众们了然,原来我们的国家竟如此遭难。
陈道明一举斩获“金鹰”和“飞天”两项大奖!
火遍大街小巷,无人不知“溥仪陈道明”。
陈道明是担得起赞誉的。
电视剧开拍前,陈道明查阅了大量的 历史 书籍。
甚至从溥仪的太爷爷那辈开始研读,揣摩 历史 的变更。
此外,他还经常到故宫去,在一砖一瓦中想象溥仪经历过什么。
更是戏服不脱身,只为沉浸在人物的状态中。
从天津人艺的七年,到中戏的四年学习。
陈道明积攒了十年的力量,一朝散发。
大放光彩,人尽皆知。
这一年,陈道明不仅是双料视帝。
更是“全国麻将冠军”。
陈道明在第一届竞技麻将名人赛中脱颖而出。
打败63人,成为冠军,国家体委主任颁奖。
是的,看起来清高不自赏的陈道明,非常喜欢打麻将。
为了保持“打麻将”的纯粹,陈道明有一个特殊的规矩。
每次打麻将,四人只有3万元,输完就散。
如此一来,打麻将的乐趣有了,也避免和“du bo”沾上边。
娱乐 圈里有不少陈道明的牌友。
鞠萍是陈道明的“牌搭子”,只要两人都有时间。
必定是要切磋一下的。
此外,还有朱时茂。
陈道明经常和宋丹丹、满文军一起“大杀四方”。
甚至老前辈,都认可陈道明的牌技。
雷恪生在节目中坦言,“道明打麻将的水平很高”。
面对小辈,陈道明更是毫不“手软”。
在《庆余年》的发布会上,张若昀对陈道明的牌技也是连连称赞。
再说陈道明自从主演《末代皇帝》大火之后。
就被黄蜀芹导演“盯”上。
她在筹拍《围城》,男主角只能陈道明出演。
陈道明并不想接这部戏。
因为他没信心自己能演好“方鸿渐”。
但是,黄蜀芹态度很坚硬。
“男主角只能是陈道明,非他不选。”
陈道明受宠若惊的同时压力颇大。
他该怎么才能演好,才能对得起期待。
陈道明煞费苦心。
为了演好方鸿渐这个角色,他苦练沪普话。
那段时间,陈道明练到都忘了天津话怎么说的地步。
此外,两个月,陈道明减掉25斤。
穿上西装的陈道明,就是那个玩世不恭的的“海归”方鸿渐。
陈道明还多次到钱钟书先生家拜访。
向钱钟书先生请教对方鸿渐的看法。
只有了解他是怎么被塑造出来的,才能更好的表现他。
陈道明说,钱钟书先生是他的老师。
在钱老先生家,整个人都会静下来。
这个和现代生活稍有落后的地方,充满书香,智慧和思考。
陈道明在这里,灵魂得到了洗涤。
本因为连获大奖稍有浮躁的心情,也被平复。
自己什么都不是,切记自满。
《围城》播出后,陈道明迎来事业巅峰。
凭借“方鸿渐”,斩获四项大奖。
钱钟书先生更是感谢他,谢谢他演出了他心中的“方鸿渐”。
读者更是感叹“眼见为实,快哉”!
这年,陈道明还制造了“美丽的错误”。
当时有台湾的朋友到北京来找陈道明。
本着尽地主之谊的想法,陈道明跟着朋友去了卡拉OK。
朋友想听陈道明唱歌,不好扫兴,陈道明上去献唱。
结果台湾朋友对他的嗓音赞不绝口。
直呼“你可以出唱片啊!”
陈道明被人赶鸭子似的,进到录音棚。
这才有了《宽恕我的爱》这张独一无二的专辑。
陈道明至今提起来还是一脸腼腆,直言应该是“宽恕我的错”。
《围城》过后,陈道明接到很多剧本邀约,不乏大导演。
他统统推掉了,说自己想歇歇。
在人气巅峰,做出这个决定。
很多人不能理解陈道明的想法,是想留住辉煌,还是不入世俗?
真正的原因,只有陈道明知道。
自唱片一事后,陈道明陷入思考。
朋友几句话,就飘飘然地出唱片。
是迷失在这灯红酒绿中了吗?
可是,做人不能浮躁啊。
陈道明再次拜访钱钟书先生。
看到被人称为“中国文化象征“的钱钟书先生,一脸淡然地坐在桌前看书。
陈道明意识到自己的错误。
世界文豪尚且平静,自己一个得过几次奖的演员,有什么骄傲的?
03
从1991年到1999年,八年的时间。
陈道明在此期间沉淀自己。
他腾出更多的时间陪自己的家人。
父亲在此期间去世,陈道明将母亲接到自己身边。
家里有8个孩子,陈道明是最小的一个。
知道母亲不能接受父亲去世。
陈道明每日都陪着母亲,教她下棋,画画,陪她看书。
母亲对陈道明来说非常重要,重过一切。
纵观陈道明的演绎史,几乎是一年拍一部,甚至空窗好几年。
在节目中,主持人问陈道明为什么不经常拍戏。
他答道, “母在子不远游。”
六个字,让人动容,眼含热泪。
1999年,陈道明他来了。
带着《我的1919》和我们见面。
荧幕中的陈道明,依然演技精湛。
整个人看起来却淡然如傲梅,让人不自觉的沉静下来。
即使八年没有露面。
陈道明仍然继续站在他的巅峰!
《我的1919》,陈道明的复出作,拿下两项大奖。
《康熙王朝》中的陈道明,更是被称为“最出名的康熙帝”。
陈道明依然保持自己的淡然性子。
陆陆续续为我们带来优秀的作品。
无论是《卧薪尝胆》中忍辱负重的“勾践”,《庆余年》中心怀天下“庆帝”,还是《流金岁月》中成熟稳重的叶谨言。
陈道明都为我们带来惊喜,不愧是“老戏骨”。
2013年的11月26日,陈道明在戏外向观众们低了头。
陈道明准备出演话剧《喜剧的忧伤》。
但是,天不遂人意,陈道明当天高烧不退。
即使打点滴,也无济于事。
向来高傲的陈道明,低头,和观众们道歉。
这是陈道明对职业的操守。
认真工作,全心创作。
因为自己的失误,不能为大家带来作品,耽误团队的进程。
陈道明愿意为自己的行为买单。
2015年,陈道明首次参加综艺录制。
出道27年,首次参加综艺。
在《传承者》中担任评委。
让观众们深深体会到陈道明的“真敢说”。
台上的击鼓表演者表演完后,陈道明大发雷霆。
对着后面的年轻评委。
怒斥,“你们连常识都没有!”
台上的年轻评委们,被批的不敢吭声。
金星更是在节目中就“陈老师发飙事件”发表自己的看法。
“希望我们的综艺节目以后少请这些无知且自傲的人!”
陈道明明明是批评人的话,却没有人指责他太过严厉。
因为他说的都是别人不敢说的,把问题都挑明面上来讲。
这样的“耿直老boy”,是陈道明的独特标签。
这些年,陈道明接了一些剧本,同样也拒绝很多。
名与利对他来说,不重要。
重要的是自己的良心和良知。
对他来说,中华民族是伟大的。
所以,他不愿轻轻带过中国受得屈辱和委屈。
因此,陈道明坚决不拍“抗日神剧”和“伪 历史 剧”。
陈道明是 娱乐 圈的一股清流。
他不阿谀奉承,不审时度势。
只做自己想做的,说自己想说的。
2018年的华表奖的颁奖典礼上,陈道明和章子怡共同主持。
进展到一半时,陈道明向章子怡提出问题。
“你知道华表奖和金鸡奖、百花奖的区别吗?”
章子怡显然没有想到陈道明会提出问题,不自然地笑一笑。
“当然知道啊,我可是得过三次奖呢!”
陈道明却执意让章子怡说出个所以然。
章子怡结结巴巴,转移话题,给不出令人满意的答案。
甚至最后想撒娇蒙混过关。
视频一出,网友们纷纷替章子怡感到尴尬。
四次提名,三次获奖,却说不出意义是什么。
也明白陈道明这是在给演员们一个告诫。
要尊重自己的职业,尊重自己的荣誉。
陈道明更是将冯小刚怼的哑口无言。
2019年电影《芳华》的杀青宴上。
歌手张燕为大家演唱《芳华》的主题曲,陈道明钢琴伴奏。
现场一片其乐融融。
这时,导演冯小刚突然来一句。
“我想啊,让我们的女主角苗苗跳一段舞。”
苗苗在一旁尴尬一笑, 有点手足无措。
陈道明在一旁解围。
“人家小姑娘,穿着高跟鞋,不方便跳舞。”
旁边人还起哄,“比划比划就行。”
谁料想,一向温文尔雅的陈道明居然爆了粗口。
“你TM的没见过跳舞啊!”
全场默然一瞬,被突然发飙的陈道明唬住。
同样是有名有为的大佬。
有人仗势欺负小姑娘,有人却尽力维护。
陈道明和别人的差别就在这了。
结语:
有网友这样评价陈道明:
“一身傲骨雪中花,礼仪四书经络通。身上有一种沧桑感,出淤泥而不染,大隐隐于世”。
陈道明是很低调的,相较于同为“老戏骨”的张国立,陈道明很少在综艺节目中露面。
不是不屑上,而是他喜欢低调。
经历过短暂的浮躁,更让陈道明珍惜平和淡然。
甚至为了避免拘守常,陈道明每天看很多书,从不看电视。
刘嘉玲称陈道明非常博学多才,琴棋书画样样精通。
讲话很有质感,风趣幽默,和他讲话是一种享受。
曾志伟称很少能看见陈道明这样沉下心去表演的演员。
这样有趣敬业的演员,是我们的宝藏。
陈道明的背景有多强?为何圈内的人不敢招惹他?
作品不在多,而在于经典,陈道明虽然作品不多,但是每一部作品都可以算是经典,作为娱乐圈中的老艺术家,除非是有新的影视作品需要宣传,一般都是深入简出,观众们很少能在电视荧幕上看到陈道明。
陈道明在圈内地位很高,他是国家一级演员,第十届、十一届、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八次全国代表,广电总局颁发优秀电影表演艺术家,2006年中宣部“四个一批”人才,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理事,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委员,中国电影家协会主席等等。
这样的身份,是无数明星难以企及的,除此之外陈道明将金鸡、百花、飞天、金鹰、华表、亚太、白玉兰、百年百人电影人、百年百人演员等等中国能够拿到的大奖基本上都拿了个遍。
陈道明的为人十分耿直,曾直言不讳批评现在的小鲜肉们演戏不认真:人家清洁工都凌晨4点起呢,你那时候还在被窝里呢,你的职业就是这个,你演员就应该吃苦!他是这么说的,也同样是这么做的!
这样的地位,不仅仅是靠吹嘘的,而是以身作则,用作品说话、用实力说话、用人品做事,让你像黑他都找不到理由,圈里圈外,除了作品、除了贡献,没有任何黑料和绯闻,这样的媒体人,无论是花边小报还是娱乐八卦以及狗仔队,都愿意给他找个面子。
而陈道明的妻子杜宪曾是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最早一批主播之一,荧幕上端庄大方,受到很多人的喜爱。
在生活中她是一个典雅、优秀的东方女性,端庄大方,待人和善。而她的父亲杜庆华更是名声远播,是清华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边界元研究开拓者和奠基人。
相关资讯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