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绣娘戚秋兰「满怀深情绣院士苏州绣娘周丽琴把苏绣肖像亲手交给李兰娟」
远道而来赠院士,致敬抗疫英雄
活动现场,主办方特别设置了苏绣肖像赠送环节,周丽琴上台赠送苏绣肖像。李兰娟院士感谢远道而来赠送精美绣品的周丽琴女士,并赞扬苏绣自古就是我国重要的艺术品之一,展示了我国刺绣艺术的精髓。
满怀深情绣“院士”,献给最美中国人
今年春节期间,一场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疫情爆发,全国人民在党和政府的领导指挥下,万众一心,抗击疫情,涌现了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令人们感动万分。
这其中最令人感动的是已84岁的钟南山院士和73岁的李兰娟院士,在危急时刻挺身而出,奔赴抗击疫情前线指导,成为抗击疫情的定海神针,此情此景,怎不令人感动钦佩。
大年初二,周丽琴看见了朋友圈战“疫”美术家在行动的作品集。当看到著名国画家彭华竞教授的一组国画时,她就产生了刺绣创作灵感,当机立断选择了其中著名医学专家钟南山、李兰娟两位院士肖像。
大年初三,她满怀深情地开始绣制。此后,她每天从早绣制至深夜11点。历经了19天,终于在2月14日把钟南山、李兰娟两位院士肖像全部绣制完成。
绣成后的钟南山、李兰娟两位院士肖像,无不精神抖擞,神彩照人。令人印象深刻的是钟南山院士神态坚毅沉着,表现出无往不胜的精神,而李兰娟院士则是笑容依然,乐观向前的神态。每幅绣像的右侧下方,还绣了彭华竞教授的亲笔题词:“为钟南山院士、李兰娟院士造像,献给最美中国人。”
这两幅肖像的绣制均采用苏绣传统绣法:头发、衣服、文字全部用3丝打底,2丝做中间色,1丝至半丝做细节的处理,脸部用2丝-1丝绣制。所用针法有套针、散套针、虚实针、点针、活毛套、施毛针、接针等。绣头发则运用了乱针绣“破色针法”,即破去死板的块色,统一画面,统一丝光。
谈到眼睛的绣法时,周丽琴作了一个生动的比喻。她说:“在绣钟院士的眼睛时,我觉得手中的针线就像医生手中的手术刀一样,不能差一点点,每绣一针都要十分小心,该收针时,就得坚决地收。”
在钟南山、李兰娟两位院士肖像最后的装裱中,创新性地在每个绣面下层加上提前印刷好的两位院士人生格言,附在他们头像旁边。因肖像由两层叠加组成,而这些格言就放在肖像的第二层,以营造出层次感,其朦胧的效果更能吸引人们注意,也更能体现他们的精神理念。
苏绣作为四大绣种之首,在时间的长河里绽放得格外灿烂。镇湖绣娘们经过刻苦学习和艰苦探索,不仅磨练出精妙的技艺,也不断拓宽着刺绣的边界。用一针一线,一丝不苟的态度,以艺术家的思维去感悟,创作出有自己想法的作品,让作品与时代吻合,与苏州的人文精神吻合。
如今,苏州高新区有中国工艺美术大师2名,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14名,苏州市工艺美术大师17名;有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32名,高级工艺美术师47名。
相关资讯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