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电视剧对比,红楼梦电视剧与原著的差异
不粉不黑,平心而论,从影视技术来说,10版《红楼梦》电视剧要比87版先进得多。甚至在思想观念上,也有进步之处:比如87版没有拍摄太虚幻境一段,是因为“宣扬封建迷信”,今天看来,又可惜又可笑,是绝对的遗憾。
我想如果没有87版对比着,10版肯定也会受到一片骂声,但总比现在的处境好一点。换言之,10版受到批评,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与87版的差距。
差距在哪里?铜钱头也好,闹鬼的音乐也好,狐狸精般的骚笑也好,这些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排斥有喜欢。但是在角色扮演上,10版的差距,却是有目共睹,谁也不能否认的。
不是说哪个演员长得好、哪个演员演得像,而是整体。87版中的陈晓旭,简直就是林黛玉再世,谁也不能否认。其实陈晓旭古妆扮相,并算不上特别美,有些剧照甚至比不上她的生活照。与张莉放在一起,更让人有“黛玉不如宝钗美”之感。但是陈晓旭的气质,我在目前见过的所有女演员中,没有一个比她更像林黛玉了。
陈晓旭后来还拍过一些片子,比如《家春秋》中的梅表姐,也是一个薄命女的形象。但是不管演得有多好,人们一眼看上去,还是会想:“这个角色是林妹妹演的。”
这样的“定型”,对演员而言,是不幸的。但是对剧作而言,却是幸事。而陈晓旭的经历,也发生在其他很多演员身上。基本除了王熙凤的扮演者邓婕,其他演员都再没有超越《红楼梦》的作品。
一戏而定终身。除了导演在角色选择上的慧眼独具,还得看演员们所下的功夫。据说在开拍之前,演员们先集中学习了整整一年(也有人说是三年!还有人说是几个月。但在三年拍摄过程中,演员们一直没有间断学习),对古代的文化、礼仪、生活习惯、衣饰等等都有了深入的了解。真正拍起来,就不是“演戏”,而是对自我的“展示”了。
10版《红楼梦》下了多少功夫,我们不能否认,但至少,在演员对古典文化的把握上,与87版是无法相比的。虽然话说是“人生如戏,全靠演技”,但如果真的只剩下演技,这片子还能成为经典吗?
顺便说一句,87版虽然是经典,也不是没有缺陷,甚至在细节处理上有明显的漏洞。比如薛蟠打死冯潘、捎书进京,王夫人看了信,又交给王熙凤看。但在作品中,王夫人文化很低,是否识字都没有描写。而王熙凤在前半部分是绝对不识字的。比如她跟探春开玩笑:“你们知书识字的,倒不学算命?”直到第七十四回抄检大观园,才写“凤姐因当家理事,每每看开帖并帐目,也颇识得几个字了”。
理家多年,才通过看帖子账本认了几个字的王熙凤,怎么会在第四回开篇不久,就捧着薛家的书信细读?难道薛家捎信,不是写字,而是画的连环画吗?
10年版的红楼梦相比于87年版,有什么问题?
10版的红楼梦从开播时起就争议不断,总体来说是贬低之声更多,无论是演员演技还是剧情的表达方式,以及整部剧的文化底蕴,都远远比不上87版红楼梦,这其中的问题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演员与人物的适配性不高
87版红楼梦被奉为经典的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演员都是根据书中人物的真实形象与性格在全国开展寻找的,饰演林黛玉的陈晓旭本身就是一个非常古典娴静、柔弱如水的才女,而薛宝钗的扮演者一看就是大家闺秀、气质温柔大方。但10版的红楼梦选角不是那么合适,识别度不高,再加上演员的造型差别不大,观众很容易就弄混,自然观看体验就差了很多。
二、剧情方面还有待推敲
87版红楼梦请了很多的红学大家来做顾问,是根据曹雪芹写的前八十回中的“草蛇灰线”来推测后面的剧情发展,而不是完全按照原著来的,更加合情合理,也保留了曹雪芹想要表达的思想与境界,而10版的红楼梦完全参照原著,一些情节的内涵也没有读透。比如王熙凤大闹宁国府的那一场,原著中王熙凤是有预谋的,所以闹到一定程度、觉得达到了自己的目的,她就顺势给了尤氏他们一个台阶下,而10版仅仅演出了凤姐的愤怒与泼辣,不符合人物性格的精明能干。
三、文化底蕴不够
87版的红楼梦里的主要演员在正式拍戏前都经历了历时一年的培训,大家就像在大观园里生活一样,品茶下棋,吟诗作赋,学习琴棋书画,以及形体方面的训练,演出来的效果也是非常自然富有生活气息。而10版的红楼梦剧组确实没有在这方面下功夫,付出的时间较少,导致观众看剧时有种出戏的感觉。
87版红楼梦是难以逾越的经典,相比之下,10版确实略显稚嫩、问题很多,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
2010版《红楼梦》和87版《红楼梦》有多大的差距呢?
客观来说,新版红楼梦要比八七版拍摄的内容完整了许多,但是李少红导演的红楼梦有以下四个缺点。
缺点一,依旧是选角失败。李少红选的演员无论是外形还是气质都和原著相差甚远,很容易让人出戏。尤其是蒋梦洁演的林黛玉太过圆润,不但少了林黛玉的林动,反倒是显得些许痴呆。李沁体型较为纤瘦,却被安排演了薛宝钗,胖子黛玉,瘦子宝钗的确尴尬。原著中朱元玉润面若桃花的贾宝玉在2010版也变成了这般模样。其他主演的不足之处也都显而易见。
缺点二,就是妆容太假。李少红在新版红楼梦中参照昆曲演员的造型,在主演的脑门上贴了很多发片,李导演的解释是这样方便甄别主子和下人的身份,但是很多观众并不买账,都戏谑称之为铜钱头。
缺点三,就是采用了大量的旁白。看过信版红楼梦的朋友都知道,几乎每一集都有很多絮絮叨叨。旁白有时候画面都已经切换了,但是旁白还在絮叨,因此产生了音画不同步的错觉,很容易让观众出现缺点字,就是画面和配乐有些诡异。新版红楼梦全剧色调以青绿色为主,而且画面故意调成偏暗的色调,再加上略显诡异的背景音乐,让人看了感觉不太舒服,仿佛真如一些人所说的红楼梦就是一部鬼片。。
缺点四,也是最大的诟病,那就是违背原著。根据曹雪芹前80回的伏笔来看,红楼梦应该是以悲剧收场,知砚斋也多次对此有过批注,家家衰败后,众人风流云散,只落得个白茫茫大地真干净。李少红导演的结局却并非如此。在新版红楼梦的结尾处,贾宝玉不仅和薛宝钗有了孩子,而且还去参加了科考,最后才出的家。很多观众对这样结局表示不接受,但是李少红导演的接释为终于红楼梦原著,也就是高鹗续写的后40会结局。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