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影讯今日电影排期,郑州电影市场分析

时间:2022-10-08 16:21:40阅读:637
本文约3542字 阅读时长6分钟你有多久没去就看过电影了?10月17日以来,国内再一次出现多点散发的本土疫情呈快速发展态势,一周之内已波及11个省份。在“减少聚众”这样的因素之下,电影院,这个线下娱乐聚集最常态的…

本文约3542字 阅读时长6分钟

你有多久没去就看过电影了?

10月17日以来,国内再一次出现多点散发的本土疫情呈快速发展态势,一周之内已波及11个省份。在“减少聚众”这样的因素之下,电影院,这个线下娱乐聚集最常态的场所也正在面临反复的考验。

不仅如此,在购物中心其他体验业态的崛起之下,电影院也正在发生悄然的改变。

1

今年的电影院还好吗?

今年以来,得益于国家对疫情的有效防控,国内电影市场正处于稳步恢复的进程中。郑州影院也在2021贺岁档、五一档之后逐步恢复活力。根据猫眼专业版数据统计,2021年郑州影院票房前三季度TOP10中,有3家万达国际影城。过千万票房的有5家。前三名分别是:万达影城二七万达店、CGV正弘城店、万达影中原万达店。

↑ 数据来源猫眼,制图/包姐商业说

其中TOP3的万达国际影城(二七万达店)截至9月份的票房,相比去年全年票房,已达成141.9%,但相比疫情之前的2019年全年,只完成54.8%,仍有较大差额。

在全国范围内,疫情的反复一直都是阻拦人们进影院观影的主要原因之一。据拓普电影数据统计,2021年1-7月观影人次达7.70亿人,同比2019年同期9.72亿人减少了2.22亿人次;上座率同比2019年同期下降2.26%;场均人次同比2019年同期减少近3人。虽然中国电影市场已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电影市场,但不得不承认的是,国内影院观众正在悄然流失。

通过对比2019年1-7月票房产出情况可以看出,2021年月票房在1月、2月、5月由于高口碑大体量的影片加持,票房产出均恢复到疫情前水平。2月和5月票房甚至同比2019年同期有一定幅度的增长。这说明在市场上有优质影片上映时,观众观影积极性仍在较高的水平。但自6月开始,由于新一轮疫情影响,票房颓势显著,这与影院关停和中大体量影片缺失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从拓展角度来看,郑州市场还能不能再开影院?

几乎没有空间了。影院一般伴随新增购物中心而生,一是增量市场缓慢,同时影院也确实不是一门“好生意”。票房难以恢复到疫情之前,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影院的拓展增速。据《2019年郑州商业地图》显示,2019年郑州主城区约有127家电影院,但截至2020年,郑州市区新增电影院仅9座,拓展速度明显放缓。郑州市区内电影院拓展增速是2017年拓展增速的六分之一,仅为7.09%。

↑来源/猫眼研究院 制图/包姐商业说

2

电影院失去吸引力了吗?

请在10秒之内不假思索地说出部5日前热映的电影。

除了国庆节爆火目前综合票房高居榜首的《长津湖》和上周新上映的《第一炉香》《兰心大剧院》,以及上周与美国同步上映的科幻电影《沙丘》,还能说出其他的吗?

发现了没,大部分能被记住的都是国产电影。

据艺恩电影智库2021暑期档中国电影市场报告,2021年暑期档引进片无论从数量还是爆款体量上均有明显下滑,受海外疫情影响,2021年暑期档进口片引进数量16部,较2019年大幅缩减10部;票房产出仅14亿,较2019年同期减少78%;国产片供给数量较2019年提升12%,但爆款严重缺失,票房产出60亿,较2019年同期下滑47%。

↑来源/艺恩电影智库

再加上亚马逊(Amazon)和网飞(Nteflix)这类流媒体平台发型电影的比例越来越多,导致影院跟社区,尤其是区域内年龄比较大的观众之间,之前拥有的特别亲密的关系逐渐消失了。

如今的电影院仍然处于漫长的恢复期,进口影片引进数量的减少虽然是影响票房的原因之一,但一位行业制片人表示“其实是去电影院的门槛变高了,这表明人们只有在档期,再加上有不错的电影内容时,才会触发去电影院观看的念头。

至少在两三年前,某个区域或某个城市如果拥有了属于它的第一块IMAX银幕,一定会是轰动该区域的大事件,而拥有这块银幕的电影院无疑是所在商场的引流中心,并且大概率是商场吸引顾客驻留时间最长的场所。

但是在人们不能去电影院的日子里,越来越多的人发现,和朋友社交除了去看电影之外,还有更多其他的选择。

有圈内人开玩笑说,今年10月份的“从淡季到淡季,只隔了7天。”

3

谁还在看电影?

一位曾在某知名院线工作的朋友透露,他认识的一个铁杆影迷朋友,在疫情之前恨不得一周去5次影院,每场漫威电影零点首映场都会出现,但后来因为国外大片引进数量减少、甚至是个人年龄的增长、生活环境的改变等等原因,大幅减少了去电影院的频次。

不止一位从业者提到,电影院在失去年轻观众。

根据猫眼专业版上映日历信息进行统计,2021年暑期档(6月-8月),共有123部定档作品(不含重映),截止到7月17日,其中已有78部上映,贡献了37.44亿票房,仅为2019年、2018年同期的一半。

其实早在2018年,猫眼数据就复盘了2016年-2018年三年暑期档观众画像,指出“35岁以上观众占比逐年增加,24岁以下观众下降”的趋势,当时就有不少媒体对年轻人不去电影院提出了担忧。到了2019年暑期档,趋势仍在持续。在疫情来临前的2019年全年报告里显示,平均观影年龄持续上涨,首次达到29岁,同时,30-34岁观众成为新观影主力人群。

↑ 2018年暑期档、2019年暑期档、2019年全年电影市场报告中用户画像变化,来源 / 猫眼研究院

猫眼数据显示,2017年-2019年,三年平均观影年龄分别为28.25岁、28.73岁、29.18岁,尽管在2020年疫情报复式观影潮里,平均年龄为28.80岁,有一定回落,但还是掩盖不了平均观影年龄增大的事实。

4

00后不看电影了?

一则不算新的统计,侧面反映了电影院在00后心中的位置。2018年企鹅智酷曾针对00后、05后做过一个统计,在被问及“学习外的自由时间你一般会做些什么?”时,出现的前六个选项分别为,社交聊天、浏览网页、看视频、玩网游/手游,逛街/逛电商、运动,里面没有“去电影院”选项,唯一跟电影有关的,是看视频。

和80后将电影院视作观看电影的重要渠道不同,在00后这些年轻人中的大部分,只是“观众”,甚至只是“看客”,而非“影迷”。

↑ 正在失去年轻人的电影院 来源:网络

电影只是他们日常文化娱乐消费中的一个选项,与手游、追剧、综艺、剧本杀等娱乐活动并列,甚至不是优先选项。当某一部电影有能力形成口碑效应和话题效应时,他们会很自觉地进入电影院,但如果作品质量和热度不足,他们也不会抱有“好久没看电影了,有点可惜有点挂念”的心态。80后、90后和00后与电影院的情感连接,明显不一样。

5

如何留住年轻人?

尽管面临着随时有可能因疫情、自然灾害等原因自顾不暇的影院从业者,最迫在眉睫的是怎样让电影院运营下去,除了不停找企业团体包场,把提高上座率寄托于爆款电影和优质档期,甚至是把“节流”做到极致,比如精简30%的员工,甚至一些部门直接由区域管理。

但是仍然有人在思考,留住人,特别是年轻人,还能做些什么。比如尝试跨界合作、多种经营。一些电影院在大厅里引进了美甲店、电子烟体验店、花店、饰品店等,用来分摊房租。

还有一些电影院做起了创新:

↑ 电影院 剧本杀 来源:CGV影城郑州微信公众号

1)影院 书店:斐波影城&钟书阁 太原IF PARK店

位于太原IF PARK的钟书阁·斐波影城融合了书店和影院,是起源于西安的斐波影城在太原的第一个店。在这家影城的五层区域中,想要到达影厅需要先穿过钟书阁,从文字世界进入影像世界。影院行业为了获取不同的顾客,其形式已不囿于电影放映本身。

2)影院 剧本杀:上海五角场万达影城、成都金牛凯德广场CGV影城

今年8月,上海五角场万达影城沉浸式剧本杀门店“万影追踪”正式营业。9月,成都金牛凯德广场CGV影城也开设了“三省無界·沉浸式剧本游戏体验馆”。更早前,天火同人文化已经与新影联米瑞酷影城等影院就剧本杀落地形成紧密合作......“影院 剧本杀”顺应Z世代社交需求吹响了影院自救的创新哨声。

3)影院 电商直播:CGV影城&抖音

据艾维电影,CGV影城2021年上半年官方抖音号粉丝数从3000多人增长至将6万多人,数量增长了近20倍。除了组建8人自播团队外,CGV电商团队借助合作通过与抖音电商团队密切合作获得了持续的流量和营销支持。组成了品牌直播 达人合作 活动爆发的抖音电商经营矩阵,上半年CGV影城抖音电商直播销售额超千万,通过影院 年轻人热衷的电商直播的方式从线上引流,获取顾客。

↑ 电影院 抖音电商 来源:CGV影城

包姐说

1、郑州单体影院票房鼎盛期应该在五年前,每年电影票房大概在4000万左右,但那样的日子可能一去不复返了。排除疫情的原因,从稀缺性走向大众性,影院仍然是情侣及家庭娱乐最高频的选择之一。

2、疫情带给电影院的影响还在持续,年轻人走进电影院需要充足的理由,但很多影院从业者依然对行业充满信心。很多进入电影院工作的从业者,都有一份情怀在,这也是2020年电影院在经历了180余天的停工后,仍有很多人并未离开的原因。

3、消费者选择变多不是坏事。电影不会消亡,电影院也不会,但它可以用很多形式存在,这或许已经是需要默认的趋势了。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