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越剧也能这么浪漫唯美浙江小百花带着三部经典大戏来上海啦小文福利社
中国最著名的越剧表演团体
在越剧界甚至是整个戏剧界具有不可替代位置的
浙江小百花越剧团
即将亮相上海美琪大戏院!
此次浙江小百花带来的越剧不仅有绚丽多彩的舞台布景、顾盼传神的表演,同时加入了音乐剧和影视剧的元素,赋予了更为现代和浪漫的色彩,带给你“一票看三剧”的独特体验!
(文末有福利哟)
新版《梁祝》
女扮男装的祝英台出门求学。途中,遇书生梁山伯,两人意趣投合,相谈甚欢,遂在草桥上以蝶为证,义结金兰。家中来信,催祝英台速归。祝英台与梁山伯一路相送,依依惜别。分手之际,祝英台假小九妹之名为梁山伯说媒,并再三叮嘱他定要早来提亲。书院师母将祝英台所托信物转交梁山伯,梁山伯恍然大悟,兴匆匆赶往祝府求婚。但此时的祝英台早已遵从父命与马家定亲。
刻骨相思的一对恋人楼台重逢,竟成永诀……
精彩看点
全剧共分英台出门、草桥结拜、高山流水、十八相送、思祝下山、楼台相会、山伯之死等7场戏。
尾声中,在纯净的天幕上冉冉升起两把折扇,诗意地展现了“化蝶”的境界。原来老版梁祝最后的化蝶的时候大家看到的就是蝴蝶,新版《梁祝》中导演用了特别巧妙的一个方式,就是用扇子,以扇喻蝶。
主要演员
魏春芳:梁山伯 (国家一级演员)
章益清:祝英台 (国家一级演员,文华奖)
孔立萍:祝员外 (国家一级演员)
张聿:师母 (国家一级演员)
徐叶娜:四九 (国家二级演员)
朱丹萍:银心(国家一级演员)
《五女拜寿》
杨继康做寿,众女儿女婿奉厚礼进京拜寿。贫寒的三女杨三春与女婿邹应龙前来拜寿却受到冷遇。后杨继康被削职抄家,逐出京都,巧逢三女杨三春,将二老接回家中,悉心侍奉。几年后,杨家冤案昭雪,适逢杨夫人六十寿期,众女婿又前来拜寿,杨老夫妇逐走寡廉鲜耻的大女婿,唯利是图的二女双桃。亲家陈松年也前来赔礼道歉。
正是:饱受风霜方知暖,患难相守品德全。寿堂重叙天伦乐,老少欢娱尽展颜。
精彩看点
亲情不应被钱财衡量,却不得不说它是最能体现世态炎凉的一把利刃。这是一部演尽亲情春夏秋冬的移值剧,虽简单扼明,却深现人性,首尾间的拜寿遥相呼应,更让人怵目惊心,同样的拜寿场景,却是不一样的意义。
主要演员
陈海峰:杨继康 | 徐国芳:杨夫人
夏艺奕:杨元芳 | 张亚洲:俞志云
徐虹:杨双桃 | 陈海敏:丁大富
洪帅:邹应龙 | 谢婵:杨四香
何青青:杨三春 | 陈丽雅:陈文华
范雅琪:陈文新 | 徐叶娜:杨五凤
李云霄:翠云 | 陈丽君:邹仕龙
叶碧如:陈松年 | 卢丽娜:陈夫人
《陆游与唐婉》
陆游母亲唐夫人迁恨于唐琬,逼迫陆游“出妻”,闹成僵局。陆游之父陆宰怜唐琬无辜,为儿策划瞒母留妻于小红楼。深秋,唐琬独处小红楼日益绝望,深怜陆游受累而求离去。陆游赶来,人去楼空。托卖花三娘致唐琬,约相守三年。
三年后,陆游重游沈园,惊唐琬改嫁赵士程。陆游与唐琬相见不能语,陆游悲愤题“钗头凤”于粉壁,唐琬见而和作。千古爱情,沈园长留。
精彩看点
《陆游与唐琬》是浙江小百花越剧团又一古典浪漫越剧。追求空灵、婉约的“无我之境”的舞美设计,恍若置身于“满城春色宫墙柳”的山阴沈园。融入一些音乐、舞蹈的元素的舞台调度,心音,弦音,此起彼伏,交融一体,给人以美的享受与震撼!
主要演员
蔡浙飞:陆游 (国际一级演员,文华奖)
章益清:唐琬 (国际一级演员,文华奖)
娄亚利:陆宰 (国际一级演员)
张聿:陆母 (国际一级演员)
魏春芳:陆仲高 (国际一级演员)
李霄雯:赵仕程 (国际一级演员)
孔立萍:唐仲俊 (国际一级演员)
谢婵:柳三娘 (优秀青年演员)
朱丹萍:小鸿 (优秀青年演员)
熊琦:小雁 (国际一级演员)
关于浙江小百花越剧团
1984年5月成立的浙江小百花越剧团是中国著名专业女子越剧表演团体。剧团创作的《五女拜寿》、《西厢记》、《陆游与唐琬》、《红丝错》、《藏书之家》、《春琴传》、新版《梁祝》等剧目,分获文化部首届优秀保留剧目大奖、文华大奖、文华新剧目奖、中国戏曲学会奖、首届中国戏剧奖等多个国家级奖项;
剧团秉持继承经典、展示经典、发展经典、创造经典的理念,为中国越剧在21世纪的蓬勃发展不断锐意进取。
关于越剧
越剧长于抒情,以唱为主,声腔清悠婉丽优美动听,多数是“才子佳人”题材。
她不似京剧,那浑厚的嗓音使它宛如一幅色彩浓重的油画;
她也不似川剧,一张张鲜艳的脸谱把它变成了一幅抽象怪诞的现代画;
越剧如同一卷素静典雅的水墨画,清丽柔美,美不胜收。
演出信息
新版《梁祝》
5月25日19:15
《五女拜寿》
5月26日 19:15
《陆游与唐琬》
5月27日 19:15
演出票价:80/180/280/380/580
演出地点:上海美琪大戏院
#福利时间#
转发本文至朋友圈
留言互动
写下索票理由
将转发截图 姓名 联系方式 邮寄地址
发送给文汇报微信后台
将有机会获得
新版《梁祝》演出票2张!
点击阅读原文可立即购票
越剧的特点艺术基本特色
越剧的特点
越剧长于抒情,以唱为主,声腔清悠婉丽优美动听,表演真切动人,极具江南灵秀之气;多以“才子佳人”题材的戏为主,艺术流派纷呈。
越剧流派唱腔由曲调和唱法两大部分组成,在曲调的组织上,各派都有与众不同的手法和技巧,通过旋律、节奏以及板眼的变化,形成各自的基本风格。特别是起调,落调,句间、句尾的拖腔,以及旋律上不断反复、变化的特征乐汇和惯用音调等,更是体现各流派唱腔艺术特点的核心和关键。在演唱方法上,则大都集中在唱字、唱声、唱情等方面显示自己的独特个性,通过发声、音色以及润腔装饰的变化,形成不同的韵味美。有些细微之处,还包括着不少为曲谱难以包容,也无法详尽记录的特殊演唱形态,却更能体现各流派唱腔的不同色彩。
越剧主要流行于浙江、上海、江苏、福建等江南地区,鼎盛时期除西藏、广东、广西等少数省、自治区外,全国都有专业剧团存在,据初步统计,约有280多个,业余剧团更有成千上万,不胜统计。在海外亦有很高的声誉和广泛的群众基础,当为流传最广之地方剧种。
越剧的经典剧目
至2006年,越剧有大量上演剧目,其中有影响而又经常演出的剧目如:
《梁山伯与祝英台》《红楼梦》《西厢记》《祥林嫂》《何文秀》《碧玉簪》《追鱼》《情探》《珍珠塔》《柳毅传书》《五女拜寿》《沙漠王子》《盘夫索夫》《盘妻索妻》《九斤姑娘》《山河恋》《玉堂春》《血手印》《孟丽君》《打金枝》《玉蜻蜓》《荆钗记》《西园记》《春香传》《白蛇传》《李娃传》《白兔记》《汉宫怨》《红丝错》《花中君子》《汉文皇后》《三看御妹》《金殿拒婚》《孔雀东南飞》《王老虎抢亲》《穆桂英挂帅》《陆游与唐琬》《狸猫换太子》《家》等。
《中国越剧大典》记载的代表性优秀剧目共有375个。
具体名单请进入词条中国越剧大典查阅《名剧卷》。
越剧的名称由来
“越剧”起源于“落地唱书”,后又有称为“女子科班”、“绍兴女子文戏”、“的笃班”、“草台班戏”、“小歌班”、“绍兴戏剧”、“绍兴文戏”、“髦儿小歌班”、“绍剧”、“嵊剧”、“剡剧”等。第一次称“越剧”,1925年9月17日,在小世界游乐场演出的“的笃班”,首次在《申报》广告上称为“越剧”。 1938年起,多数戏班、剧团称“越剧”。但各戏报上的称谓依旧不统一,记者与投稿者经常各用各的。1939年,《大公报》记者樊迪民,兼为姚水娟之“越吟舞台”的编导,受李白《越女词》之启发,兼考虑绍兴是越王勾践生聚教训击败吴国的复兴基地,而越剧发源地嵊县是绍属之一,又受越剧名伶姚水娟“我就是要越唱越响,越唱越高,越唱越远”之豪言触动,遂给茹伯勋编的《戏剧报》写稿,刊出正名为“越剧”的动机和意义的文章,告诸观众。 自此以后,各报“女子文戏”的广告陆续改称为“越剧”,新中国成立后,更是统一称为“越剧”。
因越剧早期曾用”绍兴戏剧“、”绍兴文戏“为名,故有将越剧称为“绍兴戏”的说法,实是因当时无“越剧”之名而借用“绍兴戏”之称,但“越剧”实际上并非“绍兴戏”。[12-13] 然因讹传讹,越剧剧名的翻译中也有了“Shaoxing Opera”一词。但正规表述,对“越剧”剧名的翻译,应是“Yue Opera”(亦有翻译成“YueJu Opera”者),此称谓已被越剧专业书籍及官方文档广泛应用,亦被报刊媒体所接收并使用,而当日误翻之“Shaoxing Opera”则成为了一个历史。
剧院搭台
不遗余力推举地方剧种
提起越剧,“天上掉下个林妹妹”、“书房门前一枝梅”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动人旋律,而最初诞生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红楼梦》与《梁祝》更是历经时代淘洗却从不褪色的经典。从“诗化越剧”《陆游与唐婉》到“明星版”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从青春版《家》到《红楼梦》和《大唐骊歌》,5台越剧大戏跨越近一个月的演出,再度展现了国家大剧院不遗余力推举地方剧种、弘扬传统艺术的决心,更会让新老戏迷过足戏瘾。
国家大剧院演出部副部长孟鑫介绍,大剧院成立6年来,每一年都会安排不同主题的戏曲展演活动,就最近两年来说,大剧院不仅要体现国粹京剧、大雅昆曲的`魅力,还特别为地方戏曲开辟了展现风采的空间,希望能够多角度、多侧面地展现地方剧种的发展脉络与传承现状,更好地传播、传承优秀的戏曲艺术。据悉,2013年国家大剧院就曾成功举办了“黄梅戏艺术周”,在票房与口碑上都取得了成功。
经典压场
传统魅力透着青春气息
“林妹妹”来了,但作为“越剧艺术周”,自然不止“掉下一个林妹妹”。除了《红楼梦》《梁祝》《陆游与唐婉》等经典压场,《家》《大唐骊歌》等剧目也将让人耳目一新。
杭州越剧院的《红楼梦》结合了曹雪芹的经典文学原著,对原版越剧《红楼梦》剧稿进行了精心调整,不论是音乐唱腔、舞美设计还是演员服装,都深具虚实结合、唯美飘逸的中国传统文化神韵。该剧导演展敏表示,“杭越版”的《红楼梦》将让观众聆听到原汁原味“徐王版”的经典唱腔,而在视觉上不论是舞台美术设计还是人物服装造型,都将以“虚实结合”、“唯美灵动”的中国传统美学精神为原则,营造一台流光溢彩的视觉盛宴。而越剧“明星版”《梁祝》则由江、浙、沪、闽等地的越剧院团联袂打造,同时汇集了吴凤花、王杭娟、吴素英、陈飞等当今越剧舞台上的优秀演员。七大主流越剧流派联手演绎同一角色,使得观众在两个小时内欣赏到不同越剧流派的特点与神韵。
除了具备深厚观众基础的经典老戏,由温州越剧团带来的新编历史越剧《大唐骊歌》则将首度面对北京观众。这部作品根据电视剧《大明宫词》改编,由越剧导演杨小青执导。据介绍,该剧大胆吸收了莎士比亚戏剧和民族歌剧的表现手段,“歌队与舞队”的表演形式将首度出现在越剧舞台上。此外,为纪念巴金诞辰110周年,上海越剧院也带来了“青春版”越剧《家》,展示巴金原著作品中深沉的人文力量与美学追求。
角儿唱戏
名家新秀齐登场
作为角儿的艺术,此次“越剧艺术周”自然少不了名家。浙江小百花越剧团“诗化越剧”的巅峰之作《陆游与唐婉》将在阔别北京观众6年之后再度回归,打响头炮,将于2月22日至23日缤纷亮相。既演绎“铁马冰河入梦来”的陆游,又表现那个缱绻痛吟“红酥手,黄藤酒”的陆游,主演茅威涛将用她特有的文人气质与诗人情怀再度讲述那个让人肝肠寸断的爱情故事。她表示,此次演出的版本根据老版本《陆游与唐婉》完成,删掉了“李盼盼”这一条旁支发展的线索。现在的版本更加精炼诗意,故事的矛盾主线更加清晰和集中,从而借助矛盾冲突更加深入地剖析了中国古代典型知识分子的命运。
“明星版”越剧《梁祝》可以说是本次“越剧艺术周”的又一大亮点。汇聚吴凤花、方亚芬、李敏、吴素英、陈飞、陈雪萍、张小君、张学芬、徐铭、谢群英等越剧明星和范、尹、傅、王、袁、吕、金、徐等流派的这部剧堪称越剧《梁祝》的“流派唱腔之最”。而作为此次“越剧周”中唯一的一部民国题材作品,改编自巴金同名小说的越剧《家》可谓青春洋溢。该剧由上海越剧院一众优秀青年演员担纲主演:尹派小生齐春雷饰演觉新、袁派花旦俞景岚饰演梅芬、吕派花旦邓华蔚饰演瑞珏、陆派小生徐标新和范派小生裘隆分饰觉慧。就如同巴金先生在《激流》总序中一再强调“青春是美丽的”,“青春版”《家》也紧扣“青春”主题,以青春靓丽的演员、委婉优雅的唱腔展示原著的力量。(郑荣健)
茅威涛的三部越剧电影
由越剧名家茅威涛挂帅的浙江小百花越剧团日前从杭州赶到北京,以新版《梁祝》一剧参加国庆献礼演出的茅威涛一口气透露了剧团的三个最新动向:作为首个赴台慰问演出的内地艺术团体,她们以新版《梁祝》一剧为台湾“八八”水灾募得3000余万新台币的善款;拍摄了近8个月的三部越剧电影《西厢记》、《陆游与唐琬》和《梁祝》近日杀青;位于西湖边以演越剧为主的浙江小百花艺术中心即将启用。此番晋京演出与茅威涛演对手戏出演祝英台一角的是剧团的80后新秀章益清。虽然这是她第一次在舞台上饰演这一角色,但在今年2月开机的越剧电影《梁祝》中,她就已经在片中小试身手了。预计年内,《西厢记》、《陆游与唐琬》和《梁祝》这三部由茅威涛领衔的越剧电影将正式上映,这次尝试也堪称茅威涛率领的“小百花”以及越剧的一次华丽转身。据悉,浙江小百花艺术中心也即将启用,这标志着她们拥有了自己的驻场演出场所。据茅威涛介绍,“艺术中心将在演越剧的同时,兼顾话剧等其他艺术形式,形成‘小百花’文化产业链”。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