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跃民爱周晓白还是秦岭(血色浪漫钟跃民为什么不娶秦岭)
导语:《血色浪漫》中很多人认为秦岭是钟跃民和周晓白之间的小三,认为秦岭的出现,才让钟跃民对周晓白始乱终弃,可果真是这样的吗?其实钟跃民抛弃周晓白,跟人家秦岭没有半毛钱的关系!
周晓白是钟跃民的初恋,虽说当初钟跃民接近周晓白的目的并不那么单纯,仅仅只是出于少年无处安放的荷尔蒙,同时又被身边伙伴们激将,所以才有了钟跃民跟周晓白的相识相恋。可是钟跃民也是真的爱周晓白的,至少在跟周晓白交往期间,钟跃民是拿出了自己百分百的真心的。
可是后来随着毕业,周晓白在家里的安排下去当了兵,而钟跃民却因为他父亲的原因,不得已去陕北插了队。对于去插队或者去当兵,对钟跃民来说也没有太大的区别,不过是两种不同的生活方式罢了。他可以雄赳赳气昂昂地去当兵,自然可以欢天喜地去插队。
到了陕北不久,钟跃民就认识了漂亮的会唱陕北民歌的秦岭,钟跃民当即决定追求秦岭,随后也就给周晓白写了分手信,气得周晓白在接到信的当天就要去陕北找钟跃民问个清楚,幸亏有罗云拦着,这才没去成。也因此很多人认为秦岭的出现破坏了钟跃民和周晓白的感情,秦岭也被贴上了小三的标签,可真是这样的吗?
其实不是的!钟跃民和周晓白的感情问题由来已久,他们意外相识相爱,但在相爱的过程里,彼此也加深了了解。钟跃民眼里的周晓白美则美矣,各方面都很好。但是周晓白太强势了,并且还偏执认死理。钟跃民对周晓白说过,她这个人哪都好,就是一样太轴了,就是因为这种轴,钟跃民才想要逃离,他说周晓白的执着和轴劲儿把他吓着了。自己还没有向周晓白承诺什么呢,周晓白就已经要死要活了,要是接着走下去,周晓白早晚有一天会把命也搭在钟跃民身上,这样的感情或许对传统男人来说弥足珍贵,但是对钟跃民这样的“浪子”来说,无疑是枷锁,是负担。
从钟跃民去见了周晓白父母以后,周晓白父母都看出两个人不合适了,钟跃民自己很理智很清醒,也知道跟周晓白之间没有未来。所以在钟跃民把周晓白送上去当兵的列车后,其实在钟跃民心里,这段感情就已经结束了。只是周晓白太过执着,太轴,她不肯接受,也不愿意承认他们之间不可调和的问题罢了。
跟周晓白相比,只注重过程的秦岭,就更加适合钟跃民。钟跃民欣赏秦岭的洒脱,欣赏秦岭跟他高度一致的爱情观,跟秦岭这样的女人在一起,会让男人感到毫无压力,既能享受爱情带来的甜蜜,又不用担心对方会讹上自己。这样的女人,大概是很多男人都梦想的吧,只可惜周晓白不是,她想要留住钟跃民,哪怕他们之间并不合适,她也不在乎。
可是若是在一起以后呢,周晓白是会为了钟跃民抛弃自我,还是有能力让钟跃民收心改性子呢?显然这两点周晓白都做不到,她其实都清楚,她跟钟跃民不合适,可能就是因为不甘心被甩,所以才会对钟跃民痴缠那么久吧。
秦岭的出现并不是破坏了周晓白和钟跃民的感情,只是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他们的分手速度罢了。而且这种分手还是周晓白一厢情愿地认为,其实在钟跃民心里,早就跟周晓白分手了,也许在见完周晓白父母以后,也许在送周晓白离开……只是周晓白自己不明白而已,不是吗?
《血色浪漫》里面的钟跃民最爱的女人是周晓白、秦岭、还是高玥?
钟跃民最爱、最愧疚的是周晓白,最难忘、心里面最放不下的是秦岭,最感动、最依恋的是高玥。
小时候看剧为周晓白打抱不平,觉得钟跃民始乱终弃的行为是典型的“渣男”,也经常对于这个问题想不通:“钟跃民最爱的是哪个女人?”,一直也没有一个能说服自己的答案。
前几天看了都梁的原著作品后的时候,通过文字的感受,对剧中每一个人物的“形象”有了更清晰、准确的认识,对感情中的一些事也有了自己独到的体会,真正的印证了一句话:年少不懂剧中意,看懂已是剧中人!
首先我们先来分析一下钟跃民的人物性格:
钟跃民是一个洒脱豪放爱自由的人,他爱自由胜过爱生命。同时,他是一个特别讲义气的人,是那种走了一块饼中间掰开跟兄弟一起吃的人,所以,他爱的女人,一定不能干涉他这一点。
这一点,周晓白触犯了钟跃民的原则,她拦着钟跃不让去参与打架事件,这让钟跃民第一次觉得他跟小白的价值观有差别。正如晓白的母亲所说,他们两个不合适。
钟跃民的生活态度是只注重过程,不注重结果,他想要的是一个可以包容他,去哪里都陪着他,愿意等他,爱他爱过胜自己的人。
显然,小白不是这样的,优越的出身,让她从小接受正规的文化教育,她觉得人的一生就应该向上爬,追求好的前程,有一份稳定的工作,有一个稳定的家庭。
而钟跃民从来都不想做一个“乖孩子”,他认为这跟侮辱他差不多,所以他是一个典型的理想主义者,是一个不走寻常路的人,他注定不会被谁牵绊。
当他意识到他给不了晓白想要的生活时,他说:“我不敢给你承诺太多,因为我承诺不起,变数也太大”。
所以当他像困兽一般被困在陕北贫瘠的土地时,在那个看不到未来的时候,他首先想到的是“保护她”“成全她”,他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能走出大山,可能一辈子都走不出去了,所以他果断分手。
以前不能理解他,以为他只是一个把感情玩弄于鼓掌之中的浪子,见一个爱一个,不爱了随便丢掉。
其实,钟跃民多情却不伤情,伤情而不绝情。他表面游戏人生,实则用情至深。
他身上温柔深情,幽默风趣,仗义凛然的性格,对他身边的女人有致命的吸引力,他们心甘情愿地为他付出一切。
可能时思想没有到了一个高度,现在完全能理解,作为一个男人在一无所有的年纪出现了一个想要保护一生的女人,可现实是,在那个命运被掌控在别人手里的时代,他的反抗、挣扎都将是徒劳,因为爱她,所以推开她,不能一辈子耽误了她。
周晓白对于钟跃民而言是心头的白月光,白天人群的狂欢里,被热闹掩盖,只有到了夜晚的时候,心头的一抹光亮隐隐作痛,他的感情不敢流露于外表,只能深深地隐藏起来。
我从来不怀疑他是一直爱着晓白的,所以,他从来没有占有她,他在护她周全,万一那个娶她的人不是自己,他怕未来的老公嫌弃她。
在晓白和张海洋的婚宴上,钟跃民有些失态,他喝多了,这一点都被张海洋看在眼里,心照不宣,他明白他的心里从没放下过晓白,只是他暗暗发誓:“我对她的爱,会超过你的十倍”。
当晓白说要跟张海洋正式生活在一起时,钟跃民由慌张转为愤怒,从而失态地指责服务员。
……等等
什刹海冰场上的相识,一个幽静的湖泊,岸边是茂密的白桦林,深秋的白桦林色彩斑斓,秋风轻轻掠过,白桦林飒飒作响,它们两个人默默凝视,渐渐贴近,拥抱在一起。
初恋难忘,可能是它发生在一段懵懂的岁月里,一段把青春自己凝固在昨天的灰色记忆钟跃民对晓白的爱是隐忍的,克制的。他把这段记忆封锁起来,深埋心底,纵横江湖。
02.故事的第二位女主,是钟跃民在陕西遇到的秦岭。
广阔无垠的荒野上,秦岭明朗、高亢的歌声给苍凉渺茫的黄土地带来一种希望,顿时让人有一种浑身血液肆意奔腾的感觉,眼泪总是沉甸甸地梗在眼眶里,让钟跃民无处安放的灵魂有了寄托,他找到了一种交流和融合的感觉,像是觅得了知音。
再加上,信天游直白大胆、挑逗的歌词,和秦岭爽朗大方,直言不讳地性格,直直地挑逗着钟跃民的心,像是给将要冻死之人燃起了一束火把。
在那个禁欲的时代里,这样赤裸裸地言语,总是会滋生出点什么。
秦岭说:
“你喜欢我,是因为你寂寞;我会当你的女朋友,因为我也寂寞”。
是啊,人在寂寞的时候就是空虚迷茫,在找不到方向的时候,就会选择堕落,在堕落中追求刺激。
再加上秦岭洒脱的个性,她没有忸怩作态,大胆豪放的性格,让她充满了迷一样的魅力,她的坚强、独立、勇敢、敢作敢为的气概,让钟跃民十分欣赏。同时,他不用担心她一辈子就让他负责,他们都一样,只注重眼前的过程,不问结果。
于是,在荒凉的黄土高坡上,那沟沟坎坎的深壑里,他们把第一次交给了彼此,肉体的缠绵悱恻是年少时生命之泉流淌过身体时留下的痕迹,像吸食的鸦片,戒都戒不掉。
钟跃民之所以对秦岭念念不忘,我觉得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性吧。这就回到了老生常谈的一个问题:“先有性,还是先有爱?”
当然,这个问题是没有定论的,因人而异。钟跃民对于秦岭,我倒觉得是带点玩味的,只是因为寂寞了,没有紧张脸红心动期,没有为未来做太多打算,没有考虑过会给秦岭的未来带来什么,只是用来消解他的渴望,那种慰藉心灵的感觉。
而对于周晓白,他不舍得对她做这些,他想护她周全。
03.最后,高玥这个角色。
无一例外,她是最迁就,最包容钟跃民的,她无私地,在她和钟跃民的这段感情里,她一直在默默地付出,毫无原则的包容他,迁就他,照顾她,以至于自己几乎没有了形态一样依附在钟跃民身上,只做他喜欢做的事,小心翼翼,十分谨慎地呵护着他,生怕一不留神他就跑了。
在这份不对等的爱情中,她过多的迁就丧失了太多自我,这样换来的爱是感动,不是欣赏。
以前我觉得高玥是最幸运的,她坐收渔翁之利,出现在了钟跃民一无所有,想要安定的年纪。当身边的朋友都结婚生子,有了稳定的家庭后,钟跃民的爸爸一直催儿子结婚安定,迫于父亲的压力,钟跃民半推半就的选择了高玥。
但她不会对她承诺什么,因为人生充满了不确定性,他不喜欢被束缚,讨厌别人把一辈子都交到他手上的感觉。
但现在我觉得高玥是不幸的,钟跃民对她的爱更多的是责任和哥哥对妹妹的一种情感,生气了摸摸头,完全知道她在想什么,却装作什么都不知道。跟他对周晓白和秦岭的爱根本无法相比。
高玥爱得太没有自我,反正是赶也赶不走的,钟跃民当然不会特别珍惜。只是时间长了,习惯了她的好而已。
钟跃民不喜欢体制内的工作,高玥也把自己在银行的体面工作辞掉,陪着他上街卖煎饼;
钟跃民不喜欢被婚姻束缚着,高玥说:“那我们干脆不结婚,结婚证只是一张白纸,那说明不了什么”;
钟跃民喜欢四处游荡,到处体验生活,高玥说:“等你玩累了,就回来跟我好好过日子,我等着你”;
……………
故事的最后,钟跃民去了可可西里守护藏羚羊,我们不知道在他玩累了的时候,会不会想起在家等着他的高玥,或者他会遇到陪他纵横沙场的边疆女兵,总之,他的人生一直在路上,他不会为任何人停留。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