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电影亏本为什么还要拍那么多烂片,郭德纲拍烂片
前段时间,天津德云社开业一周年庆典演出,有一场是郭德纲讲单口相声,与观众闲聊天的时候,老郭透露:
“8月中下旬,我有一部电影将要正式开拍,一个近现代故事,预期两个月拍摄完成,大家期待一下吧……”
老郭
据了解,这部电影是由某酷和抖音以及德云影视联合投资的,所以应该不是一部院线电影,它将会在网络平台播出。
如此操作,确实降低了回本的风险。
因为之前老郭的很多电影,口碑不是特别好,票房也不是特别好。
老郭最近的一部电影
老郭之前还主演过另一部电影。
演员阵容十分强大,出动了德云社最强班底,但是口碑不尽如人意。
德云社班底
网友统计了20年间,郭德纲参演了17部影片,评分一言难尽。
老郭很努力了
当有观众质疑:
“郭老师,你为啥还要拍电影?”
言下之意是,拍电影不是你擅长的,而且失败的例子有很多。
郭德纲笑了,说闲着也是闲着,总得找点事干吧。再说了,德云影视公司都已经创立了,5000万总得花出去吧。
德云影视
老郭看似调侃的话,其实不难理解,去年《北纬路甲一号》开拍的时候,老郭同时宣布成立德云社影视制作公司。
查了一下资料,注册资金是5000万。
但有意思的是,好像侯震才是幕后老板。
网络资料
回溯老郭的影视之路,可以用一句话形容,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爬起来又跌倒,然后再爬起来……
自从2005年底,郭德纲开始走红,经历“八月风波”后曾一度受挫,但很快又东山再起,并且红得一塌糊涂。
在很多观众心中,郭德纲这三字就是相声的代名词。
虽然这种认识存在一定偏差,但从某种意义上讲,郭德纲与德云社也的确成为如今相声界的主流。
老郭早期影视
后来哪怕是面对种种争议,不少网友也是保持了高度的一致性,凡是跟郭德纲不对付的,比如姜、侯、曹、何等人,吐槽个便。
可以说,如今的德云社,在相声界一家独大,很难找到能搏一搏的对手了。
既然郭德纲这么厉害了,为什么要徒增烦恼拍电影呢?
还要面临吃力不讨好的风险!
老郭
以下是个人看法,不一定对。
首先,拍电影,哪怕是烂片,在郭德纲的眼里,也未必是徒增烦恼。
剧本再差,制作再烂,它也毕竟是电影,是电影,就有人看,有人看就能起到宣传作用。
演艺圈讲究“露脸”,谁出镜率高,谁就有可能更被大家记住。
换句话说,哪怕是为了挨骂,也得出镜。
所以,郭德纲拍电影,不是徒增烦恼,而是有利可图。这种利,既有经济层面上的,也有舆论层面上的。
郭曹操
其次,拍电影不是郭德纲一个人在拍,而是调动了整个德云社的力量。
换言之,老郭那么多徒弟,让他们在电影里露露脸,也是一种宣传。
因为电影的传播面远远大于相声。
当年德云四少的出走,利益分配的问题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因为德云社面临“停业”,他们怕影响到自己的前程。
老郭痛心疾首
老郭拍电影,是在给徒弟铺路,给他们多一点曝光的机会,能够有更多人认识。
同时也让他们知道,我郭德纲是有本事的,只要你用心学艺本分做人,我就可以把你捧红。
第三点原因,老郭孜孜不倦地拍电影,可能也有让自己尝试多个角色的想法吧?
当然,随着年龄增加,就像周星驰一样,开始慢慢退居幕后了。现在的老郭估计是想做导演多过做演员。
郭伯虎
相声是天桥艺术,它源于生活,要吸收各个行业的精华,拍电影,或许也是一种“体验生活”的方式。
当然不可避免地,口碑有好有差,或者说有差有更差?
网络截图
要说老郭演电影“烂”,我个人觉得还不至于,凭着扎实的相声和评书表演功底,他是出彩的。
由于他在观众心目中的形象已经定格了,就是一个说相声的,看见他就想笑!
你让他演角色,演得再好,人物带给观众的感觉也是奇怪的。
老郭
某年,参加今日头条庆典活动,郭德纲又提到了拍电影问题。
老郭解释,早年间被指出唱什么戏都一股评剧味,这要归咎于观众先入为主,因为他之前专门唱过几年。
所谓的演技烂归咎于脸熟,烂片归咎于客串,自己做不了主。
至于为什么屡败屡战?
“德云社越来越壮大,人越来越多,但是能登台的还是少数,不能让一堆人闲着,太闲了会出问题,怎么办?拍戏啊。”
拍戏你准备好了吗
相声也是讲究表演的,过去在表演类里是没有拍电影演话剧这个分支的,现在德云社有条件建电影公司是多么好的事呀。
郭老师说,开窍有早晚, 在决定把一生献给这门艺术之前,让徒弟们做更多的准备,有更多的选择不好吗?
总之,以老郭的聪明才智,是不会去给自己徒增烦恼的,5000万一定会花出去,而且还能赚回来更多。
对了,诸位,不吹不黑,你们真觉得老郭的电影很烂吗?
想好了再说哦
相关资讯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