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的旅行电影,7部电影满足你的旅行欲
大连很多区域又进入静默状态了,其中就包括我所在的小区。
已经几年没有旅行,加上最近憋在家里,就特别想看些风光绝美的关于旅行的电影。
我特别喜欢那种抽离日常生活,过着另一种人生的感觉,也特别享受既不属于起点也不属于终点的“在路上”的状态。
看电影就是为了经历不同的人生,欣赏别样的风景,而下边是我最喜欢的10部旅行电影。
好电影多到看不完,建议先收藏了再看。担心片荒,关注苏莫就够了!
TOP10《托斯卡纳艳阳下》(2003) 好片指数:70分
女作家弗朗西斯婚姻失败,朋友为她安排了去意大利托斯卡纳的旅行。种种巧合下,她决定放弃以前的生活,在这座美丽的城市里重启人生。
这是美得让人窒息的风光片,其实忘掉前任的方法不一定是开始新的恋情,用新的人和事把心里的窟窿填满也可以。
不知不觉中才发现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不要纠结于过去,昂首阔步把问题抛给时间。
对《托斯卡纳艳阳下》的观感会根据观众的心境而不同,开心的时候看到电影会觉得弗朗西斯无病呻吟,如果伤心时看,却可能找到共鸣,心灵得到慰藉。
当然要真的想在异国他乡邂逅爱情,你至少得长得够美,还能买得起别墅。
TOP9《遗愿清单》(2007) 好片指数:70分
汽车修理工卡特年轻时想做历史教授,为了培养三个子女成才而放弃了梦想。如今他与老富翁科尔住在同一间病房,并结下了友谊。
科尔偶然发现了他的“遗愿清单”,决定用自己的财富帮助临终的卡特实现所有的愿望。
他们在巴黎吃早餐,在长城上玩儿摩托车,不但去了金字塔和泰姬陵,还跳伞飙车开飞机,把所剩不多的时光过出了最绚烂的模样。
人固有一死,《遗愿清单》讲了一个如何享受人生不留遗憾的故事,野心很大执行力很强,演技超棒,在情感层面几乎能击中任何人。
故事就不太行了,剧情的走向完全按照设想在推,满满都是套路。虽然是感人的电影,可在表达方式上是非常扁平的。
TOP8《最后的假期》(2006)好片指数:72分
乔治亚是一家连锁店的普通店员,却天性乐观对生活充满幻象。这天她被诊断出绝症,只剩三周的生命。
绝望的乔治亚辞掉工作,用全部的积蓄飞往欧洲,只为品尝仰慕已久的大厨戴迪尔的手艺。
由《喜福会》和《雪花秘扇》的华人导演王颖执导,《最后的假期》却没有留下太多导演的个人风格,而是既俗套又欢乐的类型片,展现出他在商业娱乐片上的功力。
乔治亚跟美女不沾边,但性格讨喜,不去刻意搞笑却温馨欢乐,是周末刷片的不二之选。
TOP7《白日梦想家》(2013)好片指数:72分
沃特在《生活》杂志做了16年的胶片洗印经理,这天公司被收购,不久后要出版最后一期杂志。
为了这期封面,内向的沃特踏上冒险之旅,寻找狂野的摄影师西恩。
平日里只能在白日梦中成为英雄,这次却挺身而出,很美式鸡汤,也很治愈。
虽是陈词滥调,但还是会被《白日梦想家》感动,是因为电影道出了普通人心中所想,沃特做了观众想做而没有做的事。
喜剧演员本·斯蒂勒自导自演了本片,跟他平时风格蛮不一样的,对他有了新的认识。
一路上风光绝美,摄影和配乐特别带有煽动性,虽然主题浅显,却能触动人心。
TOP6《穿越大吉岭》(2007) 好片指数:73分
父亲葬礼后,三兄弟便互不来往。
大哥策划了一次印度之旅,说服二弟三弟登上豪华列车,开启了一段欢乐的穿越印度之旅。
一路上尽是计划之外的变故,三兄弟却找到了旅行的真正意义,逐渐重拾彼此的亲情。
韦斯·安德森执导的公路片,没什么主线冲突,全是好玩得小细节,幽默荒诞得恰到好处。
电影中的印度是暖色调的,让我觉得仿佛从狼狈的生活里逃离出来,满眼都是艳丽和赏心悦目。
TOP5《涉外大酒店》(2011) 好片指数:75分
七位英国老人辗转来到印度度假,他们被异域风情的广告吸引,不约而同住进了玛丽格德大酒店。
但真实的酒店不像广告中那版舒适,他们的心灵之旅也没按照预想的剧情发展。
几位暮年老人在陌生国度里,对余下人生展开了新的思考。
《莎翁情史》的名导演约翰·马登拍起治愈类电影也毫不含糊,几位老戏骨更是把一本正经的搞笑贯彻到底,可看性很高。
公路片、治愈系、印度之旅,这些元素都不新鲜,但因为主角是一帮老年人,治愈又有了新角度。
后半段鸡汤又掉回了俗套之中,但整体来看是很精彩的。
TOP4《涉足荒野》(2014) 好片指数:76分
婚姻失败,母亲去世,虽然女主毫无徒步经验,她在绝望中度过几年后,还是决定独自一人踏上太平洋山脊步道,通过远足找回自我。
改编自美国作家谢莉尔·斯瑞德2012年的同名自传,由《达拉斯买家俱乐部》的导演让-马克·瓦雷执导,奥斯卡影后瑞茜·威瑟斯彭主演。
所谓的救赎不太容易拍出来,很容易搞成无病呻吟的自我感动。
《涉足荒野》虽然故事没什么太大的戏剧冲突,但在情感上能与受过伤痛的观众产生共鸣,让人想起某个孤独的崩溃的瞬间,洗涤心灵。
另外瑞茜的演技和导演的叙事能力也撑住了电影。
TOP3《朝圣之路》(2010) 好片指数:78分
丹尼尔去往圣地亚哥德孔波斯特拉大教堂的朝圣之路上遭遇意外去世。
父亲老汤姆前往法国取回儿子的遗体和遗物,决定重走儿子没有完成的朝圣之路,去更好的理解和体会他的生活。
他在路上遇到了三个来自不同国家的徒步旅行者,心灵也在路上得到了疗愈。
影片由艾米利奥·艾斯特维兹自编自导,他还在片中出演了死去的儿子丹尼尔。
主演马丁·辛真的是他的父亲,这个儿子给爹导戏的组合还是蛮有趣的。
TOP2《摩托日记》(2004)好片指数:81分
23岁的格瓦拉还是一名医学院的学生,他和朋友艾伯特骑上一辆摩托车,踏上了拉丁美洲的长途旅行。
当摩托报废,他们开始靠搭车完成剩下的旅程,穿梭于各个国家各色人群之中,他们切身感受到了社会的真相和生活的苦难。
虽然是传记电影,但年轻的格瓦拉视角意气风发,踌躇满志,青春激昂。
片中既有让人无法呼吸的美景,又有南美洲贫穷落后的面貌。
与治愈的旅行电影不同,《摩托日记》还多了一层改变世界的豪情壮志。
TOP1《荒野生存》(2007)好片指数:82分
名校优等生克里斯托弗家境优渥前程似锦,毕业后却放弃了令人羡慕的工作,前往荒野寻找自我,成了一名回归自然的流浪汉。
野外生活充满艰辛,他还是在寻找自我的路上,度过了快乐的一生。
改编自真实故事,由西恩·潘自编自导。
他在这部电影里应该注入了很多情感,把克里斯托弗一个人的冒险旅途,拍出了心灵史诗的气势。
无论你说他是逃避生活还是追求自由,都无关紧要。即便你无法理解他的选择,觉得寻找自我的动机太虚无,但他放开一切的时刻,我是真的感受到了自由,谁又有资格说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呢?
我们看旅行电影不止是为了风景,而是这个过程。
电影经常用公路电影去讲疗愈心灵的主题,因为人生就很像公路旅行,风平浪静的抵达终点反而无聊,那些意料之外的困苦才让旅行有了意义,是我们回看过去时最珍视的经历。
这份榜单比较治愈,虽说不上看完就能找到人生意义,却至少能在2小时里摆脱现实的烦扰。
《山河故人》里张译演技怎么样?
近日的戛纳电影节很热闹,毯星们的笑话已然过去,中国电影人也终于迎来扬名吐气之时。贾樟柯导演的新电影《山河故人》在戛纳大受欢迎,戛纳电影宫德彪西放映厅坐满了观众,一票难求。影片放映结束后,全场掌声雷动,还有不少人大喊“Bravo!”。特别是片中男主角张译的精彩表现征服了大家,他饰演的山西霸道总裁钱多脾气倔,与赵涛感情纠葛长达26年,作为贯穿整个故事脉络的关键性人物,张译演技扎实赋予角色爆棚生命力,收获了来自全球的观众、媒体人和影评人的阵阵好评,被称为是角逐本次戛纳影帝的最大热门人选。那么,本届戛纳电影节能让张译再创造一个传奇吗?说起来,贾樟柯导演是一个传奇导演,他的电影大多关注小人物命运,以他独特的视角解剖人物角色与影片的内涵,其别拘一格的电影语言述说方式,总是能切中观众内心之弦,让他在国际影坛也享有盛誉。此次,贾樟柯执导的新电影《山河故人》却转换风格,深度解剖主要人物的情感故事,以此表达导演对此前全部人生的感悟。电影从1999年跨度到2025年,讲述中国一个有着时代铬印的情感故事,爱妻、亲情、友情在长达26年的时代变革中不断被改变,而时代的烙印则在这一系列的情感变迁中被凸显。两大主演张译和赵涛经历了恋爱、结婚、生子、离婚等等一系列人生大事,个人生活、情感和命运是一个缩影,与中国社会近几十年的变迁发展史结合起来,以小见大,让观众看到了中国人最深层的情感变迁。可以说,这样的电影是典型的贾樟柯式电影。张译此次演绎一个因为煤炭而发财的山西土豪,从20多岁演到60多岁,钱多了,理想与生活却改变了,最后离开了生他养他的故乡。这样的人物对张译的演技要求很高,因为他不靠外形的英俊潇洒来征服观众心,而是全靠自身精湛演技诠释出角色的内在生命力,这也让电影中处处散发出如此吸引力。影片中,张晋生(张译饰)有这样一句话被众多影评人视为片中最经典的台词,他说:“中国不允许有枪,现在澳大利亚的法律改了可以买很多的枪,老子现在有了很多的枪,却连一个敌人都没有,这就是自由!自由算个屁!“2025年面对随手可能的枪更多的是对故人的思念,那个曾经冲动之下寻枪教训的人——梁子,晚年的孤独成为最好的反思。 从煤矿工人到商场大亨,从山西到上海再到澳大利亚,张译对张晋生这样在时间、空间与年纪上都有着大跨度的人物角色塑造,细腻走心,层次感分明,也非常贴近贾樟柯的电影的灵魂,因为这样的贾式符号印记让观众好久未见,张译就像当年的小武一样,身上总是透露出一股因倔强、真实而延伸出的幽默感,让贾樟柯非常强调的“中国人对故乡,中国人对感情的信仰”在张译身上表现得淋漓尽致,这或许才是现场观众最被打动之所在,也成为国外媒体人对他获封影帝的最大肯定。再细细观察电影《山河故人》,看张译或精明的短短一句话,就凸显出人物的性格特征,当他尝试着想捅破与赵涛关系时,试探性问她“我在想个问题”,换来赵涛稍显调情的回应,影片洋溢出坏坏的霸气的气息。看他或温柔浅浅一笑,看似犯呆萌迟钝不解风情的傻傻样儿,其实是透露着小小心机,感情经历太多,生活太过坎坷,结局终究不如意。无论他或痴情苦追,或默默伤神,或柔情万结,相爱一时,不免遗憾一世,一招一式,一个眼神一个动作,时时显示出角色的成熟与迷茫范儿,张译皆以其出色自然的演技,让观众们很快喜欢上了这个人气男演员。看张译的表演,有的是接地气的真实感,少了一丝雕饰做作,却带给观众非常强烈的亲切感,这正是他表演能力成熟得渐入化境的一大体现。当年,张译从《士兵突击》一炮走红,后又塑造了一系列经典作品和人物形象。从电视屏幕走向电影屏幕,每一步都走得扎扎实实。《抹布女也有春天》中的吴桐,有点憨厚也有点倔强,给观众奉献出一个立体鲜活般的文艺小男人形象。《辣妈正传》中的元宝,张译则准确把握住了元宝的内心与性格特点,风趣幽默富有喜感,夸张却不显过分,碎嘴却不让人厌烦,赋予元宝接地气的好老公形象。而通过接连与海清和孙俪两个收视女王搭档演对手戏,他遇强则强配合默契,演技有了极大发挥空间,让角色迸发出强悍的爆发力。《北京爱情故事》中饰演的石小猛,同样让观众爱恨交加,同情于石小猛的曲折经历,又憎恨于他的玩劣与虚伪,一个坏得出水的角色被张译演绎出了新高度,让观众分不清角色与演员,这才是演员的最大成功。从电视屏幕走向电影荧幕,张译每一步都走得扎扎实实。当年,张译主演了杨树鹏导演的《匹夫》,陈凯歌导演的《搜索》等影片,去年,张译又主演了陈可辛导演的《亲爱的》,塑造出一个成熟、成功又可怜的土豪父亲,丢失小孩寻找小孩,朗诗唱歌看似热闹,却传递出那份纠结与揪心,深深直击着观众心灵,让观众也身同感受,我见犹怜。张译又在许鞍华导演的《黄金时代》中有着出色表现,他出演的蒋锡金热情洋溢、幽默开朗,不时还会搞点小热闹来活跃气氛,给予在武汉时期的萧红非常多的帮忙照料,表演成熟有张力有活力。张译通过和国内这些著名导演合作的电影反响都不错,频频获奖。他的演技也快速进步成熟,用角色说话,用演技正名,张译俨然已成为中国影坛的“幸运星”式男演员。而凭借这些电影的出色演出,让张译也正式成为靠影视作品说话的实力演技派戏骨,也让更多观众喜爱起这位小眼睛的男演员。再观如今的影视圈,小鲜肉泛滥,型男猛男成堆,演技差劲假大空,散发着靠脸吃饭的无病呻吟表演。而张译以普通小人物出道,有着一张表情丰富有内涵会说话的脸,演技日益精湛成熟。可演为情所困的石小猛,可演怕老婆的风趣元宝,可演带点痞气的二当家高栋梁,可演成熟男人,可演霸道总裁,角色塑造多元化生命力强。看张译的表演,暖暖的,默默的,带着一丝文静儒雅气质,又张扬着人物角色的无穷动感。时尚的浪漫爱情,揪心的痴情虐恋,底层小人物的苦逼生活,样样都能信手拈来带给观众惊喜。或许这样的中国性格派男演员,不光在中国影坛独树一帜,在国际影坛发个光得个戛纳影帝也不为过。毕竟,角色是演出来的,掌声是靠观众拍手来的,大奖更要颁给有准备的人。既然如此深受观众和媒体人喜爱,让张译得个影帝,实至名归;让戛纳再创一个传奇,更正常。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