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批亲爱的小孩不是因为它狗血是因为它让人恐婚恐育

时间:2022-10-07 19:45:45阅读:1327
最近的生活剧,真的是一部比一部更气人,才送走《人世间》,又迎来《心居》,才送走《心居》,又迎来《亲爱的小孩》。仿佛现在的编剧,都掌握了流量密码,知道让观众边骂边看才会有讨论度。现实生活已经够让人焦虑了…

最近的生活剧,真的是一部比一部更气人,才送走《人世间》,又迎来《心居》,才送走《心居》,又迎来《亲爱的小孩》。

仿佛现在的编剧,都掌握了流量密码,知道让观众边骂边看才会有讨论度。

现实生活已经够让人焦虑了,看个电视剧还要生气,当代百姓真是太不容易了。

不过,同样让人生气,刚开播就喜提人民网批判的,却只有《亲爱的小孩》。

这部剧的设定,想想就很窒息:离婚之后发现孩子生病,为了救孩子,不得不跟前夫再生一个。

改编的是十几年前王小帅执导的那部电影《左右》,连前夫和女儿的名字都没有改。

不过电视剧一共34集,故事情节自然丰富了很多,第一集一上来,是先从怀孕开始讲起的。

任素汐饰演的女主角方一诺,嫁给秦昊饰演的男主角肖路,其实当初结婚时女方父母就不满意,因为男方父亲早逝,成长环境和家庭条件都一般,奈何女儿喜欢。

所以说,在选择结婚对象这方面,父母的话,该听还是得听,倒不是说嫌贫爱富,只不过,家庭环境肯定会影响一个人的性格,门当户对有其道理。

两人结婚之后,肖路工作倒是很拼,一心想让老婆孩子过上好日子,但,他身上的那种责任感,最终没能敌得过逃避感。

明明生孩子是两个人的事情,可是孩子还没出生,他就已经开始不愿意陪老婆了,连老婆生孩子时,他都要借口忙工作自己跑回家睡觉,等孩子出生之后,家里大人小孩忙得团团转,他就更不愿意回家了。

就算是他在家的时候,孩子夜里哭闹,他也该睡睡,没帮着带过,反正这都是女人的事情。

孩子哭闹,揪心的永远是当妈的,当爸的自己躺平不管,还要劝人不要紧张。

其实,谁身上还没一点惰性呢?

怀孕生孩子、带孩子哄孩子,这都是麻烦事,谁干都烦,只不过,女人不像男人,想逃也没法逃——都已经怀上了,再难受难道还能打掉?都已经生下来了,是自己身上掉下来的一块肉,难道还能塞回去?

所以,现实里随处可见这样的丧偶式育儿。

再到后面,孩子出生之后家里就鸡飞狗跳,老婆忙着带孩子也顾不上老公的需求,于是,肖路越来越疲惫,失落,看外面的年轻姑娘,怎么看都觉得比家里的黄脸婆可爱,下班之后宁可跟小姑娘一起吃吃饭,也不愿回家陪老婆孩子。

其实主观意愿上来说,他肯定是不想出轨的,基础的感情和责任感还摆在那里,但他就是忍不住渴求那点新鲜的刺激感。

他内心里肯定也知道,再可爱的姑娘,有朝一日结婚生子,恐怕也都跟自己的老婆一样,可他就是不去想,而只是贪恋眼前这点虚幻的慰藉。

他不是不知道自己有多么可耻,他逃避的,不止是带孩子做家务这些现实的事情,更是内心深处对自己的谴责和鄙视,因为妻子越是贤妻良母,就越显得他是个多么不负责任的渣男。

所以只好彻底摆烂。

这样日常和稀泥、遇事就逃避的男人,解决不了婆媳矛盾、甚至在压力之下寻找“第二春”,都再正常不过了。

这样的男人现实中比比皆是,这就是这部剧最让人生气的地方。

其实我并不觉得这部剧有多狗血。

狗血的地方肯定有,比如最开始方一诺生完孩子,肖路居然就把胎盘拿给他妈让她做给他弟弟吃掉了,在开播当天引起很多热议,李勤勤饰演的婆婆高彩屏,用孙女的胎盘做肉馅,又拿出儿子小时候的衣服想给孙女穿,在最开始一度让人以为是人设奇葩的恶婆婆。

这部剧的狗血,是部分冲突矛盾的设置上有狗血成分,毕竟是一部电视剧,如果只想追求真实感,那么大家去看纪录片、或者看看自己身边的夫妻就可以了,电视剧总归还是要有一些吸引人的噱头。

但《亲爱的小孩》的狗血,和《心居》那种完全为了狗血而狗血、就是铆足劲让你生气的狗血完全不同,我很烦《心居》的编剧,但我很佩服《亲爱的小孩》的编剧。

不同的点在于,《心居》是从根本的人设上就是狗血的,故事主线非常悬浮,整个就是狗血乱炖,但《亲爱的小孩》在根本人设上极其真实,故事主线也很真实,不过是局部狗血罢了。

我看《亲爱的小孩》比看《心居》还要生气,不是因为它比《心居》更狗血,而是因为它比《心居》更真实,那种感觉让人很无力。

其实看到后面会发现,婆婆也不是坏人,其实所有人都只是性格不完美、平时会有情绪的普通人,没有谁想故意使坏——除了后面的第三者朱珠,但站在她的立场上,也不是不能理解她的行为。

这才是最可怕的地方。

像《心居》那样一家子奇葩凑在一起的情况,现实里是很少的,但是像《亲爱的小孩》这样,难以互相包容互相理解的普通人凑在一起、迸发出了矛盾,是随处可见的。

所以人民网为什么不批《心居》,却要批《亲爱的小孩》?

因为《亲爱的小孩》太让人恐婚恐育了,它演出了婚姻一地鸡毛的现实,演出了大部分男人在婚姻中的真面目和女人在婚姻中的困境,这种剧如果播得好……

结婚率和生育率还有救吗?

我并不觉得这部剧是在刻意贩卖焦虑,所谓的贩卖焦虑,就如同前文里说的“局部狗血”,那只是文艺创作过程中顺手为之。

本质上,还是在思考婚姻和生育罢了。(目前看来是这样,如果后续剧情狗血化那再另当别论)

虽然都说影视作品不要谈三观,但,相比《心居》动辄被吐槽毁三观,《亲爱的小孩》的三观,却让人感觉非常舒适。

比如,在和孩子有关的国产剧里,很难避免的一个话题是“重男轻女”,从《欢乐颂》的大爆之后这也成为被摆在明面上的流量密码,可是,《亲爱的小孩》里女主角生的是女儿,全剧中没有一个人特意关注过孩子的性别,即便是一度被误认为恶婆婆、自己生了两个儿子而且还把小孩子宠坏了的高彩屏,也是真心疼爱孙女,没有一点流露出任何“如果这是个孙子就好了”的意思。

反而是弹幕里时常看到有人说她居然不重男轻女。

再比如,肖路的出轨,相比很多彻头彻尾的渣男来说已经算是“轻度”了(当然这种事情不分轻重,男人即便没有肉体出轨,只要有了那种想法,就已经是迟早的事情了),但是,全剧中没有一个人是站在他这边替他说话的,包括他的亲妈高彩屏。

众口一词,都是谴责肖路出轨、对不起方一诺。

我原本一直觉得,让男人通过出轨这种方式变成前任,是非常偷懒的处理方式。

实际上肖路的问题在出轨之前就已经暴露了,可大众对男人总是格外宽容,对女人总是格外苛刻,尽管方一诺已经很辛苦很包容,但弹幕还是时常可见有人说她太强硬了等等,总之就是频频指出“她也有错”。

方一诺当然并不是毫无问题,但是一个女人在初为人母的压力下,出现一些过度紧张的表现都实在再正常不过了,不然为何产后抑郁症越来越多?

对比肖路,她的问题简直可以忽略不计。

而尽管肖路做错了那么多,可是当他夹在婆婆和老婆之间焦头烂额一通发泄之后,立刻就会有人心疼“他也不容易”,如果不是他出轨了,想来追剧的观众中有不少都会觉得,这夫妻俩的问题也就一半一半吧。

是因为出轨,他才成为毋庸置疑的过错方,否则即便他前面错得再离谱,后面只要表现稍微好一点点,就能洗白翻身。

当男人就是这么轻松。

但《亲爱的小孩》虽然采用了让肖路出轨这样的处理方式,后续却还是有思考的,实际上,出轨只是一个让方一诺停下来思考婚姻的契机,思考之后她才真正意识到他们的婚姻其实早就已经出现问题了。

不解决根本问题,就算没有朱珠,或许也会有其他女人。

其实这个事情细想就很可笑,明明女人也很累,甚至又要忙工作又要带孩子的女人可能比男人还累,但女人就可以坚持,大部分女人缓解压力的方式,都是自我消化,在网上追追星看看帅哥已是极限;但是男人缓解压力的方式,好像就非要通过拥有唾手可得的解语花才行,如果家里的妻子不再温柔可人,那么就从外面的女人身上获得慰藉。

最后再说说这部剧里另一个很真实的点。

聂远饰演的谢天华,明明一直暗恋方一诺,但是当他发现肖路出轨的时候,选择的也是帮肖路隐瞒。

男人做了对不起自己老婆的事情,几乎永远不用担心会被哥们儿出卖。

男人之间的义气,真是既让人嫉妒,又倍觉讽刺啊。

但是还好,目前来看,编剧是真心理解女人、心疼女人的。

对于肖路这种摆烂的男人,全天下的女人都只有一句话:离我女儿远一点。

只是……就不知道肖路再婚的女人会是什么样,再婚后的肖路,又是一如既往地摆烂、还是会有所进步了。

总而言之,一样是令人焦虑想骂人的生活剧,比起《心居》,我还是宁愿多看一些《亲爱的小孩》。

起码,编剧有在表达,有让观众思考。

人民网批亲爱的小孩不是因为它狗血是因为它让人恐婚恐育

人民网批《亲爱的小孩》“狗血”,在贩卖焦虑,你也是这么认为的吗?

我并不认为《亲爱的小孩》这部剧在贩卖焦虑,这部剧只是把某个点放大和极端花了,现实中也有很多不负责任的父亲,是女人现实生活生活中的一部分。

《亲爱的小孩》这部剧从开播以来就一直极具争议,有观众认为这部剧在贩卖焦虑,让更多的年轻人恐婚恐惧,但也有很多人感同身受,因为这部剧贴近现实,但在小编看来,这部剧其实算不上贩卖焦虑,主要体现在这几个方面。

一,这部剧只是在反映现实问题。

这部剧开头的前几集就给了观众深深的震撼,肖路身为丈夫,却错过了老婆生孩子,孩子出生之后他更是以各种理由不回家,其实只是在逃避做父亲的责任,更过分的是肖路还跟女客户暧昧不清,其实现实生活中这样的男人并不在少数电视剧中,只是把这类型的渣男表现的淋漓尽致,可能有些人看了会觉得不舒服,但我认为这就是现实,婚姻中有好男人也有渣男。

二,这部剧反映了大多数女人的真实状态。

《亲爱的小孩》剧中任素汐演得真是很真实,本来漂漂亮亮的一个女人,怀孕后期脸上长斑,肚子上长妊娠纹,这是很多女性都会遇到的事情。其次带孩子的过程中,老公的不作为,一度让妻子情绪崩溃,这也是很多家庭会遇到的问题,所以我认为这种现实题材的电视剧是应该拍出来让社会上更多的人关注已婚女性这一群体。

三,恐婚恐育真没必要。

有些观众认为看完这部剧更加恐慌恐育了,我认为这不是这部电视剧的初衷,这部电视剧的初衷是为了让更多还没结婚的女性在婚前要擦亮眼睛,要选择一个和自己三观相同,真正爱自己的人。

人民网批亲爱的小孩不是因为它狗血是因为它让人恐婚恐育

《亲爱的小孩》收视冠军,却被人民网点名批评?网友:因为太真实


最近有部新作,刚开播就爆上热搜,牢牢占据豆瓣热门榜首。


还没出分,就被人民网点名批评,堆砌式贩卖焦虑。


有趣的是,跟官方评论相反,网友纷纷表示从中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随后光明网也挺身而出,称赞它是折射生活之光的现实题材剧。


到底是贩卖焦虑,还是刻画现实,一起来看看: 《亲爱的小孩》



方一诺,雷厉风行的语文老师,个性坚强隐忍,说一不二。


她跟丈夫肖路,从校园走到婚纱,感情甜蜜,如胶似漆。


万万没想到,一个孩子,就将他们的生活,搅得天翻地覆...



尽管早已从好友口中得知怀孕的难处,但生娃前的方一诺仍然信心满满。


她坚信自己为母则刚,家庭事业两肩挑。


她要生个乖巧可爱的孩子,自己则当一个温柔体贴的好妈妈。



只是没想到,现实宛如一盆凉水,将她泼了个透心凉。


怀孕后,她脸上长斑,孕肚上爬满了丑陋的妊娠纹,令爱美的她忍不住落泪。



生完孩子后更是可怕,产后失禁,一咳嗽就漏尿,产后一年后仍无法接受夫妻生活。



除了生理上的不适感,更令人糟心的是,鸡飞狗跳的 育儿 生活。


她坚持母乳喂养,可月嫂却偷偷在奶瓶里兑奶粉,想减少起夜数量。


她想科学 育儿 ,可月嫂全凭经验,导致孩子黄疸严重,要住院照蓝光。



月嫂离开后,来了个不着调的婆婆,有烟瘾,爱打麻将。


有一次婆婆带孩子出去遛弯,不小心松开了婴儿车,害孩子摔地上去了。



与此同时,她跟丈夫的感情,似乎也变得越来越差。


丈夫开始频繁地不着家,就算回来也是带着浑身酒气。


女儿哭闹的时候找不到他,女儿生病的时候也找不到他。


每次都说忙忙忙,忙得脚不沾地,夜不归宿,也不知道在忙些什么。



无数个孤独无助的夜晚,方一诺都只能一边哭一边哄孩子。


她就像踏上了一段无法回头的不归路,一回首才发现,只剩下自己在孤军奋战。



都说,婚姻就是一场升级打怪,关关难过关关过。


可是,就在女儿的周岁宴上,一个妙龄少女走过来,手上还拿着她老公的裸照。


这下子,看似平静的婚姻,终于彻底被掀开了遮羞布...



电视剧《亲爱的小孩》于2022年4月10日,在央视和爱奇艺平台首播。


开播当天就热度爆棚,勇夺收视冠军,同名词条在微博阅读次数高达1.5亿。


该剧由秦昊,任素汐,聂远领衔主演,还邀请到刘琳、李勤勤、岳红这些老戏骨加盟。


可以说,剧集中的大部分演员,都是口碑出众的演技派。


整部剧散发着浓郁的生活气息,极具质感,可以轻易将观众带入到角色的处境中。



目前看来,观众对这部剧作的看法,两极分化严重。


有网友支持: 这大概是唯一一部,官方认为贩卖焦虑,观众却觉得真实细腻的片子。在刻画家庭矛盾这方面,这部剧可以说写实得一塌糊涂,因为我就是它在现实世界里活生生的证人。


也有网友不喜: 天天就在网上营销这些搞男女对立、恐婚恐育的狗血电视剧,宣传负面情绪,看得人累得慌。



客观来讲,上面两种观点,都有自己的道理。


事实上,将所有的矛盾点,放大并统一地堆砌在一个人的身上,它就注定会变得一个极端的形象。


可是里面每一点单拎出来,却又是很普通常见,甚至是每个人都可能遇到过的处境。



比如,倒霉的方一诺,这边厢送走不靠谱的月嫂,那边厢又迎来不着调的婆婆。



比如,油瓶倒了也不扶的老公,为了躲避孩子的哭闹宁愿躲在车上夜不归宿,谈生意谈着谈着就谈到客户床上去...



这种戏剧性拉满的桥段,未必会悉数发生在每一个人的身上。


只是,“丧偶式 育儿 ”、“婚内出轨”、“婆媳关系”,剧集中涉及的种种婚育问题,在现实生活中却并不罕见。


所以,尽管它这边厢被痛斥“贩卖焦虑”,那边厢就有无数妈妈出来站台,力证这是自己的亲身经历。



撇开里面狗血的剧情不谈,它在婚育问题的刻画上,仍然能给我们带来一些思考。


papi酱曾经分享自己的 育儿 观念:男性不是天然的父亲,只有多带孩子,才能产生感情。



母亲在怀胎十月的过程中,就能跟腹中的婴儿产生了强烈的联结。


所以很多母亲都会将孩子,比作自己身上掉下来的一块肉。


可是对于父亲而言,孩子出生这件事情,他更多时候在扮演一个“旁观者”的角色。


这也导致,部分父亲对孩子的感情,没有母亲来得强烈。



比如剧中的老公肖路,当老婆在医院钻心剜骨地生孩子时,他躲在家里睡大觉。


等他去到医院时,孩子就已经被生出来了...


相比于老婆对孩子天生的宠爱,他甚至连抱孩子都有些拘谨和抵触。



在做父母这件事情上,男人往往成长得比女人慢。


由于生理结构的原因,妈妈每晚不得不起夜,喂夜奶,哄睡孩子。


而男人半夜起不起得来,全凭个人意志和人品。


比如剧中,方一诺顶着困意喂奶,想喝口水,可身旁的男人却怎么都推不醒。



比如,孩子大半夜尿床哭闹,方一诺给孩子换衣服,让老公去拿个爬服,可他却连爬服是什么都不知道...



久而久之,肖路对充满孩子哭闹声的家庭,产生了畏惧,索性以工作为借口,终日夜不归宿...


这也是很多“丧偶式 育儿 ”家庭的困境:在女人不得不扛起 育儿 责任时,男人却能推卸责任于工作,来回避家庭责任...



不得不说,这部剧将婚育中的各种龃龉,如此高强度地砸下来,真的能把很多观众气到窒息。


但剧组表示: 我们不是在贩卖焦虑,也不是认为苦难更加值钱,而是想说,生活这么艰难,却仍然有希望。


正如网友所言:我觉得这个剧不是在贩卖焦虑,它仅仅是在描述现实,如果不能直面现实,又何谈对抗焦虑呢?



凡事都有两面性,婚育也是如此。


有人说,既然生孩子这么痛苦,那不结婚,不生娃,不就一了百了。


但我认为,逃避婚育不是唯一的出口。


虽然婚育带来很多痛苦,但是为人父母的那份快乐也是真实的。


正如主演任素汐所言: 人,一撇一捺,就是在相互支撑。照顾孩子很辛苦,但它给你带来的那些力量,也是无可比拟的。



比如,蔡少芬曾经在节目上表示,她为家庭的付出很多很多,数不胜数,但依然不后悔。


因为家庭也回馈给她幸福快乐和美满。


如果重头再来,她依然会斩钉截铁地选择,当一名妈妈。



然而,我们不能因为妈妈心甘情愿的付出,就将 育儿 的大部分压力,都压在她们的肩膀上。


在生育率愈发低下的年代,更多人未必是不想生,而是不敢生。


因为生养孩子要付出的代价实在太深重,以至于很多人不得不去放弃这份快乐。



如何减轻这些痛苦和负担,让人们拥有自由选择的权利,是全 社会 需要共同思考和面对的命题。


只有人们一起共同直面问题,解决问题,才是婚育焦虑唯一的答案...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