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雪公主成赛马赌徒豆瓣87反叛的童谣揭开童话糖衣的假象

时间:2022-10-07 18:10:57阅读:4696
童话,对于孩子有着经久不衰的吸引力。童话故事里有波折、惊险、奇遇,但只要保持美德,结局就会圆满幸福。这能帮助孩子处理成长过程中必须面对的内心冲突,战胜恐惧。动画电影《反叛的童谣》偏偏唱反调,它推翻了许…
  • 童谣
  • 剧情 悬疑 惊悚
  • 张秭禾 刘希婧

童话,对于孩子有着经久不衰的吸引力。童话故事里有波折、惊险、奇遇,但只要保持美德,结局就会圆满幸福。这能帮助孩子处理成长过程中必须面对的内心冲突,战胜恐惧。

动画电影《反叛的童谣》偏偏唱反调,它推翻了许多耳熟能详的童话故事,白雪公主变成赛马赌徒,灰姑娘嫁给了果酱商人。没有嫁给王子,女孩儿们也能各自安好。

《反叛的童谣》海报

《反叛的童谣》改编自英国著名儿童文学作家Roald Dahl 1982年的同名诗集,他把多个经典童话故事杂糅在一起,创作出一个多线发展的新故事,有《小红帽》、《白雪公主》、《三只小猪》、《杰克与魔豆》、《灰姑娘》等等。

对比经典童话故事,《反叛的童谣》脱离了理想化的人物设定,让人物性格更加丰满真实。每个角色都收获了与原著截然不同的结局,反而对儿童的教育和认知更有现实意义。下面,我将从故事内容、价值观反差来解读这部电影,并分析从这部动画获得的关于“童话育儿”的启发。

01.五个经典童话故事被解构,呈现出与传统截然不同的意义

《反叛的童谣》中大家耳熟能详的五个童话故事,被重新解读。经典童话主角跃过“次元壁”走到一起,并产生千丝万缕的联系。在电影的上半部,小红帽和白雪公主是好朋友。白雪公主的前半生,和原著一样。她被猎人放走后,遇见了六个嗜赌的小矮人。白雪公主为帮助小矮人,从皇宫偷来魔镜,用来赛马赌博,屡战屡胜。最后,他们都变成了百万富翁。

小红帽发现外婆被狼吃了,举枪杀死了它。随后,又受三只小猪中猪老三所托,杀掉另一只狼。它们都是大灰狼的亲侄子。小红帽的积蓄存在猪老三的银行,想取走却被告之银行破产。小红帽发真相后的小红帽怒杀猪老三。

在电影的下半部分,灰姑娘和杰克闪亮登场。灰姑娘留在舞会的水晶鞋,被姐姐掉包成自己的鞋。王子看到试鞋女人如此丑陋,失望得砍了她的头。灰姑娘被王子的残忍行为伤了心。她告诉精灵,现在只想找一个普普通通的人。

杰克的魔法豆,在一夜之间长生参天大树。杰克妈妈爬上树摘金子,被怪物一口吞下。杰克有惊无险收获了金子,并用这笔财富创业,成为一名果酱商人,和心爱的灰姑娘幸福地生活在一起了。

故事从大灰狼的视角展开,它既是童话的参与者,也是叙述者。大灰狼原本计划为侄子复仇,到了小红帽家里却不忍心动手。臭名昭著的大灰狼,选择了善良和宽恕。

世界上没有永远的好人,也有没有永远的反派,只有处在变化中的人。《反叛的童话》塑造的角色不完美,却更加真实,另类的结局戳破了“纯真童话”的虚伪。

白雪公主并没有最纯洁的灵魂和最善良的天性。遇到王子,她是公主;遇到赌博的小矮人,她就成了赌徒。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赌博没有问题,只要她一直赢钱。

奇葩说》里杨奇函说过这么一句话,激发我们看淡一切的,可能是我们的一无所有;我们刚正不阿,可能只是因为我们没有资格被诱惑。

当弱小的小红帽拥有了制裁正义的武器,她就变得绝情又冷酷。披上狼皮大衣,已不是原来的小红帽,她染上一点狼性。

灰姑娘即使没有嫁给王子,人生也没有遗憾。因为和仅有一面之缘的人结婚,本身就存在极大的风险。比“王子和公主从此过上幸福的生活”更动人的,是杰克知道灰姑娘喜欢吃草莓果酱,开了一家以她的名字命名的果酱店。

02.生活不是一场童话冒险,父母需要告诉孩子童话的真与假

有的女孩看偶像剧很入迷,照着剧里的套路谈恋爱,结果谈一个分一个。其实,偶像剧是成年人的“童话”,太过沉迷其中,会影响自己的生活观。成人尚且被影视剧误导,更何况缺乏思辨能力的小孩呢?虚构故事的寓意和价值观,也会在潜移默化中对孩子的心灵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卢梭认为,寓言会把纯朴的小孩子教得复杂了,失去了天真,所以要不得。我认为寓言要不得,因为它把纯朴的小孩子教得愈简单了,愈幼稚了,以为人事里是非的分别、善恶的果报,也象在禽兽中间一样的公平清楚,长大了就处处碰壁上当。

生活不是童话,需要遵守固定的规则和秩序。遇到困难需要自己去面对,生活里没有魔法,善恶也没那么容易分辨。如果孩子过于相信童话,可能会导致抗压能力差、刻板印象、被错误的价值引导,也不利于提高认知。

①抗压能力差

在童话世界,好人一定能能心想事成。石头会为你开路,云朵助你飞翔,星星对你眨眼。现实是,如果你太善良,可能被同学欺负;如果你错用勇气,可能被人攻击。寄希望于童话的孩子,遇到现实里的挫折,心理容易崩溃,抗压能力不足。

②错误的理解和认知:

对于童话所讲述的内容,不少孩子无法正当把握和理解,或者他们会在看过之后匆忙又笼统地加以概括。有一个四岁的孩子,看了一场剧院里播放的童话剧,结果很多年之后仍旧认为,在这个世界上真的存在卖毒苹果的女人。

乌鸦和狐狸的故事,狡猾的狐狸又再一次骗走了乌鸦嘴里的肉。很多小孩子看了,不会同情被骗的乌鸦,反会羡慕善骗的狐狸。如果不加以引导,孩子的良知可能会变坏。

③避免造成刻板印象:

童话故事把好人和反派的形象塑造得偏符号化,好人一般慈眉善目,大方坦荡;而坏人一般目露凶光,猥琐凶残。

约翰勒卡雷说过,凡事都有一个与一望而知不同的真相

以貌取人,会形成刻板印象,不要以书的封面来判断一本书 。所有的继母都是坏妈妈吗?判断一个人的内在品行,需要看他怎么做事,如何待人。生活中的“坏人”善于伪装,随便相信一个看起来像“好人”的人更加危险。

④认知颗粒度低。当“是与非”、“善与恶”界限清晰可辨时,孩子没有机会认知更全面的价值与判断。蔡康永提到有一本总结出了人的3000种不同的情绪,情绪颗粒度高的人容易找到方法疏解情绪。

认知颗粒度高的孩子,能观察到细微的信息,获得对事物更全面的认知。童话故事里的人物永远不变,但是生活中的人是发展变化的。认知颗粒度高的人,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较强,帮助他应对生活中的麻烦。

03.父母轻松说出童话的真与假,需要做到这三点

童话传递的寓意都是好的,美好的爱情、幸福的生活、冒险的经历,都值得期待。父母向孩子全面解读童话的真与假,是在不破坏美好情感体验的前提下,避免孩子习得错误的行为模式。做到心中有理想,眼里有生活。

①共享童话时光,密切亲子关系

陪伴是了解孩子内心世界最好的办法。和孩子一起享受童话时光,当孩子的想象力和好奇心被打开,会问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青蛙是王子变的吗?大灰狼的肚子可以装下几个人?

父母可以从提问中获得孩子对故事的理解和吸收,从而有的放矢的地纠正孩子的认知偏误。一起看童话可以培养孩子对父母的信任感,当你告诉告诉孩子哪些语言、哪些行为不能模仿,哪些值得学习,他们能听进去,信任感有利于引导孩子正确分辨理想与现实。

② 场景模拟,教孩子提高认知

场景模拟是请童话人物走进生活。让孩子通过现实和虚拟的切换,来提高认知。父母和孩子一起欣赏完童话,可以玩“假如XX来到我身边”的游戏。假如大灰狼来敲家里的门,他它是怎么进入小区的,要不要给它开门呢?

顺藤摸瓜地问下去,孩子在父母的帮助下会明白,野生动物生活在野外,不是城市。即便是大灰狼来到城市,想敲你家门也必须经过门卫这关。

场景模拟切换可以让孩子同时掌握现实和虚构世界的秩序,也能在两者之间随意切换。既能享受童话的奇幻,又不会影响对生活的认知,一举两得。挑出故事里的“错误示范”比直接管教更加有效,比如白雪公主不应该吃陌生人的食物,饭前要洗手等等。

③安抚情绪

头脑特工队》的主人公茉莉有一个想象中的朋友Bing Bong,他们一起经历了许多有创意、想象力和富有探索性的童年游戏。每个人的成长都绝非一帆风顺, 受到委屈或挫折得不到倾诉时,孩子会启动想象力,寄托情感于于虚构的人或故事。

让孩子了解更多童话的“真相”,当他们发现童话的人物没有想象中完美,保持美德可能不会事事顺意,可能会失望、恐惧。家长要及时安抚情绪,努力营造一个安全温暖的成长空间。

父母还需要鼓励孩子,现实中没有精灵和魔法,但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坚持,灰姑娘也拥有幸福的生活。丑小鸭不可能变成白天鹅,变成可爱的大黄鸭也不错。

生活中的真善美比童话世界丰富,只是缺少了商业包装显得没那么生动。父母以柔和的方式安抚情绪,不要忽略相似的现实故事,作为补充鼓舞孩子。

总结

有一个讲述助人为乐的故事叫《忠实的仆人》,有个人看到另一个人陷在泥潭之中,就去帮助他脱离泥坑,结果被死神逮住了。做好事的这个人也陷入泥潭死了掉了。这不是告诉我们不要做好事,而是在打破“拥有美德就一定能得到回报”的幻想。

在《反叛的童谣》里,美德不仅不能解决问题,甚至还会变成缺点,白雪公主的纯洁变成“容易受到诱惑”,她成了赌徒。三只小猪的勤勉发展为贪婪,变成为富不仁的资本家。所以在享受童话给予的美好情感体验的同时,也应该警惕其中错误的价值引导。

相关资讯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