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华突然撤档赔偿院线宣发费用至少损失2000万
这个国庆档看不了《芳华》,表示有些遗憾。
9月23日晚间,有网友发现冯小刚执导的《芳华》从购票平台消失,随后不少媒体报道“《芳华》面临撤档”的消息。当晚11时,时光网就此事求证《芳华》片方,当时得到“一切照旧”的回应。9月24日凌晨1点37分,冯小刚电影官微落实了《芳华》撤档消息,王中磊也转发微博表示,《芳华》将缺席国庆档。
对于《芳华》撤档,观众们对于国庆档无缘这部电影表示遗憾,业内人士则纷纷好奇电影撤档原因,更有不少人对冯小刚的6.74亿业绩对赌表示担忧。
流泪的冯小刚,忽然有点让人心疼了
确认撤档后,《芳华》在上海的首映礼发布会仍在昨日照常举行。就撤档一事,冯小刚数度哽咽落泪,表示心情悲壮。
不少流言传开,《芳华》撤档是因为电影在各个票务平台预售不够理想,在国庆档竞争激烈下,片方选择退出。对于这点,冯小刚在作出回应,“我们比大家更希望电影能够如期上映。”
甚至就在撤档当日,《芳华》还在宣布提档9月29日,可以看出片方对这部电影上映的期待。编剧严歌苓也在交流中落泪表示,“小刚太不容易了,这帮孩子太不容易了,希望这部电影能被善待。”
而定在上海的首映礼发布会,之所以选择继续,也算是对这次电影撤档作出回应的恰当时机。原定于9月26日北京首映礼见面会,《首席娱乐官》(ID:yuleguan001)从华谊工作人员处得到取消通知。
《芳华》从9月初,就开始了MV、海报等物料发布和路演宣传,也在全国各个院校城市开启了路演,目前来看,市场口碑普遍不错,冯小刚的多次路演发言中也看得出对这部片子的信心。也有不少资深的冯小刚电影粉丝表示,《芳华》会是冯小刚电影中最出色的一部。
看惯了与影评人、观众怒怼的冯小刚,突然间看到他流泪脆弱的一面,不知有多少观众会选择原谅他以前的言论。虽然冯小刚嘴巴“太会喷”,但是做出来的电影还是不错的。
这一次,冯小刚或许是真的伤心了。
电影临时撤档,冯小刚面临的也不是一次两次了,《一九四二》、《私人订制》、《我不是潘金莲》等冯小刚的作品,都遭遇过延期上映的命运。同期的《心理罪之城市之光》也宣布撤离了国庆档。
但与《心理罪之城市之光》撤档不同,《芳华》早就拿到了公映许可龙标,对于作品的内容,片方肯定也做了巧妙的处理,否则拿龙标这关也很难过。这类情况可以参考冯小刚《我不是潘金莲》、《一九四二》、《私人订制》几部电影。
去年《我不是潘金莲》宣布延期上映时,就有“未拿到龙标”的说法,而《一九四二》和《私人订制》两部电影在上映当年都经历了一些问题,比如《一九四二》涉及的历史需要做些处理,《私人定制》台词也进行过删减,虽上映延期,但几部电影最终还是在影院放映。
《芳华》作为一部讲述文工团成员,在特殊战争背景下的题材,冯小刚决定要拍时就已经比较勇敢。对于电影题材的尺度,冯小刚也深谙其道,或许问题不是出在内容上,而是没碰对上映时机。
好在《芳华》还可以继续上映,这已经是比较好的消息。
业绩对赌还没落定
赔偿院线、宣发费用要亏损2000万?
《芳华》撤档前,就有媒体曝出《芳华》电影需要7亿票房才能回本,而后便引发不少议论。
这主要在于华谊兄弟和冯小刚的公司东阳美拉存在业绩对赌,这点早在去年《我不是潘金莲》电影上映时就成为焦点,而根据已发公告,东阳美拉在2017年需要完成1.5亿利润。
不过,华谊和冯小刚方还未站出来,《芳华》宣传方伯乐营销CEO张文伯就发表了一篇“让‘7亿回本’见鬼去吧”的长文。除确认电影撤档的消息外,张文伯表示影片撤档与预售成绩、业绩对赌无关。
从上面长文得出两个消息:
一、关于华谊与东阳美拉的业绩对赌,靠的不仅仅是一部《芳华》,而东阳美拉目前也投资了电视剧项目《火王》,按照张文伯透露,这部电视剧带来的预售利润收益可能比《芳华》还要高;
二、目前电影的具体利润分成再按照以往计算不太实际了,国内票房、海外票房、互联网及电视版权、植入广告,还有真实的制作成本和宣发投入都值得商榷。
对于这点,光线董事长王长田也面临过这样的“烦恼”。今年暑期档,电影《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一直传有8亿保底的说法,不过制片人萨支磊接受《首席娱乐官》采访时澄清了这个谣言,而王长田也在微博上发表过自己的感慨,一部电影的投资成本,最后各家投资方在其中获利多少,都属于商业机密问题,单纯再以票房论“得失”已经不太合理。
而张文伯怒怼“《芳华》7亿可回本”事件,也可以说是给媒体和研究电影商业运作的人士来了一记警醒。
不仅在票房收益上,尤其在某部电影传来天价保底后,行业也是争相议论,去年《我不是潘金莲》、《铁道飞虎》等电影也是高价保底,不过最后的票房数据未能达到保底数据,但这不能证明两部影片的保底就失败了。
知名文化科技投资人曹海涛也曾向《首席娱乐官》分析过,“不要看到公告上写着XX亿对赌,就要100%相信,实际上,很多影视公司都有大、小合同协议的,有表面文章,也有私下协议,有些天价对赌或许是电影宣传的一个噱头。当然,也有保底合同就是按照发布合同来实施,这就要看合作双方的意愿了。”
同样道理,虽然冯小刚的东阳美拉与华谊存在着业绩保底协议,但凭借冯小刚的行业人脉,《芳华》、《火王》以及其他项目的投入,完成1.5亿净利润还是有希望的。
不过,《芳华》临时撤档,对片方、院线、观众来说也是有不利因素的。如今电影进行了多轮宣传,冯小刚甚至找到马云为电影打call,并在淘票票进行全面预售,冯小刚自掏腰包购买1万张电影票送给他的粉丝,也跑了多地院校进行路演。
据了解,这部电影已经开出了4万场的预售,如今撤档,院线无疑要多追加成本去返还金额,甚至还要想法安抚退票的观众。
同时该片的宣发差不多到了末尾环节,宣发费用大部分都投进去了,而这部电影如果调到今年12月31日的话,这也无疑增加了宣发的时长和期限,还要在三个月内再次调动观众观影的兴趣,追加宣发费用是必然的。
而据@三爷贫电影爆料,此次《芳华》未能上映的赔偿和宣发费用,直接损失就高达2000万元。当然这不是电影宣发的失误,而是众多的不确定因素造成的一次损失,即使如冯小刚这样深谙电影尺度和市场的名导,也会一次次在电影档期上遭遇挫折。
今年《战狼2》给予了行业信心,但不要忘记:影视行业的风险从来都在。
首席娱乐官
更多精彩资讯,请来金融界网站(www.jrj.com.cn)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