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不少人说电影芳华不值得看,人们如何评价电影芳华
这个电影值不值的看,首先确定你在这部电影里想看到什么,如果想看青春,想看七零年代的气息,想看八九十年代的一些变迁和缩影,这个片是值得看的。
我们不能苛求一部简单的电影《芳华》来穷尽我们所有的期盼,也苛求不了它能够对一段历史、一个年代、一场战争,做出一个能让你满意的交待;如果非要偏执地这样苛求,这是对冯小刚本人和电影本身的不公平。
冯小刚的一波三折电影《芳华》终于问世,注定不会平凡,它引爆了整个娱乐圈和我们大家生活圈。前天《芳华》累计票房已经超过6亿,单日大盘破2.2亿。但什么事情都不是绝对的,好评如潮中还夹杂着噪音甚至谩骂,口水与眼泪起飞。不满意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认为过于美化文工团。部分观众戴着"有色眼镜"看电影,说你文工团就是一个个戏子,有什么资格,来跟作战英雄扯上关系?冯小刚谈到拍这部电影感受时,把整个拍摄过程比喻成喝一杯酒,说:"这一大杯酒喝下去,我一直晕着到现在,是我最过瘾的一次拍摄。我对这部电影有特殊的感情,我对那段生活的印象就俩字:美好。所以我把这两个字拍出来。"小刚本来,就是文工团出来的,这么一大把年纪了,人都是俗物,到了老了就想回忆一下自己的青春,这也是人之常情。
他采用了严歌苓重新起的名字《芳华》——"'芳'是芬芳、气味,'华'是缤纷的色彩,青春和美好的气息,很符合记忆中的美的印象"。再悲苦的人也有她认为最美好的青春记忆,谁说不是呢?这里面谈不上美化,写得文工团就是"江湖",何谈美化之有?在致敬自己的青春时,再表达一下对同时代的英雄致敬又有什么不可?别人不敢做的,他做了,又有什么错?
其次,认为内容安排不合理,主次不分,展现战争场面时间过少。其实大家一定要把这部电影主要定位在小刚向自己青春致敬!这不是一部战争片,而是一部青春怀旧片,所以我们定位要准。尤其是一些人,非要说这是为了"蹭"那场战争的热度,我到要反问一句?为什么别人不敢去蹭呢?很多时候做这样的事,是需要勇气,是吃力不讨好的事。
要知道小刚两部大片《1942》、《我不是潘金莲》,叫好不叫座,有口碑没票房,曲高和寡。即使这样,小刚有这个担当,有老兵的情怀。冯小刚说:"拍了一部30年没人敢拍的电影,因为我是从部队出来的,我觉得应该做点儿什么。"为了拍这部电影战争场面,短短的6分钟,就烧了700万,这可是真金白银。而以前,文工团去战场慰问军人,也不是没有过。所以,小刚有军人情结,有青春致敬的情怀,也有一定社会担当已经难得可贵了!
最后,认为"没有什么正能量"。看到男主角"活雷锋"刘峰近似一个"神一样的存在",可最终结局就是妻子跟人跑了、工作没有着落、人也成残废了,好像是好人没有好报;相反,那些有背景的公子哥们、大小姐们发财的发财、嫁豪门的嫁豪门、当作家的当作家。让很多人看后耿耿于怀,不能释然。
其实,最后刘峰和何小萍相互依偎的场景更让我们念念不忘,很多人被"他们从未结婚,却待人温和,彼此相偎一生"这句旁白戳中泪点,泪流满面。是啊,这个社会不需要每个人都是英雄,更不需要用青春与鲜血换来的英雄,我们需要的是平平淡淡朴实的生活;作为老一辈像刘峰那样的人,他们经历过大风大浪,更能看清人生的真正意义。难怪有网友评论:"我们在最好的年代虚度光阴,他们在最坏的年代洗尽铅华。"
所以,我们不能苛求一部简单的电影《芳华》来穷尽我们所有的期盼,也苛求不了它能够对一段历史、一个年代、一场战争,会给你有个满意的交待,这是对冯小刚本人和电影本身的不公平。即使这样,这部电影能够打动我们,让年轻的一代所接受,这也许正如小刚说得那样:"我们那一代人的芳华,与你们这一代人的芳华,是有共同点的"。
《芳华》真的是一部一文不值的公知电影吗?
《芳华》没有激烈的场面镜头,一点小的细节就足以让人感动。唯一能冠以芳华逝去之名的人,就是我们的何小萍,这种情感很让人感动。可以看出,冯小刚非常想把故事讲好,旁白也是说了一段又一段,生怕别人不明白。场面很宏伟,人物很复杂,线索很多,背景很深,但是主题不够鲜明,艺术是感性的,是讲究情感的,如果所有的一切,只是感慨,只是陈述,只是反映,我觉得还远远不够,我们要的是真情,只有真情才能够打动人。也正是因为这种情感的动人,所以,这部《芳华》算是一部优秀的电影。
这部电影与90年的《渴望》一样的!情节,表演都不重要!重要是人应该怎样生活!雷锋式的烂好人在丛林社会的中的悲惨遭遇!凡是有心的人都应该思考人之初性善还性恶!思考为什么好人总是活的那么难!思考我们也要为人母,或人父,应怎样去教育孩子!幸亏孩子不是完全听老师和父母的话的,否则这群乌合之众要么教育出雷锋式的烂好人,要么是和他们一样的麻木看客!
虽然不是很懂那个年代,但是挺感动。《芳华》应该也算是一部优秀的电影,怎么说呢,《芳华》是今年来较少展现文工团的电影,加上年代特殊,能够拍出这样的情怀,实属不易。影片呈现出来的故事,也不是传统故事定义的那样顺利。在何小萍的人生中,前半段的不顺,后半段的坎坷,仅仅是在结尾与刘峰有一个相对不错的结尾,故事的真实感很强烈,非常能够打动人。
为什么有人不喜欢芳华这个电影?
对于电影的审美是一件十分主观的事情,所谓一千个人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管是再怎么伟大的作品,也会有不喜欢他的人,就算是《肖申克的救赎》,也有人批评它过于伟光正,没有痛快淋漓的复仇。所以有人不喜欢《芳华》再正常不过,因为不可能有一部作品所有的人都喜欢。大抵来说,人们不喜欢芳华主要有这么几个方面的原因:
1、导演冯小刚为电影的炒作以及冯小刚近几年的争议:此前《芳华》改档,冯小刚在微博炮轰华谊,并且带着一众主演在改档发布会上泪洒当场,将所有不喜欢这部电影的人都攻击为不懂得艺术,认为这是资本运作下的悲剧。而冯小刚本人一边抨击豆瓣网友刻薄,一边又在电影上映后到豆瓣去跟网友互动留言,可以说是两面派到了极点。
2、电影和芳华的原著差别巨大,在很多地方都做了改动,像是刘峰后半生的人物走向,电影中讲述者萧穗子的情感经历,军队中其他人物的发展轨迹等,都做了变动,这就让电影显得有些头重脚轻,没有讲清楚刘峰的悲剧和爱情,没有原著中那种苍凉的命运感,同时,电影的年代距离现在已经十分遥远,许多人无法做到感同身后去理解那个时代的情怀。
女性职业生涯规划第一人
微信公众号:白小白在线
id:bxblady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