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部评书最好,中国十大评书名家

时间:2022-10-07 01:55:10阅读:983
传统评书总体上分为袍带书、短打书和神怪书。袍带书主要是铁马金戈,两国交兵,两军在阵前斗智斗勇。短打书主要就是公案和侠义,平山灭岛,高来高走,缉盗拿贼。神怪书就是如今玄幻文学的鼻祖,神魔鬼怪,光怪陆离。…

传统评书总体上分为袍带书、短打书和神怪书。袍带书主要是铁马金戈,两国交兵,两军在阵前斗智斗勇。短打书主要就是公案和侠义,平山灭岛,高来高走,缉盗拿贼。神怪书就是如今玄幻文学的鼻祖,神魔鬼怪,光怪陆离。

相对来说,短打书火爆精彩,更易于民间接受,所以在短打书方面,诸多评书名家都深有造诣,广有收获。

今天,盘点一下十位评书名家的短打评书名篇。

第一位:袁阔成

梳理评书的传承和门类,毫无疑问绕不过袁先生。作为评书界的泰斗级人物,殿堂级存在,袁先生在三个门类中都卓有建树,甚至是打造了巅峰。

袁先生是正宗的评书门子弟,家学渊源,怹最开始的时候,其实是以短打书成名的,家传的《施公案》,洋洋大观,而且怹涉猎广泛,在创编方面也独树一帜。虽然怹以一部《三国演义》铸就了无上的荣光和旷世的辉煌,其短打评书更见潇洒漂亮的艺术风范。

水泊梁山

这部评书取自东北说书名家张青山,张青山根据《水浒传》,独辟蹊径,创作了这样一部评书。初期名字也叫《水浒拾遗》,或者《水浒外传》。袁先生说书,不仅台风稳健,字正腔圆,而且挥洒自如,飘逸倜傥,绝非专注于讲故事的说书人所能企及。在这一点上,就如同观赏奥斯卡大片与观看网络大电影之间存在着不可逾越的距离。

袁先生播讲的《水泊梁山》,既有短打书的跌宕起伏、高潮迭起,又有人情世故和社会典故的融入与发挥,立意很高,境界很高,也绝非普通短打书所能比拟。在这一点上就如同金庸的武侠小说高标侠之大者为国为民,而寻常的武侠小说作家一味创设着矛盾重重的打斗和刺激。

如果以量取胜,袁先生的确存在着过于爱惜羽毛的特点,择书很严,讲究因人说书,根据自己的艺术特点来选择作品,绝不会什么书都说,以导致良莠不齐。相对而言,有些名家过于不爱惜羽毛,虽然著作等身,却精品寥寥。

十二金钱镖

这部评书是根据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武侠小说大家宫白羽的同名小说改编,当时说这部评书的评书大家不少,但是袁先生以其精湛的艺术和能耐,力压群芳,一骑绝尘。这部评书的成功,也为袁先生其后改编革命历史题材小说,成为表演新书的带头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袁先生的评书语言丰富,绝不是俗语套话堆砌,从这一点上来说,就与宫白羽的武侠小说能够水乳交融,相辅相成,也是正因为这一点,袁先生才远远落下很多同行。怹讲的《三国演义》,还有这部《十二金钱镖》,为何别人难以企及,就是因为别人用太多的评书行当中的套话来结构整个演出,导致出现了不伦不类。

十二金钱镖是一部社会武侠小说的典范,生活化非常强,有些评书同行套用传统公案评书的结构和语言来讲述这段评书,俞建平这位镖师就成了换汤不换药的紫面昆仑侠童林了。三国演义也是一样,用传统的袍带书的表述方式去演绎,自然让人觉得莫名其妙。

施公案

这部评书是袁先生的家传书,也是袁先生赖以成名的鸿篇巨著。施公案有很多衍生书目,很多评书艺人都会说这部评书以及衍生书目,袁先生的施公案大气开张,潇洒飘逸,说表并重,静动互存,神形兼备,绘声状形,以形传神,表演细腻感人,语言生动幽默,人物形象鲜明,具有“漂、俏、快、脆”的特色。

第二位:单田芳

单先生也是评书界的殿堂级人物,而且在说书的数量上,可谓是同时代无出其右者。单先生在袍带书和短打书上,都有非常精彩的呈现,尤其是短打书与其个人的艺术风格更为协调,所以精彩度更强。

三侠五义

可以肯定地说,寻常百姓听的这部书,基本上都是单先生的版本。在说这部书上,单先生自认第二,几乎没人敢认第一。由于单先生播讲的《三侠五义》过于著名,导致其他评书名家播讲的此书鲜少人知。单先生根据这部评书,同时结合其他评书艺人传下来的书道子,丰富了七杰小五义,创编了白眉大侠和龙虎风云会。

如果说石玉昆开创了三侠五义,那么当代的单先生将其发扬光大。

三侠五义原本是公案和侠义小说的融合体,但是在单先生的手中,公案的成分逐渐减化,侠义的分量越来越重,这与武侠小说带来的冲击不无关系。单先生这部评书播送的时候,武侠小说正是如火如荼,愈演愈烈。

三侠剑

这部评书是张杰鑫根据施公案和彭公案创编的一部超长篇的短打侠义篇评书,在评书界,很多名家都会这部书,也都播讲过。相对来说,单先生的本子更热闹,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他的这部书做了结构精简,而且有很多大关节也没有讲到。

当年,单先生根据自己的播讲录音整理出版了《三侠剑》的评书文本,销量很大,却引发了与张杰鑫后人的版权之争。

童林传

这部评书同样并非原创,而是改编自评书老艺人常杰淼的《雍正剑侠图》,也同样存在着结构精简和故事梳理的现象。

单先生在播讲这部评书的时候,正值英年,火爆的节奏感很强,故事引人入胜,当然单先生个人化的一些表述方式在这部评书中大放异彩。第一,云遮月的嗓音,形成了独一无二的特色;第二,单先生对人物塑造的方式相对粗犷,同质化很重,易于普通听众接受;第三,单先生独有的一些风趣幽默的语言,成了人们津津乐道的茶余饭后之资。

白眉大侠

这部评书是单先生的代表作,也是他自创的超长篇评书,这部评书可以认为是封神演义的武侠版。由这部评书改编的《龙虎风云会》,也受到了听众的热捧,遗憾的是成了烂尾工程。

第三位:田连元

田连元的说书风格与传统艺人有些区别,善于把握细节,善于设计生活化的节奏,也善于细腻地表现心理活动,这些特点在短打书上还是大有裨益的。

小八义

这部评书是梁山后代的故事,很多东北评书名家都掌握这部评书的梁子。田连元的夫人刘彩芹也在电台上播讲过这部评书,而且还播讲了这部评书的续集。

田连元由于声名极为响亮,他播讲的这部评书在知名度上超越了他的夫人,也超越了其他评书名家的版本。

水浒传

评书《水浒传》,是田连元的代表作,其艺术成就远在其他名家的版本之上。这也说明了,田连元其实非常适合表演文学性很强、情节很细腻的作品,非常适合对古典文学进行再度创作和评书改编。

只不过,由于过于细腻,过于生活化,导致了节奏有些缓慢,影响了听众对于过程火爆的期待。听他的水浒传,第一要有一定的文学艺术鉴赏力,第二要有慢工出细活的耐心,第三要脱离传统评书的惯性思维,学会品味其中的韵味。

可以看得出来,田连元是打算将这部评书打造成一件艺术品,一件自己艺术生涯的集大成之作,野心很大,成效也很不错。

第四位:连丽如

连丽如继承了北京评书的传统,同时由于出身世家,具有一定的得天独厚的优势。她矢志于发扬北京评书的精髓,应该看到她所掌握和涉猎的评书道子很正宗。在短打书方面,她还尝试过播讲当代武侠小说大家的名著,比如说《鹿鼎记》。

连丽如崛起的时候,相对于评书四大家要晚了许多,这也导致了她在全国领域的知名度,事实上不如评书四大家。

雍正剑侠图

这部评书是李鑫荃的传本,连丽如在播讲的时候,分为《紫面昆仑》《雍正剑侠》《蓬莱剑侠》《剑山蓬莱岛》四个部分。

她的这部评书相比单田芳的《童林传》,自然要全了很多,许多不见于单田芳《童林传》的大关节,在她的这部评书中得到了补全。

第五位:张少佐

张少佐是创新型评书名家,其父张震佐也是评书界的老艺术家,家学渊源,而且张少佐还得到了袁阔成先生的亲炙,多方面的原因成就了他如今在评书界的地位。

实事求是说,张少佐在短打书上还是很有特点的,节奏快,内容新,既有传统底蕴,又有时代声音。他播讲过雍正剑侠图等传统书,也改编过古龙的多情剑客无情剑。

大明剑侠

这部评书,也叫作《九义十八侠》,或者还叫《龙公案》。典型的剑侠书,人物繁多,层层打怪升级,与单田芳的白眉大侠很相近。

多情剑客无情剑

能够改编古龙的小说,第一证明了张少佐的创新意识,第二揭示了张少佐很有胆量。古龙的小说,最不容易改编,影视剧甚至都望而却步,张少佐以多情剑客无情剑为突破,添加了一些传统评书的元素和情节,很好听,但是有些跑偏。

第六位:聂田盛

聂田盛是位老先生,对传统评书造诣极深,会的本子极多,短打书是他的看家本领。很多评书名家后来播讲的评书,事实上源自老先生的传授。

五女七贞

这部评书是由施公案改编的,聂田盛专说此书,大体分为“五女擒兰”和“七贞擒莲”两个故事。聂田盛的施公案,体系很大,内容很杂,,分为《五女七贞》、《百鸟朝凤》、《百兽朝麟》、《康熙访盛京》、《五小下山东》、《百鬼朝阎》、《五小闹关东》、《十杰闹关东》八部连续书目,贯穿了施琅、施仕伦、施显忠,黄三太、黄天霸、黄九龄与窦尔墩、窦飞仁、窦小兰三家三代的恩仇故事。

第七位:刘浩鹏

刘浩鹏也是评书界的老先生,短打书是一绝。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播讲和整理出版了一些短打书目,情节曲折,人物精彩,格局很大,书中的剑侠层出不穷,确实是一山还比一山高。

洪武剑侠图

这部评书分为正续两部分,在八九十年代风靡一时,比之其他评书名家的三侠五义等等,更接近武侠小说,结构与格局都极为宏大,波澜起伏,巅峰不断。

龙公案

如今评书界所说的《大明剑侠》,或者《九义十八侠》,都与这部评书有着传承关系。龙宝山和马青风的形象很鲜明,故事极为精彩。

第八位:刘林仙

刘林仙在袍带书上技艺精湛,说短打书也可圈可点。大八义和小八义都是她的看家书目。

粉妆楼

这部评书是罗家将的系列,区别于一般的家将书,这是一部以短打书为主的书目。

英雄大八义

《英雄大八义》是一部颇有影响的传统评书,亦名《大宋八义》。

大八义,指宋代武昌府江夏县万户山松竹观道人八卦金针左良左金鹏所收的八个弟子。这八个人作为侠客义士,闯荡江湖,云游四海,扶困济贫,安良除暴,抱打世间不平,肝胆义气过人。这部评书讲述的是宋士公、赵华阳等八位侠义之士,破聚宝楼,盗七宝珠,为民除害,为国锄奸的故事。

第九位:王玥波

王玥波是连丽如的义子,评书相声两门抱,在当今评书界可谓响当当的人物。说大隋唐,很精彩,人情世故无所不包;说聊斋,深得老艺术家的精髓,可以当做单口相声听。短打书以《雍正剑侠图》、《侠义英雄传》最为出名。

雍正剑侠图

这部书是连丽如传的本子,也就是李鑫荃的传本。王玥波说这部书,新意层出不穷,包袱林林总总,很符合当下年轻人的胃口。

第十位:孙一

童林传

这部书在网络上很有名。

哪部评书最好,中国十大评书名家

评书排行榜前二十名分别是哪些?

评书排行榜前二十名:《明英烈》、《乱世枭雄》、《三国演义》、《三侠五义》、《杨家将》、《隋唐演义》、《白眉大侠》、《三侠剑》、《刘秀传》、《岳飞传》《包公案》、《小八义》、《呼延庆打擂》、《海青天》、《程咬金外传》、《梁上君子》、《杨家将全传》、《赵匡胤演义》、《红楼梦》、《五凤朝阳刀》。

1、《明英烈》

讲的是明朝开国的故事,从朱元璋赶赴武科场开讲以至讲到定都金陵,全书分武科场、战襄阳、请徐达、十王兴隆会、常茂出世、破金陵等故事组成,《明英烈》是单田芳的看家书,当然写的精彩之极,从这部书上你能够体会到单田芳在讲史书上的独有的特点:三分说七分评,辩证的看待历史(单先生不愧是历史系毕业的)。

2、《乱世枭雄》

2012年中国工人出版社出版的长篇小说,作者是著名评书大师单田芳和其子单瑞林。 全书共分五部,深度讲述了一代枭雄张作霖及张学良父子的传奇人生,再现了中国从满清到民国社会变革期的宏大图景。本书是一部揭示中国传统文化没落与重生的长篇历史小说,融政治、历史、军事、权谋于一体的百科全书。

3、《三侠五义》

《三侠五义》,作者石玉昆,是古典长篇侠义公案小说的经典之作,堪称中国武侠小说的开山鼻祖;同时,作为中国第一部具有真正意义的武侠小说,《三侠五义》的版本众多、流传极广,书中脍炙人口的故事对中国近代评书曲艺、武侠小说乃至文学艺术的内容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4、《白眉大侠》

由单田芳根据是古典名著《三侠五义》的续书清末传统文学作品《小五义》《续小五义》等作品创作改编的评书作品, 是古典名著《三侠五义》的众多续书版本之一,1998年07月由北京鸿达以太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发行的评书集,作者单田芳。

5、《刘秀传》

田连元创作的长篇评书,共七十回。讲述了西汉末年王莽篡汉,天下大乱,太子刘秀举兵起义,建立东汉的故事。

哪部评书最好,中国十大评书名家

评书名家好作品

推荐网页:http://zhishi.baidu.com/zhishi/89759.html
附当今评书5杰之20佳作
按朝代顺序分列如下:
1 袁阔成《西楚霸王》:袍带书。
此书讲述了秦末楚汉相争的故事,着重刻画了项羽这位堪称“古代第一勇武豪杰”的形象与事迹。这段传奇故事的播讲者除丁正洪、丁建中父子外,现代评书艺人中袁老算是一个亮点。
2 连丽如《东汉演义》:袍带书。
此书讲述了西汉末年王莽篡汉,刘秀兴兵起义灭新,以及消灭各家反王,建立东汉王朝的传奇故事。连丽如演播此书得到了其父连阔如的一些“皮毛”,虽不如其父说此书之经典,但仍算是其一部代表力作。
3 田连元《刘秀传》:袍带书。
此书讲述了西汉末年王莽篡汉,刘秀起义灭新的传奇故事。田连元播讲此书,虽不如连阔如父女之气势磅礴,长篇大论;但却自成一家,极具特色,而且情节紧凑,高潮迭起,听得人欲罢不能。此书堪称田连元最得意之作。另外,此书的话本书籍入选了春风出版社的十大传统评书。
4 袁阔成《三国演义》:袍带书。
此书是袁阔成以及一些优秀曲艺学者根据原著小说,共同创作成的评书。袁阔成演播此书,颇获好评
5 连丽如《三国演义》:袍带书。
此书是连阔如传授其女连丽如的,连阔如当年*此书赢得“静街王”的美誉。连丽如承袭其父演播此书,与袁版《三国》相比,另有一番特色。连丽如曾到亚洲各地区演播此书,得到了广泛的赞誉。
6 连丽如《大隋唐》:袍带书。
此书讲述了九老兴隋、瓦岗起义、李氏灭隋兴唐的传奇故事。在各种《隋唐》书中,此书算是篇幅最长的,故名为“大隋唐”。可能因为连丽如以前于北京的书场说书,故此书“兴唐”部分与陈荫荣的《兴唐传》极为相似。《兴唐传》一直被很多评书迷们视为最经典的《隋唐》版本,无缘听到陈荫荣当年说此书的朋友,大可一听连丽如这部《大隋唐》。
7 单田芳《隋唐演义》:袍带书。
此书讲述了瓦岗众英雄起义,李氏灭隋兴唐的传奇故事。虽然现代评书艺人前有马连登、陈荫荣、陈青远等都擅长此书,但单田芳演播此书仍然是一鸣惊人。像陈荫荣《兴唐传》本子虽精彩,但其演播时并不叫座;而单田芳此书却掀起了评书热潮,很多人从《隋唐演义》认识了单田芳。此书与另一部作品《明英烈》可称单书“袍带双绝”。
8 刘兰芳《赵匡胤演义》:袍带书。
此书讲述了五代末年,赵匡胤黄袍加身,建立大宋,以及刘金定大战南唐的传奇故事。刘兰芳承袭其师孙惠文演播此书,得到了广泛的认可。赵匡胤这个马上皇帝和刘金定这个巾帼英雄,曾经一时成了街头巷尾议论的对象,可见此书之影响力非同一般。
9 刘兰芳《杨家将全传》:袍带书。
此书讲述了北宋初年,六郎杨延昭与其父其子三代抗击辽国入侵的英雄传奇故事。刘兰芳演播此书,将杨家一门忠烈各个惟妙惟肖的展现在了听众的耳旁。刘兰芳的评书中,此书的影响力仅次于《岳飞传》。此书也是刘兰芳艺术成就最高的作品之一。另外,此书的话本书籍入选了春风出版社的十大传统评书。
10 田连元《杨家将》:袍带书。
此书讲述了北宋初年,杨六郎与其子杨宗保两代英雄的传奇故事。田连元演播此书在原有的情节上,加入了自行创作的一些因素。例如九郎杨兴、董铁锤、宋铁棒这些滑稽的人物,都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另外,田连元在电视上演播此书,开创了电视评书的先河,使听众变成了观众,把耳朵变成了眼耳齐用。
11 单田芳《三侠五义》:短打书。
此书讲述了北宋年间,包公以及“三侠”、“五义”、“小五义”的传奇故事。此书是单田芳在石玉昆的《三侠五义》、《小五义》两部书的基础上,加以改编创作的公案侠义评书。《三侠五义》一向被认为“短打书之王”,评书艺人中,单田芳演播此书算是佼佼者。单田芳用语言刻画的众侠客极其生动,尤其是白玉堂这个叫人可爱、可恨、可怜又可敬的人物,真是叫人听过之后,铭刻心骨。
12 单田芳《白眉大侠》:短打书。
此书讲述了北宋年间徐良、白云瑞等侠剑客,扫平江湖恶势力,力保大宋河山的传奇故事。此书是单田芳《三侠五义》系列书后续创作的侠义评书,几乎集中了短打书的一切特点。就影响力而言,此书不亚于袁阔成的《三国演义》和刘兰芳的《岳飞传》;就艺术成就而论,此书堪称短打评书的熬头之选。“白眉大侠”成了单田芳评书最声名显赫的一块招牌。《白眉大侠》成就了单田芳,单田芳也成就了《白眉大侠》。
13 袁阔成《水浒外传》:短打书。
此书讲述了北宋末年,水泊梁山众英雄与官府斗争的传奇故事。该书是袁阔成家传之书,是《水浒传》的一部书外书。以燕青、时迁等人为主线,“大名府”、“祝家庄”、“神州擂”三个大坨子,紧密相连,情节跌拓。此书可说是袁阔成除《三国演义》外的另一部经典之作。另外,此书的话本书籍入选了春风出版社的十大传统评书。
14 田连元《小八义》:短打书。
此书讲述的是梁山后代的故事。田连元此书得自其妻刘彩芹的传授,可说是夫唱妇随。曾几何时,此书在电视播放时,阮英、唐铁牛等成了家喻户晓的人物。此书实乃田连元短打书中的代表作品。可惜网上只能找到残版
15 刘兰芳《岳飞传》:袍带书。
此书讲述的是南宋初年,精忠大帅岳飞岳鹏举的传奇一生,以及岳雷扫北的故事。刘兰芳在70年代末播讲此书,造成了万众空巷,收音机脱销的现象,影响力之大,尤胜袁阔成的《三国演义》。但究此书本身,虽然具备了一定的艺术特色和成就,但终究是名大于实。当时的社会环境和文化氛围,才是这部书成功的重要因素,正是“时势造英雄”。很多评书作品源于小说,高于小说,但这部《岳飞传》没有打到这种成就。总的来说,此书是刘兰芳的成名作品,影响力空前绝后,但却不是其艺术成就最高的作品。另外,此书的话本书籍入选了春风出版社的十大传统评书。
16 单田芳《明英烈》:袍带书。
此书讲述的是元末,朱元璋兴兵起义,推翻元朝,建立明朝的传奇故事。此书是单田芳的家传书,最长一版直至“炮轰功臣楼,胡大海出走。”与另一部袍带书《隋唐演义》可合称单书“袍带双绝”。另外,此书的话本书籍入选了春风出版社的十大传统评书。
17 刘兰芳《五凤朝阳刀》:短打书。
此书讲述的是明朝末年,先天无极派传人武凤楼、江剑臣辅佐信王消灭魏忠贤,荣登大保,以及江湖纷争的传奇故事。此书是刘兰芳根据冯家文原著的前两部(共八部)改编的侠义评书,情节曲折、引人入胜;其中的刀光剑影、儿女情长,堪比武侠大师金庸笔下的世界。刘兰芳演播此书,忠于原著,刻画人物到位,尤其对儿女情长之处表现得淋漓尽致,让人思之心动,听之欲罢而不能。此书乃刘兰芳短打评书之得意之作。
18 单田芳《童林传》:短打书。
此书讲述的是清朝康熙年间,大侠童林辅佐雍亲王展开江湖斗争,而后反对雍正的传奇故事。此书是单田芳改编自常杰淼《雍正剑侠图》的一部侠义评书,最长一版直至“童林刺雍正,吕四娘出世。”此书在一定程度上可与《白眉大侠》比美,是单田芳短打评书的另一部经典之作。另外,此书的话本书籍入选了春风出版社的十大传统评书。
19 单田芳《百年风云》:讲史书。
此书讲述的是中国历史上整个近代的风云变幻,其中涉及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笔笔皆是。此书是单田芳根据各种近代史资料编拟而成,“虎门硝烟”、“鸦片战争”、“太平天国”、“垂帘听政”、“甲午战争”、“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尽数收录于此书中。
20 单田芳《乱世枭雄》:讲史书。
此书讲述的是中国历史上的著名军阀张作霖的传奇一生。单田芳播讲此书独具匠心,风格朴实亲切,使许多人对张作霖这个近代史上的传奇人物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了解。此书与《百年风云》一样,都是单田芳近现代题材评书中的经典大作。

谢谢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