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前的生活是怎样的,二十年前的生活是什么样子的

时间:2022-10-07 01:53:33阅读:2467
春节已经接近尾声,不知道大家是否过的开心呢?是一饱口福大吃特吃,还是和家人出去旅行?亦或是和亲戚朋友一起打游戏?相信大家的回答基本不会重复。确实,如今过年可选择的娱乐方式和食物种类越来越多,这也能够看…

春节已经接近尾声,不知道大家是否过的开心呢?是一饱口福大吃特吃,还是和家人出去旅行?亦或是和亲戚朋友一起打游戏?相信大家的回答基本不会重复。确实,如今过年可选择的娱乐方式和食物种类越来越多,这也能够看出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好了。

1

被当做嘉奖的泡面

读小学老爸买了一箱康师傅方便面,暑假天天一包,太好吃了。

——human77

一碗康师傅泡面,九几年吧,当时要3块5,家里买了一碗,舍不得吃,放了几个月留到大年三十早上当早餐,连碗底都舔干净了。

——离刃

吃方便面都要找一些充足的理由,比如考试比较好、帮忙做家务什么的,妈妈才会泡一碗给我吃。

——好评绝赞

小时候回老家,特批买的面霸120。一直舍不得吃,走的时候就漏放在老家了………气得想回去拿回来。

——灰色蔓延

一说面霸120,曾经有段时间每天早上早饭就是面霸120,葱爆牛肉味的,当时奶奶每天早上去商店买一包回来,现在想想她为什么不一次多买几包呢…

——UniqueDiablo

虽然现在都说吃方便面不要喝汤,但吃方便面把汤都喝完的习惯大概就是那时候留下来的。

——忽鬼

2

舍不得喝的汽水

胶袋装那几毛钱的不明牌子汽水,当时瓶装可乐一块一瓶。

——毛利元贞

5毛一瓶的三无汽水,踢完球大口喝有种赛过活神仙的感觉。

——UsamiRenko

当初可乐都是只存在日产电视上的东西,只能乖乖喝透心凉。

现在嘛:可乐滚粗,老子只喝茶。

——落花化华

乖~这次要是考双百奖你罐冰镇可乐~

——wuxan94

一瓶雪碧存了大半年舍不得喝。找了个周五下午的体育课,疯狂运动到脱水,回家打开喝了,那滋味终生难忘。

——woxihuan23

有年过年,舅舅带了一听可乐给我和表弟“开洋荤”,我们一人分了一半。外婆怕我们喝了冷的可乐吃坏肚子,像烫酒那样把可乐加热了。可乐变成了糖水。

——superchenxx02

小时候天天看健力宝的广告,好像是过年拿压岁钱终于跑到小卖店买了一瓶。

然后一开罐子,那股味道,喝了两口实在是忍受不了了,毕竟第一次喝碳酸饮料。

——苍穹之歌

3

当做礼品相送的鸡蛋

走亲戚看望病人的时候镇上买点鸡蛋,买两包白糖就算是营养品了…

——回锅牛肉

现在看病人也是有拿鸡蛋的。

而且说实话,鸡蛋真是好东西,比很多花架子营养品强。

——lldssz

拿着粮票去买油 后来物资没那么短缺了 粮票就用来和旧衣服一起换鸡蛋了。九三年粮票取消时候 因为消息闭塞 取消后很久还有人来拿鸡蛋换粮票。

——smlty

鸡蛋当营养品有什么问题。现在一堆玉米淀粉糊出来玩意都拿来送病人,还不如吃点鸡蛋。

——叔本色

鸡蛋当年是硬通货。

——飞侠小黑

4

万能又便宜的糖

买过那种一颗颗卖的糖!虽然很劣质,但是五毛钱一大把糖还是很爽的。

——shpholy

那时候过年走亲戚就带两瓶白酒两包糖,还有喝白粥也洒白糖,糖真是好东西。

——水山

记得小时候家里不让吃糖,有段时间就找借口要吃板蓝根,当时觉得板蓝根真好喝。

——superchenxx02

我那会超级便宜的买糖,也忘了是五分钱还是多少一颗了(虽则我那会分币基本上已经不流通了,但是还是会用在算帐上),糖倒是也不大,包装劣质,虽然封面花花绿绿但是尝起来都差不多。

——shpholy

外国回来的阿姨带回来一罐紫黑色皮的太妃糖,一下午吃光差点吃坏了嗓子。

——setree

以前办丧事,办的时候都没吃饭。大家最期待的是糖水。对,就是放了糖的水煮一下当饮料喝。

——原始恶魔

5

逢年过节才有的肉

我家一直到96年才有冰箱。之前都是要吃肉就肉摊割一点,一顿就吃完。不过夜。

——woxihuan23

小时候大家都一样穷,日子倒不是很难过。我爸当年最拿手的菜叫玻璃肉,就是外面裹糖壳的炸大肥肉。请客招待就作一道,吃到的人都回味不绝,现在谁能吃大肥肉……他同学来做客,家里没肉招待客人了,现出去找邻居借肉。

——sevennight

90年代初的时候,天天吃火腿肠当肉。

——HMSAgincourt

小时候真的是一个月才能吃两三回肉,爹妈那时候双公务员工资真的很低(大概只有工人的一半还少)。

——lotwhite

我小时候虽然是在小县城长大,倒真没吃过苦(除了爸妈刚离婚经济紧张过一阵,当时一个鸡腿还不是完整的鸡大腿奶奶分成两顿做给我吃,但是起码也吃得上肉,这也就是我想得起来有数的苦日子了)。

——UniqueDiablo

6

根本吃不起的洋快餐

99年第一次第一次吃kfc,拿着积攒多年人家当画片送的优惠券想去打折,结果柜员说不但过期了而且这是m的券,但当时我们那小地方还没m。

——smlty

96年的时候太仓开第一家肯德基,那时候一年级,考试要双百才能吃,一直很羡慕班上那个家里有钱可以吃肯德基的小胖子,现在肯德基只有上厕所才去。

——南极磷

麦当劳好贵啊,一星期的钱都不够一顿。

——fescn3

我也曾经在肯德基过生日,要先预约,去了有陪着过生日的大姐姐,做游戏,大家一起唱生日歌,拍照留念,还有一堆小礼物赠送,那时候感觉很棒。

——西玛达

k记大约五年前进驻,m记上个月刚来的小县城路过…对了还有一度被永和豆浆战翻的德克士去年又悄悄杀回来了。

——鵝

说个真事,90年代初吧,那时候洋快餐在我们那没有,然后我姨从厦门过来带了几块肯德基炸鸡,冷了,我妈就拿蒸笼蒸热了给我吃,我一边吃一边嫌弃这啥玩意真难吃,肯德基不过如此嘛。

——三花现代城

90年代初第一次去帝都麦当劳,然后吃了麦当劳套餐鸡胗饭,记得还挺好吃的。多年以后还想吃,发现麦当劳不卖饭了,再多年后又卖了,但是做的像狗屎。

——泥鳅化石

考上本市最好的重点中学,吃了一次麦当劳--后来过生日在麦当劳每一个汉堡都吃了一个--只在去厕所的时候去麦当劳。

——腹了个黑

7

大家一起看的电视

我奶奶家大概是91还是92年的彩电,叫什么花来着。一到晚上看CCTV就把电视放到外面同一排平房的邻居都来看。而且前面和后面那排的也是只有一家买了电视,也是一堆人看,再远有没有买电视的就不记得了。

——又一个小号

穷 没电视 天天扒着窗户盼着邻居开电视好蹭两眼 后来买了个熊猫电视 6个台 每天看单婷芳老师的《小八义》之后播动画片 我记得有日版的变形金刚胜利之斗争和GJ特种部队 胜利之斗争OP超级好听乃至二十年后的今天我都能唱出来…

——iqbsh38

91年,我家买了彩电、冰箱,然后我爸特意把我拉到边上拍了个照,说这是我们家最值钱的三样东西Orz。

——月神的长弓

看古天乐版神雕时家里还是小黑白,后来98还是97年换彩电了,香港回归果然是很多记忆的重要参考点。

——水山

我印象很深刻的是周二所有的电视台晚上都会停,只有山东卫视永远有点电视看。

——南极磷

8

高贵又眼馋的游戏机

眼馋同学的Gameboy,现在自己的PSP在吃灰。

——天天那个啥

中国的地域差别二十年前真的差别太大了,和群里北京个大哥聊天,亚运会那年就玩上了GB。MD他玩上PS的时候我才刚刚接触到小霸王,这代差……

——馒头馅包子

一年级时为了蹭表哥家的红白机玩,天天给他当小弟跑腿,后来老爸知道后,在一次新年出差回来带了一台红白机,高兴哭了,然后那天晚上和老爸打坦克大战通宵了……

——bwsusaga

有人搞了一台gb,一群人把口袋里的钱全拿出来一起买了12节电池,玩了两个钟头就没了(因为当时一半以上的二手GB没有电源。充电电池也没人买得起)。

——狂暴小二八

幼儿园的时候我爸买了个gameboy给我…只有个10合一德卡带…后来买别的卡带,觉得几十块钱好贵,小学的时候生日礼物要了gba,然后有次去了香港崇光百货,被那边卡带的价格惊呆了…根本不敢跟爸妈说想买了。

——loserm

本文著作权归白鹅纪及原作者所有

20年前的生活是怎样的,二十年前的生活是什么样子的

20年前的中国生活?

你好,乐意为你解答!
说说1992年的状况吧。
到1992年,中国改革开放已经十多年了,人民生活水平和城市发展格局发生了很大变化。照片显示的是从昆仑饭店拍摄的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北京在1992年已经是高楼林立,在宽阔的主干道上有许多汽车。
图为1992年八达岭长城的游客,有很多人。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开始通过旅游享受生活。
1992年,黑白电视机开始进入普通人的家庭,并逐渐流行起来。
图为广州一家出售手机和bbm的商店,手机在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进入中国。起初,价格非常昂贵,不是每个人都买得起。BBM机器相对便宜,成为当时中国人的标准。
1992年,许多人出去工作赚钱。这幅画展示了春节期间车站的景象。大量返乡的农民工正在等待车站停下来。
然而,在农村,它比城市相对落后,娱乐生活仍然相对匮乏。这幅画展示了一个农村孩子躺在干草堆上玩耍,慢慢回忆起90后。

20年前的生活是怎样的,二十年前的生活是什么样子的

20年前的衣食住行

我记得20年前中国还是免费教育,现在全都变味了,什么教育产业化,说白了一句话就是钱!20多年前,我们国家刚刚实施改革开放的政策.在统一大街超市,记者看到,从大米到海鲜、从皮鞋到手套、从建材到家电,涉及居民衣食住行方方面面的商品,都有摊位经营...火车站商场、平壤第二百货的情况也与此类似,看来,朝鲜当前的市场格局,正在经历20年前中国类似的状况
"十年前,老百姓的“衣”是色彩沉重的土布衫、老棉袄;岁月是在“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中捱过的。现在,老百姓春夏秋冬四季衣衫件件新,不仅如此,还要讲究穿起来是否舒服,是否有气质,是否显派头。于是,真丝、纯棉、彩棉、羽绒等诸多面料,哪样舒服穿哪样;职业装、休闲装、运动装、礼服等各类款式的衣服,装点了人们多姿多彩的生活;“杉杉”、“花花公子”、“金利来”、“李宁”、“阿迪达斯”等等各种国内外知名品牌成为人们显示身份的好标签。
二十年前,老百姓“食”的是红薯、成鱼就稀饭等粗茶淡饭,只有逢年过节才能吃上一些肉。现在,老百姓的菜篮子越来越丰富:猪牛羊肉、鸡鸭鹅以及各类海鲜应有尽有,天天像过年。此外,人们也越来越注重饮食的营养搭配,科学饮食的观念越来越深入人心。如今,老百姓的饭量比以前大为减少了,可是食谱却越来越精致和科学了。早餐不再是十几年“一贯制”的白粥+咸鱼,牛奶、面包、鸡蛋成了主角。餐桌上主食、精粮地位下降,蔬菜、水果、杂粮受宠,从量到质的变化,是营养摄取比例的上升。而且,人们开始越来越讲究食物的绿色、无公害。
二十年前,老百姓的“住”是靠几代人积攒建成的瓦屋或单位分给的一两间房子,一家三代十几口人住在一起,拥挤不堪。现在,老百姓住上了三房一厅、四房两厅的套房或有天有地的小楼房。不仅如此,越来越多的市民更注重居住环境,绿化指数以及房屋的建筑风格、装修风格。许多家庭甚至拥有多套房子,还可以向外出租,日子过得非常滋润。
二十年前,老百姓“行”大多数是靠脚走路,小部分家境较好的人家有辆自行车则是非常令人羡慕的厂。二十年后,钦北铁路通车、南北高速公路通车、北海飞机场建成使用……我市道路交通越来越顺畅。出门“打的”已成家常便饭,大街小巷明显增多的公交车,也方便了百姓的出行。越来越多的轻便机动车、摩托车也飞入了寻常百姓家,尤其是近一两年来,越来越多的市民开始开上了自己的私家车,驾校里学汽车办驾照的学员逐年增多。尽管目前购汽车的家庭比例还不是很大,但汽水在我市家庭中的拥有量正呈上升趋势,以步代车的年代终于一去不复返了。
时光在一天天、—年年中悄悄滑过,不经意间北海人的衣食住行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只要稍加回忆,每位北海人都能深刻感受到改革开放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如今,北海人家庭消费已由过去单一的“温饱”型转为向“小康”型迈进。北海人的消费观念也有了很大的改变。以“衣”为例,过去人们喜欢穿“的确良”、涤纶等化学纤维材料做的、耐穿的衣服。现在人们更注重服装的舒适程度,喜欢用棉花、麻、蚕丝等天然纤维做的衣服,认为这种料子既环保又舒服;以“食”来说,过去只求果腹,现在不仅讲究吃山珍海味,还讲究纯天然和绿色无污染;拿“住”来说,过去没有钱是绝对不敢起房子的,更不会去借钱起房,通常是铆足劲攒钱,“三代积攒一代住”,而现在,钱不够便向银行贷款或是采取分期付款的形式,再没有过去那种怕负债的沉重心理。如今在北海,二十来岁的年轻人拥有自己的三居室住房已是司空见惯。适中的房价加上住房消费贷款,很多月收入在1500元左右的年轻人都购置了一套房;拿“行”来说,过去如果能拥有一辆“凤凰”或“永久”牌自行车便已经很满足了,而现在,老百姓虽有了摩托车、电单车,可是还是想办法赚钱或者贷款买一辆小汽午,真正实现“小康”。
见微可以知著,以小可以喻大。我市人民衣食住行的变化像一块平面镜,真实而生动地反映出我市对外开放20年来,我市经济、科技、文化、卫生等各方面建设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我市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空前的提高。
历史是人民创造的。沧桑二十年,只是历史长河中的一瞬间。相信再过二十年,我市人民的衣食住行会有更多令人欣喜的巨变,到那个时候,展现在人们面前的,一定是一幅国富民强、兴旺发达的时代新画卷。"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