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们才是贵州真正的女神看到最后一个惊呆了的人,贵州最美女神
贵州姑娘在贵州这片山清水秀的土地上受天地之灵气,享日月之精华,所以天生丽质,秀外慧中,她们或潇洒豪迈、或勇敢智慧、或文艺灵秀、或质朴勤劳…… 高原雄山秀水孕育的贵州姑娘总有一个会戳中你的心。
1巾帼不让须眉——奢香夫人
奢香夫人在我们贵州可是家喻户晓的,提到她大家都知道。奢香夫人(1358年-1396年),彝族名舍兹,又名朴娄奢恒。元末明初人,是彝族土司、贵州宣慰使陇赞·蔼翠之妻,婚后常辅佐丈夫处理政事。1381年(明洪武十四年),蔼翠病逝,因儿子年幼,年仅23岁的奢香承担起重任,摄理了贵州宣慰使一职。奢香摄理贵州宣慰使职后,筑道路,设驿站,沟通了内地与西南边陲的交通,巩固了边疆政权,促进了水西及贵州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明太祖朱元璋曾这样称道:“奢香归附,胜得十万雄兵!”1396年(明洪武二十九年),奢香夫人病逝,年三十八岁,朱元璋特遣专使吊祭奢香,同时敕建陵园、祠堂于洗马塘畔。
2明德夫人——刘淑贞
刘淑贞是明代初年的贵州宣慰司同知、水东土司的首领,与宣慰使奢香同为贵州历史上最有影响的杰出女性之一,她深明大义,与奢香沉着应付都督马烨的挑衅,最终使马烨受到了皇帝的惩罚。明太祖朱元璋曾分别诰封奢香为“顺德夫人”,刘淑贞为“明德夫人”。
3水西列姬——奢节
奢节,元代水西(黔西北地区)彝族酋长,顺元路亦奚不薛总管府总管阿里之妻。文武兼备,有胆有识,在协助其夫治理水西期间成就卓著。阿里去世后,春节于元成宗大德元年(1297)摄总管职。她亲握政柄后,勤于军政,宽赋爱民,扶持农牧,安定社会,深得百姓拥护。元大德五年(一三零一年),元将刘深出征八百媳妇国(今缅甸境)路过顺元(今贵阳),沿途骚扰勒索,征发丁役,民众不堪其苦,奢节团结周边部族,反抗元军暴虐,迫使元廷罢征“八百媳妇国”,为保卫水西,同元军进行40余战,失败后英勇就义。
4布依女杰——王囊仙
王囊仙,本名王阿崇(又作阿从),是清朝嘉庆年间一名传奇的南笼(今安龙县)布依族女子。王囊仙自幼习武,能以布依族巫术为人治病,貌美不凡,布依族民间便称其为囊仙(意为仙姑);嘉庆二年(一七九七年),因不堪官吏压迫,王囊仙与韦朝元以宗教组织群众,在南笼发动布依族起义,号称皇仙娘娘,其军人数最多时达数十万众。先后攻占南笼普坪,进围府城,后转攻册亨、普安、新城(今兴仁)、永丰(今贞丰)等县城,围归化厅、定番、长寨,省城戒严。后在云贵总督勒保的“进剿”下,起义失败。王囊仙、韦朝元被俘后,押往京城杀害,时年仅二十岁。
5女书法家——萧娴
萧娴(1902-1997),中国当代最为著名的女书法家,字稚秋,号蜕阁,署枕琴室主,贵州省贵阳市人。父亲萧铁珊是孙中山先生的追随者,又是著名的南社社员,工诗文,善书画。萧娴受其父影响,自幼便遍习名家墨迹。1923年,萧娴随父迁居上海,每日临书,创作不辍。她临写的《散氏盘》篆书册更受到康有为的高度评价。随后,师从康有为,得其谪传。1981年,江苏省南京市文联为她在江苏美术馆举办书展,历时一月盛况不衰,这次书展充分显示了她的艺术水平和风格,是建国以来江苏省最盛大、历时最长、观众最多的书展之一。萧娴闲时喜抚琴、写梅、吟诗作对,有感而发,清幽琼绝,放在今天,绝对是琴书诗画皆通的文艺女神呀!晚年萧娴尤其眷念故乡,多次回贵阳,将百余件作品捐赠家乡,陈列于翠微阁。一九九七年离世,享年九十五岁。
6中国第一位女学校长——李慧仙
李慧仙,清朝贵州贵筑(今贵阳)人,她是顺天府尹李朝仪之女儿、清末著名维新派大臣李端棻之堂妹,变法维新领袖之一的梁启超之妻。她幼承庭训家学,熟读古诗,善于吟诗作文,且擅长琴棋书画,有才女美誉。她慧眼识英才,不爱金钱爱文章,"非梁不嫁"。光绪十七年(公元1891年)23岁时与19岁的梁启超结婚。之后,在梁的影响下,努力学习新学,思想认识不断提高,全力支持康有为、梁启超的"公车上书"和保国会。二十二年(公元1896年)又随梁启超到上海创办鼓吹维新的《时务报》,并在上海创办女子学堂,她但任提调(校长),成为中国第一位女学校长。李蕙仙与丈夫一起经历了清末民初政坛、文坛的惊涛骇浪,她总是给梁以安慰和鼓励,与梁相依为命,助梁施展才华,替梁抄录文章,做梁文的第一位读者。梁启超的九百余万言著作,自有李蕙仙的功劳。她于1924年9月13日病逝于北京。
(梁启超发妻李蕙仙(右一)和梁思成一家)
7蔓萝姑娘——罗星芳
说到“蔓萝姑娘”罗星芳,我们这个年纪的人可能很少人知道,可是回家问问老一辈的人,他们那个年代的人对这个名字可都是耳熟能详。罗星芳,布依族,国家一级演员,一个出生在贵州安顺地区关岭县的布依族姑娘,在舞剧《蔓萝花》中成功的塑造了一个苗族姑娘的形象,在1961年,由贵州歌舞团罗星芳演出的《蔓萝花》影片,在捷克国际电影节上获优秀奖,又在瑞士洛加诺国际电影节上获荣誉奖,打破了贵州电影史和舞蹈史上的空白。
(罗星芳以及剧照)
8双枪女匪首——陈大嫂
陈大嫂原名程莲珍,乳名程伊妹,系贵州长顺县广乡顺朝摆村人。虽然陈大嫂已经去世逾半个世纪,但在惠水长顺一带上至古稀老人,下至黄口小儿,无人不知陈大嫂。在他们眼中陈大嫂是骑马打双枪的女枭雄,是生性叛逆的烈女子,也是热情开朗的亲戚族人。她少女时由于长得窈窕高挑,皮肤细嫩白皙,面容清秀,被当地群众称为大美人。后嫁给有钱有势的大地主陈正明为二房,人称陈大嫂。陈正明病死后,陈姓近房来抢夺陈正明的千顷良田,被陈大嫂手拿双枪赶走,从此,陈大嫂“双枪女人”的名声远近闻名。后来陈大嫂沦落为匪攻县城,被解放军击退,陈大嫂潜逃多日终落网。最后毛主席特赦了陈大嫂,他用肯定的语气说:“不能杀!”又幽默的说:“好不容易出了一个女匪首,又是少数民族,杀了岂不可惜?”陈大嫂从此悔过并屡立功。后来毛主席逝世了,陈大嫂得知后,在家里为毛主席设了灵堂,哭得昏死过去好几次。
陈莲珍(右)与电视剧《蒙阿莎》的演员合影,该剧以陈莲珍的人生故事为蓝本创作而成
9人民币女郎—石奶引
1987年第四套壹圆人民币上画面右边的侗家女子头像是从贵州江县庆云乡佰你村村民石奶引少女时代的头像。“要不是后来有人说钱上的女孩像我,这件事我恐怕就记不起来了。”这是石奶引对于自己的头像出现在人民币上是这样说的。小时候的石奶引,就很是引人注目了,翘翘的鼻子,美丽的大眼睛,还有那头乌黑的长发,让她看起来楚楚动人,被誉为寨子里的“一枝花”。不仅如此,她还心灵手巧,唱歌、刺绣、织布、染布,一学就会。到14岁的时候,她就能独立织布、染布做衣服了。
10蔬菜西施——
李桂莲
反季节蔬菜已进入寻常百姓家,可是大家并不知道反季节蔬菜的“母亲”是谁。这个反季节蔬菜的“母亲”就是贵州省蔬菜专家、贵州省农科院名誉院长——李桂莲。李桂莲出生在安顺一个平民家庭,中学时喜欢生物并深受“米丘林学说”的影响,立志献身于农业科学。1960年她考上了贵州农学院果蔬专业,4年后学成分配到农科院园艺所工作。1979年秋天,发现“天然温室”——罗甸,这成为李桂莲事业的重要拐点,后来,她被当地农民称为“红水河畔女财神”。1987年7月在北戴河,李桂莲受到邓小平接见,她的反季节蔬菜栽培技术,走出贵州,走向全国。近40年来,李桂莲在蔬菜栽培及育种工作中,敢于创新,理论联系实际,因地制宜,实事求是,为贵州蔬菜全年供应及广大农民脱贫致富作出了突出的贡献。而她把取得的成就,归功于自己对科研、对事业、对农村、对农民深厚诚挚的热爱。
(1987年,李桂莲在北戴河受到邓小平接见(右二))
11最美乡村医生——李春燕
李春燕是贵州从江县大塘村的乡村医生,大塘村是一个苗族村寨,有2500多名苗族村民,由于交通不便,经济落后,人们缺医少药,村民看病要走很远的山路到乡里,重病要到县里治,较高的医疗费用村民们承担不起,李春燕来到这里,一个人担负起了十里八乡的医疗重担,2005年她因积极抢救一个婴儿的事迹在网上被报道,引发了社会各界关注,并被评为2005年感动中国人物。2006年被评为全国优秀乡村医生、中国十大杰出青年,2008年被评为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2009年被评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2010年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2011年被评为贵州省优秀党员。
12辣椒西施——老干妈
一个没上过一天学,仅会写自己名字的农村妇女,居然在短短6年间,白手起家,创办了一个资产达13亿元的企业!创造这个真实童话的农村妇女名叫陶华碧,单说她的名字,许多人也许茫然不知,但提起老干妈,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啊。为了感谢老干妈对社会做出的贡献,政府奖励给她A8888的车牌,这是多少钱都买不来的哦。如今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喜欢老干妈的可不只有中国人,全世界只要有华人的地方就有老干妈,陶华碧在国外可是被称为“教母”哦。
13全民女神——妈妈
在我们每个人的心里,一直以来都有一个无人可以取代的女神。小时候,我们觉得她是世界上最漂亮美丽的,总是依赖着她,一步都不想离开她;我们一天天长大,我们的女神却一天天变老,已不再年轻漂亮,曾经青黑的发丝开始染上了白雪的痕迹,白净光滑的脸上慢慢爬满皱纹,窈窕挺拔的身姿开始弯曲,步履开始变得蹒跚,她,就是我们的母亲......不论她变成什么样,她依然是我们心目中最美的女神,没有之一。
我们贵州这么多的女神,而且还跨越各行各业
耍得起刀剑,舞得起笔墨,上得了战场,种得了田地
真是能文能武,上得厅堂,下得厨房
让我们一起为这些女神点ZAN!
更多精彩请关注贵州新媒中心旗下微信公众号:
贵州热点(cn0851com):贵州热点资讯、社会生活信息播报平台
贵阳通(guiyang360):贵阳吃喝玩乐攻略,你的贵阳生活助手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