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炀帝的萧后曾嫁五位帝王李世民也娶过她吗,李世民真的娶了杨广的女儿吗

时间:2022-10-06 21:26:27阅读:839
高成 时拾史事三四年前,考古人员对扬州曹庄的一座隋唐古墓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在M1号墓主墓室,一块墓志披露了重要信息,上面写着:“隋故炀帝墓志……隋大业十四年太岁……一日帝崩于扬州江都县……拎流珠堂其年八…
  • 国家话剧院著名国家一级演员。曾在《红色摇篮》、《井冈山》、《开天辟地》等三十多部…

高成 时拾史事

三四年前,考古人员对扬州曹庄的一座隋唐古墓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在M1号墓主墓室,一块墓志披露了重要信息,上面写着:“隋故炀帝墓志……隋大业十四年太岁……一日帝崩于扬州江都县……拎流珠堂其年八月……西陵荊棘芜… … 永异苍悟……贞观元年……朔辛……葬炀……礼也方……”

墓主人原来是隋炀帝杨广!老熟人呀,稍有点历史常识的都知道他。既然M1号墓是隋炀帝墓,隔壁那座十有八九应该是萧后墓了。果然,M2号墓出土了一套凤冠,此冠“工艺精细,组合复杂”“饰件鎏金,镶嵌珠玉,为女性用品,具有很强的礼仪象征性,等级身份较高者才能享用。”另外,遗骨的鉴定结果显示,M2号墓墓主是一位女性,年龄在56岁以上。结合考古报告与文献资料,可以断定是萧皇后无疑。关注微信公众号:时拾史事(historytalking)

(出土时的凤冠)

请点击此处输(复原后的凤冠,左图为正面,右图为反面)入图片描述

迷倒五位君王?

经历一千三百多年的沧桑,萧皇后再次来到了人们面前。对于这位历史人物,老百姓并不陌生,特别是在两三百年前,随着小说演义的盛行,民间流传着许多和她有关的香艳故事。有人说:她是一个狐媚的女人,一生先后被五位统治者占有,晚年回到长安,虽然徐娘半老,但风韵犹存,见到她,正值壮年的李世民无法压抑内心强烈的占有欲,封她为昭容。清初小说家褚人获的《隋唐演义》六十九、七十回,讲的就是萧后跟李世民的暧昧故事。

书中说有一次唐太宗散朝,行至凤辉宫前,突然听到阵阵笑声。这帮宫女在笑什么呢?李世民便问了一个宫奴,宫奴说:“在倚春轩院子里,看萧娘娘打秋纤耍子。”听说是这样,李世民顿时精神百倍,连忙跑去偷窥,只见秋千架子上,“站着一个女人,浅色小龙袄,一条松色长裙扣了两边,中间扎着大红缎裤,翻天的飞打下来,做一个蝴蝶穿花。又打下来,做一个丹凤朝阳;改了个饥鹰掠食势,扑将下来。”真是“风流袅娜,艳态轻狂。”李世民侧着身子,看得如痴如醉,突然,一个宫女不解风情,发现了李世民,坏了他的好事,喊了声:“万岁爷来了。”眼见自己已经暴露,李世民只好尴尬地走出来,见萧后一面,萧皇后说:“妾以衰朽之姿,得蒙恩宠,实出意外。”

随后,李世民还邀请萧皇后看灯,席间二人觥筹交错,度过了一个难忘的夜晚。但在萧后看来,似乎有些平淡,“今日突然临幸,在妇女家最难得之喜,他则不然,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岂是云。哓得太宗宠一个如花似玉的武媚娘,自知又不能灭了一二十年年纪,反老还童起来,与他争去。”眼见萧后突然获得皇帝临幸,一旁的武则天醋意大发,因为她发现“那萧后无限抑扬、婉转丰韵关情处,竟不似五十多岁的光景”,暗想:“他那种事儿,不知还有许多勾引人的技俩。”于是醋坛子被打翻,为了防止萧后与自己争宠,武则天不停地说萧后坏话,最终害死了她。

在蔡东藩的《唐史通俗演义》中,也有类似的内容,因为理解上的难度较小,直接给原文吧:

“太宗见她(萧后)楚楚可怜,益加悯惜,遂对她好语温存。萧后本是个尤物,不晓得什么节烈,但教有人爱她,无不乐从。况太宗正在盛年,生得恣表绝伦,不比那故主炀帝,昏头磕脑,毫无威仪,此时既已入宫,乐得攀龙附凤,再享几年欢乐,于是拿出生平伎俩,浅挑微逗,眉去眼来,那太宗渔色性成,连弟妇且充作妃妾,何论一个亡国故后,彼此情意相同,自然如漆投胶,熔作一片,趁着闲暇的时候,便同去上阳台梦了。”(十六回)

“原来太宗素性好色,见有美貌钗裙,往往不肯放过,所以弟妇杨氏,及隋后萧氏,一古脑儿收入后宫,充作妾媵。此外妃嫱嫔御,也不可胜数。”(十七回)

故事中的破绽

最近几年来,历史题材的电视剧充斥荧屏,看完以后,不禁感慨:部分编剧的脑洞真大;但回过头来,再看明清小说的情节,天哪,原来古代的一些小说家脑洞也不小。当然,电视剧、小说没必要跟史实一致,它们取材于历史,又不同于历史。但许多人分不清历史与小说、电视剧的差别,往往将二者等同起来,那就有失偏颇了。如果站在历史的角度来看,民间流传的萧后、李世民故事,至少存在三大明显的破绽。

第一个破绽出在武则天身上,褚人获《隋唐演义》中,武则天深受李世民宠爱,她嫉妒萧后,怕萧后跟她争宠,最终害死了她。然而在真实的历史中,武则天在贞观年间混得很差,入宫十余年,从武姐姐熬成了武阿姨,依然只是个卑微的才人,未尝升过一阶,也没有生下一男半女,唐太宗不喜欢她。萧后之死与武则天更是风马牛不相及,人家是年龄大了,正常死亡。作者这样写,一来是为了制造矛盾冲突,使剧情更加精彩,如果直接写萧后是病死的,显得平淡了些,不吸引读者;二来可以突出武则天的心狠手辣,丰富人物形象,为后文害死更多人埋下伏笔。在清代,大多数人对武则天的印象就是:狠毒、狐媚的妖妇,把害死萧后的锅背在武则天身上,符合人们的认知。

第二个破绽比较考验能力,不知道你有没有看出来,那就是年龄。在正史中,萧皇后与隋炀帝年龄相仿,她比李世民年长三十岁左右,贞观二十二年去世时,已经八十高龄。但在小说中,变成了“竟不似五十多岁的光景”,强行让萧后年轻了二十多岁。作者真不知道萧后的年龄吗?并不是,他这样写,是有意为之,你想呀,如果不将年龄调小,读者会相信三十岁的李世民喜欢上七八十岁的老太婆?而且下调的幅度也有讲究,若降个几岁十几岁,还是太老了,要是说她三四十岁,那就太年轻了,不符合前面的剧情,容易矛盾,所以写个五十多岁。

第三个破绽我们在前几期略微提过,那就是颜值的问题。在蔡东藩的小说里,李世民“恣表绝伦”,杨广“昏头磕脑,毫无威仪”,但事实上,李世民不帅,杨广也不丑。据史书记载,李世民长得太过威严,甚至让进谏者望而生畏;杨广则是“美姿仪”“善属文”,才貌双全。因为后代百姓受“成王败寇”的影响很深,下意识认为亡国之君一定是个猥琐男,但实际上,亡国和颜值没有必然联系,人不可貌相。

幸运的女人

在真实的历史上,萧皇后到底是什么样的人?除了隋炀帝,她有没有被其他统治者占有过?

萧皇后出生于名门望族——兰陵萧氏,父亲萧岿,西梁政权第二代皇帝,“有才学,兼好内典”,因为在政治上支持杨坚,隋朝建立后,朝廷对他恩赏有加,“高祖受禅,恩礼弥加,遣使赐金五百两,银千两,布帛万匹,马五百匹。”萧岿入朝,文帝下旨,萧岿位在王公之上,回去时,皇帝又亲自到浐水践行。杨萧两家关系融洽,为双方联姻打下了良好基础。

虽然家境不错,但萧皇后并没有过上富家大小姐的生活。江南有风俗,二月出生的孩子不吉利,而萧皇后恰好就是二月生的,因为犯了忌讳,父亲不愿意养她,把她交给季父萧岌,不幸的是,萧岌夫妇不久便驾鹤西去。于是又转给舅氏张轲养,张家非常贫穷,要吃没吃,要喝没喝,萧皇后没有办法,只好“躬亲劳苦”,饱尝生活的艰辛。贫穷的日子虽然苦涩,但未尝不是一笔财富,萧皇后一生大起大落,但处境再差,也不会比童年时更糟,要是一般人,经历亡国亡夫之痛,没准早就心里崩溃、自杀身亡了。

萧皇后没有被父亲抚养过,但她的运气倒是非常好。开皇初年,隋文帝给晋王杨广选妃,杨广“美姿仪,少聪慧,高祖及后于诸子中特所钟爱”,能把女儿嫁给皇帝爱子,那是多少家庭梦寐以求的事情。最终萧岿获得了这个机会,隋文帝准备在她的女儿中挑一个,成为晋王妃。具体怎么选呢?答案竟然是占卜。一开始给萧家其他女儿算,结果都不好,眼看机会就要丧失了,萧岿突然想起自己还有个女儿,于是把萧皇后从舅家接来,一占卜,竟然是大吉,就这样,萧皇后成功胜出。北上后,隋文帝见过儿媳,感到非常满意,因为她性格温婉柔顺,有见识,还非常好学。

(白冰版萧后)

(刘晓庆版萧后)

(鲍玉菁版萧后)

(你最喜欢哪个版本的的萧后?)

二十多年后,晋王顺利成为太子,并继承皇位,萧氏理所当然的母仪天下。在争夺储位的过程中,杨广体现出了高超的自制力,父亲喜欢节俭,他就把琴弦弄断,故意不清洗,使父皇以为他不好声色;母亲嫉妒心强,厌恶男人纳妾,杨广就经常和萧后秀恩爱,让母亲认为他们心中只存彼此,没有外人,杨广总共三个儿子,两个为萧后所生,其他姬妾生了孩子,杨广都不养育,怕消息传出去,母后说他用情不专。萧后作为晋王妃,也极力讨好婆婆,每次婆婆派奴婢到府里,萧后不敢有丝毫怠慢,她放下身份,跟婢女一起吃饭。独孤皇后对文帝的影响很大,能争取到她的支持,便在争夺储位时具备了优势。

但在大业年间,杨广的本来面目还是暴露了,他大兴土木,徭役繁重,天下怨声载道,有人为了不被抓去当壮丁,甚至把手脚砍断,美其名曰“福手”“福足”。种种失德行为,萧后看在眼里,痛在心里,她常年跟随丈夫出行,知道丈夫做的不对,但又不敢指出来。就这样,又过了十几年,大隋帝国已经风雨飘摇。江都之变前夕,有人对她说:“外边好像有人要造反。”萧后一听,这还了得,那你赶紧转告皇帝吧。谁知炀帝听后,非但不感谢宫女,反而杀了她,并说:“非所宜言”。后来又有人向萧后报告:“外面有人预谋造反。”这回皇后自己也看淡了:“天下事一朝至此,势已然,无可救也。何用言之,徒令帝忧烦耳。”局势已经到了这个地步,还跟皇帝汇报什么呢,算了,别去烦他了,让他默默接受亡国的命运吧。没过多久,宇文化及发动政变,隋炀帝身死人手。

萧后有没有被其他人娶过?

世间没有不散的筵席,所有人都终将远去。一段三十余年的婚姻,又有谁料到最终的结局。丈夫死了,国家亡了,萧后落入了宇文化及手里,跟着他北上。宇文化及如何对待昔日皇后?对他有没有非分之想?史书中并没有明显的证据能够证明此说,《隋书·宇文化及传》只是讲:“化及于是入据后宫,其自奉养,一如炀帝故事。”萧后已经五十多岁了,在隋唐时期,这个年龄偏大,就算去世了也不算短命,宇文化及会对这样一个将死之年的老太婆感兴趣?还有,宇文化及的弟弟宇文士及娶了隋炀帝的长女南阳公主,按辈分算,萧后跟他的父亲是一辈的,所以说宇文化及不大可能娶萧后。

那窦建德会不会娶萧后呢?也不大可能,因为他讨伐宇文化及的时候,打出的旗号是为隋炀帝报仇,“吾为隋之百姓数十年矣,隋为吾君二代矣。今化及杀之,大逆无道,此吾仇也。”既然是尊奉隋朝的,怎么能抢占隋炀帝的皇后呢?而且窦建德政权“依倚突厥”,需要借助突厥的势力,突厥的可贺敦,正是隋朝嫁过去的义成公主,如果窦建德对萧后有出格的事情,传到义成公主耳里,必然会付出代价。所以窦建德对萧后一直礼遇有加,刚打进城池,“先谒萧皇后,与语称臣”,后来萧后北上,他又“勒兵千余骑送之入番”,彻彻底底的善待。

至于突厥可汗,他娶萧后的可能性同样微乎其微。首先,萧后的年龄摆在那里,北上时带着自己的孙子以及萧家的后代,处罗可汗感念隋文帝的恩德,当年他父亲启民可汗就是隋文帝册立的,所谓:“我父失国,赖隋得立,此恩不可忘。”所以他把流落在突厥的中原百姓都交给萧后的孙子,杨政道管理,在定襄城,杨政道行隋朝正朔,设置百官,人数达一万人。既然感恩隋朝,又想利用以杨政道为代表的前隋残余势力与唐朝对立,怎么可能还会对杨家的祖母下手呢?还有一点,萧后是义成公主特意派人从窦建德那迎接来的,是公主的贵客、长辈,就算看在可贺敦的面子上,也不可能对萧后下手。

然而,突厥还不是萧皇后人生的最后一站,在大漠待了十年后。贞观四年,李靖率军讨伐突厥,在战斗中,唐军取得了胜利,颉利可汗被生擒,义成公主被杀死,年过六旬的萧后带着孙子,重新回到了阔别已久的长安城。四十多年前,她就是在这里跟晋王结婚,当时两人都还年轻,都非常有才华,大隋帝国蒸蒸日上。可如今,雷塘坟头的草木已经很高了,自己也从大国皇后沦为一介战俘,造化弄人呀。尽管隋王朝像流星一样划过了夜空,中国进入了贞观年间,但萧皇后的家族并未就此衰落,除了弟弟萧瑀,兰陵萧氏还有好几人在唐朝担任宰相,此外,李治的萧淑妃也出自这一家族。

时间默默流逝着,转眼间又是一十八个春秋,贞观二十二年三月,萧后去世了,得知消息,李世民“诏复其位号,谥曰愍,使三品护葬,备卤簿仪卫,送至江都,与炀帝合葬。”奔波十二载,守寡三十年,萧后总算与丈夫在地下相会了。萧皇后是前朝的皇后,李世民干嘛给她这么好的待遇呢?原因有三,首先,李世民和杨广本身就有亲戚关系,登基后,李世民还娶了隋炀帝的女儿,生了吴王恪,亲上加亲了。第二,这样做可以安抚前隋旧臣以及兰陵萧氏,让他们更好的为大唐效力,体现本朝的宽容与大度。其三,寓意唐朝继承了隋朝,彰显本朝的的正统性,李渊毕竟是受隋恭帝的“禅让”建立大唐的,他们起兵前也是隋朝的高官。如今隋朝的皇后去世了,当然得表示一下。

“君王忍把平陈业,只博雷塘数亩田。”能够与皇后合葬扬州城,若杨广泉下有知的话,应该比较满意这个结局,他生前热爱江南,参与过平陈之战,担任过扬州总管,会说一口流利的吴侬暖语。大业末年对人生绝望后,他放弃两京,选择在江都,一座靠近运河的城市聊度余生。皮日休说:“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杨广急功近利,葬送了江山,但千百年后,运河两岸百姓仍然在享受他的成果。

(出土的隋炀帝牙齿)

当然,杨广和萧皇后已经看不到这些了,他们早已化为冢中孤骨,据考古报告显示,M1号墓东耳室发现两颗牙齿,齿龄五十岁左右,应该是隋炀帝的;M2号墓清理出一具人骨,保存条件较差,牙齿仅存4颗,身高约1.5米。繁华落尽,帝后二人直接留在人间的,也只剩这些了。

九重城阙悲凉尽,一聚园林怨恨长。

花忆所为犹自笑,草知无道更应荒。

诗名占得风流在,酒兴催教运祚亡。

若问皇天惆怅事,只应斜日照雷塘。

——徐振《雷塘》

【参考文献】

《隋书》《新唐书》《旧唐书》《资治通鉴》

南京博物院等: 《江苏扬州市曹庄隋炀帝墓》

束家平:《江苏扬州曹庄隋炀帝墓考古发掘成果》

【可爱的作者】

作者新浪微博/博客昵称:“高胜寒1995”,里面有更多精彩文章,欢迎关注骚扰^_^

在“时拾史事”公众号连载了近一年,被很多人追看过的《宋朝短信》已经出版啦。购买请戳宋朝有人@你:这就是霸道员外的日常,或点击文末阅读原文

往期热文

翻新怪谈——剜心

二十万慰安妇的命运

消失的民国“贵族”大学

你用火锅拯救冬天,你却不了解它

二战时纳粹德国的异族军团(一)

陈子昂:老子有钱任性! | 我唐日常(六)

关注微信公众号:时拾史事(historytalking)

投稿:[email protected]

时拾史事是今日头条签约作者

读者群号 535858375

隋炀帝的萧后曾嫁五位帝王李世民也娶过她吗,李世民真的娶了杨广的女儿吗

李世民为何要娶年近60岁,还曾嫁给五个帝王的萧皇后?

隋朝萧皇后出生在一个显赫的家庭,萧皇后出生于二月。根据习俗,这个时候出生的人是不好的。因此,萧皇后年轻时被他的叔叔和叔叔收养了。隋朝立足后,隋文帝招募萧皇后为妻,萧皇后得以进入隋朝宫殿。但当隋文帝不在,萧皇后凭他的实践和实力让五代帝王败在了她外貌下。

萧皇后是南朝梁明皇帝的女儿。是在于20年2月19日出生在首都侯亮江陵。她天生美丽迷人。从13岁开始,她嫁给隋朝的晋王妃,她经历了六任丈夫,包括杨光、窦建德、突厥楚洛汗、李记汗和李世民。尽管她身上的标签已经从年轻女孩、正常女孩和阿姨,但她的外貌从未被低估。在生活在萧皇后的时代,即使是变化相对缓慢的民族头衔也已经变成了梁、陈、隋、唐。然而,她自己作为有外貌女性代言人的身份一直保持着繁荣,这在历史上是相对罕见的。

要知道萧皇后被宇文化及接收的时候至少53岁了,如果说萧皇后五十来岁的时候还能勉强认为是徐娘半老风韵犹存,那么此时已六十多岁饱经磨难的萧皇后,就算再怎么驻颜有术,也难逃岁月的侵蚀吧。

当隋帝成立时,萧皇后已经40岁了。然而,她仍然是漂亮的,就被隋帝深深地宠坏了。在隋帝统治期间,他是非常不公正、不道德的。萧皇后的许多好话和忠告都失败了。当隋帝在江都变故时,萧皇后已经50多岁了,当隋朝的建筑即将倒塌时,萧皇后不得不与隋代的后裔一起逃命,先后被流放到宇文化及、窦建德等地,然后被突厥军队带走。萧皇后也正式如此用她的外貌征服了许多帝王

隋炀帝的萧后曾嫁五位帝王李世民也娶过她吗,李世民真的娶了杨广的女儿吗

萧皇后已经出嫁了5次,李世民为什么还要娶她?

首先我们要知道的是根据史料记载唐太宗并没有迎娶萧皇后,只是从突厥手中接回萧太后并礼待于她,要知道的是这时的萧太后已经是60多岁了。但是唐太宗有没有和萧皇后之间发生一点什么事情我们就不得而知了。我们就来聊一聊60岁的萧皇后为什么值得唐太宗迎接回京并以礼待之。

能成为皇后者大都身份地位和才学姿容缺一不可,而萧皇后更是如此。史书中记载,萧氏温婉端庄、聪慧好学、知书达礼、姿色娇媚,年仅九岁时就因为姿色出众,选美入宫。因为隋文帝想从向来关系颇好的萧氏选取一位作为次子杨广的妃子,在因缘际会下萧皇后的父亲萧岿推荐了平时并不受自己待见的萧皇后。萧皇后因为自身才貌皆佳,深得隋文帝和独孤皇后的宠爱,与自己丈夫之间的关系也十分和谐,因此一步步的站稳了跟脚,同时用自己的智慧在杨广登基称帝过程中立下了汗马功劳,被杨广以正室身份封为皇后。隋炀帝在登基称帝后,多有暴行,萧皇后数次婉谏无果,史书中对此有多次记载。而杨广妃嫔众多,但对于皇后萧氏一直相当礼遇。杨广曾数次下江南,萧皇后必随行,体现了杨广对于萧皇后的重视。

然而好景不长,杨广在江都政变中被宇文化及杀害,萧皇后带着女眷被乱军逃到柳城,又被窦建德安置于武强县。时突厥处罗听闻萧皇后美色,遂动了心思,遣使者迎接萧皇后,窦建德不敢不从。萧皇后与一众流民在突厥定襄立隋炀帝之孙杨政道为帝,在大唐贞观四年,唐太宗战胜突厥,迎接萧皇后回京,这时萧皇后已经六十多岁了,在我看来以当时的保养水平,萧皇后再风韵犹存也应该打动不了唐太宗的心了,礼待萧皇后只是因为唐太宗作为人间帝皇的气度使然。

有许多小说演义上称萧皇后比杨广小、天保二十年出生、自突厥南反时年四十多岁、与唐太宗关系暧昧、甚至封为昭容等。因为一系列小说改编成了大家熟知的影视剧作品,所以有了萧皇后被叫做“萧美娘”,五嫁他人的说法。在隋唐演义里更是说萧皇后本是太子杨勇的妻子,后来被杨广霸占,还有萧皇后在京城调戏李世民,和李密私下勾连的一些小说情节,这些没有历史根据,小说作家编造而出突出小说情节的写作手法而已。

相关资讯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