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筝是谍战剧巅峰(谍战剧 风筝)
谍战剧,看的就是惊心动魄,那种揪心的感觉,让你一集又一集的,欲罢不能,甚至隔着屏幕都想把敌对卧底给揪出来,恨不得痛扁一顿。
那么国产谍战剧这么多,能被称之为经典的王者的有几部?有人推《潜伏》,有人推《悬崖》,但是大多数网友,心系“谍战剧之父”柳云龙十年磨一剑的《风筝》。
现在我们看到的《风筝》是阉割版,原版为51集,历经五年的审查与修改,最终才得以上映,而前期筹备与拍摄,又用了足足的五年,前后十年的光阴,才有了今日的《风筝》。
一部46集的电视剧,但在前20集的时候,已经将卧底潜伏的故事,讲述的差不多了,故事很明朗了,但这部分不过是铺垫,甚至是框架,只为“引玉”后续的26集的故事。
这个设计很有别于,此类题材的其它作品,因为纵观很多谍战剧的套路,那就是最后一集,隐藏者出现,实现大决战的画面,但风筝却不是这样思路,堪称另辟蹊径。
前20集表现的很常规化,那就是伪装,获取有价值的情报,那后半部的26集,才是整部剧的精髓开始,因为郑耀先要洗刷身份,就是要与曾经的爱情、友情,进行“信仰”割离。
所以《风筝》是披着“谍战剧”的外壳,讲述的是“信仰”与“人性”的故事,因为有情,才有了后来的撕心裂肺,才有了摧心肝的痛点,所以看似平淡的故事,却才让人处处揪心。
只要是人,就存在有七情六欲的,共产党人有,国民党人亦有,因为信仰的不同,让他们处在敌对的双方,如果说谁有错,就错在了他们分处不同的阵营,命也。
郑耀先把曾经生死与共的弟兄们,一个一个送上死路,做为人,能不痛苦?能不撕心裂肺?虽说,有悖于忠义,但在信仰与国家之前,他没有忘记底线,这才是最挣扎的地方。
当年的“恶贯满盈”“郑耀先”,隐遁化名周志乾,继续蛰伏提供大量的情报,帮助我方消灭残余的党羽,但是因为老对手“韩冰”的到来,让他不得不改变计划,提前暴露自己。
虽说为老特工,但是因为着急与心慌,还是给身为同行的老婆林桃,留下了破绽,这段戏,可以说让人感觉胸闷,因为林桃是国民党,但是为爱,选择牺牲自己,保全了自己的丈夫。
虽说凭借写信的字体特征,以及留下的“戒指”信物,但仍旧无法确凿的证明,人人痛恨的“鬼子六”就是“风筝”,但是好歹组织上,对待他的态度,算是认可了,接着就是对付宫庶。
宫庶算是郑耀先军统时候的徒弟,也是过命的兄弟关系,因为“剃刀”林桃的死亡,让他也猜到了周志乾,就是化名的六哥郑耀先,甚至不顾自己的安危,也要找到他,让他安全离开。
虽说宫庶果敢隐忍、狡计百出,让多次的抓捕计划破产,但是兄弟情,在信仰的面前,还是薄如纸,最终能摸准宫庶的脉,熟悉他的思维方式的,只有他的老师与偶像:六哥郑耀先。
宫庶在预想的地方,遇见了自己想要见到的人,万分惊喜的重逢,等来了却是六哥颤抖的手,举起来手枪,对准自己,那一刻的宫庶,是茫然的,是吃惊的,甚至六神无主。
因为他不敢相信,杀人如麻的军统六哥,也叛变了,于是他悲愤的,把郑耀先带来的点心摔了,等来的郑耀先的回答,却是:“我从来就没有信奉过你们的主义。我是一个共产党员!”
这个时候宫庶心理基础顿时坍塌,而郑耀先何尝又不痛苦?自己一手调教的,在军统的时候,这是过命的兄弟,太依赖与信任自己了,如果不是信仰的不同,他能下的了这个手?
抓捕潜伏在重庆的宋孝安,本来是得到了上峰的指令,装扮成瞎子,已骗了公安人员数道视线,就要上船的宋孝安,是能够安全撤退,回家侍奉老母亲,但是结局改变了。
因为这个时候,装作成乞丐,不经意的在码头出现了,目的就是指认曾经的铁杆兄弟,同样也是凭借曾经的了解,让他一击必中,看到了宋孝安的出现。
但因为日思夜想的六哥出现了,宋孝安激动万分,那股生死一辈子的感觉,骤然上身,他以为郑耀先暴露了,掏枪射击掩护,放弃了登船的机会,可以说非常有血有肉。
最终被打成蜂窝的宋孝安,并未能在老母的膝前尽孝,但他是带着笑容死去的,因为他保护了自己视为兄长的六哥。但郑耀先的心却在滴血,他泪流不止,他是愧疚的。
虽然任务,他完成了,对得起组织,对得起信仰,但是对不起曾经的兄弟情,因为这些人,也是他曾经生死与共的兄弟,都是过命的交情,他能不心痛?能不纠结?
如果说当年林桃的死,让郑耀先痛不欲生,那么好兄弟宫庶和宋孝安,却因自己丧命,他们虽恶,但对他郑耀先却是忠心耿耿,如果不是信仰,绝对不是这样的结局。
除掉风筝,曾经是国民党的重要任务,除掉影子,也是我党的绝密任务,任谁也没有想到,风筝是谁很早就是明朗,但影子却是一个又一个,始终都是替身,没有见到庐山真面目。
任谁也没有想到,影子就是比共产党还共产党的韩冰,而风筝就是比国民党还国民党的郑耀先,两个最高超、最隐秘的高级特工,30多年的斗智斗勇,构成了全剧最大的悬念与看点。
1931年入党、情报科科长的韩冰,论资排辈这绝对是不容置疑的老革命,他与军统六哥郑耀先,很早就是针尖对麦芒了,在她的岗位上,太想立功除掉这个害人精。
延安时候的过招,让韩冰头疼又无奈,抓不到把柄,始终没办法。再到审查周志乾时期,虽然肯定他就是军统的郑耀先,但还是没有证据,依旧是无奈。
不打不相识,在肃清的时候,韩冰与郑耀先同时被下放,让两个同病相怜的人,居然有了情丝的萌生,可以说这个时候,郑耀先是爱韩冰的,因为她是一个党性纯粹的人。
再到“四人帮时期”,,上书替韩冰伸冤,并且勉励韩冰,相约两人一同活下去......等到苦尽甘来的时候,却最终发现是“图穷匕首见”,因为两个人都发现了彼此的破绽。
“宫门倒”的邮票,让郑耀先才觉察到韩冰才是影子,而江万朝的死不过是掩饰;这边呢,寒冰也知道了,“周志乾”被陈国华派来的人秘密地接走了,去抓捕当年来山城的宫庶。
最终在要幸福晚年的时候,彼此互相信赖打算相依为命的两个人,却发现原来对方一直是自己要找的人,可不同的理想和不同的信仰,最终让韩冰饮鸩自尽。
以上的剧情安排,这才是《风筝》的过人之处,它不在讲述冷冰冰的敌我关系,而是穿插各种情在里面,可以说每个人物,都是有血有肉,不是脸谱化,也并非木头人。
就像韩冰自己最后说的那样:自己都忘记自己是影子了,这些年的严于律己,已经让自己非常的共产党了,怎么可能想得到比军统还军统的六哥,居然是共产党,这玩笑大了!
反观郑耀先呢,在军统时期的表现,血腥与残忍,任谁也想到,他是共产党,因为他的身上,有那种狠辣的兄弟情,有那种让人恨得牙根痒痒的手段,这才是最大的掩藏。
但是最终呢,寒冰没有忘记自己的任务,而风筝也没有因为情,就是困住自己的格局与信仰,这远远地突破了谍战片的剧情设计,所以它的过审很难。
虽说这些年,有关抗战的题材已经放宽了,比如《长沙保卫战》,讲述一代名将薛岳,带兵阻击日寇的进攻的历史,因为在这段时期,抗日的人,都是没错的!
但不代表,有的历史因为有功就是抹平与洗白,有篇文章《孟良崮战役纪念地,纪念张灵甫之风盛行,粟裕之子为此写信怒斥》,张灵甫有功于抗日,但不代表他的信仰就是正确的。
那么《风筝》的内涵,就是信仰凌驾于万物,只有信仰才能让人此生不变,爱情、亲情、友情等,在大是大非的面前,都可以放弃与抛弃,即使自己再委屈,也是此生无憾。
电视剧《风筝》的重大意义之处,那绝对不是你对我很好,就是可以放弃立场与信仰,可以有情,但不能被情所困,这才是正确的人性与思维,所以纪念张灵甫,真有点离谱了!
《风筝》刻画的人物“郑耀先”,那就是太有血有肉了,多年的卧底生涯,让他在某个时间段上是迷糊的,是”风筝“还是“军统六哥”,但唯一不变的是信仰与底线!
《风筝》是一部让人值得思考的良心佳作,它融合了生死别离、相爱相杀、人生命运等诸多元素,不仅仅局限在谍战剧的“套路”上,而是通过一个好故事,浓缩一段历史。
柳云龙的这部佳作,能有如此的心胸和气魄,实属来之不易,因为敢拍这样的剧情,不怕触雷,愣是熬了十年,这份执着与努力,无愧“谍战片教父”的美誉。
电视剧《风筝》好看吗?
从拍摄完成到时隔五年后顺利开播,从“谍战教父”的美誉到再度刷新观众对谍战剧的好评,从和《潜伏》《士兵突击》并驾齐驱赢得零差评口碑,柳云龙带着他的最新力作《风筝》从2017年年底到2018年年初再度霸屏,成为收视和口碑俱佳的上乘之作。
这部没有小鲜肉小鲜花,没有抠图和流量明星,甚至除了男主角柳云龙帅气撑场外,其他主演可以说并不算帅,罗海琼也是画着高原红的丑化的妆容,甚至有些经典配角如马小五可以说丑的很有性格,虽然有爱情的桥段,但是尽量的弱化,就是这样一部“三无”电视剧,却赢得了豆瓣评分8.5的高分,这就是时隔12年后,柳云龙带着《风筝》带给观众的再度惊喜和经典。
《风筝》的故事以潜伏于军统内部的共产党员“风筝”的人生与情感经历为主线,讲述了一个共产党情报员坚守信仰的故事。
就是这样一部看似平淡甚至只看故事介绍有些雷同甚至差点放弃的谍战剧,却被人民日报用“唯有信仰牵系,风筝方能高飞”高度评价。
的确,在这个信仰不知为何物和渐渐缺失的年代,一部《风筝》之所以能够无线牵引的时候,也能够高飞天际,而且准确地找准自己的线路,从而演绎出一场看不见硝烟的战争,正是因为有坚若磐石的信仰扎根心中,而这种信仰的力量,和柳云龙的经历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2005年的《暗算》让柳云龙收获了谍战剧“教父”的美誉。然而虽然有着如此之高的起点,柳云龙在生活中却是一个低调且遭遇过种种坎坷的“小人物”。
1993年从北京电影学院毕业后,柳云龙尝试过很多角色,包括生活中的和事业上的。他卖过画,唱过歌,出了张专辑《总想留住爱过的人》,一度得了金曲奖,不过这份荣耀并没有将他推上一线歌手的宝座。
然而失之东隅,收之桑榆。1996年柳云龙回到北京,开始了他的梦幻现实。
和朋友合开影视公司,然后投拍了谍战剧里程碑之作《暗算》。有网友说,真的不敢想,如果没有自己私人的公司,我们还会不会看到《暗算》,知道柳云龙。
但是很多人还是记住了柳云龙这个名字。随后主演及导演了经典谍战剧《断刺》、《血色迷雾》、《功勋》、《告密者》等等。
时隔12年后,演而优则导的柳云龙又带着他的《风筝》,来到了我们的视线。豆瓣评分高达8.5分。
对于一个演员来说,当一种形象固化以后,在一个特定的影视剧类型中似乎很难有突破,但是柳云龙却是一个例外。他虽然已经成了一个符号,只要提到他,人们立刻就会想到谍战以及称他为“谍战教父”,但是,每一部谍战剧却都能够带给观众更多的惊喜和意料之外的无间道般的感官与烧脑刺激。
《风筝》就是这样一部与其说是烧脑,不如说更是在描写人性,乃至揭露人性双重矛盾的诛心之作。
每一个人物都是鲜活而令人印象深刻的,就好比剧中描述的两党潜伏人物,看似被搁置了八年之久,即将成为一枚弃子,但是却绝不仅仅是多余的闲子。
剃刀、延娥、赵简之、宋孝安、田湖、徐百川、江心、袁农、钱重文,乃至秋荷、冷眉珊、常志宽等等出场并不多的配角中的配角都演绎出了特定时代的忠孝仁义、善恶愚智。
剧中似乎没有一个绝对的好人,也没有一个彻头彻尾的坏人,你无法真正的爱上一个角色,也根本没有理由去痛恨一个角色,就好像历史是一个姑娘,任由后人去打扮而已,只是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他们所站的阵营不同,所处的立场有别。也正因为此,他们才显得让人又爱又恨,既悲且怜。
有网友点评《风筝》剧中人:最善良的人是秋荷,最心疼的人是小周乔,最悲情的人是林桃,最凄苦的是延娥,最坚强的是陆汉卿,最壮烈的是曾墨怡,最不该死的是孝安,最义气的是简之,最可交的人是宫庶,最无奈的是四哥,最爱窝里斗的是田湖,最作死的是高占龙,最可怜的是高君宝,最不像首脑的是戴笠,最没品相的是毛人凤,最睿智的人是首长,最憨厚的是陈局,最仁义的是马小五,最狭隘的是袁农,最可惜的是程真儿,最无脑的是江心,最窝囊的是江政委,最势力的是管教,警觉最高的是居委会潘主任,最会活的是厨师赵,最好骗的是冷眉珊,最坚忍的是韩冰,最凄惨的是六哥,最虐心的是观众!最该感谢的是编导,最辛苦的是全剧组,最扯淡的是审核组,最该反思的是大众。最可爱的是观众。
对于男女主角来说,柳云龙扮演的郑耀先和罗海琼扮演的韩冰,就如电影《无间道》中的刘德华和梁朝伟的角色一样,棋逢对手,相杀相爱,不会刻意的去拔高主角光环,也不会故意去贬低对手的智商。
弹幕上有不少网友对罗海琼一致吐槽,更有偏激者认为罗海琼饰演的韩冰是这部神剧最大的败笔,如果不是六哥柳云龙的强大气场支撑,甚至有可能毁了这部剧!
也许对于科班出身的罗海琼来说,最大的问题还是出在对白时的台词演绎能力、以及她本人独有的语音语调上。她本人太想突出那个特殊时期战斗女性的典型特点,以至于在表演时用力过猛,无论是台词、对白、声调、语气、神态总感觉都是劲劲的,老端着,给人感觉不是很舒服,表演的痕迹太重,并没有起到一个BOSS级特工润物细无声的亲和效果。
但是,这也涉及到了演员演技、能力方面的问题,如果将这样一个潜伏人员放在当时的历史背景和特定位置上,她的演绎其实是中等偏上的,所以苛求不来!
也正是因为这样的敌手,才让我们看到了何谓英雄惺惺相惜,两个人从最开始在延安的斗智斗勇到最后二十多年后知道彼此身份后坐在一起吃最后的午餐。自始至终没有刺刀见红和枪林弹雨的交锋,然而却让观众看得胆战心惊、无比激动。
这正是一部电视剧吸引观众的地方,剧情也就是内容的精彩才是一部影视剧赢得称赞和拥趸的最坚实的理由,其次才是挑选的演员是否符合角色设定和演技的精湛。
当然,也有很多依靠演员精湛的演技撑起一部电视剧的事例,比如《解密》《麻雀》,同样是谍战剧,却因为主演的败笔,观众看下去的支撑点全是因为配角的完美与精湛。
而有了好内容的电视剧,再有从主角到配角的加持,成为经典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同类型的《潜伏》、《士兵突击》、《黎明之前》,以及其他类型的古天乐版的《神雕侠侣》、黄日华版的《射雕英雄传》、《红色》、《大宅门》、《琅琊榜》等等,主角固然有精湛的演技,配角其实也是一块闪光的金子,为全剧增色不少。
表面上《风筝》讲述的是从国共内战开始到领路人去世后的历史,但是从抗战时期到解放后的谍报工作一直在悄无声息而又大张旗鼓地进行着。表面上风平浪静,暗地里却波涛汹涌,斗智斗勇的剧情全程无尿点,也在一个伏笔即将结束后,突然又冒出另一个棘手的大案,你猜得到开头,却永远猜不到结尾,甚至你预先凭借观剧多年的大脑中储存的经验猜到结尾后,却又冷不防的给你来个反转。
看似坚不可摧的兄弟情义,却在面对血浓于水的骨肉之情时选择了出卖兄弟;那些忠贞不二的誓词宣言,往往会因为局势的无法把控而选择急流勇退;最初无关紧要的小人物或许会在你落难后成为你最值得托付信任的帮扶者。
亲情、爱情、兄弟情,以及战友情、上下级情义都演绎的真实而有血有肉,严格意义上来说的好人有着诸多的情义,对于那些被定性为坏人的特务来说,单单作为一个动乱时局中的人,他们也是有血有肉有情有义的男男女女。
剧中,除了郑耀先和韩冰的英雄惜英雄的相爱不能相守的惋惜之情,以及郑耀先和剃刀林桃让人叹息的悲悯爱情,还有马小五和冷眉珊的纯真之爱外,最让人觉得感动的真情就是宫庶和延娥在共同战斗中因为相互帮扶、相互依靠的卑微爱情,那是一种真正的患难见真情的爱情,虽然无法轰轰烈烈,甚至见不得光,但是依然是人世界最感动的爱情。
印象最深的是他们在策划营救被关押在山城公安局的郑耀先时,两人发完传单在桥头汇合,宫庶从怀里拿出一个麻纸包着的包子给延娥,延娥接过后又掰了一半给宫庶。一个小小的细节,却打动了内心深处最柔软的感动。
伟大的人物可以有喜怒哀乐,悲欢离合以及爱恨情仇,小人物同样有着深深的爱恋。因为他们无论选择存属于哪个阵营,只是立场问题,但是终究他们都是一个有着七情六欲的人。
电视剧能够拍好人是最难的,而一旦把英雄和小人物拍出了人的味道和感觉,让他们真正成为一个“人”而不是一个带有主角光环的“神”,这部剧就离成功不远了。
同样的《风筝》前半段的谍战斗智精彩纷呈,后半段却开始上演了虐人的诛心——兄弟心、战友心、爱人心、敌友心。
每一次迫不得已的出卖和被迫,放弃和舍命都是为了守住自己的一颗心,然而现实的残酷就在于信仰的力量永远高于个人的情分,而作为真正的特工,最后却依然因为信仰而无法公开真正的身份,永远有着未完成的任务。于是正如柳云龙所说,一个特工是不能有感情的,要做到六根清净,否则一旦动了感情,那么就离死亡不远了。
所以,正如鲁迅先生所说:“所谓悲剧,就是把所有美好的东西撕碎在人眼前,毁灭给人看。
千帆过尽,险境过后,依然无法得到美好,以及爱而不得和得而不爱,就是人世界最痛苦的事情。
“风筝”虽然断线了,但是对于电视剧《风筝》来说,它带给中国电视剧行业的精彩才刚刚开始。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