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经典实录中途岛,决战中途岛免费在线看

时间:2022-10-05 15:16:55阅读:2851
文/忠犬七公《决战中途岛》的上映,标志着今年战争场面最壮观的电影正式登陆大银幕。呼啸而过的轰炸机群、被炮火笼罩的航母编队……这样大场面的海战和空战场景,直接把观众带回70多年前的中途岛海战。导演罗兰·艾…

文/忠犬七公

决战中途岛》的上映,标志着今年战争场面最壮观的电影正式登陆大银幕。

呼啸而过的轰炸机群、被炮火笼罩的航母编队……这样大场面的海战和空战场景,直接把观众带回70多年前的中途岛海战。导演罗兰·艾默里奇首次拍摄战争题材电影,交出了一份不错的答卷。

在《决战中途岛》之前,罗兰·艾默里奇最擅长的电影类型是灾难片,代表作《独立日》《2012》《后天》都是影迷们耳熟能详的作品。不论是全球气候变化的异象还是外星人入侵的奇观,罗兰·艾默里奇都是得心应手,而他的这一长处,融入战争片里,就决定了这部电影战争场面的不同寻常。

转折当主角:复归古早战争片

复古,是《决战中途岛》最直观的气质。

一般来说,战争片分为两类。一类写人,塑造角色,突出英雄,战役和战斗则是让人物更加立体的背景板。另一类写事,关注某场战役,强调某种战术,角色受战争支配,无需战争反思,规避情感纠葛,突出的是兵棋推演的军事部署和炮火连天的疆场决胜。

《决战中途岛》明显属于后者。

专注描述一场气势恢宏的战役,这样的电影更像是好莱坞六七十年代的产物。其典型配置一般为:全明星阵容、史诗风格、全景式还原……例如1962年关于诺曼底登陆的电影《最长的一天》,1970年关于珍珠港事件的电影《虎!虎!虎!》以及1977年关于“市场花园”空降行动的电影《遥远的桥》。从气质上看,《决战中途岛》和它们很接近。

《虎!虎!虎!》对日军偷袭珍珠港做了全景式还原

不过此类战争片的巅峰不在好莱坞,而在前苏联。1971年由前苏联拍摄的电影《解放》,全片分为5个部分,以“现实性”“史诗性”为标准,时长达8个小时。从库尔斯克之战一直讲到攻克柏林,苏德交战双方上至统帅下至士兵,全部都有表现。

中途岛海战距离日本偷袭珍珠港不过6个月,美国海军以劣势兵力击败了占优势的日本海军,挫败了其战略企图,可以说挽回了当时不断跌落的盟国士气,成为太平洋战争的转折点。

此战历来是专家学者用心研究的对象,多年来关于双方的部署、临阵决策、背后秘闻几乎都被研究透了。罗兰·艾默里奇也为此花费数年时间,让“根据真实战役改编,全片人物皆有来历”成为《决战中途岛》所恪守的原则。

在电影中,小到落水被俘、宁死不屈的飞行员,大到运筹帷幄、坐镇指挥的海军统帅,都是史有其人。

电影里的美国海军上将尼米兹

对熟稔这段历史的观众来说,《决战中途岛》充满了找彩蛋的乐趣。

即使对中途岛海战缺乏了解,也能跟随电影的节奏逐步搞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为了便于讲述,电影把复杂的战争线索做了简化,重点突出了情报的作用,让观众对战争变化的具体细节有较为清晰的了解。

关于中途岛海战的电影,在《决战中途岛》之前还有一部1975年的《中途岛之战》。

两部电影相似的是,都选择对这场海战本身去进行还原。

在1975年的电影《中途岛之战》里,从一开始就打出字幕: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大量历史镜头的运用很有特色,逼真的海战场面和全明星阵容突出,但论及对于战争的表现,远不如《决战中途岛》。

对历史镜头的大量运用是《中途岛之战》的特色

航母、残兵、敌手

电影名为《决战中途岛》,可内容却不局限于战役本身,而是以俯瞰视角勾连二战的来龙去脉。其中涉及马绍尔海战、杜立特轰炸东京等多个二战著名进程,从整体上串起了二战的诸多线索,可以说是份大量足,买一赠三。

对于电影开头的日军偷袭珍珠港部分,很容易让人把它拿来和迈克尔·贝导演的《珍珠港》进行对比。

当年拍摄《珍珠港》时,为了营造轰炸场景中的滚滚黑烟,特效团队使用的是燃烧的卫生球和大量的模型,而《决战中途岛》主要依靠CG特效来制作那些惊心动魄的场面。被炸沉的战列舰倾覆入海,绝望的海军水兵跳海逃生,相比《珍珠港》披着战争外衣的狗血三角恋,《决战中途岛》更加纯粹。

战争奇观的重头戏还是中途岛海战的部分。美军的俯冲轰炸机穿过日军的防空火力网,把一枚枚炸弹投掷到航空母舰上。当观众跟随着飞行员的视角完成一次次的俯冲轰炸时,那种身临其境的战争刺激让观众肾上腺素飙升。

对历史一板一眼的还原让《决战中途岛》显得硬核阳刚,但这并不意味着《决战中途岛》因为陷入奇观呈现而缺乏人性的深度。

在体现战争刺激的同时,导演也将镜头对准了劫后余生却又不得不再次上阵的美军飞行员。求生的欲望、厌战的心理,最终都被为国而战的荣誉和使命所压倒。虽然看起来略有俗套,但是其中传递的对于战争的厌恶、和平的渴求,依然让人动容。

在电影里,日军指挥官的运筹帷幄同样令人印象深刻。

山本五十六的洞察、南云忠一的骄横都是片中着墨甚多的部分。他们冷静大胆,没有被肆意矮化和贬低,在日本军舰沉没的时刻,那两位主动要求和军舰共存亡的军官,让观众感受到了其尽忠职守的悲壮感。

战争双方或许有正义邪恶之分,但面对这样的敌人,会让人感到由衷敬佩。

看一部少一部的美产中资大片

片中的战争场面如火如荼,片外的资本博弈硝烟弥漫。在《决战中途岛》的投资方里,有博纳影业、儒意影业以及星光文化等中国身影。

尽管战争片看起来让人热血沸腾,但对于好莱坞来说,投资战争片是一件越来越不划算的事情。

2001年的《珍珠港》投资过亿,后续又花重金推广,最终票房远低于预期;2002年的《风语者》同样投资过亿,总票房不过几千万美金,巨额的亏损直接让当年的米高梅公司元气大伤,最后走向被收购的结局。

电影《风语者》

众多的前车之鉴让好莱坞资本对于投资战争片愈发谨慎,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前两年来自中国资本的热情。

2016年梅尔·吉布森导演的《血战钢锯岭》,立项之初就受困于资金问题,来自中国的熙颐影业为这部电影提供了部分资金,从而拿到了该片在中国市场的全部版权。熙颐影业的投资可以说是押对了宝,《血战钢锯岭》的内地票房为4.25亿,为目前票房最高的进口战争片。

在2017年的戛纳电影节上,博纳影业宣布其将主控主投《决战中途岛》(当时片名为《中途岛》),投资金额为8000万美金。

从参投到主控主投,中国资本在好莱坞只用了两年。

此前的中国资本,更多采取片单投资的方式参与好莱坞的项目。所谓片单投资是一种财务投资模式,是指对电影公司众多项目的打包投资。中国资本可以一次投资一家公司的多部影片,在每部电影中都享有一定比例的股权和收益。这么做可以有效降低风险,因此一度非常流行。

从财务投资到项目主投主控,反映了当年中国资本的信心与雄心。因此,这就可以理解电影里中国元素为什么会出场了。在片中,杜立特轰炸东京迫降中国之后,出现了日军轰炸中国平民以及对他们进行严刑拷打的场景。

不过,等到《决战中途岛》上映的两年之后,中国影视市场的资本流转已是另一番光景。博纳占得的主投权也在国内市场上“分销”转让,用以降低风险。

如今,影视企业守卫国内市场的紧迫感将好莱坞探险的热情比了下去,类似《决战中途岛》这样混合基因的电影奇观,短时间内是看一部少一部。

回到作品本身,作为一部战争片,不美化战争,不丑化敌人,有精心还原的历史片段,有动人心魄的人性表达,甚至还有中国元素,《决战中途岛》都做到了。对于一部好莱坞制造的大片,我们还要再苛求什么呢?

二战经典实录中途岛,决战中途岛免费在线看

二战时期舰载战斗机怎么找到航母?

美国与日本相隔甚远,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时候,航空母舰成为美国和日本相互攻击的主力武器。众所周知,航空母舰编队中,舰载战斗机群是主要攻击输出,由于培养一个飞行员需要8-9个月的时间,所以各国非常重视保护飞行员的生命安全。二战的时候,舰载战斗机怎么在完成任务后顺利返回航空母舰呢?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时候,无线电的使用已经深入到军事领域,许多飞机上配置了无线电半罗盘、电子陀螺罗盘和磁罗盘等导航工具,但是在飞机的设计过程中,考虑到空间问题,机载的无线电导航装置只能是简易装置,这使得飞机在飞行过程中的导航精确度不高。

当时的机载无线电导航装置的原理是双曲线定位,归航台发出两个间隔固定的无线电信号,飞机上的机载环形天线接收信息后,导航仪器进行测算,再通过电气同步器将测算好的角度信号传送到指示器,以向飞行员提示导航台相对于飞机的位置。

每次航空母舰的舰载战斗机群出动执行任务时,航空母舰作为归航台会发出无线电信号,待战斗机群完成任务后,可以依照航空母舰上发送的无线电信号返回。不过,由于机载的无线电导航装置是简易装置,且工作的波段主要是中波段,非常容易受到飞机上其他仪器所发噪音的干扰,所以舰载机群导航出的返航位置与航空母舰的位置有所偏差。好在当时的航空母舰上已经有雷达,指挥部会在飞机进入到雷达侦测范围时,通过无线电与战斗机群确定准确位置。这个是二战期间,舰载战斗机群理想的返航模式,但是战场上却未必能这样操作。

航空母舰作为归航台发出无线电信号,这样的做法容易暴露自身的位置。如果舰载机群顺利攻击目标,那么敌人可能会恼羞成怒,根据航空母舰所发的无线电信号,追踪并对航空母舰进行报复性的攻击;如果舰载机群的任务失败,那么他们几乎是无法返航,敌人会追踪航空母舰的无线电信号,对其进行追击。为了能够保护自身的安全,并给执行任务中的舰载战斗机群进行导航,航空母舰一般会保留一定战力进行防御,但是它所处的位置属于战略危险地的话,那么它会进入无线电静默状态。

如果航空母舰进入无线电静默状态,那么舰载机群出发前,指挥部会事先确定好机群归航时航空母舰的大致位置,机群上的导航员可以根据地图、磁罗盘和六分仪等工具,计算出飞机的航向位置,以便制定返航路线。太平洋战争的时候,美军破解了日本的无线电密码,舰载战斗机群返航的时候,领航员可以根据日本沿途无线电站的信号进行航向推算,使机群顺利返航。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时候,美国利用航空母舰与机载无线电导航装置的信号交流,再配合航空母舰的雷达进行周边追踪,大大提高了舰载战斗机的回收率,美国海军一举成为世界第一海军。

【我期待着你点击关注,欢迎留言交流】

二战经典实录中途岛,决战中途岛免费在线看

二战时期舰载战斗机怎么找到航母?

美国与日本相隔甚远,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时候,航空母舰成为美国和日本相互攻击的主力武器。众所周知,航空母舰编队中,舰载战斗机群是主要攻击输出,由于培养一个飞行员需要8-9个月的时间,所以各国非常重视保护飞行员的生命安全。二战的时候,舰载战斗机怎么在完成任务后顺利返回航空母舰呢?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时候,无线电的使用已经深入到军事领域,许多飞机上配置了无线电半罗盘、电子陀螺罗盘和磁罗盘等导航工具,但是在飞机的设计过程中,考虑到空间问题,机载的无线电导航装置只能是简易装置,这使得飞机在飞行过程中的导航精确度不高。

当时的机载无线电导航装置的原理是双曲线定位,归航台发出两个间隔固定的无线电信号,飞机上的机载环形天线接收信息后,导航仪器进行测算,再通过电气同步器将测算好的角度信号传送到指示器,以向飞行员提示导航台相对于飞机的位置。

每次航空母舰的舰载战斗机群出动执行任务时,航空母舰作为归航台会发出无线电信号,待战斗机群完成任务后,可以依照航空母舰上发送的无线电信号返回。不过,由于机载的无线电导航装置是简易装置,且工作的波段主要是中波段,非常容易受到飞机上其他仪器所发噪音的干扰,所以舰载机群导航出的返航位置与航空母舰的位置有所偏差。好在当时的航空母舰上已经有雷达,指挥部会在飞机进入到雷达侦测范围时,通过无线电与战斗机群确定准确位置。这个是二战期间,舰载战斗机群理想的返航模式,但是战场上却未必能这样操作。

航空母舰作为归航台发出无线电信号,这样的做法容易暴露自身的位置。如果舰载机群顺利攻击目标,那么敌人可能会恼羞成怒,根据航空母舰所发的无线电信号,追踪并对航空母舰进行报复性的攻击;如果舰载机群的任务失败,那么他们几乎是无法返航,敌人会追踪航空母舰的无线电信号,对其进行追击。为了能够保护自身的安全,并给执行任务中的舰载战斗机群进行导航,航空母舰一般会保留一定战力进行防御,但是它所处的位置属于战略危险地的话,那么它会进入无线电静默状态。

如果航空母舰进入无线电静默状态,那么舰载机群出发前,指挥部会事先确定好机群归航时航空母舰的大致位置,机群上的导航员可以根据地图、磁罗盘和六分仪等工具,计算出飞机的航向位置,以便制定返航路线。太平洋战争的时候,美军破解了日本的无线电密码,舰载战斗机群返航的时候,领航员可以根据日本沿途无线电站的信号进行航向推算,使机群顺利返航。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时候,美国利用航空母舰与机载无线电导航装置的信号交流,再配合航空母舰的雷达进行周边追踪,大大提高了舰载战斗机的回收率,美国海军一举成为世界第一海军。

【我期待着你点击关注,欢迎留言交流】

二战经典实录中途岛,决战中途岛免费在线看

二战时期舰载战斗机怎么找到航母?

美国与日本相隔甚远,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时候,航空母舰成为美国和日本相互攻击的主力武器。众所周知,航空母舰编队中,舰载战斗机群是主要攻击输出,由于培养一个飞行员需要8-9个月的时间,所以各国非常重视保护飞行员的生命安全。二战的时候,舰载战斗机怎么在完成任务后顺利返回航空母舰呢?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时候,无线电的使用已经深入到军事领域,许多飞机上配置了无线电半罗盘、电子陀螺罗盘和磁罗盘等导航工具,但是在飞机的设计过程中,考虑到空间问题,机载的无线电导航装置只能是简易装置,这使得飞机在飞行过程中的导航精确度不高。

当时的机载无线电导航装置的原理是双曲线定位,归航台发出两个间隔固定的无线电信号,飞机上的机载环形天线接收信息后,导航仪器进行测算,再通过电气同步器将测算好的角度信号传送到指示器,以向飞行员提示导航台相对于飞机的位置。

每次航空母舰的舰载战斗机群出动执行任务时,航空母舰作为归航台会发出无线电信号,待战斗机群完成任务后,可以依照航空母舰上发送的无线电信号返回。不过,由于机载的无线电导航装置是简易装置,且工作的波段主要是中波段,非常容易受到飞机上其他仪器所发噪音的干扰,所以舰载机群导航出的返航位置与航空母舰的位置有所偏差。好在当时的航空母舰上已经有雷达,指挥部会在飞机进入到雷达侦测范围时,通过无线电与战斗机群确定准确位置。这个是二战期间,舰载战斗机群理想的返航模式,但是战场上却未必能这样操作。

航空母舰作为归航台发出无线电信号,这样的做法容易暴露自身的位置。如果舰载机群顺利攻击目标,那么敌人可能会恼羞成怒,根据航空母舰所发的无线电信号,追踪并对航空母舰进行报复性的攻击;如果舰载机群的任务失败,那么他们几乎是无法返航,敌人会追踪航空母舰的无线电信号,对其进行追击。为了能够保护自身的安全,并给执行任务中的舰载战斗机群进行导航,航空母舰一般会保留一定战力进行防御,但是它所处的位置属于战略危险地的话,那么它会进入无线电静默状态。

如果航空母舰进入无线电静默状态,那么舰载机群出发前,指挥部会事先确定好机群归航时航空母舰的大致位置,机群上的导航员可以根据地图、磁罗盘和六分仪等工具,计算出飞机的航向位置,以便制定返航路线。太平洋战争的时候,美军破解了日本的无线电密码,舰载战斗机群返航的时候,领航员可以根据日本沿途无线电站的信号进行航向推算,使机群顺利返航。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时候,美国利用航空母舰与机载无线电导航装置的信号交流,再配合航空母舰的雷达进行周边追踪,大大提高了舰载战斗机的回收率,美国海军一举成为世界第一海军。

【我期待着你点击关注,欢迎留言交流】

二战经典实录中途岛,决战中途岛免费在线看

《决战中途岛》是否真实的还原了中途岛战役?

中途岛战役是二战的一场重要战役,将于11月8日公映的好莱坞战争巨制《决战中途岛》将在大银幕上真实还原这段历史。昨天,导演罗兰·艾默里奇亲临北京首映礼,他透露自己对这一题材已经酝酿了20年之久,“我一直都想把俯冲式轰炸机飞行员的故事拍出来,因为他们驾驶战机在最低的地方释放炸弹,杀伤敌军,非常英勇。”

1942年6月的中途岛战役是整个太平洋战争的转折点,它扭转了自珍珠港事件之后反法西斯盟军节节败退的局面。导演罗兰·艾默里奇表示,自己是在20年前看了一部纪录片后对这段历史产生兴趣的。当时,在与日本海军实力差距极大的条件下,美军在中途岛战场上以沉没一艘航空母舰的代价,取得了击沉日本四艘主力航空母舰、一艘巡洋舰的决定性胜利,一举挫败日军的嚣张气焰。这样一场“以小搏大”的战役让罗兰·艾默里奇意识到,这会是一个“精彩而复杂”的故事。

曾执导过《2012》《独立日》《后天》等科幻大片的罗兰·艾默里奇,此次在《决战中途岛》的特效制作上则追求“真实”二字。他不仅搭建了许多真实场景,并按原尺寸打造了战机,还设计了大量第一视角的空战特效镜头,让观众直面战争的残酷。此外,影片还力邀艾德·斯克林、卢克·伊万斯、帕特里克·威尔森等多位好莱坞硬汉加盟,真实刻画了处于二战中途岛战役漩涡中心的英勇士兵。罗兰·艾默里奇认为,这些演员不仅辨识度高,还和历史人物非常贴合。

罗兰·艾默里奇直言,自己是抱着一种责任感去拍的,因此在剧本创作阶段就格外注重真实准确地展现历史。原空军指挥学院副院长阮克庠、空军装备专家宋心之等军事专家也在首映后给予了充分肯定:“这部电影对历史的还原度很高,细节也做得十分考究。这场战役在军事上值得被反复研究,同时也传递了和平来之不易的理念,希望年轻人都来看看。”


电影《决战中途岛》投资金额超过一亿美元,堪称21世纪投资最大的战争片之一。博纳影业集团董事长兼影片制片人于冬表示:“大家都很熟悉的《珍珠港》是靠模型去做,而《决战中途岛》已经做到了所有战争场面跟特效相结合,效果比二十年前的《珍珠港》跨越了很大一步。这是一部展现了全世界最尖端特效的战争片,很逼真。”他还透露,自己是在两年多前的戛纳电影节上确定投资该片的:“当时我和导演在海边谈了差不多两个小时,当场我就决定要拍,很高兴能和导演有这样一次完美的合作。”罗兰·艾默里奇则在现场表态,自己非常希望能有机会来中国拍摄电影,但目前“还不确定是什么样的故事”。

二战经典实录中途岛,决战中途岛免费在线看

《决战中途岛》评价怎么样?

《决战中途岛》评价很好,是一部很好看的电影。中途岛战役于1942年——日本偷袭美国珍珠港事件半年之后在南太平洋爆发,美国海军在中途岛环礁成功击退日本帝国海军舰队的攻击,获得了太平洋战区的主动权,这场战役被历史学家视为战争的转折点。

影片改编自1942年6月的中途岛战役,是整个太平洋战争的关键转折点,扭转了自珍珠港事件之后反法西斯盟军节节败退的局面。同时,这也是世界历史上著名“以小搏大”的战役之一,在海空军力大幅弱于日本的情况下,美军以沉没一艘航空母舰为代价,一举击沉日本主力航空母舰四艘、巡洋舰一艘。此次战役的胜利,彻底改变了反法西斯战争的格局,为二战胜利打下坚实的基础。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