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老式车,90年代的苏联老车
经常会有朋友问我这样的问题:“俄罗斯是不是满大街跑的都是80年代的拉达和伏尔加轿车?”事情真不是你们想象的那样,来一组照片对比一下吧,前面一张是1981年时圣彼得堡(列宁格勒)涅瓦大街的照片,后面是我十一期间去圣彼得堡时拍的涅瓦大街照片,今非昔比啊。
苏联解体后,前苏联时代的轿车、面包车以及越野车又继续生产了很多年。GAZ 24“伏尔加”的深度升级版GAZ 31105“伏尔加”是2008年停产的,拉达2105是2010年停产的,拉达2107是2012年停产的,而UAZ 452还出了最新款,依然在生产中。但是!对于绝大部分消费者来说,汽车是消费品,是来用的不是情怀。目前,这些苏联时代生产的老款轿车真的是绝迹了(车迷手里会有少量收藏),就是苏联解体后生产的也不多见了,老编这次拍了一些路遇的苏联时代血统的老车,其中一些是处于遗弃状态。
地点圣彼得堡,处于遗弃状态的拉达2106,拉达2106的停产时间是2006年。
地点莫斯科,在用中的拉达2106。
圣彼得堡涅瓦大街四马桥旁的一辆莫斯科人407,它是实实在在的前苏联制造,看样子是报废状态了,当个广告
谢尔吉耶沃-波萨德斯基一个市场的停车场,拉达2105表示很孤独。
罗斯托夫市,在用中的GAZ 31105“伏尔加”,它的停产时间是2008年。
罗斯托夫市,在用中的拉达2106,虽然拉达2106比2105停产早几年,但是感觉目前保有数量并不比2
雅罗斯拉夫尔市的拉达2109,90年代初期中国轿车产量有限需要从东欧进口轿车,90年代后期随着中国轿车的产量和品质能满足市场需求,这样的后期款的拉达2109中国就不进口了。
雅罗斯拉夫尔市 拉达2107,这个角度看和其它车比,拉达2107真的很紧凑。
伊万诺沃,路遇GAZ 53A卡车,它的停产时间是1983年,这是一个真正在用的古董。
地点同上, 吉尔131卡车,停产时间是1994年。
UAZ 469
地点,苏兹达尔市,拉达2107。
地点,苏兹达尔市,GAZ 3110“伏尔加”,GAZ 3110“伏尔加”的停产时间是2004年。
地点,摩尔曼斯克,活化石UAZ 452,黑色的后视镜架表明这辆车的生产时间是2000年以后,没准还是
地点摩尔曼斯克火车站附近,GAZ 3110“伏尔加”出租车,这是本来俄罗斯旅游中见到的唯一一辆“伏尔
满街都是进口车,这就是俄罗斯今天乘用车的现状,以前社会主义骄傲的苏联轿车工业到底变成了什么样?这就要谈一下俄罗斯的民族轿车工业,拉达是前苏联留下的著名品牌,目前在销量上也位于俄罗斯乘用车市场的第一位,但是它还算是俄罗斯的企业吗?2016年雷诺获得了拉达(AvtoVAZ)73.3%的股份,拉达已经是雷诺日产旗下的成员,算是法国企业了。那以前生产伏尔加轿车的GAZ厂呢?它已经有十几年没有制造轿车了,那普京的豪华车Aurus呢?那车就是俄罗斯的一个形象工程而已…… 俄罗斯的自主轿车工业已经完蛋了,而且完蛋的很彻底。
俄罗斯、包括前苏联,有什么名车?俄系车在中国保有量大不大?
拉达,伏尔加,华沙,吉姆,吉斯,菠萝乃滋等。都是老车,这些车在中国刚解放的时候可以说大部分都是苏联的车,领导人坐的也都是这些牌子的车,以吉姆,吉斯为多。但后来中国自主生产了红旗这一国产特色的轿车,而且是电动窗的,但冷气方面还是和苏联车一样用冰块,技术有限嘛,后来又出了一款效仿大众桑塔纳的车~上海。直至改革开发后的几年,中国大街上已经淘汰了苏联车,而是引进了更加美观节能的日本车。直到九十年代,中国的大街上只有拉达这一苏联品牌还保持着一个相对较高的保有量,到了21世纪,这些苏联的老品牌已经基本退出中国市场。再重工业的影响下,外形蠢笨,耗油量大的苏联车已经不适应现在社会的发展需要,相比而言,日本车的节能,欧美车的质量与外观都远远超过苏联车的设计理念。但值得一提的是,苏联的卡车方面给予了中国很大的启示,中国自主研制的解放牌卡车就是在苏联军用卡车~卡秋莎火箭炮牵引卡车的基础上研发出来的,外形很有苏联风格,大鼻子头,与伏尔加,华沙这样车外形很像,这种大鼻子的外观一直影响解放牌卡车到90年代。进入21世纪,中国的卡车工业也开始改进自己车的外观,逐渐模仿像三菱重工,奔驰卡车等品牌的外观,采用平面前脸取代了大鼻子的前脸。包括现在的斯太尔,欧曼,黄海等卡车也淘汰了苏联卡车外观的形态。苏联车的设计理念已经很落伍,但国产轿车及卡车的外观从解放初期到现在一直都是在模仿外国品牌,始终很难看到中国自主外观的影子也是国人比较汗颜的一面听说俄罗斯黑海舰队仍悬挂前苏联海军 是真的吗??????? 俄罗斯还保留了多少苏联血统??
没有的事。苏联海军旗有镰刀斧头的图案。俄国海军没有,已经恢复了沙俄时代的圣安德烈旗。另外黑海舰队属于乌克兰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