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星驰少林足球经典片段,日本人看周星驰少林足球经典片段

时间:2022-10-05 04:46:16阅读:1650
做人如果没梦想,那跟咸鱼有什么区别?————《少林足球》【周星驰】提到励志片,我想周星驰一定有独属于他的话语权,无论是《喜剧之王》《破坏之王》《武状元苏乞儿》亦或是《功夫》......这些励志与反励志作品,…
  • 著名电影演员,兼导演、编剧、电影监制以及电影制作人。曾与吴孟达是“黄金搭档”,曾…

做人如果没梦想,那跟咸鱼有什么区别?

————《少林足球》【周星驰】

提到励志片,我想周星驰一定有独属于他的话语权,无论是《喜剧之王》《破坏之王》《武状元苏乞儿》亦或是《功夫》......这些励志与反励志作品,无一例外都是具有鲜明“周星驰标签”的好作品,堪称是周星驰真正严肃去对待的巅峰佳作。曾经看过一篇评价,说《少林足球》是温柔版的《功夫》,因为在周星驰为《少林足球》一路披荆斩棘的同时,《少林足球》开启了《功夫》的大门,为此励志题材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2001年7月12日《少林足球》正式上映,本片作为周星驰自导自演的第二部作品,不仅斩获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电影,周星驰还凭借该部作品,夺得了金像最佳男主与最佳导演称号,由此可见《少林足球》的优秀程度,是受到了大众与专业人士的普遍认可!

《少林足球》中,在周星驰的糅杂之下,他将足球、动作、功夫与喜剧融为一体,由人生经历为药引,在欢笑之余以艺术的形式,潜移默化之中治愈了不少正处低谷的人们,单是这一点,我想恐怕就没有多少作品,能与之相提并论。

原本将足球这项运动寓于影视作品之中已非易事,还要加入功夫与喜剧的元素就更为困难,最后还要从中明白周星驰的一丝“良苦用心”堪称难上加难。但值得一提的是,本片抛弃了周星驰擅长的无厘头风格,取而代之的则是一种走心的幽默,虽说搞笑依在,但却丝毫没有荒诞不经。

在《少林足球》的喜剧包裹之下,其实远远不止足球和功夫的故事,全片中都充斥着一个叫做“梦想”的词汇,在周星驰的细心雕琢之下,他将那些赤裸裸的现实,震撼心灵的故事,好似强迫你直视一般抛到了你的面前,他的故事中不止有梦想,更是怀揣了一股向上的力量,一种积极进取的精神,就像电影的结尾,周星驰之所以能取得胜利,不止是邪不压正,还有每位队友心中的那份希望与梦想!

《少林足球》我早已记不清看了多少遍,但片中的那些小人物与台词,却历历在目,尤其是那一句:做人如果没有梦想,跟咸鱼有什么区别,因为这句话至今都在激励着我前行。多年之后再次回味周星驰的这部作品,当看到他透过橱窗,望着那双心爱的鞋子时,我早已泪流满面,可悲的是,曾经年少轻狂的我,只看到了他的喜剧。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少林足球》背后的那些故事!

一、无人看好《少林足球》

01.

1999年,周星驰无意之间,在电视上看到了一场足球赛,突然心生一个想法:

如果拍摄一部将足球和中国功夫相结合的电影,会是怎么样?

抱着这个想法,周星驰找到曾瑾昌、冯志强创作出了《少林足球》这个故事,可就当周星驰满怀信心拉投资时,却屡屡碰壁。

因为曾经没人尝试过拍摄这样题材的作品,投资人也就没有相关资料与先列,参考其作品的价值,只能是赌。

可正因为没人拍摄过这样的题材,周星驰才愿意全心创作这部作品,越少人拍摄周星驰才会越兴奋,因为发挥的空间才会越大,很多人都羡慕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可是很少人敢这样做!

好在制片人杨国辉与谢志华的帮助之下,周星驰这才顺利地创作出《少林足球》这部经典佳作!

二、罗家英角色被删

01.

周星驰筹拍《少林足球》时,亲自给罗家英打了一个电话:“能否留档期”?

由于之前双方合作不是很愉快,罗家英只回了一句:“考虑一下”,但后面却迟迟没给回复,因此“田鸡”田启文决定帮周星驰分忧,便打算让人致电去询问。

但后来田启文仔细一想,叫别人去问会让罗家英觉得他们没诚意、不尊重人,因此田启文打算亲自致电。当时田启文一直犹豫该怎么开口,是先代周星驰向罗家英道歉呢?还是开门见山问其有没有时间?对此田启文一直摇摆不定。

02.

后来,周星驰突然叫田启文去开会,会上让大家讨论罗家英适合片中哪一个角色?大家先是一致认同他不适合几位师兄弟,最终在多方讨论之下周星驰决定沿用之前“达闻西”的模式,让他演一个博士,协助魔鬼队在泳池练习,大多是他与谢贤的对手戏,并且造型也跟“达闻西”如出一辙。

但后来多方面考虑之下,周星驰觉得这个设计又要用回“永盛时期”的戏(周星驰想避开和向华强之间的联系),加上实在找不出契合罗家英的角色,便最终决定删掉这段情节,继而放弃邀请罗家英客串《少林足球》的想法。

三、赵薇主演,被琼瑶批评!

01.

赵薇拍完《少林足球》后,接到了琼瑶的一个电话,琼瑶在电话中训斥道:“我看了你这部电影我非常的失望,我费劲千辛万苦地把你拍得这么的漂亮可爱,你居然跑去拍了一部什么电影,把自己弄的如此的丑,你简直是毁了我创造的东西,你把这些都打碎了!”

02.

因为在琼瑶看来,自己所创造出来的心爱东西,被无形破坏了,可赵薇却不以为然,虽然起初有偶像包袱,但在周星驰的要求下,最后还是选择了为艺术献身。因此在拍摄《画皮》时,导演要求赵薇化丑妆(秃头、獠牙、烂面),结果却遭到了赵薇的严词拒绝,因为在赵薇看来可以有更多的办法来达到这个效果。

后来,赵薇在电影《亲爱的》中,同样又是以丑妆出戏,但原本赵薇是拒演的,其主要原因一来怕演不好别观众骂,二来是因为又是“丑角”,说白了无非就是被名誉所累,后来在陈可辛的第三次邀请下,赵薇才找回了原来拍戏时的“初心”。

四、“猪肉佬”杨能,乃是临场加入的角色

01

周星驰在拍摄《少林足球》时,由于“田鸡”田启文要出演“三师兄”,所以就向周星驰提议让杨能顶替自己电影助理的身份。

后来拍摄到馒头店跳舞时,周星驰突然对杨能说:“你来客串一个角色,很简单就像跳的士高一样,举起双手不停扭腰,扭大动作一点,总之不断扭不断向前行,扭大动作一点!”

当时,杨能连讲什么对白都不知道,更不要说跳舞,所以只能临场发挥,这场戏杨能是背对周星驰,看不到他的表情,所以只能卖力地跳,直到后来听到周星驰的笑声后,杨能才松了一口气,知道这条过了,于是更加卖力的跳起来,直到周星驰喊“cut”!

02

由于杨能和周星驰有着共同的爱好——打桌球,所以从《少林足球》之后,杨能便一直担任周星驰的电影助理,只要周星驰有戏开,便立即归队。

后来在拍摄《美人鱼》时,周星驰同样又给了他一个“惊喜”,出演“博物馆馆长”,这次同样又是“突然袭击”,开工前杨能根本不知道自己要客串角色,到了片场周星驰才递给他对白,虽然戏份不多,但是单单那场“出水芙蓉”的镜头就ng了20多次,既要沉落水中,还要吐气制造水泡,又要第一时间望着镜头,虽然对于这个年纪的杨能来说,有点压力,但每每回想起来这一幕都觉得很开心。

03

对于周星驰,杨能评价到他确实对人要求很高,但对自己也都从不松懈,至于经常说星爷火气大,经常骂人,杨能却表示,当周星驰骂人骂得厉害时,的确很吓人,不过他却不是骂演员本人,而是骂演员不懂演戏,达不到他的要求。只要演员认句错,说句不好意思,没经验未试过这样,他便消气,最紧要是演员肯承认自己的错。

但如果演员死撑不认错,他只会骂得更凶,在杨能眼中周星驰就是一个公私分明的人,拍完场戏,骂完你,转过头他又会跟你变回老友,该吃饭还带着你一起去吃饭。

五、“甜在心馒头店”老板娘徐美娜,被周星驰激发潜能

01、

当时,有一场在“甜在心馒头店前跳舞”的戏份,中途老板娘出来大骂:“是不是吃饱了撑的?”

当天老板娘“徐美娜”的声音有些沙哑,周星驰直接喊“cut”:“你咬字能否清楚一点?拍戏可否认真一点?在拍戏时声音沙哑,要不要我给你买枇杷露喝啊?”

当时,徐美娜感到万分的委屈,因为她觉得自己人生从未如此认真过,并且自己头一天晚上也没有休息好,旁边班的女生晚上一直在喧哗直至凌晨3点,自己5点就起床到了片场,相当于只睡了2个小时。

所以当时徐美娜听了周星驰的这番话,再联想到昨晚自己的遭遇所以生气到爆,于是在拍第二条时,所有情绪加上原来愤怒的台词,出来的效果直接就过了!

02、

后来馒头店的戏份杀青后,周星驰突然又找到徐美娜说想加一场戏,也就是周星驰重返馒头店找“阿梅”赵薇,徐美娜泼辣地回答说“死了”。周星驰怒火中烧一拳打碎一块木板。

原本就几句话,结果第一条徐美娜就说错了台词,周星驰淡淡地说了一句:“怎样呢徐娜?你再讲错一句我的手就要花掉了,我不怕跟你说,我就准备了两块木板,一块薄的一块厚的,薄的刚刚已经打碎了,现在就剩一块厚的了,你自己考虑吧!”

正因为有了周星驰的这番话,徐美娜这才在第二遍完美过了这场戏!

03、

周星驰为人如何我们没有接触过,并不清楚,但是她的拍戏态度我想应该没有人质疑。

老板娘的扮演者徐美娜在一次采访中,回忆起自己曾经被周星驰骂的场景,她表示其实自己一直很感激她,因为他知道如何激发出演员的潜力,并且无论是主演还是配角,他都会与之一一讲解,只是达不到他的要求才会被骂。

徐美娜也表示,你做得好时周星驰也不会直接夸你,只会盯着你点下头,便走开了!

就像编剧谷德昭所言:“想要得到星爷的夸奖堪比登天!”

其实仔细回想一下,不知道你们有没有这种感觉,在周星驰的所有作品里,好像所有的小人物都那么的“有血有肉”,就如同主角一般令人印象深刻,也许这就是周星驰作品的魅力所在!

六、“汽车修理工”另有其人,冯勉恒只是临时客串!

01.

在《少林足球》中,有一场友谊赛,其中有一位随身携带“扳手”上场踢球的“汽车维修员”(冯勉恒饰)。这个角色其实是后来加上的,而原本的桥段早已拍好,而该段戏的主角也另有其人!

他就是,知名的电台主持人林盛斌,当时林盛斌还是一名大学生并未参加工作。周星驰在筹拍《少林足球》前,与有线电视联合搞了一个2、3000人的面试,林盛斌被同学拉着去玩就排练了几个小时的节目,当时评委是周星驰、吴君如、李力持三人,林盛斌在几人面前表演了一个小魔术后,得到了三人的认可,于是就邀请他客串电影《少林足球》。

02.

当时林盛斌并不知道自己演什么,到了珠海见到周星驰后才得知自己出演“沙地烂仔队”的队长,原本这场戏只拍摄数天,林盛斌的学校也恰好放这么多天的假,但当拍好后却因剧本改动的关系,需要重拍,而林盛斌因开学的关系,所以只能决定离开剧组。

据林盛斌回忆,当时《少林足球》的监制Connie姐,还对他说周先生很欣赏自己,想让他加入“少林足球队”做自己的队员,但因为拍摄时间,长达2至3个月时间,所以仍在上大学的林盛斌,在权衡许久之后,最终决定以学业为重,因此离开了剧组!

周星驰这才找来冯勉恒客串“扳手男”,同时在《功夫》中,那位在电车上殴打周星驰的“金丝眼镜男”也是由他出演!

03.冯勉恒所饰演的“体育老师”,在《少林足球》中与主角一般,让人印象深刻,他的那句“我本身是一名汽车维修员,随身携带扳手很合理吧!让人捧腹大笑,这种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而且还能做到让人看了不尴尬,这些电影元素现在已经看不到了。

同样在《功夫》中,那句“这位女士好像对戴眼镜的人士存在相当的成见”,可见其形象之独特,其实冯勉恒不仅是一名演员,同时也是“星辉”旗下的一名编剧!

背面

正面

七、“酱爆”每条戏一次过!

01

《少林足球》中,有一场“酱爆”在“甜在心”馒头店门前,说一段激发起周星驰与“猪肉佬”两人内心一团火的话。

开拍前,“田鸡”田启文却在背后和众人打赌,赌“酱爆”会NG多少次?大家都猜测起码是两位数起步,结果当拍完第一条后,李力持正准备再来一条时,周星驰突然说了一句∶“OK了!”周星驰的这个回应,震惊全场。

02.“酱爆”的第一场是这样,到第二场戏,甚至第三场戏,同样又是一条过,大家都觉得不对劲,为此田启文还“醋意满满”的找到周星驰说:“要不要多来几条保险一点?”

结果周星驰却说:“他做的事我根本做不到,他是做的自己,很自然,你们谁做得出来?你改他就是自找麻烦!刚才机器有没有事呀?没有的话,那OK吧!”

03.众所周知,周星驰拍戏基本上到了吹毛求疵的地步,短短一个镜头要拍上十几二十次,陈国坤出门的一个镜头,就足足拍了34 条,黄一飞被酒瓶敲头的桥段也拍了不下20次,但唯独“酱爆”这位演员,全戏都一条过。

田鸡在一次采访中,回想跟周星驰共事的二十多年里,从未见过有人可以在周星驰手中一条过,就连周星驰本人都因经常忍不住笑场而NG,因此“酱爆”何文辉可以说是创下了一个新记录!

八、周星驰片场大发雷霆

01.

当时,是拍摄一场周星驰与吴孟达分别后,独自一人在街头的所见所闻,期间包括在一间运动鞋店门口驻足停留,欣赏橱窗内的运动鞋,最后被导购员赶走!

后来,在做电影剪辑时,剪辑师觉得这场戏和前面向吴孟达推荐少林武功,以及后面去废品站卖废品的剧情,没有任何联系,于是在没有告知周星驰的情况下,私自将这段剧情删掉。

周星驰得知这一情况后顿时火冒三丈,他表示这段戏是他全片中最喜欢的一段戏,并且“鞋子”是片中很重要的一个极具代表性的元素,其作用好比是一一名演员,在知晓了周星驰的这一用意后,剪辑师这才将这段“橱窗看鞋”的剧情,加了上去!

《少林足球》导评版,周星驰、林子聪、田启文现场解说

02.

正如周星驰所言,“鞋”是片中重要的一个元素,其作用就像是一名演员,从一开始的大城市再到后面的废品收购站,从周星驰穿着的一双破烂鞋,再到大城市里各式各样华丽的高跟鞋、皮靴,《少林足球》看似是一个在讲“球”的故事,实则它也是一个再讲“鞋”的故事!

那么“鞋子”代表了什么?先来看看这段剧情,周星驰驻足在橱窗前,看了看窗内的运动鞋,又看看了自己脚下的破烂鞋,当他以羡慕的目光停留在橱窗时,导购员突如其来的呵斥将周星驰叫醒,并且在周星驰离开时,导购员还做了一个非常醒目的动作,他用衣袖下意识的擦了擦橱窗,这里有两原因,第一可能他以为这个衣衫褴褛的“乞丐”碰到了橱窗,第二他没看见,这是下意识的动作,但不管是哪个原因,这段只有一个核心——穷人(眼神/动作)会玷污这双鞋子!

03.

这其实是一个几乎可以忽略的动作,但周星驰却格外的看重,因为这双“鞋”正是周星驰的代言,是他为弱者、为社会底层小人物所遭受不公待遇的嘶声呐喊,毫不夸张的说,周星驰将小人物的表现和对社会的洞察力表现的极致入微。

其实,片中还有一个细节,或许很多人没有在意过,周星驰从市区走到废品站时,人们穿的鞋是不一样的,城市里都是高跟鞋、皮鞋,到了废品站却成了拖鞋。“鞋”有区分,人亦是如此,从一件物品上升到人物的生存环境,简单一个细节让我们观者产生共鸣,或许这就是喜剧的内核——悲剧!

所以,周星驰的作品为什么如此受人追捧?因为他正是从底层一步步走到现在的,他会下意识地在作品中加入这些“底层”元素,正如他在电影里的一句话:“鞋子破了我就把他丢掉,我们要向前看永远都不要再穿破鞋子!”可到了最后遭遇困难时,是阿梅补好的那双破鞋点燃了希望。

一个元素一个笑点,一个符号一个道理,一年一影帝,百年周星驰,并不是空穴来风!

(PS以上资料来源于《少林足球》导评版,周星驰、林子聪、田启文现场解说)

九、黄一飞、周星驰风波

01

在《少林足球》中,有段周星驰与黄一飞合唱“少林功夫好”的戏份,可在演唱时黄一飞却一点都不正经,周星驰便说:“你能不能正经点?”

黄一飞却说:“不能!我是一个演员,本来就五音不全,我要很紧张地唱,希望自己可以唱得好,这种状态才能更符合人物的内心...

为此两人各执己见,互不退让,最后黄一飞就提了一个意见:按照两人的方式一人演一遍,哪一个演出来后面的工作人员笑得最大声,就听谁的。

结果按照周星驰的方法演完后,工作人员一个没笑大家都呆住了,反观黄一飞不正经的唱法令工作人员捧腹大笑!最后周星驰才选择了黄一飞的方式。

02.黄一飞可以称得上是周星驰作品中的“金牌绿叶”之一,但在《少林足球》后,两人慢慢疏远,对此黄一飞解释是两人不合,但并不是现实不合,而是片场不合,然后就是周星驰过于认真,在拍啤酒瓶砸头那段戏时,黄一飞被砸了几十下,现在秃顶与这个有很大的关系。

其次就是在拍完《少林足球》后,大家接了一个啤酒的广告,黄一飞却只有2000块的报酬,相比与自己做特约演员都不止这个数,所以当时心里不平衡。加上以前周星驰办公室在尖沙咀的时候,黄一飞有时间还上去坐一坐,后来周星驰搬走后就慢慢疏远了。

所以种种原因导致两人在《少林足球》之后,没有再合作过。

03.但王晶却在一次采访中,爆了一个猛料,在拍摄《少林足球》期间,有一次在大足球场上,还没有正式开拍,周星驰突然跑到黄一飞后面去脱他裤子,现场很多临时演员在哪里,结果黄一飞没穿内裤,那一次黄一飞直接翻脸了,一直追着周星驰打!

十、《少林足球》救活一家电影院

01.

当年周星驰拍完《少林足球》后,有一次和林子聪去街边的一家餐厅吃饭,没想到老板看到后,直接过来拉着林子聪说:“你看对面那家电影院,你们拍的《少林足球》把它给救活了!”

据饭馆老板透露:“它和另外两家本来是要倒闭了的,我在这里开了十多年的店,从来没有见过对面有300对人排队买票的,买票的人把这个小区围了一圈又一圈。这个电影院不仅活了下来,还赚了钱重新去装修。”

十一、写在最后

01

《少林足球》中,描写的都是一群小人物的奋斗历程,其中也包括了星爷自己,我想大家都应该记得那一句话:“做人如果没有梦想,那跟咸鱼有什么区别!”曾几何时我们也像那条咸鱼一样被人否定,但咸鱼也有翻身之日,更何况人呢。

都说环境会被影响,没错,一条鲶鱼会让整盆的沙丁鱼活跃起来不至于憋死,阿梅、酱爆、猪肉佬、肥仔聪......他们都曾沉沦,都曾遭受白眼,但在周星驰的带动下,他们眼睛中燃起了一团熊熊大火,其实这火苗人人都有,只是容易熄灭,只是不易点燃。

正如周星驰所言,《少林足球》并不是一部简单的喜剧片,单从片中的无厘头元素来看它似乎过于简单,可从它丰富的内核中来看,电影着墨最多的还是周星驰一向强调的小人物奋斗之举,纵观片中的角色无论是高开低走的达叔,还是沉沦后的几师兄,或是积极向上的周星驰,亦或是街头的猪肉佬~他们都有自带这种光环!

02

在周星驰的笔下,他所描述的小人物们总有一种顽强的生命力,仿佛他曾亲眼目睹过,那些生活磨砺下尊严被人践踏的各色角色,也目睹了他们人格被人踩倒在地苟且度日的痛苦挣扎,被嘲笑,被忽视,被这个社会毒打,但他们依旧记得那句“人如果没有梦想,那和咸鱼有什么区别呢?”

全片中,最值得一提的其实不是周星驰的无厘头、各个配角们的搞笑情节,而是达叔吴孟达的精彩表演,尤其是在面对谢贤时的那一幕表情切换,从“低声下气”到“不可置信”由“内心悲愤”到“由愤转悲”最后再到“笑自己痴”,这几种神情,在短短十几秒中被达叔拿捏得恰到好处,堪称是教科书般的表演。

达叔的表演流露出人生的长久失意和随着年纪渐长逐渐熄灭的那颗火热之心,最后那股被人压制带来的屈辱与不甘,更是让这段表演提升了一个层次。

03.

达叔:“我还没准备好!”

星爷:“还等?再等太阳就要落山了”

不知道你们是否还记得这段对话,是啊,我们还在等什么,心里有梦想就要赶快实现,否则就是白 了少年头,空悲切!

穿着破鞋的小伙子,梦想着将少林功夫发扬光大;瘸着腿、挺着大肚腩的糟老头子,梦想着带一支自己的球队参加比赛;用太极功夫做甜在心馒头的“丑小鸭”,梦想着变美丽找到自己的爱恋;街边形形色色的路人,有的想成为伟大的作曲家,有的想成为舞蹈家……

他们都有梦想,并且都在向着那个方向前行,可我们呢,也许还在等吧!

03.

多年之后再次回味星爷的这部作品,泪流满面,曾经年少轻狂时的我们,只看到了星爷的搞笑!

突然想起了网上的一句话:

“读书,交友都不如你这一腔狗血,滚烫,灼人,你要燃上大半辈子,才对得起你现在说的这些话。”

纵有疾风起,人生不言弃!

年轻人,你还记得你的梦想是什么吗?

周星驰少林足球经典片段,日本人看周星驰少林足球经典片段

18年后再看周星驰《少林足球》,彩蛋不断,你觉得这部电影怎么样?

可以说,《少林足球》开始了周星驰电影的全新阶段,在《少林足球》以前,周星驰的电影主要还是港式的喜剧电影,有着香港电影一贯来的制作粗糙之嫌。但是在其之后,周星驰的电影正式进入到了国际大制作商业片行列,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虽然在周星驰以往主演的诸多电影中,也有采用特效场面的,然而难免走着粗糙简陋的路子,比如《百变星君》之类的电影。但是在《少林足球》里,足球的朝向,少林功夫的呈现都以极高的特效水准予以执行,尽管这部片子依旧带有港式味道,然而我们已经不能忽略它的制作水准了。

而除去精良特效之外,最重要的还是影片的创意和执行力。在此片之前,周星驰也希望在自己的某些带有中展现功夫元素,尽管带有较强的戏谑感,然而他还是不遗余力地表达自己对于功夫的理解。然而在《少林足球》中,这种对于功夫的痴迷遍布全片。影片中所有的故事、人物,以及行为逻辑都是围着少林功夫展开,这种对于功夫武术的痴迷在其后的《功夫》、《西游降魔篇》中始终存在。

然而周星驰又绝不只是玩玩而已。他在影片中所展现的功夫元素是全方位的,小到每一个动作名称,达到每一场足球比赛,他都事无巨细地打起崇拜的大旗。比如李小龙的那件黄色运动衣、太极掌法运用到做馒头的过程中。

所有的这一切,才让这部片子与众不同,也开启了周星驰导演的新时代。

周星驰少林足球经典片段,日本人看周星驰少林足球经典片段

十六年后再看《功夫》,重温周星驰台前幕后的执念和逐梦

看到她的豆瓣评分近年来一直在上升,都总算“老”怀安慰。

十六年前第一次观看,企图获得忍俊不禁笑逐颜开的人虽得到的是神伤失望,却被其浩瀚激昂的音乐所吸引。“猪笼城寨”的贫民被欺凌,为民请命的高手一个一个被奸人所害,体无完肤。

职业杀手天残地缺以古筝为武器。一曲“筝锋”肝肠寸断,知音难寻。悠悠遐思,天涯路远,古典音韵变成杀人利器,琴弦如冰刃,声音似刀锋。

电影《功夫》。

由周星驰执导,并与梁小龙、元华、元秋、黄圣依等联合主演。讲述一个街头混混由于一次奇遇变成一代武术家的故事,以及这个本性善良的流氓从开头沦为黑帮后来又改邪归正的心理历程。

再一次重温,仍然被那个少年坚定的眼神,那个少女眼角的泪所感动,同时也体会到周星驰台前幕后的执念和逐梦。

台前:周氏喜剧的情怀

周氏喜剧早已形成了一种鲜明且独特的风格。影片会通过一系列荒诞、无厘头的元素,予人以真切的感动。画面、动作、台词,音乐的无缝结合,旨在引出小人物的笑中有泪的主题。

一、手执波板糖的少年

星仔的电影早在1994年,就有首部自编自导的电影《国产凌凌漆》。犹记得那个日渐肥胖被投闲置散的猪肉佬,始终不肯丢弃那把锋利的刀。在《功夫》中则变成了手执波板糖的少年。

为了帮一个女孩夺回波板糖的少年,遭到混混们的唾弃和欺凌。无力回天,自甘堕落。已近中年时再遇少女已经沦为小贼。

又是为了抢波板糖,他成为了自己曾经憎恨的那类人,抢去那个少女的波板糖,搭上汽车绝尘而去。然而为何那个少女双目含泪,久久萦绕心头,似曾相识。

少年得到机遇脱胎换骨,重新振作。辉煌风光后安于平淡,开了个糖果店,摆满波板糖,等待着那个少女的归来。

二、烂泥

以前每次看到星仔和同伴蹲在一堆衣衫褴褛的苦力前面,指责同伴,烂泥扶不上柄,都是想笑。他好像一条狗,还笑别人,简直是五十步笑一百步。而当有了经历,每次看到这里,总是想哭。

能言善道的小人物落魄半生一事无成。梦想成名,现有途径只能通过有表现加入恶名昭彰的斧头帮,但无关系无功夫的他也只能在弱女子前耍耍威风。

及至到《新喜剧之王》,死尸装扮的如梦参加父亲生日宴会的如梦,一起长大的同伴已成律师或嫁得好人家,她却朝不保夕地追逐着成名的梦,父亲也赠了她一句,烂泥扶不上柄。

烂泥扶不上柄。粤语“柄”是墙的意思。泥太稀太烂了,想扶你上去都不行。比喻由于能力差或水平低成不了气候见不了世面。这像不像拥有梦想又时刻被现实碾成泥的我们?

三、大隐隐于市

真正有能力的人却是匿于市井之中,那里才是藏龙卧虎之地。

他们,不是没能力,不是没才华,只是经历了人生的浮沉之后,看清了时代的真面目,内心也归于平静,甘于隐匿在市井之间。

于是,残旧不堪的“猪笼城寨”里边高手云集。“十二路谭腿”苦力强,“铁线拳”裁缝,“五郎八卦棍”油炸鬼,“狮吼功”包租婆,“太极拳”“包租公”,一群长相千奇百怪的人员原来是一班深藏不漏的武林高手,在城寨遭遇危险时,各人大展奇功异能,对抗恶势力。

之后蜕变成高手的星仔,则同样放弃浮华,解甲归田。

幕后:执念与追逐

《功夫》蕴藏了人生的哲理。并非只是一部无厘头喜剧。不但因为上述的周氏情怀,以下鲜为人知的幕后故事也是最好的证明。

一、总监制之一:刘镇伟

刘镇伟和周星驰合作过《赌圣》。为了让小人物成为有说服力的大英雄,刘镇伟想出了特异功能的桥段。逻辑上天马行空的刘镇伟和演绎方式上很越轨的周星驰成为最佳拍档。他们还合作了《望夫成龙》、《大话西游》和《回魂夜》等。

多年后,周星驰仍不忘好搭档刘镇伟,特地邀请远在美国的他回港担任《功夫》的监制之一。据说刘镇伟只提出让周星驰不要在片场骂人的条件便欣然答应接手监制的工作。

刘镇伟和周星驰惺惺相惜,他知道他并非如外界指责般难沟通,他只是一丝不苟。而周星驰则是继续刘镇伟的构思。在《功夫》中也让星仔被打通任督二脉,成为绝世高手。

二、动作指导:袁和平

《功夫》的动作导演有两个,袁和平和洪金宝。在筹拍初期,据说周星驰和洪金宝因事闹得不欢而散。我们无法得知谁对谁错,但肯定的一点就是可见周星驰事无巨细,容易得罪人。

然后周星驰找来袁和平接手。袁和平与影片里推销如来神掌老乞丐袁祥仁其实是亲兄弟。

袁和平会根据电影的整体风格和导演的意图来设计动作,其武术风格备受中西方的欢迎。《卧虎藏龙》、《黑客帝国》就出自他手。前者具有浪漫色彩,后者唯美飘逸。《功夫》的多场武功都均与前两者那样充满中国风。

三、音乐监制:黄英华

功夫原声音乐CD收录了33首,影片以弘扬中华武术精神为基调,影片中的多数音乐片段都改编自中国传统音乐。音乐监制为知名配乐大师黄英华。他在先后为《梁祝》《暗战》等片担任过音乐监制。

据说黄英华回忆周星驰曾跟他说过的话,你以为我没钱找好莱坞么,我就是不要那一套。于是,激昂慷慨的音乐几乎贯穿整部影片。

片中多首曲目均使人热血贲张,《筝锋》的兵刃相见,《闯将令》豪迈高亢,《小刀会组曲》的慷慨悲壮。传统而又富于动感的音乐投放在精彩的动作场面中,让人豪情万丈,酣畅淋漓。

四、那些高手们

影片中的“武林高手”简直可以开一场武林大会。而现实中这些人一样是大有来头。

“十二路谭腿”苦力强扮演者是少林第三十二代弟子释行宇。“铁线拳”裁缝的扮演者是著名的洪拳宗师赵志凌,黄飞鸿的传人 。“五郎八卦棍”油炸鬼扮演者叫董志华 ,是一名非常厉害的京剧武生。“包租婆”“包租公”元秋、元华是有武术根基的七小福师兄妹和成员。

饰演“火云邪神”的梁小龙,年轻时曾是羞涩帅气独当一面的陈真。可叹岁月催人老,在这里要饰演阴险毒辣的大奸角。他当年和李小龙、狄龙、成龙并称为香港四小龙,功夫也是可见一斑。

五、各种致敬

一是城寨和人员。

“猪笼城寨”其实是来源于九龙城寨。原指“三不管”地方,寨内藏污纳垢,环境恶劣,但同时也是防卫外敌的据点。

城寨中的人员则是来源于电影《七十二家房客》,和本片一样,房客们平时斤斤计较,纷争不断,但关键时又团结一致,齐心合力。

二是桥段和台词。

影片开头星仔欺负小孩子,把他们的皮球踩烂了,这个桥段其实是致敬他自己的电影《少林足球》。同时展示曾经善良的星仔长大后变得喜欢欺负弱小。

油炸鬼将死之时说出“能力越大,责任越大”来自《蜘蛛侠》里面的经典台词。这让包租公包租婆坚定信念,牺牲性命去维持正义。

三是镜头和场景。

火云邪神所在的神经病院中门口突然涌出的大量血水,这个镜头自然是在致敬《闪灵》,借此反映火云邪神神出鬼没,是非常难对付的反派。

周星驰用刀威胁黄圣依的时候,他们的动作和后面的海报和1935年的《礼帽》的一样。《礼帽》影片讲述一对一见钟情彼此有意的情侣误会冰释有情人终成眷属的故事。致敬的同时也暗示了本片的结局。

end

《功夫》是他成名以后的执念和逐梦。对经典的致敬、对过往的怀旧,周星驰为了完美呈现出自己的想法也是费尽心血。

他厌倦了一成不变的搞笑模式,想着突破以前的自己。之后,他又会好似那个手执波板糖的少年,经历人生的起伏与波澜,又回到最初的模样。

少年时,刚从训练班毕业后的他还只是个游走于电视连续剧里的临时演员,中年时,他已是人尽皆知威名远播的明星和导演。

他时常通过拍电影去发掘一些有特点、有潜力、有创造性的人。在他电影里,我们可以看到很多临时演员均能占一席位。曾经努力打拼的他知道底层的寂寂无名和人微言轻,因此他成就自己的同时,也不断创造机会,让小人物们能一飞冲天。

相关资讯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