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京自己投资的电影,吴京电影回报
日前,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表示该公司出品电影《我和我的父辈》从未通过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号、微信朋友圈等信息渠道,开展或委托其他公司开展电影项目融资、众筹等业务。
无独有偶,导演、演员洪金宝日前也公开“打假”,称自己从未收到过某电影剧组邀约,不存在任何形式合作,提醒公众“注意不要被骗”。
记者走访发现,从《我和我的祖国》《夺冠》到近期的《送你一朵小红花》《我和我的父辈》,都曾被利用为“投资电影”的噱头,导演徐峥和《唐人街探案3》片方也曾公开“打假”,提醒公众不要上当。
近年全国各地也陆续破获多起以投资影视剧为名的诈骗案件。据相关部门介绍,各类以“投资影视项目”为名的集资,基本都是骗局。
就算上市公司已经发布公告,这样的诈骗信息仍然层出不穷
《我和我的父辈》刚打假,《长津湖》又来?
“院线电影《长津湖》主题研讨会,看看都来了哪些大人物!”一名微博认证为“旅游博主”、粉丝达50万的网民晒出了一张电影《长津湖》研讨会的照片,并表示“这个片子可以很认真说是赚钱的电影,抓住最后的机会,下手吧!”在评论区里,该博主还留下一个微信号,“想赚钱的加”。
在网上,类似为《长津湖》吆喝投资的信息的还有不少,但这些信息留下的“投资联系方式”,全部是个人手机号码和微信号。记者随后加了其中两个微信号,对方并未直接回答任何问题,而是将记者拉进了同一个“电影投资群”。
这则容易让人误解的消息,配图其实来自《长津湖》相关新闻的图片
这样的“投资信息”疑点重重。记者随后搜索发现,这张博主语焉不详是否本人出席拍摄的研讨会现场照片,其实是此前《长津湖》研讨会新闻的现场配图。而微信群中所称《长津湖》的相关信息,如“目前成本5亿”“于2021年暑期档和国庆档上映”等信息也与电影信息不符。据业内人士透露,《长津湖》投资数额与此并不相符,且电影已经定档8月12日,昨天才因为疫情宣布撤档。
“这种投资信息一看就不靠谱。”有业内人士介绍,《长津湖》导演和监制包括陈凯歌、徐克、林超贤,演员则有吴京、易烊千玺、段奕宏等人:“这个阵容需要偷偷摸摸向公众拉几千几万的投资?而且电影原本下周就上映了,这时候还拉投资?这样的项目怎么可能‘等米下锅’!”
一边晒“汇款单”,一边是网民抱团诉苦
在该博主8月4日发布的微博中,还有两张汇款单,宣称是此前投资《送你一朵小红花》的“投资收益”“票房分红”。但根据汇款单上留下的公司名称,记者通过猫眼专业版查询《送你一朵小红花》的出品方和宣发方,都没有这家公司的名字。而在知乎等网络平台,已经有不少网友表示去年通过微信联系这家公司“业务员”,所谓投资《送你一朵小红花》项目,至今未收到任何回报,公司方也早已联系不上。
更令人生疑的是,该博主8月3日还晒出信息宣称可以投资《我和我的父辈》。但就在不久前,作为A股上市公司的中国电影发布公告,称公司接到部分投资者电话、邮件,询问公司出品电影《我和我的父辈》对外融资相关事项。“经查,有人通过网络媒体、微信公众号等渠道擅自发布电影《我和我的父辈》的虚假融资信息,实施涉嫌诈骗行为。”今年5月中国电影曾在官方公众号发布声明,为《我和我的父辈》融资信息“打假”,明确“从未也无计划通过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号、微信朋友圈等公开渠道开展该项目融资业务”。
项目收益高达370%?
“我们会邮寄正式的合同给你们,这你们总该放心了吧?”记者日前反复询问“电影投资”是否真实时,一名“业务员”晒出了合同和公司的门店照片,并表示“离得近可以上门来签合同”。不过要取得纸质合同,需要支付一笔“意向金”,而认购份额5万元起步,预期票房“至少50亿,还有可能破纪录”。
不过记者从一些拿到电子版合同的知情人士处获悉,涉及《长津湖》的合同,跟此前《我和我的父辈》的合同内容几乎一致,连投资额都同样写着5亿元,“这难道只是巧合?”
“巧合”不止这一处。在这些网上发布的信息中记者也发现,他们几乎都在用同一个“案例”:一名快递小哥投资《流浪地球》35万元,净赚分红175万元。而近期几部号称可投资的电影,投资收益率将达到300%-370%。
事实上,这样以“投资电影”为名的骗局近年来屡见不鲜。此前,一名自称拥有《我和我的祖国》《夺冠》等热门电影“股权”的女子,表示自己男友是演员李易峰,还拉“李易峰”进微信群兜售“电影股权”。记者从业内人士处获悉,这完全是虚假信息。
还有人则在各种微信群里“钓鱼”。有市民曾在一个有300多人的微信群里,看到半夜有刚刚进群的两名网友对话,A晒房子晒豪车,B则追问如何赚钱,几番你来我往,A才表示自己是投资某知名电影赚的钱,并宣称《流浪地球》《哪吒之魔童降世》《战狼2》等高票房电影“都是这样的模式获取制作资金”。在B的不断追问下,A终于给出了一个微信号,让B“自己去谈”。
“现在电信诈骗都是自带话术本的,都是踩准被害人的心态的。”有业内人士表示,这些所谓的投资信息,选的电影都是张艺谋、吴京这样有“票房保证”的导演、演员参与的项目,而且列举的《流浪地球》《哪吒》《战狼2》也都是前期媒体报道过“缺少资金”,最终取得惊人票房的例子。
亦真亦假更易让人迷惑
“我们公司承接了部分电影投资份额,才可以做成产品供个人投资。不然普通人怎么能投资这些大项目?”记者走访发现,这些“业务员”在话术中加入不少听上去专业的名词,整个“投资”流程似乎也顺理成章。
按照这些业务员近乎一致的说法,一部电影由多家公司共同投资,其中部分投资公司又会将自己投资的份额转让给其他几家公司。而这些下游公司则会进一步将投资份额分散,销售给个人。
听上去“顺理成章”,但很多所谓的公司根本无法获得电影的投资份额,只是借此名义诈骗。曾有人用相关软件查询投资《我和我的父辈》相关公司的信息,发现这些公司注册资本金额很高,但实缴出资额却是0。
近年来,不少热门电影都受到此类骗局波及,纷纷公开“打假”。徐峥曾在微博上公开发布关于电影《囧妈》被冒名销售投资份额的严正声明。《唐人街探案3》片方也多次澄清没有转让投资份额这件事,“说了太多次,唐探君都倦了!”此外,《姜子牙》《独行月球》《超能一家人》等电影都曾遭遇这样的情况。
《超能一家人》今年4月就发声明打假,但最近仍持续有诈骗信息在网上传播
“面向个人销售电影投资份额,基本上都是诈骗。”记者从业内人士处获悉,正规电影出品方在和投资方签合同时,都会在协议中写明“不得擅自转让所持份额或用于融资”:“所以拿转让电影投资份额说事,要么是纯粹的骗子,要么就是违约。”
2019年初,市民何先生从一家中介公司获得推销信息,一部“2.6亿元高成本、大制作,当红明星主演、知名影视公司出品”的电影,票房保守估计可达20亿元,投资获利可达360%。
何先生特意上网查询,确定这家影视公司的确是该部电影的联合出品方之一,便通过中介公司与该影视公司签订了一份《电影合作投资协议》,投资50万元。
上海警方破获的这起案件中,合同的确是电影投资方与个人签定的,但这一行为本身就已违约,不可能拿到收益
然而电影上映后票房仅6300万元,该影视公司兑付给何先生1.3万元。上海警方调查后发现,这家影视公司与电影出品方签协议,获得电影18%份额的票房收益权和署名权,但这家影视公司不得擅自转让所持份额或用于融资。而当时这家公司根本没钱支付费用,于是找到多家中介公司四处招募投资人,并混淆“版权”与“票房收益权”的概念,虚增电影制作成本、夸大票房预期收益,骗取260余名投资人共计4500余万元投资款。此后该公司才将其中1000余万元支付给电影出品方购买份额。
目前该公司的负责人包某等人已因涉嫌合同诈骗犯罪被公安部门抓获。据了解,这也是上海警方破获的首起通过虚增影视剧制作成本、夸大预期票房收益,骗取投资人投资款的特大合同诈骗案。
个人不宜轻易投资电影
事实上,几年前已有电影试水“众筹”,《大鱼海棠》《黄金时代》都曾在网上开展众筹。不过,这些电影投资的大头并不是“众筹”而来的。
业内人士以《黄金时代》为例,当时电影通过百度背景的“百发有戏”募资,最终3000余人投入1800余万元。“百发有戏”承诺根据《黄金时代》电影票房情况,按票房低于2亿元或高于6亿元,对应8%-16%的年化预期权益回报:“这样的收益是远远低于骗子承诺的300%的。”
然而最终《黄金时代》只获得5000余万票房,连此前2亿元“及格线”都未到,用户得到的收益总计约72万元。“这笔钱与其说是吸引公众投资,不如说是吸引关注。相对于电影拍摄成本和宣发费用,这点钱几乎不值一提。”
“真正的大制作,不会让普通人投资;那些需要投资的小成本电影,风险又很高。”业内人士感叹,很多观众只看到那些票房大卖的电影,但这些电影只是少数,一些电影甚至连院线都进不了,后来不了了之,何谈盈利。“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连剧本都不可能看到,又如何判断投资前景?”
记者从相关部门获悉,目前以“投资电影”为由面向个人募集资金的行为,基本都是骗局。近年来,全国各地警方已陆续打掉一批以“投资电影股权”为名的诈骗团伙。
栏目主编:施晨露 文字编辑:简工博
来源:作者:简工博
如何评价电影《夺冠》?
最难拍的,就是这样的电影了吧:《夺冠》。
什么都被彻底剧透了。
八十年代的往事,我们都经历过;女排的历程,我们都是旁观者;郎平的生平故事,无法篡改——她才刚刚六十岁,还在给中国队当主教练,第32届东京奥运会结束,她才有可能退役。
当事人都还在世,甚至还在赛场上,体育管理机构在盯着,几代体育观众也都虎视眈眈。
具体到故事里的三场重要比赛:
1981年11月16日,第三届女排世界杯,中国女排以3:2险胜日本女排,获得世界杯冠军,为中国夺得三大球首个世界冠军;2008年8月15日,第29届北京奥运会女排比赛,中国女排以2:3憾负美国女排,小组赛失利;2016年8月17日,第31届里约奥运会女排比赛,中国女排以3:2险胜巴西女排,晋级半决赛,中国女排在时隔8年后再度打入奥运会半决赛,并且最终夺冠。
都有影像资料,谁当的教练,谁做的决定,谁进的球,谁做的解说,每场比赛穿的啥队服,全都有据可查。甚至,不用钻进故纸堆和影像资料馆——和这些比赛有关的讨论热度都还没彻底散去。
我还记得,1984年,中国女排参加洛杉矶奥运会,我们全家人,准备了足量的零食,围坐在电视机前,看了好久的比赛,她们夺冠的那一瞬间,整个大院里都是一片欢呼。还有接下来的1985、1986年,她们又是两次夺冠。在那个迪斯科的年代,文学的年代,遍地夜校的年代,她们带给中国的振奋,言语无法尽述。
整个八十年代,到处都是她们的名字和形象,甚至连《大众电影》,都在1982年3月,用了周晓兰和电影演员龚雪的合影做封面,那是《大众电影》创刊32年,第一次用非电影人物作封面。
还有2008年,郎平带着她当教练的美国队,打败中国队,网上骂声一片。还有2016年,中国队和巴西队的那场比赛,多少人都是在比赛结束后,才回过头去回看这一场绝地胜利。
记忆犹新,历历在目。
编剧和导演要做的,首先是还原。还原事实,这个不用多说;还原当时的细节,街头的《庐山恋》海报,八十年代人们那种淳朴的性感,连电影里训练场的地板,都是漳州训练基地的旧地板;还原现场,三场比赛的细节,几乎是1:1复刻;还原人物,巩俐以方法派表演,还原郎平的神采姿态。
留给电影的余地在哪里?
好在,这个故事留给了让我们放心的人。导演陈可辛,编剧张冀,主演巩俐、黄渤、吴刚、彭昱畅,郎平的女儿白浪扮演母亲的青年时代,女排运动员朱婷、惠若琪、丁霞、张常宁、徐云丽、林莉,演她们自己。就连唱片尾曲的,都是那英和王菲。
在被彻底“剧透”的前提下,《夺冠》给出了强大的观看理由。
梳理女排这四十年的征程。
写故事,拍电影,都一样,是一种整理能力。我们熟悉的女排故事,始于1978年,至今42年,42年时间,加上她们所在的位置,一个国家,一个重要体育项目的代表性队伍,可以用来写进故事的情节,山呼海量。如果拍成电视剧,大概可以凭借长度申请世界纪录。
但《夺冠》做了这样几件事。首先,它确立了一种表达方式,清淡、克制,但却结实的表达方式,而不是戏剧化的、煽情的、浓墨重彩的表达方式。
它是反戏剧、反高潮的。
比如,故事带着回忆基调,比如,演员表演很收敛,比如,节奏经常受到干预,每到现场情绪即将步入沸点的时候,每到故事马上要步入倾诉衷肠的时候,每当阶段性的情节结果就要出现的时候,就戛然而止,或者用闪回来打破这种即将到来的尴尬。情绪停在已经走出趋势,但却并没真正明朗的时刻。这和陈可辛与张冀合作的《亲爱的》非常相近。
在这种表达方式的基础上,它选取了几个情节要点:中国女排在这四十年间,重要的三场比赛,郎平的职业生涯,郎平和另外两位中国女排主教练的友情。以女排故事的重点信息,带出女排四十年。
这种平实的表达方式为基础,重要的情节点为情绪爆点。就足够了。做减法比做加法难。
呈现了中国体育心态的变化。
一个彻底被“剧透”的故事,如果有了观念的线索,就会有不同的结果。《夺冠》是呈现了一个观念的,这个观念,就是中国体育心态的变化,确切一点说,是中国女排体育心态的变化。这种变化,其实还可以延伸一下,延伸到中国人的心态变化上。
《夺冠》故事开始的1980年代,刚刚改革开放,中国人憋着一股子劲,想要追回失去的时间。因此,从体育到电影,从文化到科技,都带着一股子狠劲,每件事都意味无穷,被捆绑了重重的集体荣誉、家国情怀。
就像故事开始时说的,“中国队和美国队的比赛,永远不是一场球赛那么简单。”
吴刚扮演的主教练,是这种观念的执行者。每逢关键时刻,动员球员,他都和家国精神捆绑在一起,“(运动员)不是你也不是我,而是我们”。在中日女排那场比赛前,他对姑娘们说“中国人太需要这个冠军了。”时也,势也。
到了彭昱畅和黄渤(两人一个扮演教练的青年时代一个扮演中年时代)扮演的主教练登场,情况有了一点变化,但变化并不激烈。他缩小了集体的概念,已经很少提家国精神了,而更多地提集体荣誉,让姑娘们和老女排队员比,和老女排的苦干精神比,和老女排所获得的荣誉比。
他常常提起老女排队员,“现在的女排和80年代的老女排没法比”。在新一代女排步入低谷时,黄渤带着女排队员们重返漳州训练场,给她们看老女排队员在墙上留下的训练印迹,鼓舞士气。
到了郎平担任主教练,情况发生了重要的变化。身为职业运动员,她知道运动员最需要什么,身为女性,她知道女性运动员最需要什么,在美国执教的经历,又让她接受了更先进的体育理念,从训练到管理,从现场策略到心理激励。她要带着女排改变。
最重要的是,当时的女排,管理和训练方式,已经落后于时代了,连连在重要的比赛中失利,管理部门,因此不得不接受了她提出的改革方案,例如她对女排选人用人的绝对话语权、搭建复合型教练团队、打造大国家队模式,乃至改变国内职业联赛规则。
所以她说:“如果我的出现只是给他们带来暂时的希望,他们错了。”她是要从根子上改变中国体育的僵化体制。
而她用来激励队员的,已经不是家国,也不是集体,甚至不是“我”了,而是“你”。
“你”!对于运动员来说,尤其对于女性运动员来说,这个字真是石破天惊。
她告诉朱婷,打球不是为了爹妈,也不是为了出人头地,更不是为了成为郎平,而是为了自己,而且要喊出来。“为了自己!”
她也告诉女排队员:
“我希望我的队友不只是优秀的运动员,也是一个优秀的人”,“以前打球总是背着个大包袱,拿冠军拿冠军,我现在就是要轻轻松松地去打比赛”,“以前外国人说,你们中国人为什么这么看重一场比赛的输赢,因为我们内心不够强大。我有责任帮助你们好好地去享受体育,开心地去打球。”
事实上,她并不是凭空说出这些话的。在她担任国家队主教练之后,有几位年轻的女排队员,表示不想当运动员了,想去考大学,退出了国家队。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因此,年轻队员的退出,引起了巨大轰动和争议。但她接受了她们的选择,没有阻止,没有劝说。
这一代的运动员也已经变了。
事实上,中国人的确也不像以前那样,内心不够强大了,比如,2016年后的女排,又接连获得了重大的胜利,但是,国民关注度已经没有以前那么高了。
也许,这种关注度,才是回归正常,是正常的关注度。
还有,吴刚那一代的教练,不了解电脑,也无法接入科学的方法训练队员,只能土法上马,把球网提高15厘米,用苦干来抵消科技带来的进步。但,三十年后,中国队的训练和比赛,已经有了科技力量的佑护,赛场上和赛场外,已经同时进行着两场比赛,赛场上,运动员在比赛,赛场外,科技工作者搭建的竞赛数据库、运动员数据库,也在发挥作用。
四十年时间,中国人的体育心态,甚至国民心态,都在发生变化。不论是激烈还是缓慢,变化已经发生了。
当然,《夺冠》最强大的观看理由,是它给出了令人满意的电影表达。我尤其喜欢的,是表演和节奏。
巩俐演了郎平,一个演员,扮演一个同时代的运动员。这非常难。
但巩俐的表演,几乎是这几年看到的,最具说服力的表演。
以现在的电影技术,完全可以用特效化妆,让她在外形上接近郎平。但事实上,特效用得极少,除了郎平回国,在媒体面前亮相那场,应该是对她的身姿加了特效,以便更接近郎平的身高和身长比例。
大多数时候,她只是近乎素颜,披着郎平的经典发型,戴着郎平的眼镜。在微弱的外形调整帮助下,她却还原了郎平的标志性动作,和一系列微表情,以及郎平的气场。当她出现的时候,我没法不觉得,她非常恰当,毫不违和。
我还喜欢这部电影的节奏,块、点、面、线结合得非常好,新闻素材和当事人的前因讲述,各种穿插、闪回,干净、克制,点到为止。
我还喜欢它在叙事方面的高效。时代的变化,命运的浮沉,都用很松松的方式完成。对赛场上的兵法、规则的解说,直接在现场完成,对队员的调配,场上布局,都是在它说出来的同时,我们就理解了。
因为它做到了这些,我看这部电影的原因,也变了,不是为某种情怀,不是为了集体荣誉,而是为了,我。
为了十岁少年坐在电视机前,看女排比赛的时光。为了被她们激励的片刻,为了从郎平身上领会到的,那种做事情的人所特有的魅力。
以及,在一个电影里,领会电影的魅力,那种干净、克制的魅力。
那种,“你们以为我会煽情但我偏不”的魅力。
影视投资真的都是骗局吗
不是骗局。
影视投资的风险远远大于股市,和赌博差不多。每一个剧本,你根本不知道最终出来会是什么样子的。有的剧组能化腐朽为神奇,有的剧组能化神奇为腐朽,而且这样的剧组比例大概是1:9,大部分剧组是化神奇为腐朽的。
很多公司投钱出去知道这个项目稳赔不赚,但好歹人家资金盘大,总量10个亿每个项目一个亿可以铺开分散风险,虽然其他9个赔了但剩下一个赚了正好摊平。你一个“散户”充其量十几二十万的。
影视投资从来没有“散户”这一说,不要看几个新闻说什么吴京一个人投了几千万流浪地球就觉得个人可以投。要是你拿得出来五千万倒也行了,一个中型剧组五千万投资可以的。但你咋确定这个剧组是《流浪地球》剧组,而不是《上海堡垒》。
再说都拿得出来五千万做投资了,个人投资影视不存在靠不靠谱,人家专业的私人理财经理早给你股票基金信托各种控制风险了。
影视投资是不是一场骗局?
不是骗局。
影视投资的风险远远大于股市,和赌博差不多。每一个剧本,你根本不知道最终出来会是什么样子的。有的剧组能化腐朽为神奇,有的剧组能化神奇为腐朽,而且这样的剧组比例大概是1:9,大部分剧组是化神奇为腐朽的。
很多公司投钱出去知道这个项目稳赔不赚,但好歹人家资金盘大,总量10个亿每个项目一个亿可以铺开分散风险,虽然其他9个赔了但剩下一个赚了正好摊平。你一个“散户”充其量十几二十万的。
影视投资从来没有“散户”这一说,不要看几个新闻说什么吴京一个人投了几千万流浪地球就觉得个人可以投。要是你拿得出来五千万倒也行了,一个中型剧组五千万投资可以的。但你咋确定这个剧组是《流浪地球》剧组,而不是《上海堡垒》。
再说都拿得出来五千万做投资了,个人投资影视不存在靠不靠谱,人家专业的私人理财经理早给你股票基金信托各种控制风险了。
相关资讯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