佘诗曼演的宫斗剧,佘诗曼经典演技
对于佘诗曼这位演员,相信很多看官并不陌生。
被打上“演技派”、“理发师”标签的佘诗曼,在TVB主演过许多经典剧集,其中以宫斗剧最为经典。
佘诗曼的演技到底有多出色?想必看过佘诗曼演过宫斗剧的观众,有目共睹。
可若是要说在两部TVB宫廷剧中无缝切换极端性格,这种比较有挑战性的角色,佘诗曼又是如何演绎的呢?
要知道,在两部宫廷剧中,饰演两个性格完全相反的人设,并非易事。后者需要突破演员在前者塑造的固定形象,尤其是在前部宫斗剧大火的前提下,想要改变,可没有那么简单。
但佘诗曼却能够将角色突破,并精彩地演绎出来了。
《宫心计》与《公主嫁到》这两部剧集,虽不是佘诗曼的“封后”之作,却给观众带来耳目一新、视觉享受的崭新内容。
如何在两个角色中无缝切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不妨来看看佘诗曼在这两部剧上的表现。
01 《宫心计》演绎善良聪慧的“刘三好”《宫心计》里有一位观众最熟悉的女主角,“刘三好”。该角色是个单纯善良,宁愿自己吃亏也不愿辜负旁人的女子。
“有理直说”、“帮理不帮亲”是她的专属标签,秉承着“说好话、做好事、存好心”的三好箴言,刘三好就是这样一位,从尔虞我诈的后宫中,涌出来的一股清流。
刘三好是个“脸谱化”角色,是好是坏一眼就能够分辨得出来。
在刘三好的人设背景中,她的身世过于凄惨,父亲被发配,母亲也因为过错导致惨死。原本应该“复仇”人设的刘三好,却因为母亲的敦敦教导而怀揣一颗赤诚之心。
在后宫中不争抢,不争名逐利上位。善良的刘三好按照宫斗剧套路来说,活不了几集,却因为拥有强大的主角光环,而活到了最后。
这样的形象虽然脸谱,但却是一个“集美好与智慧于一身”的女子。“刘三好”的角色情绪并没有过于突出,反而一路走到头都是较为平和的状态,最终呈现出了一种“淡然”的效果。
虽然刘三好善良,可她并非传统认知上的“傻白甜”人设。从最开始她与姚金铃以好姐妹相处,到后期却因为权谋、算计而反目成仇。直到后期的姚金铃的真面目曝光,刘三好的恍然大悟与此前的平淡情绪形成了一个强烈的对比。
没有学习后宫谋算之道的刘三好,虽然是个单纯的角色,却也没有那么好演绎。
佘诗曼在塑造“刘三好”这个角色时,以一种柔和的状态去诠释该角色。在后期的故事冲突中,却要在“姐妹情”和“恩怨”当中进行一个内心的抉择,那种内心挣扎的情绪,需要出色的演绎才能够完成。
佘诗曼演出了心痛感,也将“刘三好”这个角色描绘得极为贴切,给观众产生一种真实感。这也是剧集拥有“追看性”的强烈原因之一。
“刘三好”的形象在佘诗曼的卓越演技下,表现得极为优秀。也因为角色过于深入人心,想要在新剧里脱颖而出,可并非易事。
但《公主嫁到》的登场,却刷新了观众对佘诗曼演技的固有认知。
02 《公主嫁到》演绎“刁蛮公主”《宫心计》的创新收视与口碑好评,催动了TVB生产“姊妹篇”的念头。时隔一年,《宫心计》原班人马打造的剧集《公主嫁到》随即出炉。
《公主嫁到》被认为是《宫心计》的姊妹篇,虽是原班人马,却打造了一个全新的喜剧故事。最值得一提的,是佘诗曼在剧中饰演的昭阳公主。
在《公主嫁到》中,昭阳公主的人设是刁蛮、泼辣的,确切来说,昭阳公主与刘三好是两个完全极端的性格人设。
佘诗曼将“刘三好”打造得如此深入人心,那么新剧她又该如何“洗底”呢?我们先来看看第一集。
在《公主嫁到》的第一集中,昭阳公主看似本性纯良,却在背地里化作平民百姓出宫。抛弃了刘三好的仪态规范,翻白眼、嘟嘴等浮夸表情都被佘诗曼在《公主嫁到》中呈现得一览无遗。
看似浮夸,但佘诗曼这些细节表情,都是改造前作角色所表现出来的“加分项”。
昭阳公主的“微服出巡”,与陈豪饰演的金多禄在大庭广众之下的争斗,牙尖嘴利的昭阳公主言辞犀利,语言略显粗鄙,却成功打破了观众对“刘三好”的固态认知。
在《公主嫁到》中,佘诗曼早已不是那个“善良聪慧”的端庄妃子,而是变成了一个“有仇必报”、“伶牙俐齿”的奇女子了。
但这仅仅只是“开胃菜”。
前期的昭阳公主洗掉了观众对演员的固有认知,但后期的人物形象却为“昭阳公主”这个角色丰富了该有的色彩情感。
佘诗曼在《公主嫁到》中饰演的并非真正的“刁蛮公主”,而是一个有血有肉的皇家公主性格。
前期的昭阳泼辣顽皮,但在经历宫斗、身份的变故后,却成了金家的乖顺媳妇。此时的昭阳人设,结合了前期的昭阳与《宫心计》中,“刘三好”的部分人设。
既有了公主的仪态,也拥有了一份“身为媳妇”的成熟与稳重。
这是角色的性格呈现,也同时是演员本人所散发出来的演技魅力。
03 极端角色无缝切换,考验演员演技毫无疑问,佘诗曼在《宫心计》中的表现是优异的。“刘三好”这个角色是单纯、善良的,但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傻白甜。
想要演好这个角色,并不是容易的事情,但佘诗曼却演出了经典,给观众焕然一新的感觉。可见,佘诗曼在塑造“刘三好”时,是下了苦功的。
可光有苦功还是不够的,“刘三好”的角色成就经典,却也在观众心目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这对于一位演员来说,既开心,也有苦恼。
开心的原因便在于观众因为这个角色记住了自己,这是可喜的。而苦恼,则在于演员如何从这个被固定形象认知中,抽离出来。
这也意味着,演员想要突破,就得打破原先塑造的形象。
出乎观众意料的是,在《宫心计》播出的第二年中,《公主嫁到》登场于荧幕前。泼辣、刁蛮任性的昭阳公主,成功让佘诗曼打破了刘三好的固定形象,也让观众同时看到了佘诗曼在塑造角色时的多样性。
极端角色的无缝切换,是绝对考验演员演技的。许多演员因塑造的形象让观众印象太深,以至于自己想要打破,却无可奈何,最终导致戏路被定型。
但佘诗曼并没有,她不仅打破了,还将演技发挥得淋漓尽致,重新让观众认识了她。
丢掉深入人心的角色形象是困难的,关键不在于已塑造的角色形象,而是要看演员到底该如何去改变,去重新打造。
04 从《金枝》开始认识佘诗曼很多观众记住了“佘诗曼”这个名字,是在《金枝欲孽》之前。可对于其他人而言,他们都是从《金枝》开始认识佘诗曼,那个聪明又善于心计的“董佳·尔淳”,至今仍牢牢印在观众心目中。
在《宫心计》中,佘诗曼饰演的是一个善良聪慧的女子。在《公主嫁到》中却成了刁蛮任性的公主。两个角色同样是女主定位,人设与情绪表现却都是截然相反的。
两部经典剧集,一部是围绕宫斗的正剧,另一部则是围绕喜剧延伸的搞笑故事,佘诗曼却塑造出了两个极端性格的经典角色。
这让我也不得不服,佘诗曼的出色演技。
05 结尾除了《宫心计》与《公主嫁到》外,佘诗曼还塑造过不少经典影视剧集,还凭借《凤凰四重奏》这部剧集,摘得最佳女主角桂冠。
由此可见,演员的演技之路是漫长的。演员不仅要塑造角色,也要懂得“打破固定形象”。追求演技的不仅演员本身,还有在电视机前追看的观众。
演员想要走得长远,演技仍需要不断磨练。
佘诗曼从“TVB”一姐,到“最狠女人”,她到底经历了什么?
佘诗曼的教科书版的演技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付出了比别人更多的努力而磨练出来的。
1、从平民女孩,到港姐季军
1997年于香港而言是划时代的一年,而这一年也是佘诗曼的“人生转折年”。
当时,22岁的佘诗曼刚从瑞士大学毕业,她原本计划找一份酒店管理的工作,但母亲却觉得她比较适合当演员,并建议她参加当年的“香港小姐”比赛。
历界港姐比赛都有穿泳装走秀的环节,对于这一点佘诗曼有些迟疑,但自小乖巧懂事的她,还是不愿意违背妈妈的意愿,最后乖乖地报了名。
参加香港小姐比赛的人都有着超高的颜值,五官平平的佘诗曼站在人群里并不突出,不过,当年正值香港回归,港姐比赛特别设定了一个“古装”展示的环节,五官并不惊艳的佘诗曼却凭借古装惊艳了不少人,最后,摘得了97年港姐比赛的季军。
很多人去参加港姐比赛是为了一朝成名,而当时的佘诗曼却只是抱着试试看的想法,最后却取得了让人意外的成绩。
人生就是如此,越刻意追求的东西往往离你越远,而无心的行为,反而更容易成全你。
2、从不被看好,到逆袭成功,努力终于没有被辜负
获得季军的佘诗曼成功地签约了香港的造星工厂TVB,但1997年TVB却是百花齐放的黄金时代,前有一姐关咏荷,后有以萱萱、蔡少飞、郭可盈、陈慧珊等为主的四大花旦,要想在这样一群人中脱颖而出,可谓难上加难,但佘诗曼硬是杀出了一条血路,成为TVB史上首位双料影后,风光无限。
签约TVB的第二年,佘诗曼就得到了独挑大梁的机会,出演《雪山飞狐》里的女主角苗若兰,可见当时TVB对她也是极为重视,然而,非科班出身的佘诗曼并没有因为这个角色而一夜成名,相反,电视剧播出后,骂声一片。
一时间,演技稚嫩、声音发嗲等等负面评价全都抛向了刚刚出道的佘诗曼,更有媒体说,她根本就不适合演戏,面对铺天盖地的质疑声,佘诗曼很难过,后来她说:“那时我确实不知道什么时演戏,毕竟不是科班出身,但我却很在乎别人的看法,觉得不开心。”
虽然伤心、难过,但骨子里不服输的佘诗曼并没有因此而退缩,虽然容颜无法改变,但演技和声音是可以磨练的。
为了改变自己的声音,她连续两年坚持天天读报,只要不工作就窝在家里看经典影片,琢磨别人的演技。
岁月从不会辜负一个努力的人,比如佘诗曼,经过两年的磨练,佘诗曼实现了脱胎换骨的改变。
2000年,佘诗曼携手张智霖出演《澳门街》,在剧中饰演女一号“祝君好”,她将那个伶牙俐齿的角色 诠释得淋漓尽致,这部戏成为当年的收视冠军,好评如潮。
这之后,TVB更加注意培养佘诗曼,她也得到了更多的角色,她是《倚天屠龙记》里心狠手辣的赵敏、《酒是故乡醇》里个性刚强的黎顺风、《洗冤录2》里为人正公的“猪肉丸”,《帝王华》里心地善良的长平公主,每一部戏她都没有让观众失望,演技越发成熟,可圈可点。
而真正让佘诗曼爆发的还是2004年那部宫斗大戏《金枝欲孽》,剧中“尔淳”一角十分抢眼,无论是“默默隐忍”的瞬间还是“骄纵跋扈”的表情控,佘诗曼都收放自如,在这部戏里,佘诗曼的演技可以说达到了质的飞跃。
2006年更是属于佘诗曼的,她在《凤凰四重奏》里一人分饰四角,如此高难度的角色,佘诗曼的演技却一点没差事儿,最后力压群芳,一口气连夺万千星辉颁奖典礼的“最佳女主角”和“我最爱电视女主角”奖项,成为“首位双料影后”。
然而,没有人可以随随便便成功,所有的光鲜背后都有着不为人知的努力和付出,成功从来都只属于那些肯和自己死磕的人。
3、努力才会铸造传奇
成名后得佘诗曼不止一次地讲过:“演员就像烟花,短暂而迷人,想要延续色彩,要靠自己也要靠命运。”
非科班出身却成功挤进娱乐圈,或许是命运的安排,但那些让人望尘莫及的成绩却不得不说是努力的结果。
在TVB,佘诗曼是出了名的拼命三娘,平均一年拍100+集戏,多的时候一年拍200集,一天工作20小时更是常有的事,一天之内跑不同的剧组饰演不同年代的人物也是工作的常态。
有些人成名后便不再那么拼命,但佘诗曼不同,对于演戏她不但热爱还有敬畏之心,她不但敬业而且还有一种“搏命”的精神。
在拍摄《火舞黄沙》的时候,佘诗曼不小心90度扑街以致下巴受伤,满嘴是血,还咬断了一点舌头,到现在下巴上还留有伤痕,后来再提起那段经历时,佘诗曼也只是微微一笑,说“我很满足”。
香港自媒体人查小欣形容佘诗曼是“风中劲草”,在竞争十分残酷的TVB,佘诗曼凭借一股拼劲,坐上了一姐的宝座。
佘诗曼在荧幕上的她,举手投足间都是戏,完全符合“老戏骨”的赞誉。
回看和佘诗曼一同出道的女艺人,多数都已淡出了荧屏,但佘诗曼从未离去,她还在努力超越自己。
从一开始的被全民diss,到后来的双料影后,再到后来的转战内地的水土不服,再到如今的惊艳荧屏,佘诗曼用自己的努力和执着创造了属于自己的演绎时代,她才是当之无愧的女主角。
佘诗曼TVB一姐,是香港演艺圈一个传奇式的人物!为何她能获得如此称赞?
佘诗曼曾经在香港娱乐圈的地位是非常高的,她有过红的发紫的一段时光,也是香港TVB的当家花旦,她凭借着自己精湛的演技一次又一次征服大众。她是TVB首位同时获得最佳女主角和最受欢迎女主角的女演员,后来也再次拿下TVB双料影后,可谓是在香港的电视演艺圈是一个传奇式人物。
提起佘诗曼,大家应该都不会感到陌生,她出演了很多精彩的影视作品,例如《金枝欲孽》《使徒行者》等等,大家应该多多少少都有看过她的一些影视作品。即使她演出了那么多部影视作品,但观众们还是总能找到其中的不同之处,可见她的演技是不一般的。正是因为这精湛的演技,她才在香港娱乐圈有着不俗的地位,被大家称赞是香港娱乐圈的传奇的人物。
佘诗曼并没有因为一部影视剧的成功而自我满足,反而是不断磨练自己的演技,通过自己的努力也获得了许多大大小小的奖项。她几乎尝试过各种风格的人物,比如说温柔的,腹黑的,其中反差相当之大。她在许多影视作品中留下的经典镜头,是至今无法超越的。
她在内地影视剧《延禧攻略》中表现也相当出色,将其中娴妃这个人物拿捏得十分到位,紧扣观众的内心,让人眼前一亮。虽然说她的成就是比较高的,但她本人却十分谦逊,并没有一点自负,所以人们都十分喜欢她,几乎认识她的人都是称赞她的。
相关资讯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