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庸剧情并不妨碍飙戏蛛丝马迹

时间:2022-08-11 21:07:03阅读:4795
今天聊聊美国电影《蛛丝马迹》。片名The Little Things (2021),别名蛛尸马迹(港) / 细物警探(台) / 小细节 / 小东西 / 小事。早在1993年,《蛛丝马迹》的编剧导演约翰·李·汉考克(John Lee Hancoc…

今天聊聊美国电影《蛛丝马迹》。

片名The Little Things (2021),别名蛛尸马迹(港) / 细物警探(台) / 小细节 / 小东西 / 小事。

早在1993年,《蛛丝马迹》的编剧导演约翰·李·汉考克(John Lee Hancock)在拍完克林特·伊斯特伍德(Clint Eastwood)的《完美的世界》(A Perfect World ,1993)后,就完成了本片剧本初稿。

而且史蒂芬·斯皮尔伯格(Steven Spielberg,)、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和丹尼·德维托(Danny DeVito)都想过从不同角度执导这部电影。

说实话,本片的剧情比较一般,但三位主要演员一个比一个精彩。

两位影帝丹泽尔·华盛顿(Denzel Washington)和拉米·马雷克(Rami Malek)饰演两位充满执念的警探乔·迪克·迪肯(Joe 'Deke' Deacon)和吉姆·巴克斯特(Jim Baxter),戏疯子杰瑞德·莱托(Jared Leto)饰演一位令人抓狂的非正面角色阿尔伯特·斯帕尔马(Albert Sparma)。

连环凶案在洛杉矶接连发生,当地居民人心惶惶,两位警探想通过寻找蛛丝马迹确定凶手。偏偏他们认定的“凶手”阿尔伯特·斯帕尔马做事滴水不漏,没有留下任何可以被定罪的证据。双方你来我往,围绕真相展开博弈。

《蛛丝马迹》最大也是唯一的看点就是这三位男性飙戏。

丹泽尔·华盛顿和拉米·马雷克一老一少,将偏执进行到底,他们自我加压,给自己背上了沉重的思想包袱,一定要侦破案件才罢休。他们目标很正义很伟大,直觉和方向似乎也没有错,但错就错在太过执着,忽视了程序合法性。就这样,他们被别有用心的人一点一点利用。

杰瑞德·莱托并不想扮演太多的黑暗角色,但看到合作对象是丹泽尔·华盛顿,他不愿意错过和丹泽尔·华盛顿的合作机会,毅然参演。他的角色发挥空间很大,正好符合他戏疯子的口味。

两位警探办案主要靠的是直觉,而不是证据。在证据不足的情况下,他们想到的方法是非法闯入搜集证据。他们太迫切地想要抓住凶手,以至于陷入有罪推断的怪圈。

他们依靠一些并不充分的证据认定吉姆·巴克斯特就是凶手,于是不管看吉姆·巴克斯特做什么,都像是气焰嚣张的凶手在挑衅警方。

这让两位警探如何能忍,恨不得立马把“凶手”绳之以法。

观众如果带着有罪推断的眼光看吉姆·巴克斯特,一样会觉得怎么看怎么像凶手。

加上吉姆·巴克斯特不断挑逗警方,仿佛在嘲笑他们的无能。这时候哪怕所有间接证据都不足取信也没有关系,警探们已经上头了,情绪控制了理智,下一步就要进入别人设下的套。

从已有的证据来看,吉姆·巴克斯特就是一个特别喜欢刑侦而且很聪明的街溜子。

他预判了警探们的做法,提前布下迷魂阵,目的就是展现自己的智商,顺便嘲讽一下无能警探。

可气吗?当然可气,但罪不至死,顶多定一个妨碍公务。吉姆·巴克斯特正是吃准这点,才如此肆无忌惮。

这又回到一个老问题,究竟是要程序正义还是要结果正义?

没有程序正义如何保证结果正义呢?答案是无法保证。程序正义就是为了保证结果正义,否则法治将无从谈起。哪怕观众们开了上帝之眼,可以洞悉所有隐秘的线索,否则根本无法从表面推断出结论。

万一吉姆·巴克斯特真的是无辜者,只是单纯地喜欢装哔,那该如何是好?

其实对付吉姆·巴克斯特这种讨厌鬼也很简单,实在咽不下这口气,戴上面具揍他一顿就行了,千万别被他抓到把柄,否则会被整死。

乔·迪克·迪肯和吉姆·巴克斯特都为自己的执念付出了惨痛代价。他们出发点是好的,但方法出了问题,导致结果变坏,他们自己也背上沉重心理包袱。

没必要把所有责任都扛在自己肩上,能力不够的时候,给自己增加太多责任,反而会适得其反。

也别想太多,看三位男演员飙戏就行了……

影片中的彩蛋也很有意思。

1. 乔·迪克·迪肯车牌上的字母是PCE,指的是peace,可能是为了让他安心。

The letters on Joe Deacon's vehicle plates read PCE, possibly for the PeaCE of mind he is after.

2.吉姆·巴克斯特公寓的书架上有一本书《海尔特·斯凯尔特》(Helter Skelter)。

这本书讲的是连环杀手曼森的故事,这在警探的眼中简直就是明示“证据”。

3.丹泽尔·华盛顿的女儿奥利维亚·华盛顿(Olivia Washington)在片中短暂的客串了一下。

这是她第一次在由父亲主演的电影中亮相,她在影片开始部分的警察局里负责证据。

不论数量还是戏份,女儿奥利维亚·华盛顿的资源明显不如儿子约翰·大卫·华盛顿(John David Washington)的资源呐。

平庸剧情中尽情飙戏,

能力有限就别揽责任。

你听说过哪些通过蛛丝马迹破获的案件?

2002年5月,河北定州破获一起特大连环杀人案。

一个以周某、王某某为首的犯罪团伙,自1998年四年时间里,先后在四川,重庆和河北省的张家口、定州、涿州等地疯狂作案49起。

其中抢劫杀人12起,特大绑架案一起,爆炸案一起,抢劫32起,其他犯罪三起。

由于案发时间长,作案地点飘忽不定,犯罪嫌疑人作案时的手段又异常残忍,从来不留活口,所以在案发前,从来没有人怀疑,这些案件是同一个犯罪团伙所为。

而这起系列抢劫杀人案的破获,其中也充满了非常偶然的色彩。

2002年5月12日夜间11点,在河北省定州市庞村镇北东丈村,短短半个小时内,接连发生了两起命案。

三人被杀,两人重伤。村民仝某在家中被杀,仝某的妻子,以及身有残疾的儿子,被刺成重伤,昏迷不醒。另外还抢走现金若干;巡防民兵彭某、张某被人杀死在乡间的土路上。

作案人没有留下任何线索,案件侦破陷入僵局,刑侦人员压力山大。

为了尽早破案,刑侦人员兵分两路,乔装改扮到案发现场周围村镇,从蛛丝马迹中,搜集有价值的线索。

可一连三天过去了,还是毫无收获。刑侦人员对这种大海捞针式的侦破方式失去耐心,准备忙完最后一天,就收兵回营。

一位姓谢的刑侦人员,临行前到大西丈村理发店理发,意外的发现这家理发店还兼营纹身业务。

而来这里纹身的,都是些十三四岁的孩子。这些孩子不但有纹身,还都一头染成黄色的板寸头。

这年月,虽然纹身、染发的人比比皆是,可十三四岁都还只是初中学生,初中生纹身染发的就有些反常了。

而且这些孩子除了在上身纹出图案,还无一例外的,在眉心纹出一个绿色的圆点。

谢警官出于好奇,随口问了一句,才知道这些来纹身的孩子,都已经辍学了,现在都跟一个被称为“东哥”的人混。要做“东哥”的小弟,眉心都要纹出一颗绿色的圆点。

出于职业的敏感,谢警官又追问少年们,这个让他们佩服的五体投地的“东哥”,有什么“英雄壮举”。

一个孩子用崇拜的语气说:‘东哥’身手不凡,出手也阔绰,经常带大家去迪厅消费。

小孩子们说者无心,谢警官却听者有意,开始暗中对“东哥”进行调查。

“东哥”姓周,当时只有十九岁,没有固定职业,父母务农,家境并不富裕。可是周某的生活异常奢侈,就是他的父母都不知道,孩子的钱到底是怎么来的。

就当警方准备传唤周某时,这家伙似乎觉察到情况不妙,偷偷的溜了。

不过周某眉心的绿色圆点太醒目了,当天晚上,警方就在望都县王文村发现了周某的行踪。

凌晨时分,刑警包围了周某栖身的民宅。

周某可能是警匪片看多了,竟然把尖刀抵在同伙王某某的脖子上,把他作为要挟警方的“人质”。并疯狂的叫嚣,如果警方再不让路,他就要把“人质”杀掉。双方对峙了三个多小时……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