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星驰扑街,2015tvb收视率
TVB最近出了个新剧。
首播当日,香港地区收视率就破20点,引发了观剧热潮。
在内地观众看的还不多。
口碑却呈现两极分化。豆瓣上四星五星的居多,但打1星的人数也不少,在比例图中相当突出。
评论区里,有人盛赞这部剧梗多,有情怀。
也有人说,这部剧是在碰瓷明星、消费逝者。
还有人直接骂TVB「不要脸」。
这个「不要脸」,倒是点了本剧的题。
因为这部港剧的原名,就叫做「青春不要脸」。
而它另一个名字,则是——
《青春训练班》
看海报,一个都不认识?对了。
「老人台」TVB,这次难得一见全部启用新人。
导演林肯,之前的作品《香港爱情故事》,叫好又叫座。
剧名中的「不要脸」,其实源于刘德华的歌曲《17岁》。
「十七岁那日不要脸,参加了挑战。」
《17岁》是华仔自己填词的一首自传式歌曲。
其下一句便是:
「明星也有训练班,短短一年太新鲜」
这也恰好引出了本剧的背景。
没错,《青春训练班》就是以1980年代TVB训练班为背景,讲述一众怀揣演艺梦的年轻人故事。
众所周知,这是香港影视界的黄金时代。
当年的TVB雄霸一时,捧红了刘德华、梁朝伟、周星驰、张曼玉等天王巨星。
这部剧的原型,正是他们。
剧中有两个男主,一个叫齐轻舟。
念起来有点拗口?
那就倒过来念:
舟,轻,齐。
周,星,驰。
名字玩梗,其设定也与「星爷」有诸多吻合之处。
齐轻舟从小就迷李小龙,家里挂的全是李小龙海报。
他好几次考训练班没被录取,最后还是在好友的帮助下,才进入了夜间班。
这恰恰重现了星爷的追梦故事。
星爷当年也是连续两次考训练班都没过,直到第三次才在好友戚美珍的帮助下进入了夜间训练班。
不仅经历相似,齐轻舟的说话声调和动作表情,都神似星爷。
许多段落,都是对星爷电影的经典重现。
聪明的你,一定知道来自星爷哪部电影
另一个主角,柳德荣。
是梁朝伟和刘德华的混合体。
周星驰和梁朝伟,很早就已经是好朋友。
当初伟仔陪着星爷,一起面试TVB训练班。
结果伟仔被录取,星爷却落选了。
剧中,柳德荣和齐轻舟的兄弟情,显然参照了这段故事。
然而,柳德荣在后期剧情中扮演「杨过」,而且对扮演「小龙女」的女星「妍妹」情有独钟。
在加上这名字,很显然又是华仔了。
而女主角「妍妹」,更是三个「阿姐级」女星的混合体。
她刚登场就在《射雕英雄传》里扮演蓉儿,如同当时爆火的翁美玲。
后面又拍摄了红极一时的床垫广告,呼应汪明荃。
最后还扮演了「小龙女」,对照陈玉莲。
而另一女主角Peggie,则是对应张曼玉 Maggie。
Peggie从小在英国长大,后来参选港姐入行。
她参选港姐时穿的泳衣,和张曼玉一模一样。
至于瞒着爸爸参加训练班的「星二代」,显然参考了「大笑姑婆」吴君如。
连吴君如爸爸,香港著名演员、电视主持人夏春秋,都一起加了进去。
凡此种种,剧中的配角、情节、造型,全都有原型参考。
另外,TVB甚至使出了杀手锏——各种80年代的珍贵资料片段。
三步一个小彩蛋,五步一个大彩蛋。
简直让经典港剧迷,如数家珍。
为了唤起无数华语观众的集体记忆。
本剧在制作上花了大力气,复现当时的时代环境和物质氛围。
首集便充满了香港七八十年代的各种符号。
乱糟糟木屋区的家庭式影院;
寄信到电视台,求明星签名照;
以及后来搬到公屋时,街边的茶档……
另外,剧集运用了CG特效,把剧中角色融入到TVB当年的资料影片里。
包括训练班试镜,港姐竞选等。
而其中的过场,则采用了动画的形式。
旧时代气息,配上新技术和新思维。
虽然滤镜有点不适,个别场景缺乏质感。
但瑕不掩瑜,怀旧中不见老土,也算是及格。
怀旧剧中另一个不可缺少的,就是各种怀旧流行音乐和节点大事。
但一味的堆砌穿插,显然是最偷懒的方法。
当年的《港囧》《匆匆那年》等青春片,就曾被网友大骂消费情怀。
就是因为他们毫无节制的使用这些元素,且完全游离在影片故事的发展之外。
而好的怀旧片,是把这些元素融入故事之中。
展现时代对个人影响的同时,又推动剧情发展。
《青春训练班》中,齐轻舟和柳德荣的相遇,也来自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李小龙去世。
这天,小齐轻舟好不容易捡一毛钱。
立刻狂奔去家庭式影院看李小龙。
还偶遇了「小胖子」柳德荣。
两人一起进到屋里看电视,柳德荣却被老板多要两毛钱。
因为他太胖,一个人占了两个位子。
情急之下,齐轻舟坐到柳德荣身上。
二人就这样成为了好友。
电视开始,李小龙即将出现。
齐轻舟兴奋的直拍手,但全场却鸦雀无声。
柳德荣提醒他说,你没听收音机么。
原来,李小龙刚刚去世了。
时代气氛的营造,两个人物的性格和家境对比,友谊的建立。
种种细节,结合大事件,全在这个开场段落完成,可谓是巧思。
然而,这些都不是一部怀旧剧成功的关键。
怀旧,怀的从来不是旧,是每个人的青春。
青春路上的追梦成长,同僚友情,家庭亲情,以及少男少女间的青涩爱情,这些母题才是超越时代的永恒共鸣。
就好比《请回答1988》。
明明是部韩国怀旧剧,豆瓣评分却高达9.6,无数中国网友为它暴风哭泣。
因为太多的青春细节,是不受时代和地域的限制的。
比如狗焕的忧愁,暗含着许许多多「没说出口的心意」。
再比如「爸爸也是第一次当爸爸」,刺中每一个孩子与家人的和解。
《青春训练班》虽然参考了各大巨星的陈年往事,但它毕竟不是一部传记。
它更像是在描绘一种众生相,呈现那个时代年轻人的精神面貌和成长历程。
男主柳德荣,高中毕业后没考上大学,就在老爸的街边当帮手。
但懒得要死,整天窝在家里看偶像「妍妹」。
某天,他突然生了场大病,没想到瘦成了靓仔。
之后又被齐轻舟拉去报考训练班。
但他认为自己还是会变肥,于是继续自暴自弃。
一次偶然,他知道家里最近欠了很多钱。
爸爸帮亲戚担保高利贷,结果亲戚跑路。
所有人都瞒着他,因为他大病初愈,而且根本没人指望他能帮什么忙。
柳德荣如梦初醒,奔去面档,却看见爸爸在吃剩下来的面渣。
年少时,总是无忧无虑。
直到你明白,你的轻松是有人帮你负重前行。
长大,只是一瞬间的事。
另外,柳德荣和齐轻舟的友情,也让人动容。
齐轻舟从小的目标就是成为第二个李小龙。
个子矮,他就每天喝牛奶,跳绳,做倒立。
考训练班,一次不行,就两次三次,直到考上为止。
比起他来,柳德荣更像是躺平族。
他从小家庭不错,心态也不错,一直没什么斗志。
认识齐轻舟以后,他每次想要退缩时,都会被齐轻舟推着向前,或者无意间被他激励。
二人性格互补,也在追梦路上互相扶持。
而剧中对训练班学员事业轨迹的展现,也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现实。
虽说同为训练班毕业,但归宿落差巨大。
有人排名第一,最后却只能给人伴舞。
有人就顺利成为当红小生花旦,风头无两。
但这些已经红了的学员,也并非没烦恼。
每天拍戏连轴转困得不行,在电梯里直接睡倒。
而女明星的情况更恶劣,除了数不清的饭局,还要提防各种不怀好意的男明星。
说是收工一起去九龙塘喝糖水,实则意在开房。
果断拒绝,还要被人污蔑说装清纯。
而处在最底层的训练班学员,日子就更不好过。
训练班四人组本来有机会在台庆中露面。
却被嚣张的当红小生压迫,最终没能演出。
年轻人在初入社会时,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不公。
这些情节,并没有在剧中被忽视。
齐轻舟正如早年的星爷一样,一直跑龙套。
清兵演员缺人,让他顶上。
对面蒙古兵缺人,也让他顶上。
好不容易有一个露脸的角色。
他就为自己疯狂加戏,多一点表现机会。
甚至为了一句台词,苦苦哀求导演再给他一个机会补拍。
「我想做个好演员,说好每一句对白」
因为,不管外界环境如何,不管他人如何看你。
最重要的,是你如何看待自己,如何选择。
亲情、友情、爱情,以及追梦历程中的艰辛,在《青春训练班》中都有呈现。
尽管部分节奏和表演有问题,但整体明快鲜亮,是一部足够有趣且励志的港剧。
很多网友说,这部剧很容易让人想起1997年的TVB电视剧《难兄难弟》。
同样兄弟二人,同样映射三十年前逐梦香港演艺圈的故事。
但相比之下,《难兄难弟》远比《青春训练班》更令人百感交集。
吴镇宇扮演的「源哥」,傻人有傻福,一路星运畅通。
一直奉行「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侠骨热肠。
罗嘉良扮演的「奇哥」,父亲是罪犯,母亲很早就去世。
一心想当演员,但一直跑龙套。
明明比任何人都要努力,但总是错失一次次机会。
另外,剧中还有各种小人物,比如阿珍。
明明温柔善良,却因父亲欠债,被卖到马来当妓女。
这也正是港剧令人难忘的特色。
抛去「做人,最紧要是开心」的套路。
它总能在极尽癫狂过火的搞笑后,渗出一种小人物的心酸。
时代的悲情也好,社会的无奈也罢。
终究,不过「唏嘘」二字。
香港这几年,似乎掀起了一股怀旧风。
就连内地也在怀旧以前的港台。
大湾区哥哥们,在舞台上唱着三十年前的老歌。
他们的老婆们,则一边请吃饭,一边回忆TVB训练班往事。
港风滤镜,更是成为了一种神级的存在。
我们怀念经典港风,其实也是在怀念自己的青春。
怀念一个依然消逝的黄金时代。
但,仅仅是怀旧感伤,并不足够。
重要的还是借古鉴今,望向未来。
而这,也正是《青春训练班》的真正用意:
它并非只是贩卖情怀,而是试图为当下的年轻人注入一份勉励。
告诉大家,成功永远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每一个大明星,都是从小人物奋斗出来的。
为了追梦,年轻人,还可以再多一点「不要脸」
找 tvb 史上最高收视率得电视剧
收视率最高应该是黄子华和DODO姐的<<男亲女爱>>香港电视剧《男亲女爱》
导演: 徐正康
编剧: 鲍伟聪 林少枝
主演: 黄子华 苑琼丹 郑裕玲 陈彦行 原子鏸 邓健泓 胡枫
上映: 1998年
类型: 连续剧 剧情片
地区: 中国香港
语言: 粤语
时长: 40集
《男亲女爱》不但是名副其实的“千禧年剧集巨制”,更掀起香港城中火爆话题,其收视率数周排名第一,荣登TVB历年收视率最高的电视剧宝座,其大结局收视更创下平均47点、最高50点,吸引301.8万香港观众收看的“奇迹”,此纪录至今无另一港产剧打破。
收视率之高,受众范围之广——几乎全家大小追看,争相谈论之热烈——媒体大幅报道男女主角的花边新闻,讨论剧中的经典口头禅,副产品之多——《男亲女爱》的舞台剧及黄子华最新系列的“栋笃笑”顺势出炉并大受欢迎……此现象在当年的香港电视圈可以说是带动“潮流”。
《男亲女爱》之成功,在于其塑造的不是童话,而是生活。郑裕玲饰演的MissMo,或黄子华饰演的阿Lok,他们的可爱,在于他们展露了所有都市小人物的个性,优点或缺点。情节很夸张,品位也许低俗市井,性格却真实如镜。每个人都能在“她”或“他”的身上找到自己的一部分。除了热闹夸张搞笑之外,《男亲女爱》有一种根植民心的温暖,让普罗观众产生强烈的自我代入感。
《男亲女爱》成就了郑裕玲,此剧为它赢得了2000年TVB最佳女主角,无论舞台剧或者接下来的《一笔OUT销》,都借其东风令嘟嘟姐的事业再登高峰;更准确地说,它成就了黄子华。《男亲女爱》将黄子华在1990年开创的“栋笃笑”表演再一次淋漓尽致地发挥出来,此后为他度身定做的《栋笃神探》、《奸人坚》在TVB推出,每播必红;无线的处景喜剧时段,后来者虽有《皆大欢喜》、《高朋满座》等,各有各捧场客,但都无法逾越这个高峰。在电视圈,原来观众真的很需要这样一个喜剧之王。
二十世纪的男女关系永远都给人一种纠缠不清的感觉,有男欠女的,亦有女欠男的。嘟嘟姐(郑裕玲之昵称)终再允演电视连续剧,对上一次已是差不多十年前的《新上海滩》。为演这剧嘟嘟姐出动不少“私伙”,显然极为重视这次的演出!而这剧更找来黄子华这个堪称喜剧大师的他和嘟嘟姐大斗演技!
《男亲女爱》有个婆妈老土而不吸引的名字,但剧集却出奇地好看。
最精彩的,是演员擦出意外火花,谁也不会被比下去。我们以为郑裕玲强,黄子华却不甘示弱,而“小强”更强。其他合演者,大都伶牙俐齿,抵死顽抗,转眼就看完了一集。
以为律师之类的知识分子专业人士题材剧,师奶会抗拒。谁知她们却被俘虏,口碑不错。剧中还有不少对香港社会乱象的影射--比如"向富婆索回内裤及黄色光盘"事件,那么无聊又戏剧性丰富,大加利用,先抓住一批八卦观众。等于捉猫揪脖子。
黄子华在《男亲女爱》中的演绎方式也可讲是同周星驰一种比较。两个人的出身不同,黄子华是脱口秀(Talk Show)出身,比较针砭时事,强调思考性,不太注重身体语言,近来因为走入电视这个媒体,加上与郑裕玲的化学作用,令黄子华人气急升。而周星驰强调的是身体语言和个性表演。两种不同表现形式,各有千秋。
一套剧集的成功演员是主要因素之一,此剧的主干人物纵使有几个,但却被Miss Mo及阿Lok借用了这个处境歇斯底里地去发挥他俩一贯的“郑裕玲式”、“黄子华式”的演绎,幕后制作人或可美其名谓此等角色是“度身订造”吧。无可否认他俩的演出确是观众捧场的原因之一,但过分的个人化,形同架空了其要扮演的角色或身份的任务。反之苑琼丹所扮演的“仙姑”却恰如其份、专业地去演绎一个小女人的角色。太过人化的表演会令角色失去独特性及立体感,流于“又系果套”的下场。
我们的观众每晚如痴如醉依时坐在彩电前无“男亲女爱”不欢的大有人在。生活是否真的逼得我们透不过气来,以至我们只愿意及乐意在不需动脑筋的情况之下,隔岸观看别人如何自私、尖酸刻薄、愚昧、性别歧视而尽情爆笑:越不依常规,越变态的越能吸引,叫人拍烂手掌。然后翌日便可拿靠着这些外围的话题与他人交往,以避免进入到个人的层面去。这就是现代人的心态,亦间接助长了该剧的声势。
[剧情介绍]
毛小慧(郑裕玲饰)乃典型都会成功女事业家,美丽聪明,自视甚高,努力工作之余,感情上落得一片空白,每天暗地期盼真命真子的出现。一天旅行回来,公司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老板竟安排了一名放浪不文、恶名远播的古惑仔流氓余乐天(黄子华饰)单任慧的助手,令慧苦不堪言、啼笑皆非……
与此同时,慧父(胡枫饰)在美国续弦,慧本来十分高兴,却万料不到,后母竟然是比自己还年轻二十岁的甜姐儿阮婉(原子鏸饰),却迁入慧家,担起母侵之职,令慧的生活起了意想不到的变化与烦脑……
本来是南辕北辙的人,阴错阳差地走在一起,复杂微妙的感情关系,引发出一段段风趣幽默、轻松爆笑的故事!
《男亲女爱》人物谱
毛小慧(郑裕玲饰):又名Francis,个性率直,独立,外表虽坚强,实质敏感脆弱;为事务律师,行为偶然带点神经质,却有“律己以严,但律人亦以严”的原则。因经济问题而要在公在私都要和老板及同事妥协,却在其中找到自己的另一段人生。
余乐天(黄子华饰):又名阿Lok,于草根阶层长大,为人市井,酒色财气无一不精,古惑刁钻,其实观人于微,具正义感,有主见;平日虽口花花,但对爱情的态度是坚贞而执著。由信差做起,由于天生聪敏,火速升为师爷,但做事作风与慧不同,所以闹出不少笑话。
詹士安(蒋志光饰):又名James,言行感性,情绪化,易受伤害,外表阴柔,善与女性做朋友。为一事务律师,因而见尽男女世情,但仍坚信婚姻神圣不可侵犯,常在电台主持排解夫妇纠纷。谭嘉莉(陈安琪饰):又名Carrie,为人计算,态度嚣张,爱炫耀出锋头,好摆架子,有风驶尽“巾里”,然对有“产”阶级却甚尊重。自少与母亲在屋“村”长大,毕业后决到中环的大机构工作,希望能持靓行凶,结识条件优厚的对象,盼望一登龙门升价十倍。
梅日仙(苑琼丹饰):又名Angel,平日斯文得体,温柔大方,然火爆起来则如河东狮吼,绝非等闲;有时极度悲观,会为小事过度担忧;有时则性格爽朗,如众人大家姐,和事老;对爱情专一,认定目标后便义无返顾的等待,希望终有一天感动他。
《男亲女爱》带旺配角:
《男亲女爱》一剧不仅带旺了主角,连一些配角,如饰演律师楼老板CK的萧亮、饰演"娱记"的邓健泓,甚至饰演小文员的几个漂亮女孩,也备受观众喜爱。
★萧亮(饰律师楼老板CK):自《男》剧播映以来,不断有萧亮的负面新闻传出,如指他抢镜头、经常迟到、漏对白,甚至遭剧组其他演员杯葛等,但他毫不介意。他说:"有新闻就说明我有价值,我觉得很开心,问心无愧!"
★邓健泓(饰"娱记"):邓健泓的"戆直青年"形象也赢得不少观众缘。他自己也承认该剧令他知名度大增,"现在很多人找我拍照做访问;以前一个星期只收到四五封影迷信,现在增加到十几封;走在街上也有人认得我,真是很开心!"对于《男》剧只播到100集,邓健泓就大感惋惜。
★杨凯慈、陈瑞华(饰演淘气秘书):杨凯慈和陈瑞华是完完全全的新人,却凭该剧的秘书角色而受人注目。杨凯慈说:"我的角色本来没什么对白,幸亏子华跟监制要求为我加了戏份,现在做了短短三个月已经接到三十多个大小演出,还有人邀我拍电影,不过因为档期问题推掉了。"陈瑞华就说:"以前拍的剧集都没能给人留下印象,但自从出演该剧之后,有好多杂志邀请我做访问,而且跟郑裕玲和子华学到很多东西。"
《男亲女爱》5大罪状
第1罪证:教人养蟑螂
余乐天最初在剧中养"小强",都有被MissMo和观众投诉;但后来小强在剧中变得愈来愈可爱,令不少《男》剧的小影迷跟风,纷纷买小强回家饲养;其实蟑螂是害虫,绝对不适合当宠物来养。
第2罪证:幕后虐待小强
《男亲女爱》中的MissMo和阿Lok都很爱护小强,但其实在镜头背后,工作人员往往为了拍摄小强的特写镜头,要用大力胶将它们粘住,而之后便会弃用该蟑螂。虽然很多人认为这样对待蟑螂是无伤大雅,但它们始终是有生命,这些行为好像有虐待之嫌。
第3罪证:武力解决问题
MissMo在剧中常常与阿Lok争吵,但通常不够两句便会大打出手,令人觉得一向标榜自己有教养、又身为律师的MissMo都喜欢用武力解决问题。
第4罪证:歧视30岁以上女人
阿Lok在剧中常常耻笑30岁以上的女人,其中一幕更称她们没有MarketValue(市场价值),所以很少30岁以上的女人会收到花。不知道香港的"平等机会委员会"会否因这些年龄歧视剧情,而同广管局一样插手处理呢?
第5罪证:美化非法行为
阮婉在剧中是个动物爱护者,往往因为想营救动物而做出非法行为,如擅闯皮草晚会裸体示威、深夜私闯龟苓膏货仓放龟等;虽然阮婉都是出于善意,但这些始终是非法行为,不应将其美化。
《男亲女爱》3大贡献
虽然《男亲女爱》在不经意间宣传了不少"歪理",但其实当中亦有不少情节是具教育意义的,现在就让大家重温《男》剧的3大贡献。
第1贡献:不断进修
虽然阿Lok一直都非常自负,但也试过因Michelle学成回来,怕配不上她而跟MissMo学习英文;其后亦有一幕讲述MissMo要阿Lok努力学习普通话,以便日后北上之用。虽然阿Lok最后两样都没有学好,但亦教育了观众要不断进修,替自己增值。
第2贡献:学习中国历史
毛教授身为汉学专家,当然是负责教大家中国历史的知识;他除了讲解过"姑婆屋"的古旧建筑法外,也教会不少人原来宋朝打麻雀称为"马吊",而当时是没有十三幺的。
第3贡献:爱护生命
虽然上文提过小强的幕后被虐辛酸史,但幕前的它就可谓万千宠爱在一身;MissMo和阿Lok并没有因为小强的身世而冷待它,反而给它金地毡的豪宅。相信不少观众看到Miss Mo连蟑螂都照顾周到时,都会学懂什么是"尊重生命"了。
男亲女爱副产品:蟑螂成"宠物"
近日香港吹起一股蟑螂旋风,旺角街头年轻人身穿蟑螂T恤,连宠物店也推出一批马达加斯加巨型种的宠物蟑螂。在百货公司里,更有专售蟑螂发夹、襟针、磁石及其它摆设的摊位,顾客走过免不了惊叫一声"小强呀1
蟑螂目前最流行的称号是"小强",出自九十年代周星驰《唐伯虎点秋香》一剧,取其体积虽小但生命力强之意。不过,由于电影的渗透度始终有限,当时并不流行此叫法。直至最近一部电视剧《男亲女爱》讲述男主角黄子华饲养了一只名叫"小强"的蟑螂,更与它称兄道弟倾吐心事,剧集播出后,黄子华和其蟑螂兄弟皆大出风头,"小强"这个称呼才街知巷闻。
周星驰的御用配角林子聪,转行当导演却赔光家产,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人总是有梦想的,林子聪也不例外,他的梦想就是当导演,他的第一部又导又演的电影是《得闲饮茶》,这部电影还算成功,也给他带来了一定的信心。后来他又继续参演电影电视剧同时又导演一些电影。但导的电影都反响平平。拍摄电影《超时空救兵》他也是下了好大的功夫,请来了曾经合作过的霍建华和如今正当红的景甜做男女主演。但电影票房惨淡,评分也只有4.8分。
出品方不满意这个票房效果,故意拖欠各种款项,导致林子聪只能自掏腰包付钱。这也把他当演员几年的积蓄几乎赔光了。
林子聪和周星驰合作的电影说到林子聪,大家已经不陌生了。《功夫》里饰演周星驰的伙伴肥仔聪,一副傻傻的样子。在《少林足球》中饰演六师兄,胖胖的他一招轻功水上漂让人眼前一亮,喜感十足。林子聪的成就是与周星驰分不开的,也是因为跟着周星驰拍了那么多的电影之后,他的事业才到了高峰期。
在《功夫》之后,两人又合作了《长江七号》,然后就没有深度的合作了,最多就是在《美人鱼》里客串过一次。在此之后,他的演艺道路才开始慢慢广阔,先后参演了《活佛济公》、《仙剑奇侠传三》、《隋唐英雄传》等电视剧。
林子聪模仿周星驰周星驰的电影《少林足球》在内地大火之后,林子聪也自编自导了电影《笑林足球》,作为一部足球励志题材的无厘头喜剧片,虽然也起到了爆笑全场的效果,但是最终没能火起来,只落得个血本无归的惨况。
历过一次惨痛的失败,林子聪反而越挫越勇,又筹拍了电影《喜剧之星》,没错,还是模仿周星驰的经典之作《喜剧之王》,对于电影的拍摄,林子聪还想过邀请周星驰参与表演,并且表示周星驰如果出山,一秒一百万请他来参演,哪怕只有三秒也行。
不管这是不是真的,相信周星驰是不会去出镜的星爷是个非常遵从自己内心的人,再看林子聪之前导演过的作品惨淡的票房,他是不会拿自己喜剧之王的荣誉去冒险的。林子聪邀请周星驰参演无非就是想要靠他来保证票房。
相关资讯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