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集网 国产剧,2019必看十部国产电视剧豆瓣
作者|肉松
昨天,#李小冉说庆余年2剧本还没出来#登上微博热搜;不到一周前,#网传大宋少年志2九月#同样引发热议;而这期间的9月3日是#电视剧《斗破苍穹》播出4周年#……
在这些关键词背后,聚集了大量催更的观众,也让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再次被提起:为什么国产剧续作总是一鸽再鸽?
这么说或许不公平,就在最近,还有多部剧集的续作先后上线:《少年派2》《欢乐颂3》《二十不惑2》,但这几部作品中,有的口碑持续翻车,有的质量与热度不成正比。这也并不新鲜,复盘过往项目可见,千呼万唤始出来的续作不及预期,很多项目都停留在第二季。于是又牵扯出一个相关问题:为什么国内无法做出成功的系列剧?
需要明确的是,这里说的系列概念对应季播欧美剧,其最大特点是边拍边播、排播稳定,一部剧持续输出5-7季也很常见,而对成功标准的界定,则同时包括内容品质和商业价值两个方面。
站在观众视角上,上述两个问题的答案往往与演员有关。在第一部之后,演员片酬上涨,戏约增加也让档期难凑;其次是剧本质量及进度,王倦一个编剧的身上就背了好几部剧的“欠债”。
而通过与从业者们的交流,娱乐资本论发现答案不止于此。国产剧系列化这件事,涉及到作者、演员、主创、制作公司及平台的各方博弈,同时又在政策、环境等因素影响下而不受控制。即便如此,面对其商业价值、品牌效应带来的吸引力,系列化就像一座必须要逾越的高山。而且这种趋势在今年越发明显,从制作公司到平台,有人已经给出成绩单,有人在赶着交卷,也有人在拓新路。
是时候聊聊国产剧系列化的问题了:所谓的“续集魔咒”是如何形成的?国产剧系列化究竟难在哪?从业者在探索中找到了哪些解题思路?
续作扎堆背后:口碑下滑、延续性不足
对于优质国产剧往系列化发展,观众往往是持欢迎态度的,但现实是,结果时常让人空欢喜一场。制片人大喜总结,做出一部让观众满意的续作并不容易,大致要满足以下几点:
第一,保持剧作整体水准
近期的几部续作中,最典型的是《欢乐颂3》,继第二季的口碑危机之后,由于人设和情节不落地、演员演技等原因再次遭遇负面评价,豆瓣评分跌破系列最低——开分4.6。仍以豆瓣评分为标准,此前的系列化作品,比如《无心法师》《心理罪》《河神》等,几乎都没能保住首部的口碑。
第二,原班人马回归
一直以来,大部分续作都无法聚齐原班人马,《二十不惑2》的女主回归了三位,甚至像《欢乐颂3》一样迎来阵容集体大换血。过往项目中,因为韩东君等演员是制作公司唐人的签约艺人,《无心法师》是为数不多主演统一的系列;《暗黑者》则是另一种例外,饰演男主的郭京飞同时担任监制。
而换角是观众最不愿意看到的一幕,原班人马塑造的角色深入人心、演员间的演技差异,都会造成观看门槛。
对《法医秦明》《河神》的很多剧粉来说,在第一部中饰演男主的张若昀和李现,其位置始终是难以替代的;在《将夜》《我只喜欢你》的相关评论中,有不少观众表示,王鹤棣、虞书欣不是在演角色,而是在模仿前一部作品中演员的表演。
第三,剧情发展符合观众预期,尤其是CP线
相比普通剧集,观众对系列化作品通常有着强预期,会预判情节和人物关系走向。但基于换角等原因,这点也很难实现。比如,《二十不惑2》中的姜小果、梁爽和段家宝都有了新的感情线,从高达8.1的豆瓣评分来看,观众对其作为续作的认可度可见一斑,但仍有很多观众因CP被拆而惋惜。
还有部分系列让观众陷入漫无边际的等待。《庆余年》《大宋少年志》都播出于2019年,但第二季都迟迟未开机,前者还处于剧本阶段,#李小冉说庆余年2剧本还没出来#于昨日登上热搜,后者的最新进展则是网传将于9月开机。
但好在,这些都是已官宣的项目,用观众的话来说,欠债迟早要还上。更考验观众耐心的是那些呼声高但悬而未决的剧,比如《御赐小仵作》《侠探简不知》。
版权纠纷、档期难凑,为何国产剧不易长久?
抛开做得好不好,能将续作推出已经相当于一种成功,而不论是沦为狗尾续貂,还是落入口碑、热度难两全的境地,这些结果都说明,国产剧系列化始终是摆在从业者面前的难题。
大喜告诉小娱,自己一直在尝试系列化,尽管还没有做出成功案例,但积累并收集了不少经验教训。如果能吸收以下建议并顺利落实,会离成功更近一步。
建议一:改编IP、搞定版权,启用靠谱编剧
梳理相关项目可见,国产剧系列化大多依赖IP,对应到创作流程,版权是第一道难关。改编长篇IP有天然优势,但版权归属不统一会给系列化开发造成障碍,那观众看到的就并非系列,而是七零八落的不同版本了,比如《法医秦明》。作者选择拆卖版权或按进度写一部卖一部,都很容易出现这种情况。
另一种情况是,当原著体量有限或可用素材有限,一部剧就能把IP消耗完。很多时候,推出续作也意味着脱离作者进行输出,新的问题又出现了。
因为后续内容需要原创,在基本创作外还要考虑只沿用概念还是续写故事,而这个过程不仅存在版权风险,还会拉长项目周期,消耗市场和观众的耐心。据了解,《摩天大楼》第二季的开发就一度卡在前期阶段,今年年初时正由第四拨编剧在打磨大纲。
建议二:抱到“大腿”,再考虑原创
备受行业推崇的IP改编尚且如此,本就罕见的原创项目要想系列化则属于难上加难。
2020年的《侠探简不知》是近年黑马剧之一,搜索其关键词,能在社交平台上看到大量期待后续的呼声,今年4月10日是其播出两周年,编剧看到观众觉得很难有第二季的猜测后表示“大概是有的”。这个回答虽然让人有所期待,但也可以理解成前途未卜。
此外,项目进展也取决于主控方与编剧是否能建立长期合作,如果答案是否定的,前者会找其他编剧接手。相比之下,原创项目更换编剧的风险性比IP改编要高,站在编剧的视角上也更为微妙——很容易出力不讨好。
而这种情况在行业里并不少见,编剧阿杰正在接触的一个项目就是原创剧集的续作,还处于和片方沟通的阶段,难以抉择的一点是,延续之前的风格还是加入新的东西。
建议三:谨慎选择优势题材,创作易、过审难
回到内容层面,在讨论系列化有优势的题材时,不得不提的是刑侦、律政和医疗,在强设定下,可以将故事置于相对固定的空间里,且很适合做成单元结构。但它们同属审查的重点关注对象,项目过审的难度系数在不断上升,道现阶段,这类项目在立项前都要先交给相关专业机构进行审核。
同时,本就不存在的“标准”也在发生变化。编剧汤祈岑告诉小娱,《暗黑者》系列的创作过程就经历了这种变化,这也是第三部与前两部相隔时间较久的原因之一,“以前能写的东西后来就不能写了。”
建议四:原班人马回归是底线,要么就提前规划
以人物成长为主线的故事同样有系列化空间,比如《少年派》《二十不惑》,这也引出另一方面的难点——码盘。
对观众来说,原班人马的回归是剧集系列化的意义之一,但这点向来是最难实现的,第一季走红会导致演员片酬上涨,此外还要协调多位演员的档期。编剧王深林提到,这两个因素不是全部,由于此前的成功案例太少,也存在演员对续作没信心、不想演的情况。
在根本上,出现这些问题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大部分国产剧都是看到市场反馈后才决定系列化的。也包括《暗黑者》。汤祈岑回忆,在筹备第一季的2013年,国内做网剧还处于试水阶段,投入成本也有限,所以前期目标只是先把项目做出来。
这会埋下不同的隐患。比如,为了趁势推出下一部而压缩剧本创作时间,剧作质量也会随之下降。随着系列化形成趋势,也有片方在有意向时同步准备剧本,再依据市场反馈做最终决定,但能不能用得上又是另一回事了。再者,缺乏前期规划也会影响其它生产要素。不止是演员难以回归,也包括编剧、导演等主创。从过往的国产系列剧来看,大部分项目都没能保持统一班底。
而真正致命的是,这种“走一步看一步”的观望态度也说明,片方并未想好要做什么。
整体看来,只有由头部公司或平台牵头并提前规划的项目能够成为例外。比如《庆余年》《鬼吹灯》,这两个项目都事先搞定了版权、演员及主创团队,企鹅影视与七印象合作的后者提前准备了五部的剧本,但还是无法保证更新频率。按照目前进度,它们似乎很难实现各自五年三季、每年一季的计划了。
往前追溯会发现,早在卫视时代,国产剧就对系列化多有尝试,有些作品已被如今的观众视为经典,但其中包含时代滤镜的成分。《神探狄仁杰》也存在版权问题,导演和制片人分道扬镳之后,分别推出了两版第四部,一部改名为《神断狄仁杰》,另一部于2017年才姗姗来迟,但质量明显下降;《重案六组》系列的主演中,只有饰演季洁的王茜做到了常驻。
可见,国产剧系列化之难其实是历史遗留问题。只不过早期的内容水准更有保障,能做到让观众“真香”。而如果用一句话来总结这件事在当下的难点,应该是:它既涉及到作者、演员、主创、制作公司及平台的各方博弈,也在政策、环境等客观因素影响下而不受控制。
难做还是想做,国产剧系列化路在何方?
看起来,国内影视行业并非系列化开发的优质土壤,但从业者又对其难以割舍。
除了大喜,不止一位制片人曾对小娱直言做系列的憧憬,“其实所有公司都想做系列”“一直想做,但还没成功”。王深林也观察到,这两年接触过的很多项目里,制片方都提出想采用开放式结局,为后续留一个可能性。
这背后的原因并不难理解。首先是商业回报,《欢乐颂》系列是最好的案例,第一季成为现象剧后,第二季的招商表现抢眼,在口碑下滑、原著故事已经拍完的情况下,又启用新“五美”并由阿耐担任编剧,一口气启动了后续三部,播出的第三季依旧不缺品牌支持。
企鹅影视主导的《鬼吹灯》系列则属于另一种典型,对于这样的大IP,要想还原原著并实现其改编价值,往往需要较大规模的投入,如果只做一部,很难实现盈利甚至收回成本。
其次是品牌效应,王深林此前接触过一个由制作公司发起的系列化项目,除了内容考量,借助系列打品牌也是对方的明确诉求。在成功的前提下,系列化的持续性有助于制作公司彰显产能、积累赛道优势,从而获得更高的声量。
对平台来说也是同理,此外,与系列进行强绑定还能提高用户粘性,形成稳定的排播。说得大一点,则同时是剧集行业工业化水准的一种证明。
最后是具体操作上,王深林表示,相比开发新项目,有第一部的数据和反馈作为支撑,制作方还是更愿意推进续作,因为这意味着更低的试错成本以及热度上的先发优势,就像IP改编比原创更吃香一样。
那么,谁在跟进系列化探索?面对层层难题,创制端是如何进行系列化开发的?
结合过往作品及平台片单来看,制作公司方面,最出成果的还要属头部玩家,比如,正午阳光、柠萌影业、新丽传媒,略有不同的是,前两家的自主性更高,而新丽对系列化的专注与腾讯影业、阅文的合作及规划有关。
除了它们,另一些打造过优质、甚至爆款项目的公司也在打系列化这张牌,比如留白、五元等,只是处理方式和赛道有所区别。
前者创始人徐康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提到,公司剧集业务的关键词之一就是系列化开发,他认为,“在这个行业阶段,一年一清零的做法太过时。”目前看来,马伯庸IP似乎为留白的相关规划提供了可能。后者则在悬疑赛道上占据一定优势,从《白夜追凶》及包括12集短剧在内的部分项目中,都能看到系列化探索的痕迹。
平台方面也在以不同打法进行布局。其中,芒果TV发力明显,除了近期的《少年派2》,《大宋少年志2》《长安十二时辰2》也出现其最新片单中,而湖南卫视一直是系列化开发的先行者;青睐大IP、与企鹅影视强绑定的腾讯视频也手握多个系列:《欢乐颂》《鬼吹灯》《斗破苍穹》《斗罗大陆》。
优酷在系列化上有明显的题材偏好,先后推出《重生》《重生之门》《庭外》,深耕悬疑;相对而言,爱奇艺的兴趣更集中于剧场化运营,但反向来看,提高用户粘性、实现商业价值等效果是类似的。
而所谓的解题思路,其实就藏在以上这些尝试与布局中。除了常规开发方式,即类似于欧美剧的季播化,在同一背景之下、围绕同一群人持续性展开故事,国产剧系列化呈现出多元玩法。
其中一种是以细分题材形成系列,适合由制作公司主导。比如柠萌,以教育为主话题,打造了包括《小别离》《小舍得》《小欢喜》在内的“小”系列,《二十不惑》《三十而已》《四十正好》则统一被归置为女性系列。
另一种则以作者及其IP为核心展开的“宇宙”,在不同平台及公司的共同推进下,指纹、紫金陈和马伯庸宇宙都在逐渐成型。这个过程中,平台通常扮演着更重要的角色。
尽管这些系列不存在季播剧的延续性,但也在一定程度上放宽了受众面,有利于受众积累及引流。从操作上来讲,对演员档期没那么高要求、不同项目可以同步推进,成功率也相对更高。
经过多年来的探索,从业者们似乎已经形成共识:抛开审查制度下无法边拍边播这点,国产剧仍然很难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季播,或者说普及这一模式。在这种情况下,国产剧系列化趋势中也出现了细分玩法和选择,可以预见,除了继续等待,观众会看到国产系列剧的更多打开方式。
话题互动:
你觉得为什么国内无法做出成功的系列剧?
有哪些类似《欢乐颂》的大陆电视剧推荐?
由蒋雯丽 那英 梁静和罗海琼四人主演的电视剧《好想好想谈恋爱》,讲述这四个女人的小资生活。
《无懈可击之美女如云》,也是写关于女性职场的剧情。
蒋欣、张歆艺、童瑶几个人一起演的《新闺蜜时代》,主要讲述的就是闺蜜的情感生活。
《北上广不相信眼泪》、《 我的前半生》 是关于女性在职场的故事。
《家的N次方》是一部关于重组家庭的故事,剧情很棒(私心表示一下对栗子姐姐的喜爱!)
《战长沙》,里面有杨紫参演,剧中霍建华还是一如既往的帅。
罗志祥主演的一部电视剧《亲爱的陌生人》,也是关于爱情和宿舍的。
孙红雷、黄磊、主演的《男人帮》,以上海为背景,一部挺不错的都市生活剧。
去年热播的黄磊的《小欢喜》、姚晨的《都挺好》都是不错的电视剧。
有哪些类似《欢乐颂》的大陆电视剧推荐?
由蒋雯丽 那英 梁静和罗海琼四人主演的电视剧《好想好想谈恋爱》,讲述这四个女人的小资生活。
《无懈可击之美女如云》,也是写关于女性职场的剧情。
蒋欣、张歆艺、童瑶几个人一起演的《新闺蜜时代》,主要讲述的就是闺蜜的情感生活。
《北上广不相信眼泪》、《 我的前半生》 是关于女性在职场的故事。
《家的n次方》是一部关于重组家庭的故事,剧情很棒(私心表示一下对栗子姐姐的喜爱!)
《战长沙》,里面有杨紫参演,剧中霍建华还是一如既往的帅。
罗志祥主演的一部电视剧《亲爱的陌生人》,也是关于爱情和宿舍的。
孙红雷、黄磊、主演的《男人帮》,以上海为背景,一部挺不错的都市生活剧。
去年热播的黄磊的《小欢喜》、姚晨的《都挺好》都是不错的电视剧。
国产科幻天花板《流浪地球》要出续集了,都有哪些演员加盟呢?
根据媒体报道国产科幻天花板《流浪地球》续集即将再次与观众见面,《流浪地球》的横空出世可以说是彻底的打开了观众对于国产科幻剧的期待,因此在第二部续集也是备受观众们的期盼,相比于第一部,这部续集在演员方面有了一定的变动,其中两大娱乐圈天王刘德华、李雪健的加入更是吸足了观众们的眼球。
作为第一部的主演之一,吴京的加入自然不必多说,他在第一部中的表演已经让观众们印象深刻,相信这不续集也同样不会让观众们失望,最让我期待的还得是天王刘德华的加入。在我的印象当中刘德华几乎很少出演科幻类型电影,所以这一次的加盟也可以说是他演绎生涯的一次尝试,从出道之始刘德华就以超高的职业道德而闻名于世,在演技方面他更是当之无愧的影帝,所以我相信他的加入一定能够让《流浪地球2》更加出彩,他不会让支持他的影迷们失望的。
除了四大天王之一的刘德华之外,另外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天王”李雪健的加入也是让我异常的兴奋,与其称其为演员不如说他是老艺术家,在演戏这方面李雪健从来都不含糊,这也是他为什么如此德高望重的原因之一,虽然李雪健也很少尝试科幻类型的电影,但是他是一位凭借着演技叱咤娱乐圈的老戏骨,我相信他绝对能够调整好自己的状态,为观众们贡献出最精彩的表演。
吴京、刘德华、李雪健可以说是这部电影当中最重量级别的人物,这三名演员也都是娱乐圈中有名的实力派,我相信他们三人的合作一定能给我们带来一部精彩的电影,同时我也期望这部续集能够超越第一部,进一步打开国产科幻剧的大门。
20年豆瓣最火的10部电视剧:《三十而已》垫底,第1名没争议
2020年,你最爱的电视剧是哪一部呢?
在疫情影响下,相对于影院的萧条,倒是有不少电视剧与观众见面,像在被延长的春节期间开播的多部剧收视率齐齐破2%,引起不少讨论度。
根据豆瓣显示,2020年有300多部国产剧开播,其中有的剧热度与口碑双收,甚至成为年度现象级电视剧。
那么,热度最高的电视剧有哪些呢?
我们不妨从 2020年豆瓣讨论度最高的电视剧,来看看豆瓣本年度最火的电视剧有哪些?
虽说榜单上垫底最后一名,但能上榜的都是备受瞩目的,而这部剧的热搜数绝对算得上是年度佼佼者。
从顾佳御夫育娃、职场鉴人,到王漫妮被同事陷害、钟晓芹还不离婚,从演员演技、气质,到引发的“全职太太算不算独立女性”的话题,43集的剧几乎1集1爆点,达到了从热搜都能通观全剧的盛况。
实际上,这部从都市女性王漫妮、全职太太顾佳、“妈宝女”钟晓芹三位30岁女性角色的视角出发,涉及到沪漂与事业、婚姻与家庭、多重压力与自我觉醒的故事,正好乘上了女性题材的作品之风。
而比起2020年播出的《二十不惑》 《我不是结不了婚》等同类型题材,《三十而已》细腻地刻画了3位极具典型性的女性形象,能引起更大范围的观众的共鸣,加上手撕小三、追妻火葬场等的爽剧模式,最后传达的正能量的信念也让观众十分舒心。
当然,这部剧也并不能完全脱离都市剧常陷入的悬浮的缺点,不论是顾佳的完美人设,还是通过制造两性对立之下的女性独立,都让不少观众感到难以信服。
不管怎么说,这部剧涉及的话题正切合了当下大家关心的议题,还是引发了许多讨论。
就算你不认可陈思诚的演技和导演才华,你得不得不承认他真的很有商业头脑。
自2015年电影版“唐探”一举成功之后,陈思诚紧接着推出了后面两部,极具野心地打造“中国第一喜剧IP”,而网剧版“唐探”正是这个野心的产物之一。
这部剧由陈思诚担任监制、总编剧,集结了柯汶利、戴墨、姚文逸、来牧宽4位导演,采用12集3个单元剧的形式,讲述了电影中出现的“Crimaster侦探排行榜”中其他侦探们的故事。
网剧在延续了电影版探案+热血+无厘头的风格的基础上,更增加惊悚的元素,还有王宝强、刘昊然等彩蛋现身,在扩展了“唐探”宇宙的同时,更是为影版“唐探3”造势,看完只想让人感叹:
真是忍不住想要快点看到Q了!
不过,剧中推理元素不够硬核,各单元之间水平不一,尤其是最后4集堪称“烂尾”,让这部剧的总体评价低于开局。
总之,“唐探”粉丝不容错过。
成也杨颖,败也杨颖。
这部剧开播以“Angelababy 演技”为营销点,在吸引了一波吃瓜群众去看剧的同时,更劝退了一大批拒绝“抠图大宝贝”的观众。
实际上,在剧中杨颖饰演的钟美宝在一开头便已经死去,更像是整部剧中的工具性角色,演技没有过分拖后腿,剧情都围绕着调查她的死因而展开。
通过郭涛和杨子姗饰演的刑警的步步调查,从保洁员、保安、建筑师,到小说家、钢琴师,住在摩天大楼的每一个人上演着罗生门式的口供,让整部剧显得迷雾重重又充满反转,后劲十足。
作为陈正道执导的首部悬疑剧,剧中不仅插入了《大理寺日志》团队制作的动画辅助剧情,更涉及了家暴、幼女被害、PUA等多个女性议题,融入了许多现实的 社会 热点,显得致郁又治愈:
不过,当谜底揭晓时,剧中的结局的设计有些失控,但总体来说在悬疑剧中还是走出了新意。
原来甜宠剧也可以反套路。
面对霸道总裁爱上我、撒糖无极限的甜宠剧常态,《传闻中的陈芊芊》抛出了编剧穿越+女尊反讽+女配逆袭的三个设定,成了一股清流。
加上剧中沙雕 搞笑 的风格,剧一开播不仅引起了超高热度,累计播放量接近24亿,更一举把饰演陈芊芊的22岁的赵露思带火,让她迅速跻身新晋小花行列。
这部围绕一位当代编剧陈小千意外穿越到自己写的剧本中的花垣城的世界,开启了抵抗活不过三集的女配命运,因此与少城主韩烁和司学裴恒展开了一系列故事。
尽管前期剧情让人耳目一新,但到了后期不论是三角恋的俗套情节,还是女尊国花垣城存在的许多逻辑漏洞,都让整部剧呈现了高开低走之势。
可以说,聚焦女性观众的甜宠剧已经成为大潮,而这部剧还是有不少趣味的。
谁说《鬼吹灯》影视化都是坑?
《龙岭迷窟》让大家打脸了。
由天下霸唱所著的《鬼吹灯》自连载以来便迅速蹿红,出版后更是常位列畅销书榜首,销量已过千万。
但由于小说版权的分散,却导致它的影视化显得极其杂乱,被改编的十多部影视作品几乎没有重合,制作水平参差不齐、各玩各的,让大家都对这个IP丧失了信心。
一直到费振翔执导的《龙岭迷窟》的出现,实力派选角+不失原著精神的改编+制作水准高,最终以豆瓣8.3分成为《鬼吹灯》最好的改编影视作品。
其中,不论是陈瞎子、鹧鸪哨、马大胆等配角吸睛,还是对80年代的怀旧感的营造,以及对人物生活感的演绎,都让整部剧在寻找雮尘珠的探险悬疑中显得更加有烟火气,因此被不少观众呼吁:
请按这部剧的原班人马拍完全系列好吗!
结果,还真就实现了大家的呼声,原班人马拍摄的《昆仑神宫》 《云南虫谷》已经杀青,就等着2021年开播了。
当然,整部剧的节奏、特效等问题还可以进一步改进,期待看到更好的后续。
许多人口中的“一粒老鼠屎坏了一锅粥”,堪称年度争议剧。
2020年4月,由正午阳光出品的12集的《我是余欢水》率先着陆,正预示着国产高质量网剧迈入一个新台阶。
整部剧围绕一个工薪阶层小人物余欢水而展开,因为他懦弱爱撒谎,妻子要跟他离婚;因为他不思进取业绩不达标,又被上司和同事耻笑;邻居装修有噪音反被骂成孙子,借给兄弟钱三番四次都要不回来——
真是好惨一男的。
之后,被误诊得癌症后阴差阳错之下被错认成英雄,余欢水却突然走向人生巅峰,整部剧从现实主义走向了荒诞喜剧的模式。
总的来说,因为整部剧几乎完全从男性视角出发,它也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引发了“人人皆笑余欢水,人人皆是余欢水”的许多男性观众的共鸣,但另一方面对女性角色的刻画都偏向于负面;
尤其是结尾过于荒诞的剧情加上对个别台词被指责夹带私货,因此豆瓣从8.5分猛跌到7.4分,不得不说是有点可惜了。
唐七“三生三世”大IP第二部改编作品。
继又美又仙的杨幂+“换脸式演技”赵又廷主演的《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爆火之后,在剧中备受欢迎的热巴和高伟光这对CP的正传继续安排上了。
这部剧讲述青丘帝姬白凤九和太晨宫尊神东华三生三世的爱恨纠葛,从一开始播放时不少人对其演员演技、服化道等的吐槽,到后期剧情又甜又虐逐渐“真香”。
随着热度的逐渐走高,整部剧累计播放量已达82亿,更火到东南亚,在泰国、印尼等国家的播放量长居第一位。
实际上,整部剧的特效观赏性还是不错的,尤其是热巴从白凤九到阿兰若的不同层面的挖掘让人惊艳,而她与东华的CP感也让许多粉丝抓心挠肝、难以释怀。
不过,剧中三生三世虐恋的仙侠套路几乎没有什么新意,也许会造成一些观众的审美疲劳。
让人又爱又恨的横跨10年的情怀大IP。
作为国内情景喜剧的代表性作品之一,自2009年开播的《爱情公寓》陪伴了许多人的成长。
整部剧主要展现的就是爱情公寓里一群年轻租户的欢乐日常,不论是“一口盐汽水喷死你”,还是“好男人就是我,我就是曾小贤”,剧中通过塑造一个个生动的人物,贡献了许多笑梗。
然而,随着网络的发展,《爱情公寓》的抄袭被扒,加上大电影的欺骗性宣传,让整个IP的风评跌倒了谷底。
因此,第五季的推出一直都伴随着争议,尤其是在开播后由于王传君、邓家佳、金世佳等人的退演,导致新一季并没有承接上一季的结尾,而是仓促交待了各队CP的结局,引发了许多观众的不满,所以豆瓣仅仅以4.6分开分。
不过,随着剧情的进展,除了面对现实的唐一菲、陈美嘉和吕子乔的成长线,单身狗张伟与00后的诸葛大力成了重心,而二次元少女咖喱酱、一言不合就唱歌的赵海棠等新角色逐渐被接受,外加歌舞剧、互动剧等新形势,口碑逐渐上涨,终于给整个系列画上了还算圆满的句号——
爷青结!
又是为白宇流泪的一天!
改编自紫金陈“ 社会 派”推理作品三部曲第三部的《长夜难明》,主要围绕的是白宇饰演的检察官江阳,为调查侯贵平自杀案,放弃了大好前途、付出了无数代价,最终为正义献祭的故事。
整部剧不仅情节足够还原、三线叙事环环相扣,更以惊人的尺度揭露了现实的 社会 问题,引发了对程序、法律、正义的思考,使得国产悬疑剧又往前迈了一步,因此最终以豆瓣9.2分位于国产剧年度口碑第一名。
其中,除了廖凡饰演的警察的沉稳敏锐、宁里饰演的政法系教授张超“变脸式演技”,剧中最让人心疼的,莫过于为坚持正义的信仰,黑暗的现实将一个曾经意气风发的检察官变成行李箱内的一条冰冷的线索的白宇,12集下来看得人都很悲愤压抑。
尽管整部剧的导演、摄影、剪辑风格平实,但它传达出的中心思想却足够有力:
无论是从热度还是口碑上来说,这部剧拿下年度最火电视剧算是无可争议的了。
该剧根据《坏小孩》改编,紫金陈完成双杀!
加上《无证之罪》,紫金陈“ 社会 派”推理作品三部曲的影视化改编全部完成,而《隐秘的角落》的网剧版可以说是最出圈的一部作品。
故事主要围绕三个孩子在景区游玩时无意拍摄记录了一次谋杀而展开,因此引出了朱朝阳、严良、普普与张东升之间,以及与各自团体的纠葛。
从剧中对母亲的控制欲、自卑者的扭曲偏执、原生家庭等人性复杂面的揭示,到狐狸与小鸡、真假日记、童话与现实,欲言又止的隐喻色彩,还有光影、“阴乐”、美术等出色发挥,整部剧能看见主创所费的心思,看完让人不禁细思极恐。
当然,整部剧重呈现而思想力度略显单薄,但不论是爬山表情包,还是歌曲小白船,从没有这样一部悬疑剧如此适合传播。
从这个意义上讲,它绝对是成功了。
总的来看, 10大电视剧全被国产剧承包了 ,《隐秘的角落》 《沉默的真相》成年度爆火,加上《摩天大楼》 《唐人街探案》,2020年占了4席的 悬疑剧可谓是异军突起,成绩亮眼。
此外,甜宠剧《三生三世枕上书》 《传闻中的陈芊芊》依旧有势头,加上女性题材的《三十而已》,这3部剧更偏向于女性向,而探险悬疑的《龙岭迷窟》、屌丝逆袭的《我是余欢水》两部剧照顾了更多男性观众。
最后,《爱情公寓5》更带粉丝情怀与全民向,10部剧基本都做到了热度很高而不失口碑。
而在前20名中,美剧《后翼弃兵》、韩剧《王国2》 《梨泰院Class》这些国外剧集也挤进榜单,还是很受中国观众欢迎的。
值得一提的是,可以看到 网剧已经占了不小比重 ,各类型剧集的集数都有一定程度的缩水,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必定能看到更多高质量国产短剧的出现!
青石电影编辑部 | 晨晨
本文系青石电影原创内容,未经授权请勿以任何形式转载!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