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声包含九种剧目,中国50年相声史
行业剧算是一个不错的影视题材,对于观众来说,看行业剧不仅可以看剧情、看演技同时还能了解一些行业的内幕甚至是潜规则,行业剧是目前影视剧行业比较热门的题材,比如《心术》、《急诊科医生》和《安家》等。
作为近些年比较红火的相声行业,在行业剧方面却一直处于比较弱的状态,更别说跟观众比较熟悉的医疗等行业比了,就是跟京剧、二人转、评剧、黄梅戏等兄弟行业比也处于下风。
实际上,相声行业从建国后倒也拍了不少相声题材的影视剧,但绝大多数都没有造成影响力,本文就聊一下这半个多世纪以来的八部相声题材影视剧。
一、1956年电影《游园惊梦》
主演:侯宝林、郭启儒、刘宝瑞等人
剧情梗概:侯宝林到北京动物园游玩,他先后出现了插队、乱扔垃圾等不良行为,在睡梦中梦到自己被各种动物追赶,最后一觉醒来终于醒悟。
这部电影很特殊:
一是时间短,只有半个多小时。
二是整部电影其实就是一段相声变成了影像,属于最早的相声TV。
三是主要演员全部都是相声艺人,男一号则是侯宝林。
四是侯宝林在电影中掉进了老虎洞,这个情节可能也在三十年后启发了梁左。
五是刘宝瑞在电影中惊鸿一瞥,非常少见。
六是该电影其实也是一部宣传片。
《游园惊梦》制作很精良,但原则上更像是一个用来搞宣传的相声TV。
二、1987年电影《笑破情网》
主演:赵炎、刘伟、郑健、马季、冯巩、王谦祥、李增瑞等人。
剧情梗概:几位相声演员去乡下体验生活搞创作,意外发现当地流行的“送礼”风潮,他们将这种不良风气创作成了相声进行讽刺。
这是一部喜剧片,主要演员全部都是八十年代知名的年轻相声演员,马季则在片中饰演一个喜欢收礼的村长,偏反派。
笔者认为,《笑破情网》算是一部比较成功的的相声题材电影,除了辛辣的讽刺和各种喜剧桥段之外,该片还在剧情中融入了三段完整的相声,生活造就了相声,相声总结了生活。
三、1995年电视剧《马三立》
主演:汪洋、李建华、王平、于谦、高明、安宁等人
这大概是第一部描写相声演员的传记类电视剧,虽然拍摄过程一波三折,但最后好歹拍了出来,而且在当年引起了不小反响。
该剧中最出色的人无疑是主演汪洋,他从马三立十几岁时开始演,一直演到六十多岁,跨度半个世纪,对于非科班演员来说,汪洋的表现相当厉害了。
其他出色演员还有饰演裕德隆的高明和饰演姜大头的李建华等人,王平在剧中饰演小蘑菇常宝堃,于谦饰演赵佩茹,他们戏份不多但也留下了很出彩的画面。
不过,这部电视剧的缺点也很明显,一个是受时代所限,剧中搞了不少爱情戏,另一个则是对马三立相声作品的展示并不够,重心放在了剧情上没有兼顾到经典作品,这是一个缺憾。
总体来说,《马三立》再现了旧时代相声艺人的生活,还是一部非常值得珍藏的影视剧。
四、1999年电视剧《珍珠翡翠白玉汤》
主演:方子哥、莫岐、李丁、李保田等人
既然有了马三立传记电视剧,那刘宝瑞自然也应该有,而且,拍摄这部电视剧的剧组还是《宰相刘罗锅》的原班人马,因为《宰相刘罗锅》的原始剧本就是刘宝瑞的《君臣斗》,所以,你要说《宰相刘罗锅》也是相声题材电视剧也不是不可以,只是看起来不太像。
《珍珠翡翠白玉汤》最大的特点是采用了戏中戏的拍摄方法,刘宝瑞的单口相声全是有意思的小故事,于是饰演刘宝瑞的方子哥就在剧中演了十几个角色,其中有观众耳熟能详的《连升三级》,还有《黄半仙》之类,这个拍摄方法相当于在电视剧中融入了很多单口相声TV,不得不说也是一个非凡创举。
五、1999年电视剧《江湖笑面人》
主演:侯勇、杨圣文等人
该剧主要剧情描写的是解放前的天津曲艺行,男主角何尚喜是一位相声艺人,女主角金玲芳则是一位京剧女艺人,故事围绕着曲艺行和日本人、兵痞、无赖、黑帮以及同行的斗争展开,算是一部比较写实的相声题材影视剧。
多说一句,剧中女主角的饰演者杨圣文现在可能很少见到了,当年她可是很火的,主演过《红十字方队》,颜值高气质好,在相声题材影视剧里很难得。
此外,该剧中还有不少相声演员加盟,如邹德江、刘俊杰和郑天庸等人。
六、2003年电视剧《宅门逆子》
主演:佟瑞欣、陈好、章申等人
该剧导演是郭宝昌,这是郭导在《大宅门》成功后拍摄的一部和相声有关的电视剧,说是相声题材,主要是因为剧中主要人物都是都是曲艺行的人,剧情围绕的也是相声和曲艺行里的事儿,不过该剧的重心还是剧情,就像《大宅门》一样,虽然剧情围绕药铺,却不属于医药行业剧。
七、2009年电视剧《窦天宝传奇》
主演:郭德纲、于谦、李菁、曹云金等人
剧情围绕着败家子窦天宝的曲艺生涯展开,描述了解放前曲艺人的生活百态。
这部剧是郭德纲自编自导自演的,其中一些剧情取材于他自己的创业经历,还有一部分取自一些相声前辈的典故,应该说在还原相声和曲艺行业上非常值得一看。
该剧也有明显的缺点,一是郭德纲给自己编的剧情越往后越跑偏,最后把自己变成情圣了。二是该剧在相声作品上也是一带而过,主要剧情还是在窦天宝的传奇经历上。三是演员们的演技普遍一般包括郭德纲,相对来说于谦和曹云金是剧中为数不多的演技派。
八、2018年电影《笑神穷不怕》
主演:武宾、苏婷婷等人
这部电影原型人物取自相声行业祖师爷朱绍文,正常情况下我们认为在电影中会看到相声行业的诞生过程,但实际上该片的编剧有些粗制滥造,演员选得也是一塌糊涂,最后感觉像是一部为了拍而拍的电影,实在是有些浪费题材。
综上,除了以上八部相声题材影视剧之外,还有一些如《高凤山》、《假行家》等影视剧多少也可以划入这类题材,这么一算似乎相声行业的影视剧还不少,十来部呢。
但是,相信熟悉这些影视剧的观众都会有一种感觉,那就是从解放后到现在,半个多世纪了,能真正代表相声行业、能真正展现相声行业、能称得上扛鼎之作的相声题材影视剧几乎就是没有,这无疑是相声行业的一个尴尬所在。
(此处已添加小说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笔者认为,优秀的相声题材影视剧,应该兼顾相声行业生态、相声创作过程、相声表演展示这些必须具备的元素,然后再加入爱情、矛盾等吸引眼球的剧情,这样才算是一部合格的相声题材影视剧。
曲艺界抄袭成常态,郭德纲也曾抄过姜昆,行业该如何规范?
正所谓天下文章一大抄,这种抄袭是低级的。就像最近热映的《你好,李焕英!》也被诟病说抄袭,曲艺界里的抄袭似乎是一种常态。不论简单的文字抄袭,创意抄袭,结构抄袭,情结抄袭等等多如牛毛,反正你看着就感觉都是尽近亲一样,长得有点像,但又又有差别。
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是文艺方针。可在这个文艺快餐时代,鱼龙混杂不说,很多人所谓的文艺人不能吃苦不愿吃苦,想走捷径想红,结果只能走近道抄袭了,而且还脸皮特厚,似乎抄袭这种耻辱的事情成为了台面上的事。以至于很多作品没有新意,没有创新。
大家都记得赵本山的小品,都是精心创作出来,来自于生活,来自普通群众百姓,真正受百姓欢迎。而有的作品,曲高和寡,看上去高大上,实则不得人心。
如今的曲艺界抄袭成风,版权意识也非常差,维权的成本也高。有些人还恬不知耻称抄袭是一种借鉴和模仿,是一种形式上创新。真不知道,你嚼别人吐出的馒头真的好吃吗?
即便你真的吃下去了,你自己觉得香,但恶心了别人。好作品就是好作品,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这里还真的想提一嘴,现在的作协曲协作用发挥得很差,为百姓创作的东西都不接地气,而且还拿着国家的各种财政补贴,干脆解散算了,不要拿着国家的钱干着不是文艺的事,成为民间组织民政备个案得了。还是那一句话,文艺是为百姓服务的,是为中心建设摇旗呐喊的,是时代的歌颂和记录者,不是占着茅坑不拉屎,却为自己名利创收的。
抄袭之风要杀猪,要让不要脸搞钻营的文艺投机分子臭名远扬。就像郭敬明这种小丑抄袭人家的东西,还那么牛逼,若干年后才道歉,不还是赚了钱后才厚着脸皮道歉的吗?
搞文艺,要的是干净的心。清澈的爱,只为中国。
相声界有不少父子档演员,但这一对父子,很少有人提及,他们是谁?
相声界有一些父子档艺人,比方马三立和马志明,侯宝林和侯耀文,还有郭德纲和郭麒麟。这些组合都十分闻名,还有一些父子档中只有一位知名,而另一位闻名度不算高。这次咱们要说的,便是父亲知名儿子不太知名的父子组合,那便是高英培和他的儿子高玉庆。
高英培高英培不用多介绍,当年他和范振钰说的《钓鱼》从前风行全国,现在依然是经典相声。他的儿子高玉庆没有父亲那样的名气,在相声舞台上扮演的精彩著作并不多,却是因为形象比较有特点,出演过不少影视剧中的喜感小角色。
高英培是当年活泼在舞台上的相声名家,与范振钰合称高范组合,扮演过《钓鱼》《不正之风》等脍炙人口的著作。高英培的儿子高玉庆,1965年生于天津,受到父亲的影响从小就开端学相声,13岁开端参加天津各种业余相声演出,小有名气。20岁的时分,高玉庆考入父亲所在的全总文工团,担任专业的相声艺人。
后来,高玉庆拜侯耀文为师,作业联系也转到侯耀文所在的铁路文工团,与赵伟洲、牛成志、石富宽等人合作,一般时分都担任逗哏。客观来说,高玉庆没有到达过高英培那样的艺术境界,从事相声扮演多年,也没有几段优秀的著作留下来。关于一般观众来说,对高玉庆的扮演形象最深的,应该便是那段群口相声《卖枕头》。
2003年央视举办第二届相声大赛,高玉庆和同事赵伟洲、牛成志上台,扮演了相声《卖枕头》,体现一个老实人怎么被欺骗的过程。这段相声本身比较精彩,尤其那句“你要是能找到拉登比这还挣钱”,给观众留下深刻形象。
而在随后的才艺展示环节,天津人高玉庆扮演了一段天津快板《武松打虎》,妙趣横生,给现场观众带来阵阵欢乐。这应该也是高玉庆自己舞台生涯上的高光时刻。
这一对父子,很少有人提及在这之外,关于一般观众来说看到高玉庆更多是经过影视剧。许多年里,高玉庆都在影视剧中扮演小角色,包含《少年包青天》《铁齿铜牙纪晓岚》《天龙八部》。在当时的热播剧《马向阳下乡记》中,高玉庆展示自己的喜剧优势,融入了一些相声元素,将一个憨厚的村长演得不失喜感。
高玉庆和同在铁路文工团作业的张国立联系不错,他也屡次出现在张国立主演的电视剧傍边。比方在《半路父子》中,高玉庆和张国立就扮演了一对亲兄弟。这几年,高玉庆还在《芝麻胡同》中扮演臭三,在《大秦赋》中扮演毛遂,都是一些小角色。
父子从事同一种工作,并且双双知名,这是一般人都期待看到的工作。然而问题就在于,许多时分父亲都不太愿意让孩子从事自己的工作,一方面是自己能看到行业内的问题,第二也是因为孩子纷歧定有自己当年的能力和意愿。
相声名家高英培脱离这个世界已经将近20年,高玉庆现在也已经50多岁。除了慰劳场合,公众已经很少能看到高玉庆公开扮演相声。相关于相声,也许影视剧给了他更多体现空间。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