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姐17爱说媒的裁缝大姐大半生成人之美促成了几十对好姻缘
大姐的裁缝铺子,生意最好的时候,有四名徒弟、两个帮工,四台缝纫机、两台锁边机。大姐负责接待顾客、接收布料、画图裁剪和交付成衣。
顾客来了后,量体裁衣、问询成衣特别要求、在案板上设计裁剪,都是大姐的事情,然后把裁剪后的布料,交给徒弟们,按样缝纫。
几个女徒弟,都是女孩子,刚进店时才十六七岁,都还没有对象,青涩懵懂的样子,也都是周围街坊邻居和老家亲友的孩子,家庭条件较差或者女孩子自身对裁缝感兴趣,考学无果,希望能有个一技之长。
裁缝店服务热情、女孩子多,比较聚拢人,很多街坊邻居的婶子大娘、缺个针头线脑,有个大事小情,也愿意朝店里凑,一来二去,就和店里的姑娘们熟悉了。
有的看上了学缝纫的徒弟,就托大姐开个口子,想让大姐把她的某个徒弟介绍给自己的某个亲戚。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赶集的十里八乡的妇女,也爱在店里落脚,看大姐脾气好、手艺精、对徒弟尽心,也想让自家孩子跟大姐学裁缝,但裁缝店太小,装不下这么人。大姐只有婉拒,或者请大家排队做学徒。
即便如此,一些婶子大娘还是愿意把自己的女儿侄女的情况,向大姐介绍,一是希望排队学裁缝,二是街里如果有合适的男孩子,也请大姐帮着留意,给介绍一下对象。
大姐的裁缝店位置好,左侧是百货大楼(现在的苏果超市)、右侧是热闹的老街,对面就是新兴的农贸市场院子,人来人往的很多,为此店里还免费供应一大锅开水,随用随添。
有一些乡邻,也愿意把车子停在门口,然后赶集了,回来之后,顺便做个衣服,聊聊天,这样一来,裁缝店就成了一个信息交流站、顾客落脚店和解乏等候点,每天人来人往很多。
大姐聊天不忘干活,招呼同时裁剪,她记忆力好,又善于观察,口才也好,一天下来的信息很快梳理了出来,尤其对找对象这样的信息,她总能抽丝剥茧、在众多男女中,如月老牵线,给有缘人介绍。
几十年间,经她介绍的有几十对,这些姻缘巧成,一时在街里传为佳话,大姐善于给别人说对象的名声出去以后,来求着帮忙的人就更多了。后面发展成,来求说媒的,远远多于上门做衣服的。
有好事者给大姐出主意,裁缝店干脆改成婚姻介绍所算了,大姐笑着说,这说媒不能当主业,不能靠这挣钱,靠嘴皮子,两头哄骗,一回两回,下次就没人找你了。
大姐说媒的眼光还是可以的。她做媒的绝大部分,婚后都相处得很好,有的结婚二十几十年了,小孩都上大学了,年关从外地回来,也要带着礼物到大姐家坐坐。
仅举几个我知道的例子:
她的徒弟三红,长得瘦高个,老实能吃苦,为人羞涩,学缝纫三年,能出师了也不愿离开,一直在店里帮忙,三红父母希望大姐帮忙物色一个可靠的对象,有意的小伙子三四个。一个是在街里做生意的,夸夸其谈、华而不实;一个虽在徐州工作,工作收入不稳定,家里负担较重。
大姐作主帮她挑了最后一个,是一个往返徐州、连云港两地跑运输的驾驶员,小伙子憨厚踏实,能挣钱、因为长年在外,就想找个老实能过日子的女孩。
小伙在所在的乡里的裁缝店少,都是老师傅,介绍给三红后,回乡里就开了一家裁缝店,小两口很般配,结婚十几年,都没红过脸。
我表姐的一个姑娘,初中毕业后,也在店里学缝纫,学了一年多,还是没入门,主要是性格活泼,坐不住,做起活来不仔细,针线粗糙,常需要返工。
但大姐观察她对布料质地挑选、花色搭配、商业买卖、与人交流有兴趣,口才好,记性好,就培养她这方面的能力,后来把她介绍给了街里的一个精明能干的小伙子,这个小伙子当时在谈恋爱时,就说打算去四川做生意。
这个决定正合我这个外甥女“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的心意,两人一拍即合,关系确定后,很快一起带着本钱去了四川,从2005年一直经营到现在,商铺都好几家了,两个孩子也在那里上完了中学,现在一个孩子已经考取南京工业大学了,和我成了校友。
远房麻子舅有两个孙女,都该介绍对象了,想托大姐给介绍个男孩子。那个男孩子家境十分优越,就是需要新疆和徐州两头跑,因为新疆有家族生意,徐州有走不开的亲人,男孩子对女朋友要求不高,就希望体贴懂事,还要能做点生意。
大姐对那两个孙女比较熟悉,经过对男孩子的心性脾气,了解之后,意外的建议麻子舅把精细内秀、不爱打扮的二孙女介绍给男孩子,因为老二能耐得住寂寞、也懂事,不像大丫头有些讲排场、爱面子、性格过于开朗。
麻子舅觉得还是先介绍老大吧?结果那个男孩子处了几次,真没看上大丫头,拐弯抹角的还是和二丫头谈了,把二丫头带到了新疆,后来也发展得很好。
大姐在街里多年,识人水平还是可以的,她觉得能成的,十有八九是般配;觉得不合适的,基本会谈不下去。邻居家的大刚开始谈的一个对象,大姐站在大刚院子里,和女孩子搭话五分钟,回头就告诉大刚,这个女的你拿不住,不是过日子的人,放弃吧。
大刚开始不相信大姐的判断,处了两个月,果然不合适;后来大刚降低标准,找了一个接地气姑娘,给大姐再次带过来看,大姐点头了,后来果然生活得不错。
我的堂兄弟姐妹、表兄弟姐妹很多,大姐参与、给建议的不下十几个,基本上十分中肯,起到了旁观者清的作用,给予了当事人有益的相亲指导。
.......
大姐唯一介绍失败的,大概是把她的一个初中同学莲姐介绍给了街里卖卤菜的宝三。那个女同学是乡下的,个子很矮,只有一米三几,不能干什么重活,还想嫁到街里来;
而我们村的宝三,个头也矮、也老实,上面两个哥哥,都有正式工作,他在家里跟着老爷子、老太太卖卤菜(油炸花生米、蚕豆、猪头肉之类),赚钱能力还行,性格也不错。
本来两人很般配的,彼此也都很满意,婚后不就生了一个女儿,可惜宝三嗜酒如命,一天三酒,喝成了酒蒙子,最后喝得全身浮肿,半夜出酒栽倒在了猪圈里。莲姐带着一个女儿守寡了,经常到我大姐店里来坐坐,情形很可怜。
大姐后来又给她介绍了一个荃子村的带一个女儿的种植大户,那人经常来大姐店里做生意,对前妻很好,前妻因病去世了。
莲姐重新嫁过去之后,婚后很好,比宝三靠谱多了。
......
大姐做裁缝期间,给介绍成功的青年男女有几十对,大部分至今还感恩大姐当年的热心。这些事情,大姐当年也就是随手做的,也没曾想过会有回报。
后来大姐的两个儿女,婚姻都是自己谈的,整个过程顺畅,大姐都没怎么操心,有人说,这大概就是大姐成人之美的福报。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