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十二时辰42集解析「长安十二时辰4446集剧评多方势力胶着对峙龙波死了」

时间:2022-08-11 20:53:07阅读:3695
这三集,在大结局前出现的一波高潮。天也终于亮了。圣人被胁迫离宫后的遭遇,没有去到地下城,在马路上遇到善良的一家人,去了贫民区。圣人入世,时间不长,但也足够对其「震撼教育」。几方势力的对峙愈发胶着,身在…

这三集,在大结局前出现的一波高潮。天也终于亮了。

圣人被胁迫离宫后的遭遇,没有去到地下城,在马路上遇到善良的一家人,去了贫民区。圣人入世,时间不长,但也足够对其「震撼教育」。

几方势力的对峙愈发胶着,身在其中的每个人都被逼着表明立场,必须要站队,再也不可能有中间派。

代表人物:张小敬 檀棋 郭利仕

张小敬怎么成保皇派了?那不然这三集他还能是什么别的派吗。这里作的派别分配,仅视为这三集中的人物状态,并不牵涉全剧的党争,这是本文一开始就要说清楚的。

张小敬不愧是在长安做了九年不良帅的人,除开政治,他看任何事情都比别人通透、准确。皇帝出了宫,想杀他的人比想保他的要多。檀棋告诉郭利仕,张小敬一直在保护圣人。

张小敬就是从来都没想过「帮」龙波。他配合龙波挟持圣人,一方面也有他的私心,他跟鱼肠说的那番话,「萧规看尽了天下人的苦,也要让圣人看一看」;再一个,是继续追查幕后主使,「谁」,张小敬是想,问出了这个人,或许还有机会打开龙波的心结。张小敬不相信龙波这个过去守长安的兵,没有人教唆就整出这摊子事。

可惜最终是没能从龙波口中问出来。

让檀棋去报信,是张小敬看到不可能从龙波那里问出幕后主使了,也不可能改变龙波要毁灭长安的念头了,并且他自己……也累了。

只有两个人始终坚持追查真相,一个是张小敬,一个是李必。

话说,张小敬和龙波非要去大吉酒肆,我还以为徐宾在那里,然后三人见面展开对峙,结果我想多了(摊手)。既然不是这样,随便哪儿找个酒肆不就完了。

代表人物:何监 李必

1.

太子何其有幸,能有何监这样一位死忠老师。以何监的才干人品,竟这样誓死护卫太子,我是真的懂得了宁王孙那句话,「我不是为了太子,我是信老师」。之前李必也多次说过,太子是否无辜还不知道,但是「我相信老师」。

能够被何监这样的人追随,太子其人想必也不会差。

只是,太子坐在马车中,手握小暖炉,瑟瑟发抖的样子,确实让人感到失望,甚至要怀疑何监为何拼死护卫一个如此怯弱的储君?这里别中了编剧的小圈套了,越是表现太子的软弱,后面的反转就会越狠。我信何监(宁王孙语气)。

何监的确不应该是整件事的幕后主使,虽然看起来很像。为何他不是?因为整件事操作起来,成本太高太高,充满了无数不确定因素,等于是根本不可控。何监不会做这种明显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2.

李必联手程参拿下赵参军,计谋和行动都很漂亮(不过赵参军也蛮好拿的就是了)。

李必重回靖安司,他走进大殿,看到长安沙盘,看到仅剩的寥寥几名官吏,看到报时的庞灵,一丝感慨万千之情在李必脸庞浮现(不要问我是如何捕捉到的)。

本以为李必要开挂了,结果,又被何监放倒。

后面,何监会不会因为「嗑」太多药而倒下,然后李必醒来,终还是由他在程参的协助下查出真相?

代表人物:右相 吉温

1.

右相这边的座谈会依然在融洽的气氛下进行着。这边群臣一直都是立场明确的,保不保皇帝是其次,阻止太子上位是第一。

操作上面,右相其实就是派出了甘守诚带领右骁卫,再就是贿赂了一下龙虎军。右相要龙虎军「什么都不要做」,倒不是说右相不想救圣人,而是不想让太子派出的龙虎军救了圣人。剧里面都交待得很清楚。

这里右相实际上要把甘守诚「卖了」,并且甘守诚一听便知自己成了弃子。甘守诚面有难色,右相几顶高帽扣过来,加上又不能抗令。但是甘守诚是不甘心吃这个哑巴亏的,所以后面他才会被太子“收服”。

至于里面数次出现的,高喊是奉太子命杀圣人的那些人,不是右相派的。谁派的?本文后面写了。

2.

羡慕吉温,心真大,圣人都丢了,他照样呼呼大睡。怕是目前唯一在十二时辰里面睡觉的人。

3.

对了,现在靖安司的右相暗桩是庞灵没跑了吧。用纸莲花传递消息,前面是第多少集来着,也出现过。

代表人物:永王

几个场景,祝慈马车被拦下那里,一群同样身着龙虎军「常服」的队伍,高喊是太子亲军;靖安司旅贲军出动的时候,几个熊火帮的人换上士兵服装偷偷混入队伍;后面在大吉酒肆那里,也是几个放箭的人高喊是奉太子命,射箭的人手背上还露出了熊火帮的刺青。

其实这种操作是非常不明智的。到处高喊,太明显,太刻意了。这并不是什么好的计策。

是谁派的人,这么明目张胆地构陷太子,置圣人安危于不顾?

谁有能力弄一队人马跟龙虎军同样的服饰和装备?谁调得动熊火帮?谁最想太子死?

全部答案都指向一个人,永王。

代表人物:程参 祝慈 长安托尼

1.

祝慈一家偶遇圣人,他不认识圣人,完全是凭着一颗善心,收留了圣人。后面祝慈面对一个外表落魄、满口称朕的老人,表现出了他作为大唐官吏的政治敏感度,他首先相信了圣人是皇帝。

祝慈的儿子祝玄,敏而好学,是个有才情有理想的少年。

祝玄的那个球,叫黄道游仪,它的发明人是梁令瓒,时任率府兵曹参军,是大唐的天文业余爱好者。梁令瓒仔细研究了前人所制天文仪器,经过试验、比较,按自己的设想,绘制了图样,又用木料制成模型,即黄道游仪,经过常规演示,甚为精密。

唐玄宗派一行和梁令瓒主持,铸成金属黄道游仪。用它测量28宿距天球极北的度数,在世界上第一次发现了恒星位置变动的现象,比欧洲要早约1000年。黄道游仪的成功,解决了无由测候的矛盾。一行根据大量观测数据,进行统一归算,终于写出《大衍历》初稿,后由历官整理成书,颁行中国,在唐朝行用了29年后传入日本,行用近百年。他在天文仪器制造史上另一伟大贡献,是在和一行制造浑天仪的同时,发明了自动报时装置,它是全世界最早的机械钟。

看到祝慈一家中箭死去,心痛不已。

祝慈一家,是长安的良心。

安大叔是怎么回事,禄山是你吗禄山。

2.

程参实际上是代替了徐宾过去的工作,他之前本来就差点破了徐宾火烧档案房的谜团,这下子,后面他要破徐宾的局了。

程参已经被何监的话激发起了好奇心,现在有个能骗过所有人、把何监和太子也算计在内的聪明人,究竟是谁?

3.

曹破延都不忍心杀掉的长安托尼,被大唐的人给杀了。这账,难道不该算在龙波名下吗。

我真的不知道把元载怎么分类了,元载,你是哪种垃圾?

除了明确不是太子党以外,其他几个势力他竟然也无法符合要求。

开始还是右相的人,弄着弄着吧,他自己玩脱了,开始幻想「立奇功」,一个人耍单边去了。调动不了军队,就找来熊火帮的二流子搞事情,后面还想杀檀棋。还要浪费多少篇幅在他身上。

圣人爱他的子民,这是毋庸置疑的。

在祝慈一家死掉,他痛惜大哭,骂那群唐军「你们这些畜生」(自己的亲军),还扔了个炸弹。在大吉酒肆,他还给酒肆老板的阿爷做心肺急救,后面竟冲出去救小女孩。

皇帝在皇宫中是个厉害的政治家,走进街市,更像是个不谙世事的「老顽童」。

「交给你们守得住吗」,皇帝这份工,你以为容易做吗。

我写过龙波是个「天生我才难自弃」之人,他这样的人,这种死法,完全就是「如愿以偿」。帅啊,是不是,死得多帅啊。甚至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龙波搞这么多事情出来,就是为了这样死一下。

龙波有点像那种分手后死缠烂打的一方,做了一系列拼命挽回或是疯狂报复的举动,一会儿表示「我是为你好」,一会儿表示「你不该对不起我」,最后自己被自己感动。

第八团很壮烈,却没有受到应有的待遇。这确实是事实,但这个事实,应该为龙波的杀戮买单吗?

多少人给他陪葬,多少人的死该算在他的账上。龙波的「信仰」,说白了,不就是报复社会吗。现在网上越来越多的人说希望龙波能赢,嗯?

龙波倒是爽了,那些为他陪葬的人们,和长安的烂摊子,他才不会管。真够自私的。

下周看完大结局我会专门写一篇张小敬和龙波的文章。

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长安城开始了长达了七年多的「兵乱血洗」。

徐宾,你也该出场了吧。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