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部549集是什么造就了中国乡村第一流量系列神剧

时间:2022-10-04 04:20:17阅读:3156
东北版《纸牌屋》、辽东半岛版《琅琊榜》、中国版的《唐顿庄园》、中国《米格尔街》……这是网络上对于《乡村爱情》系列的类比性评价。知乎上甚至有网友称“看不懂《乡村爱情》就看不懂《百年孤独》”。拥有庞大观众…

东北版《纸牌屋》、辽东半岛版《琅琊榜》、中国版的《唐顿庄园》、中国《米格尔街》……这是网络上对于《乡村爱情》系列的类比性评价。知乎上甚至有网友称“看不懂《乡村爱情》就看不懂《百年孤独》”。

拥有庞大观众基础的《乡村爱情11》终于在2019年1月26日独家上线优酷视频。这部经过1月23日撤档、延期播放的中国大陆“最长寿”系列剧集,截至上线首日,视频热度达2549万。

优酷视频《乡村爱情11》推广海报

除刚刚播出的《乡村爱情11》,《乡村爱情》系列电视剧还有10部。包括第一部《乡村爱情》、第二部《乡村爱情2》、第三部《乡村爱情故事》、第四部《乡村爱情交响曲》、第五部《乡村爱情小夜曲》 、第六部《乡村爱情变奏曲》、第七部《乡村爱情圆舞曲》、第八部《乡村爱情浪漫曲》、第九部《乡村爱情进行曲》和第十部《乡村爱情协奏曲》。

2014年,《乡村爱情7》的网络点击率甚至超过了当年最红的韩剧《来自星星的你》;从2015年第八部开始,《乡村爱情》就成为付费独播的网剧。在第9季时上线腾讯视频会员付费频道仅仅22小时播放量就破2亿,上线5天破5亿。

12年10部,共489集(不含《乡村爱情11》),唯一能够与之相媲美的,也只有从2004年拍到2014年,共10部267集的《杨光的快乐生活》系列。不过,自《乡村爱情11》2019年正式上线播出,这个系列已经荣膺中国内地“最长寿”系列剧集的称号。

第十放映室称其“是当代中国最伟大、三观最正、最反映广大人民群众生活,堪称中国乡村版《权力的游戏》,魔幻现实主义的史诗级巨作”。

这么一部讲述东北农村题材的电视剧为什么会让那么多不分地域、不分生活背景的人喜爱?今天壹娱观察就和大家一窥“象牙山”闻名全国的背后原因。

1

赵本山建立起的“乡村王国”

“我敢说,农村生活在座的各位没有比我更了解的,我是你们的老师,就不要唠农村了,如果唠城里的事,我赶紧缴枪不杀。”赵本山2017年在面对一些针对《乡村爱情》系列剧的质疑声音时,如是说。赵本山确实对农村题材的诠释与把控有过人之处。

2002年,电视剧《刘老根》横空出世,在央视一套黄金时段播出,根据全国网数据显示,平均收视率达到9.7%,位列当年全年收视率第二名,在东北地区卫视播放时,收视率更是高达22%。

《刘老根》海报

电视剧《刘老根》的成功,离不开央视春晚。2001年的春晚小品《卖拐》,让全国观众认识了赵本山、范伟、高秀敏的“铁三角”组合。三人凭借多年二人转舞台的表演功底,与东北方言的幽默气质,创造了一出经典的作品。

通过喜剧的手段,揭示奸商的欺诈行为,赵本山让“忽悠”这个词离开东北地区,成了中国现代汉语中的常用词汇。人民网评价称“有意识的施加暗示者其积极或消极意义与其动机有关。小品《卖拐》则是一个消极暗示的典型。”

同样是赵本山、范伟、高秀敏,同样由何庆魁负责编剧,18集电视剧《刘老根》成功地打出了乡村题材这张牌。根据天眼查显示,《刘老根》播出的第二年,也就是2003年6月,本山传媒在沈阳市登记注册,注册资金5000万元人民币,“农民”赵本山是其法定代表人,同时出任董事长。

成立本山传媒后,赵本山做了三件事:上春晚演小品;创办“刘老根大舞台”,带领众徒弟表演二人转;拍摄乡村题材电视剧。

《刘老根》2部,《马大帅》3部,这是2006年以前,本山传媒交出的答卷。尽管除《马大帅3》外,其余4部剧的豆瓣评分均在7分左右徘徊,但此时本山传媒的作品仍然有赵本山、范伟、高秀敏等人作为收视率的保障。

本山传媒的第一个创业成功期,伴随着高秀敏的离世,何庆魁隐遁,范伟单飞而结束。接下来,它需要一次大换血,这时赵本山的徒弟们带着二人转走进大众的视野。此时的本山传媒,需要推出新的王牌IP,《乡村爱情》应运而生。

2006年,赵本山和徒弟们出演的电视剧《乡村爱情》首播。这部立足于小人物,围绕着象牙山村中“鸡毛蒜皮”小事的农村题材电视剧,登陆央视一套,取得了平均11.019%的收视率(全国网收视数据)。

2

“乡爱”核心:描摹永不停歇

三农问题,展现了中国

“刘能卖萌,广坤犯浑,赵四抽抽嘴,老七苦个脸”,《乡村爱情》系列剧中主要角色都有鲜明的个人特色。但仅仅因为这些逗得观众捧腹大笑,还不足以让这个系列经久不衰。

时间回到2000年,“三农”问题成为国家主要关注的民生问题之一。顺应政策大趋势,赵本山通过文艺作品,从退休书记实现全村富裕的《刘老根》,到“打工盲流”人生悲剧的《马大帅》,立足农村小人物生活,展现了他本人对农民问题、农村生活的思考。这两部剧集也让赵本山在农村题材电视剧领域有了一席之地。

讲述大学毕业生谢永强回村创业故事的《乡村爱情》第一部播出后,赵本山用作品证明了他的判断。由赵本山导演兼主演的《乡村爱情3》,获得了“第十届五个一工程优秀电视剧奖”。潜台词即《乡村爱情》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如果不采取喜剧的方式,直面’三农’问题,就会穷形尽相,把农民的困境展示出来,就会是我们所熟悉的批判现实主义的作品。然而这在当时是很难的,所以农民的喜剧化在当时是一个策略性的解决方式。”中国艺术研究院所长祝东力在接受《法治周末》记者采访时曾认为《乡村爱情》,为“三农”问题提出的解决方案。

充满阶级自豪感的谢广坤;埋头苦干,不问政治的王老七;不断挑战村中权贵的刘能……《乡村爱情》以爱情为线索,而厚黑政治学却贯穿于每对情侣之间。表面上是啼笑皆非的乡村喜剧,深层表达却是一部中国“民间政治斗争”的剧集。

腾讯视频《乡村爱情10》播出时制作的人物关系图

谢永强是象牙山最有前途的男人,表面上因为他在城里读过大学,实际上是他背后的谢家势力。谢永强和豆腐坊的女儿王小蒙真心相爱,但父亲谢广坤却反对二人来往,设法让谢永强和香秀恋爱。

理由很简单,香秀是村主任王长贵的女儿,长贵是镇长齐三太的政治同盟。和村主任联姻对谢广坤而言是最佳选择:儿子有高学历,镇长齐三太是自己内弟,如果加上和村主任的亲家关系,当村干部的梦想指日可待。

诸如此类隐含在背后的例子不胜枚举。例如赵玉田和刘英,本来相恋已久并定下婚约。当听闻赵玉田脚受伤后可能变成瘸子,刘英的父亲刘能立刻翻脸,要求退亲。随后得知赵玉田脚伤痊愈,刘能又不惜一切破坏赵玉田的相亲,想尽办法要挽回婚约。

谢大脚与长贵离婚后,半路杀出了土豪王大拿,想追求她。长贵得知这一消息,不仅隐瞒了自己和谢大脚有过一段婚姻的事实,更是鼓励谢大脚和王大拿见面。毕竟王大拿是村里招商引资的大客户。

有人将《乡村爱情》比作中国版的《唐顿庄园》,前者讲述的是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中,努力奋斗为自己谋权利。后者则是在贵族文化濒临倒塌的时代背景下,人们如何维持体面。

有趣、搞笑又接地气的情节,只是这部剧受欢迎的表层原因,剧中对爱情分合的展现,并非出于爱恨情仇,真正造就它如此长寿的背后驱动力,是该剧对中国独特的“农村政治哲学”的解读。

3

流量神剧的诞生:新媒体手段的推波助澜

2015年,一篇名为《与东晋门阀政治》 的文章刷爆互联网。文中称《乡村爱情》是“不亚于《权利的游戏》和《教父》的伟大作品,一部完美展现了中国的权力斗争和家族政治的史诗”。

这篇文章出自订阅号“X博士”创始人霍启名之手,他本人也多次表示《乡村爱情》是自己最喜欢的电视剧。霍启名认为,以王导为主的王家和以谢安为主的谢家,这两大士族基本主宰了整个东晋时期的政治走向,赵本山则照搬了王谢两大家族,主宰象牙山村的“政治走向”。

发源于社交网络的内容创作者们,通过多种角度解读《乡村爱情》,甚至不惜类比经典美剧,吸引了不同层次的受众观看。另外,在B站火爆的、有着“亚洲舞王”之称的赵四尬舞视频,以及网友自发制作的巨量表情包,让几乎不看剧的“新新人类”都无法避开《乡村爱情》。

财经网曾报道,第8部《乡村爱情浪漫曲》和第9部《乡村爱情进行曲》,在北上广等一线城市尤其受到热捧,主力观看人群均为年轻人。腾讯视频播放指数显示,18~29岁的年轻观众占了73%,还有11%的观众年龄在17岁以下。

《乡村爱情进行曲》海报

不难发现,一线城市中等收入阶层、白领阶层,以及年轻群体,演变成为该系列的主要受众。这类人群本身,是互联网重度使用者,经由互联网传播开的《乡村爱情》系列剧,自然会进入他们的眼中。

可以说《乡村爱情》因互联网而广受欢迎,同时,随着《乡村爱情》影响范围的扩大,它也成为了当时互联网流行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刘能、赵四、谢广坤等角色的表情包最先在网络上流传。直到第7部《乡村爱情圆舞曲》播出后,谢腾飞的表情包更是风靡一时,几乎每个微信群、QQ群中都会有人发他的表情,《乡村爱情》系列正式成为流行文化的发源地。

经历了一系列事件后,赵本山退出央视春晚,与卫视挥手告别。《乡村爱情浪漫曲》几乎被切断了所有出路,播出无望。然而正是由于此前在互联网上的火爆,最终,“土味IP巨作”《乡村爱情》,以付费网剧的形式在网络视频平台上“绝处逢生”。

同年,大鹏指导的电影《煎饼侠》上映,剧中由小沈阳、宋小宝、刘小光、王小利4人分别饰演四侠,“东北F4”的称号自此诞生。网友还为4人分别起了艺名:莱昂纳多·小沈阳、约翰尼·宋小宝、克里斯蒂安·刘能、尼古拉斯·赵四。

多重解读、表情包、剪辑视频等互联网形式的传播,将《乡村爱情》系列推向巅峰。但就内容而言,仍存在不小的争议。

2011年5月,《人民日报》就刊登了中国传媒大学博士研究生薛晋文的一则批评文章,文中写道:《乡村爱情》系列农村剧中少的是对当下农村现实的艺术呈现,却多了些“无处不恋爱”,甚至“怀孕庆典”、“婚外恋”、“斗情敌”等非主流景观。面对诸多民生艰辛,农村剧应当给观众带来超拔苦难、突围困境与抚慰忧伤的希望和信念,而不是一味地回避。从这个意义上讲,《乡村爱情》系列农村剧,缺乏对农民的真诚体恤和温暖。

艺术的真实并非现实的真实。尽管缺点不一而足,作为中国“最长寿”的剧集,虽然一件小事可以拍摄很多集,但《乡村爱情》系列为观众展现了“真实的”象牙山村,没有矫揉造作的情节设置,一切情节为矛盾冲突服务。

艺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乡村爱情》系列源于家长里短的小生活,它并非现实主义题材作品,并非真实呈现农村生活,但它却是中国目前最成功且“最长寿”的系列剧集。毕竟,在没有俊男靓女,没有豪华演员阵容,没有当下影视剧普遍会有的流量明星,没有吸引眼球的特技效果和炫目的武打场景,《乡村爱情》的成功有一定偶然性,但归根结底,仍是找准核心受众之后,内容本身的吸引力。

文/刘鑫

编辑/陈默

·END·

本文由壹娱观察(ID:yiyuguancha)授权梅花网转载,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谢谢!

11部549集是什么造就了中国乡村第一流量系列神剧

第13部《乡村爱情》收视率一马领先,与两个新添的角色有关吗?

感谢邀请,这个问题我很喜欢回答,我也算是《乡村爱情》的忠实追随者。

到现在为止《乡爱》已经拍摄到了13部了,我也是从第一部追随到现在。它是每年春节档期很多人渴望的电视节目,不是因为电视节目它有多震撼,而是它是贴近老百姓的生活题材,把农村爱情描写的淋漓尽致,说的通俗点就是很接地气,所以才深受普通老百姓的喜爱。

以往每年正月初二左右上映,但是今年由于各种原因,正月初六才上映,但还是没有让大家失望,电视剧主要以刘能,赵四,谢广坤三个人为主要角色,但是今年扮演刘能的角色换成刘能的徒弟了,自我感觉还是没有影视电视剧的整体效果,刘能的徒弟在言谈举止,神态,表情等上面和刘能演的非常相识,可以说如出一辙。

这部电视剧在每年春节档的收视率都很高,不是因为演员的调整,而是因为它演出了农村里面实实在在的生活片段,把农村生活诠释的很到位,所以老少皆宜。

11部549集是什么造就了中国乡村第一流量系列神剧

乡村爱情这部神剧,如今已经拍了10多部为什么没有停止的样子?

乡村爱情曾最早的第1部到现在已经有了十几部的剧情,为什么到现在还能一直拍,因为乡村爱情参演的这一部分人,他们基本上人物的角色已经被这个作品所固定了。大家在屏幕上看到这个人的时候,第一时间想起的就是这个人参演过乡村爱情的那部作品,连他本来的名字都不记得,但记得在这部作品之中的名字。

乡村爱情这个系列属于乡村轻喜剧,因为在10年前这东西还是很火爆的,因为自己小时候家里也没有那么多的娱乐工具,不像现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都很方便。那个时候夏天吃完晚饭就是看电视,一天会看个两集到三集,这样的程度中间还要承受10~20分钟的广告,但那时候有点乐此不疲。那时候就是给很多人带来最简单的初级的快乐的一种娱乐作品,虽然他也没有什么太多实际的意义。

这部作品是由赵本山及其的弟子们拍摄的这作品拍摄的时间已经非常久了,从第1部到现在跨度10年的时间应该都不止了。所以这个作品还是比较受欢迎的,现在仍然有很多人觉得这个作品还可以一看,从乡村爱情8之后这个作品就逐渐变成了网剧,从网络平台上可以观看到,在此之前就是电视剧统一播放的,隔一段时间播放两集左右,热度还一度不错。现在之所以在一直怕拍,一方面是有很多的老粉丝从第1步就开始跟着看呢仍然愿意去看有我那个市场,另一部分也是参演的这些演员,短时间之内找不到什么特别好的新出路。

因为这些参演演员从第1部作品开始他就已经出现融入这个角色在银幕上,大家看到这个演员的时候,第一时间是想起他在乡村爱情里面扮演的那个角色的名字,而不是他本来的名字,让他去扮演一个新的作品,太出戏了融入不了那个剧情的氛围。因为大家看到这个人就根本想象不到这个人会演其他的东西,他所扮演的新角色又是什么样的,破坏了那种银幕的层次感。

11部549集是什么造就了中国乡村第一流量系列神剧

有哪些评分特别高的影视剧,你却连一集都看不下去?

影视剧的评分说到底也是人为评价的结果,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即使某些作品的评分再高,我还是欣赏不来他们的艺术成果。

1.《大宅门

《大宅门》相信大家都不陌生, 由郭宝昌出任编剧兼导演,陈宝国、斯琴高娃、蒋雯丽、刘佩琦等众多老戏骨联合演绎的一部大型年代剧。这部剧的豆瓣评分高达9.1,曾被评为现代版的“《红楼梦》”。

我看过不少推荐好剧的文章,《大宅门》每次都在推荐名单之列,同时身边的很多朋友也极力向我推荐这部剧。可能是因为 我本人对这种年代剧根本就不感冒的原因吧,每次打开看五分钟,上眼皮就已经和下眼皮在打架了。这种剧对我来说实在感觉到有些无聊 ,不知道有没有跟我有同样感觉的朋友。

2.《大明王朝1566

这部剧首播于2007年,是有史以来唯一一个豆瓣评分达到9.7的国产 历史 正剧。 张黎也凭借这部剧奠定了他国产剧第一导演的地位。演员陈宝国、倪大红、黄志忠、王庆祥等演员也通过这部剧被贴上了老戏骨的标签。

都说《权力的 游戏 》在《大明王朝1566》面前就可以改名叫“权力的斗殴”了 ,可见这部 历史 剧中的权谋与智商的斗争有多激烈。

遗憾,我在2007年的时候并不是很喜欢看剧,同样也没有时间看。如今网络越来越发达,智能手机的问世也代表着我们可以随时随地看自己喜欢的电视剧。 在17年的时候,我刻意去搜过这部电视剧,试图弥补遗憾,奈何网上搜到资源的画质都及差,丝毫没有观看体验,也就这么放弃了。

3.《走向共和

《走向共和》同样是张黎导演的一部 历史 剧,它的豆瓣评分仅低于《大明王朝1566》,但也达到了令人惊叹的9.6的高分。 演员的阵容不是很豪华,估计年轻一些的朋友基本没怎么听说过,王冰、吕中、马少骅等演员没有凭借此剧获得任何奖项,这是比较遗憾的一点 。

都说这是中国影视作品对晚清一段 历史 最为认真和勇敢的展示,他横跨了晚清朝代到民国时期 历史 的更迭,公正、公允的展示了 历史 命运与人物命运交替而产生的悲哀与壮烈。

2003年的剧,曾经还被禁过一段时间。而现在找到的资源同样是画质模糊,观感几乎为0,一集也看不下去。

未曾看过《大明王朝1566》和《走向共和》是我心中的两大遗憾,如果以后有机会找到比较清晰的资源,我一定会熬夜追完这两部剧。

在这个网络发展速度极快的时代,原来很多被奉为“高分佳作”的影视剧,在当下这个年代,却像是“遗珠之作”,并不是特别的受到大众的喜欢。有的是因为现存的“影像资料”质量太差,影响了观众的观剧体验,有的是因为“被禁”很难找到相关的“资源”,有的是因为年代久远,其主题思想不被新生代人群接受,但是,在我的记忆里,却又那么几部高分作品,我是真的看不下去的。




提到由赵薇林心如苏有朋周杰等人主演的“琼瑶巨制”《还珠格格》,我相信这是影响了很多人成长的一部作品。哪怕是到了现在,这部作品的豆瓣评分都有八点几分。当年在这部作品刚刚登陆湖南卫视播出的时候,那简直就是“万人空巷”的轰动啊,当年这部作品创造的收视率传奇,过了好多年才被打破。她也是和《西游记》并称为“假期神剧”的代表作品,这么多年下来,年年的寒暑假开始,在湖南卫视的播放表上,就一定会有她的身影。





我一土生土长的湖南人,要是硬说自己完全没看过这部电视剧,那就纯属“杠精”,从小到大这部电视剧就像是“噩梦”一样,陪伴着我的成长,但是当我真正意义上,自己去单独去看这部电视剧的时候,我还只点开视频听到“片头曲”,我就是一身的鸡皮疙瘩,而脑海里随之而来的画面就是,赵薇疯疯癫癫咋咋呼呼的模样,还有张铁林咧着大嘴的各种神态,还有容嬷嬷那“凶神恶煞”的表情,哎呀,我现在只是想想,我都受不了,这电视剧真的不能看。



一部影视剧能在豆瓣拿到7.0的评分不算高,但也不算差。但是如果一部系列作品能连续拿到这个成绩,那就是相当不容易的了,而《乡村爱情故事》历经十几年,听说这部作品的系列都已经拍到了第十一部了,他在豆瓣上的评分一直都是徘徊在7.0分左右的,对于这个成绩简直不敢想象啊。而我对于这部电视剧的印象,就只有三个人物,赵本山,“刘能”和“赵四”。



这部电视剧我从来没有看过,但是我知道这是赵本山带着他的“弟子们”自拍自演的。我也不知道这部电视剧到底讲述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居然能在十几年的时间里,一直都能保持那样的“评分”高度。我之所以知道这部电视剧,完全是因为网上流传的“刘能”王小利和“赵四”的故事,我才有幸瞧上一眼的。明人不说暗话,我是真喜欢看这俩人之间“闹腾”的,颇具喜感。于是乎,我就专门去网上找了一下这部电视剧,我也不知道自己当时看的是第几部系列,我只知道看完了大半集,我完全看不懂这是一部什么作品,所以果断弃剧。



面对这样的作品,我实在是连吐槽的心思都没有,我也不知道是不是我自己的问题,反正这样的作品,我是欣赏不来的,幸好这些年影视剧市场更新迭代的速度比较快,要不然还真能把我这种影视迷“逼去”看这些东西呢。

被吹到爆的《我的团长我的团》我是真看不下去。同类型的更喜欢看亮剑和永不磨灭的番号。

《红楼梦》

作为四大名著的一份子,《红楼梦》不管是作为原著作品还是拍成了电视剧,评价都非常高,老版的《红楼梦》电视剧评分高达9.6分,进入了国产剧前十的位置。但是和看原著一样,我始终对这些宅子里的儿女情长和家庭争斗看不下去,每每看了都觉得故事有些寡淡无聊,没有看下去的劲头。

后宫·甄嬛传

宫斗剧一直是女观众的最爱,她们也最懂女人在宫中争宠互斗的心理,看得非常过瘾。但是对于我来说,每次看到那些女主角进入宫中,从一开始被虐到后来逐渐成长学会尔虞我诈,最后成功夺宠走上人生巅峰的故事,我都觉得揪心得很。整天勾心头角给人的感觉实在是太抑郁了,有事就不能摊开说清楚吗?

北平无战事

这部剧真的是大咖云集,集合了刘烨、 陈宝国、、倪大红 、 王庆祥、 廖凡、祖峰等数十位实力派大咖级演员,当初我就是奔着这些演员阵容去的。结果点开看了一些内容,顿感无聊乏味,这部剧制作非常精良,有电影大片的质感,可惜高潮太少,而且故事逻辑硬伤不少,对比之下,我觉得《战长沙》看得更有意思。

《四十九日祭》

这部剧之所以看不下去,和作品的质量本身无关,主要是太压抑了。《四十九日祭》说的是当年抗日战争在南京发生的惨剧,里面很多主角随着剧情都一一牺牲了,看着是真让人难受。但是我还是希望大家可以看看这些好片子,多了解下过去的 历史 ,心理承受不住可以暂时不看,但是切勿忘记要回来补课。

《乡村爱情故事》《武林外传》《还珠格格》《爱情公寓》还有琼瑶所有的剧,这些剧实在看不下去,要不就是一群神经病,要不就是一些哭哭啼啼要死要活,感觉自己看了都会不正常。

从《十里桃花》开始,到现在的《知否》和《重耳》,可以说我一集都没看过。

中国影视剧的四大悲歌

第一,明星片酬过高

第二,流量小生当道

第三,神剧每每都能审核通过

第四,影视剧越来越不符合 历史

中国几千年的文化,造就了多少个统一的王朝,每个统一的王朝都有自己的文化,包括服饰,甲胄,兵器,都城等等等等。

很多观众,特别是90后,00后的一些脑残小屁孩,多喜欢《十里桃花》,《重耳》这些电视剧,知道吗?这些电视剧完全不符合 历史 ,请问你们看的是剧情吗?你们看的只是帅哥美女,你们知道在春秋战国时期的服饰是怎么样的吗?你们知道那时的人说话时怎么说的吗?以为装着唐宋的服装,演着春秋战国时期的故事就是那时的事了?

中国的文化不能完全的继承,其中一部分,首先要感谢那个脑残编剧和导演,其次是广电总局那群猪,而智障观众就是推波助澜者。

其实电视剧想要做到每一个观众都喜欢是不可能的,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喜好,再好的电视剧也会有人不喜欢,我自认为已经挺包容的了,至少各个类型的剧都会追,韩剧、美剧、日剧、国产剧等等,只要能吸引到我的,我都可以一集不落的追下去,但是也确实有不少评分很好的剧对我来说追下去却有点困难。

当年《甄嬛传》大火,身边的人都在讨论,还有不少人刷了很多遍,但是我却一点都没看进去,其实也跟着大家看了几集,大体的故事情节都知道,但是每次下定决心跟大家追一下的时候,看一会就看不下去了。其实不可否认这部剧制作精良,不管是演员,还是服装、道具等,都是一等一的好,但是这也不妨碍我看不进去这部剧,只能说这部剧和我没有缘分吧,希望下一次再打开可以追下去。

遇见王沥川》是前几年比较火的电视剧,这部剧也是经历了很多波折才播出,而剧中的主演焦俊艳和高以翔当年也火了一阵,这部剧因为是小说改编,之前朋友推荐过这个小说,所以本来是打算看一看的,但是前几集的剧情实在太老套了,所以就没有追下去。可能是以前看韩剧看多了吧,这种剧 情感 觉已经看腻了,而且现在这种纯爱类型的电视剧对我也没有什么吸引力了,所以也只能放弃了。

《武林外传》是小时候播的了,当时很多同学都在追,好多人都在说剧里的梗,这部剧使得剧里不少观众都火起来了,最明显的就是饰演郭芙蓉的姚晨,也是从《武林外传》开始,姚晨的事业逐渐有了起色,而沙溢、闫妮等也都是凭借这部剧成为了家喻户晓的演员,但是我对这种喜剧实在是不感冒,即使是看了几集,但是却找不到笑点,所以对我也就没有什么吸引力了,只能放弃。

士兵突击》让王宝强饰演的许三多成了很多男孩子的偶像,后来看《真正男子汉》的时候,王宝强到军队的时候,很多人都说看了《士兵突击》才决定当兵的,这样的影响力足以证明这部剧的成功,但是当年我也是几乎没看,虽然零零星星的跟着别人看了一些,但是没有get到吸引我的点,所以也就没有追下去的欲望。

其实这些剧不可否认都是好剧,制作精良,演员都是实力派,但是总会因为某些原因和一些观众失之交臂,不过也有这种情况,当年看不下去的剧,后来再看却发现一追就停不下来,我希望有一天,这些剧可以带给我新的感受。

琅琊版,闺蜜推荐过好多次,也看了好多次,每次都是开头一两集看完,就看不下去了

1。韩剧《继承者们》、《来自星星的你》。那个时候挺火的吧,我本来想追赶一下时髦,但实在忍不住,只看了二十分钟。韩剧真的两极分化严重。要么就是非常好看且有教育意义的片子,要么就是脑残者意淫的电视剧,只要颜值高,就是你祖宗你也能接受。

2。宫廷剧《金枝欲孽》、《延禧攻略》。可能将金枝欲孽和延禧攻略相提并论有点委屈了金枝欲孽。但是真的没看下去。大家都说跟甄嬛传相比,金枝欲孽更好看,我找来看了两集,感觉不能再多了。演员确实都是好演员,但是剧情真的是拖沓的我着急。延禧攻略的演员演的我尴尬症都犯了。不知道哪里有这么多人吹捧好的不要不要的,可能我已经不属于21世纪了。

3。喜剧《爱情公寓》我真的很想很想很想看一看以前很火的暑假神剧,但是原谅我是在看不下去,完全都是照搬照抄老友记的剧情,感觉演员在死命的挠我痒痒,我就是笑不出来。真的对不起,是我的问题。

《延禧攻略》真是看不下去,觉得那几个姑娘长着一张脸、分不清谁是谁。再者里面的耍的小心机都当观众是傻子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