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产业扶持资金,文化产业扶持资金
原创 王禹
日前,中宣部发布了《2023年度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推动影视产业发展项目拟支持项目公示名单》,包括电视剧、电影、纪录片以及动画片共有31个项目入选。
在入围的电视剧中,《幸福草》《硬核时代》《人民的脊梁》等15部电视剧成为佼佼者,显然,有其重要的价值属性。
为什么这15部剧会入围项目名单?
题材、题材、题材——重要事情说三遍,这是重中之重!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健全重大现实题材创作的规划机制,第一次提出“重大现实题材”的提法,成为今后一段时间的创作风向。我们从16部电视剧中亦能看出端倪。
其一,开拓现实主义新题材与主题叙事,回应现实,呼唤时代精神。
电视剧《幸福草》反映了20世纪初中国菌草专家支援非洲国家,通过搭建菇棚等生产设施,发明了旱稻技术,帮助当地解决贫困问题的故事。当各类菌菇被非洲百姓成为“中国,幸福草!”时,这部电视剧也有了打动电视观众的基础和能量。
而由张寒冰执导,郑业成、刘芮麟、李兰迪、郭晓东、海一天、杨童舒、宋奕星、安冬、邢岷山主演的电视剧《硬核时代》,则以中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诞生过程为创作题材,讲述了中国核电人的30余年奋斗历程。
这部讲述新时代核电人成长奋斗故事、展现新时代核工业人强核报国时代精神、表达“铸大国重器、挺民族脊梁”时代主题的剧作,通过现实主义题材的创作敏锐把握时代精神,在艺术表达上与时代精神相匹配、与时代审美需求相适应,真切而有力地回应了“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时代明德”的电视剧创作新要求。
刚刚在央视一套和芒果TV收官的重工业题材主题剧《麓山之歌》,起笔是工业振兴,但落笔是时代画像,带领观众重温半个世纪以来工程机械行业走过了怎样的道路,理解这些变化和成就从何而来,从中读懂推动社会转型升级的精神动力。《麓山之歌》在主题上并是不热门题材,但却通过展现出我国工程机械行业在转型过程中的坚守与创新、跨越与攀登,在轰隆作响的“工业之声”中赢得了观众的热泪回应。
由秦海璐、林雨申、热依扎、朱雨辰主演的当代都市题材电视剧《从这里开始》,以党的十八大至二十大为时间轴,以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为主线,讲述来自全国的优秀人才汇聚在大湾区创业成长的励志故事,抒写创业者继承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前人精神,在新时代下脚踏实地、奋勇前进、开拓创新。
上述剧集有个共同点,那就是,以“现实”手法回应“重大”的合理性和可读性,以接地气的呈现方式引导观众沉浸式观剧,剧中所反映的亦是人民群众所经历的,情真意切亦是这些剧集打动观众的重要手段。
其二,主题叙事更具多元化,让各国观众看到更真实、更自信的中国。
《人民的脊梁》一直是电视观众极为关注的剧集,其一在于该剧汇集了陈宝国、陈道明、朱亚文等中老戏骨;其二则是该剧以现实主义手法,反映当下反腐热点,是一部不可多得的佳作。
当代革命题材的电视剧《鲲鹏击浪》,主要讲述了1918至1921年之间,毛泽东、蔡和森、萧子升、向警予、陶斯咏等一代有为青年,为实现“改造中国与世界”的宏大目标,在杨昌济、李大钊、陈独秀等导师的帮助下,上下求索寻找革命道路的故事。这个故事将中国知识青年的成长与急剧变迁的时代命运紧密联系,不仅将重现伟人年轻时的青葱岁月,也将激励当代年轻人志存高远、砥砺前行。
重大革命题材电视剧《浴血荣光》,主要讲述了毛泽东、朱德在秋收起义、南昌起义后会师井冈山,转战闽西建立苏区,历经艰难曲折召开“古田会议”并确立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根本原则,在经历苏区反“围剿”、血战湘江、遵义会议后,引领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故事。该剧被列入国家广电总局重点电视剧规划选题及八一电影制片厂重点创作生产计划。
电视剧《北上》是国家广电总局重点电视剧,江苏省重大题材文艺创作资助项目、江苏省广播电视局精品扶持项目。该剧改编自江苏作家徐则臣的“茅盾文学奖”同名小说,由赵冬苓编剧,姚晓峰执导。
《北上》围绕百余年来大运河的沧桑巨变展开,通过运河沿岸一群江南少年的视角,讲述伴随着他们的成长轨迹,大运河在新时代发生的华丽蜕变,循着少年们沿着运河一路北上探寻故乡历史的精神之旅,展现了当代青年用激越的生命体验形成的对民族文化的深度认同和对民族精神的传承担当。
由习辛执导,李健、练束梅领衔主演的电视剧《一路向前》,以修建成渝铁路内江段时的故事为主线,展示筑路民工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崇高精神,充分展现内江各界参与、支持成渝铁路建设的光辉历史,反映成渝铁路建成通车为沿线富饶资源开发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的重要贡献。
这些剧集在主题叙事上抛却了生硬、单一的叙事手法,而是将“人”“史”“实”高度融合和统一,既能回望历史,又能关照当下,在横轴与纵轴的坐标上观众的共同记忆被激活。
其三,价值引领紧贴社会发展,回归生活本真。
由张国立、王刚、张铁林、周涛主演的都市情感剧《老家伙》,讲述了三位性格迥异的老友退休后携手创业、打造养老社区的故事。作为一部紧扣时代议题、老戏骨云集的现实题材电视剧,该剧将肖长庆、孙前程、陈新城3位退休老人置于真实的社会环境之中,讲述了他们“壮心不已”的老年创业生活,以老年人的视角反映养老问题,用年轻人的干劲儿解决问题。《老家伙》精准的刻画了一地鸡毛养老生活,而里面的展现的人文温度,也将为观众带来的高度共鸣及思考。
电视剧《故乡的泥土》,重点围绕“故土”与“根”的概念,以“乡村振兴”和“粮食安全”为主题,通过剧中人物的命运起伏、拼搏奋进以及对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描绘了冀中平原农村的发展变迁,展现了改革开放之后农民走向美好生活的生动历程和四十多年来的巨大深刻变化,讴歌了在党的领导下,农村干部与群众在艰苦环境中勇于探索、迎难而上的精神。
当代农村题材电视剧《美丽乡村兵书记》,同样是乡村振兴题材,反映了退伍军人李永胜响应省里和秀水市的号召,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第一线,以“兵支书”的身份带领石旮旯村的村民打通出路、走出新路,摆脱贫困、走向富裕的感人故事。
著名导演张艺谋首次执导的电视剧《主角》,讲述了秦腔名伶忆秦娥近半个世纪人生的兴衰际遇、起废沉浮,及其与秦腔和大历史的起起落落之间的复杂关联。透过秦腔舞台,《主角》通过戏剧舞台生活的一角,窥探一个时代的脉动与一个群体的生命律动,描摹出中国最古老剧种与整个社会在时代洪流中历经的万千变幻。
年代情感经典剧集《万水千山总是情》,以中国20世纪30年代的救亡图存时期为背景,讲述的是英伦留学归来的阔少阮庭深与官宦千金庄梦蝶之间跨越万水千山的悱恻爱情,共同演绎了大家族在风云动荡年代的跌宕命运。
现实题材电视剧《运河边的人们》,已经在央视一套播出,该剧以当代大运河为背景,聚焦党员干部路长河的勤政实干,通过治理河道污染、保护生态环境;传承历史文化,完成世界申遗;打造大运河旅游金名片,树立城乡共同富裕样板等一系列事件,多维度讲述了新时代运河沿岸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故事。该剧被国家广电总局列入“我们的新时代”重点电视剧片单。
这些剧集来源于生活,紧贴社会发展,通过创新表现形式和手法,有效实现情感共振和价值共鸣,勾勒出当代中国普通民众的现实生活。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