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诺无悔老农民扮演者,一诺无悔罗镇长
导演欧阳奋强:时代呼唤这样的作品,观众需要这样的精神食粮,电视工作者有责任去讴歌我们这个时代的楷模。
廖俊波的扮演者郭广平:创作不是自娱自乐,年轻人能接受、喜爱这样的人物,就是成功了。
编剧陈欣欣:《一诺无悔》中廖俊波的形象完美却又如此真实,带着亲和的微笑、质朴的气质,无限深情地向我们走来。
戏里戏外,学习践行廖俊波崇高精神
深入挖掘、展现廖俊波这位时代先锋所蕴含的精神内核和信仰光芒,让先进模范人物引领民众奋力前行,是创作电视剧《一诺无悔》的初衷。
欧阳奋强说,当他迫不及待地看完制片人发给他的前五集剧本,又在网上查阅了廖俊波同志的事迹后,一个鲜活的人物形象逐渐在他眼前浮现。“在政和县领导班子里,他关爱同事,起到了先锋模范作用,是位好‘班长’;在群众心里,他是一位替老百姓办实事、爱人民的好书记;在家里,他是一位孝顺父母、爱妻、爱女儿的好儿子、好丈夫、好父亲,但又常常因为工作而无法顾及家里。他对老百姓的承诺总是拼命实现,对妻儿父母的承诺却遗憾落空。他善于学习,不墨守成规,爱好广泛,幽默风趣。”
谈到这部剧的创作,欧阳奋强表示:“时代呼唤这样的作品,观众需要这样的精神食粮,电视工作者有责任去讴歌我们这个时代的楷模。”在导演《一诺无悔》的过程中,他采用艺术加工的手法,对当代优秀共产党员精神品质予以集中描绘,剧中“廖俊波”是无数优秀共产党员的缩影。
塑好“樵夫”形象,弘扬楷模精神。为了更真实、精准、传神地展现廖俊波同志的先进事迹,欧阳奋强带着剧组主创提前到廖俊波工作和生活过的邵武市大埠岗镇、拿口镇采风,体验生活。“大家讲述廖俊波同志身上的点点滴滴,深深感染了我们所有的主创,也汇聚成我们这部《一诺无悔》的故事和精神。”他说。
剧中廖俊波同志的扮演者郭广平兴奋地说:“以前以为这种剧都是岁数比较大的在看,没想到我小学六年级的儿子也爱看,在抖音、微博上,我看到很多大学生、中学生在谈论、传播这部剧,还遇到有一家老小八口人管我要签名的,我们特别高兴。创作不是自娱自乐,包括年轻人在内的观众能接受、喜爱这样的人物,就是成功了。”
“我只比俊波小三岁,是同龄人,对他的成长过程还是比较了解的,通过与他身边的朋友、同事、当地群众的密切沟通,了解到他是一位爱笑、充满阳光、永远积极的新时期的干部形象。”郭广平说。
郭广平深情地说,廖俊波同志是新时期共产党人的楷模,对工作孜孜以求,披荆斩棘,燃烧自己,照亮别人。自己作为一名演员、一名共产党员,要在表演中践行廖俊波精神,让戏里戏外的故事高度统一。“我学俊波、演俊波,我要做俊波精神的传承者和践行者,要把他的精神传播出去、延续下去,让更多优秀的年轻人知道。”他表示。
纪实表达,消解艺术与现实的距离
福建京剧院编剧陈欣欣认为,这部电视剧可成为当代主旋律题材艺术创作的标杆。
“以往针对当代题材创作上的弊病,曾有一种观点认为问题出在塑造的人物过于完美,因此不真实,所以创作者常常有意给人物设计各种小缺点。而《一诺无悔》中廖俊波的形象完美却又如此真实,带着亲和的微笑、质朴的气质,无限深情地向我们走来,走进我们的心里。”她说,由此可见,只要真实,完美的人物同样可以演绎得感人至深。
陈欣欣认为,摒弃一切概念化的写作,让人物和生活回归真实,是这部电视剧成功的关键。此剧有着许多感人的细节。比如,廖俊波初到政和,因为交通混乱,司机不慎撞倒一个农妇,那可怜的农妇却不肯去医院,直嚷她的菜还没卖;廖俊波一边喝着矿泉水一边走路,身后却跟着个捡破烂的流浪汉,当知道那人是在等着自己手上的矿泉水瓶时,廖俊波难过了好一阵……于细微处见真情,无数让人潸然泪下的细节,展现了廖俊波对贫穷、苦难、底层百姓的悲悯情怀,也让这个人物闪耀着夺目的人性光辉。
专家认为,《一诺无悔》追求纪实美学表达,消解了艺术与现实距离。
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总编室负责人方军认为,这部剧能以小切口平视廖俊波及其周围的人和事,用近乎纪录片逼近现实的记录手法,将一个个平实的小故事、一个个鲜活的小人物,从纵向线性叙事和横向布局中自然延展。这种“身临其境”的亲近感和代入感,生动还原了一幕幕真实的奋斗场景和生活现实。
“剧中平实的画面、真实的场景、通俗的语言、真诚的表演,用不施粉黛的质朴,顺应了纪实美学的规律,消解了艺术与现实的距离,展现了平凡生活的态度和张力,弥合了真实性和戏剧性、自然主义和现实主义缝隙,还原了一个个质朴真实自然的人物群像。”方军说。
福建文学院副院长曾念长表示,廖俊波的典型意义就在于他的埋头苦干,通过日常的点点滴滴来践行一个党员干部的初心和使命。对于这样一个人物原型,要以写实手法来表现其平凡而伟大的一生,是颇有难度的。该剧有效的艺术聚焦、鲜活的群像塑造、真实的背景还原,塑造了一批党员干部形象,不只是一位廖俊波,而是一群“廖俊波”,很好地突出了思想主题。
讲究亲情温暖呈现,英模形象更接地气。
福建艺术研究院编剧于卓明指出,这部剧注重人性的描写,特别是廖俊波与家人之间的亲情,让人感人至深,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使廖俊波这一英模形象更接地气,令人信服。
“在具体琐细的工作中表现出领导干部的气质和风格,对于文艺作品而言是有一定难度的。”福建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林焱说,《一诺无悔》探索并成功地把领导干部的政策性、指导性的工作,表现得有充分的艺术色彩,并给观众提供充分的观赏愉悦。
一诺无悔的岭水中学在哪
岭水中学是电视剧《一诺无悔》中虚拟的学校,在剧中岭水中学在广安市邻水县。
相关剧情:
廖俊波把妻子林莉请到政和,与县委的几个主要负责人一起开会讨论政和的教育问题。廖俊波提出,去到和政和一中各方面条件都差不多的岭水中学,学习先进经验,同时从外面引进名师提升教学水平。
扩展资料:
《一诺无悔》由欧阳奋强执导,郭广平领衔主演,傅淼、何政军、魏小军、白凡、刘浩闻、蔡静一、联合主演的当代剧。该剧取材自“全国优秀县委书记”廖俊波的先进事迹,讲述了他在政和县担任县委书记的工作为创作背景,展现了他履职尽责、克己奉公、清正廉洁的一生的故事。
这部剧以小切口平视廖俊波及其周围的人和事,用近乎纪录片逼近现实的记录手法,将一个个平实的小故事、一个个鲜活的小人物,从纵向线性叙事和横向布局中自然延展。这种“身临其境”的亲近感和代入感,生动还原了一幕幕真实的奋斗场景和生活现实。
廖俊波政和电视剧全集剧情介绍
电视剧《一诺无悔》,取材自“全国优秀县委书记”廖俊波的先进事迹,以他在政和县担任县委书记的工作为创作背景,讲述了他履职尽责、克己奉公、清正廉洁的故事。
《一诺无悔》还原了有血有肉有温度的真实人物形象。剧中除了展现廖俊波的为民情怀与使命担当,还刻画了其为人子、为人夫、为人父的柔情与温情,以平行的视角展现其日常工作生活,让观众走进廖俊波的内心世界,让先进形象可亲、可敬、可信、可学。
该剧紧扣“为民造福”和“脱贫攻坚”两大主题,将一位惦记群众冷暖安危,把群众当亲人,用心用情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用自己的“辛勤指数”换群众“幸福指数”的公仆形象跃然荧屏。
真实可感的细节支撑和生动可感的艺术张力是《一诺无悔》的另一大亮点。身为人民公仆,廖俊波带领政和县干部群众办好一件件实事,帮助贫困群众脱贫致富,让原本“省尾”的政和县成为全省经济发展“十佳县”。
执导《一诺无悔》的是饰演87版《红楼梦》贾宝玉一角的欧阳奋强。为了塑造好角色形象,剧组深入廖俊波生前工作过的基层环境体验生活。
他们到了许多廖俊波工作生活过的地方,接触到了他的许多同事,以及他帮助过、扶持过的工商界人士、基层干部、普通市民、普通教师等。这种“身临其境”的亲近感和代入感,生动还原了一幕幕真实的奋斗场景和生活现实。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