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iPhone 13新增「电影模式」,瞬间变身新拍摄神器!,如何玩转iphone13 电影模式

时间:2022-10-03 20:59:58阅读:1469
早在2012年,就有导演使用iPhone来拍摄电影。《寻找小糖人》的导演Malik Bendjelloul表示,由于拍摄后期没有足够的资金,所以该电影最后剩下的10%内容,不得不使用iPhone 4和8 mm Vintage Camera…
  • 苹果
  • 生活
  • Massoumeh Naderi Zahra Naderi Ghorban Ali Naderi Azizeh

早在2012年,就有导演使用iPhone来拍摄电影。《寻找小糖人》的导演Malik Bendjelloul表示,由于拍摄后期没有足够的资金,所以该电影最后剩下的10%内容,不得不使用iPhone 4和8 mm Vintage Camera App拍摄。

而《橘色》(2015)是首部使用iPhone全程拍摄的电影,该影片的导演使用了三台iPhone 5s完成整部电影的拍摄。与《寻找小糖人》相同,这部电影也是因为预算有限,而且使用手机拍摄电影不用去洛杉矶市政厅购买电影拍摄许可。

不过,并非所有的导演都是因为资金有限才选择使用iPhone拍摄的。比如Steven Soderbergh使用3台iPhone 7 Plus拍摄了《丧心病狂》(2018),他表示,与笨重的电影机相比,用手机拍摄更加自由。同时,手机带来的紧凑空间和紧张视角,也为电影营造出了一种神秘的恐怖气氛。也就是说,Steven Soderbergh是为了更方便创作,才使用iPhone来拍摄电影。

2019年,首部使用iPhone全程拍摄的台湾电影《怪胎》在台北举行了开机仪式,其主要拍摄设备为iPhone XS Max。该电影导演廖明毅表示,自己一直在关注iPhone应用于专业摄影领域的发展,三年前就已经开始计划使用iPhone拍摄电影,2018年曾使用iPhone 8 Plus拍摄了一段3分钟左右的歌曲MV。

而《怪胎》是他第一部使用iPhone拍摄的电影,为了能够让这部电影的拍摄水平更进一步,该制片团队还提前拍摄了一部前序测试影片《停车》。

上述都是iPhone在专业摄影领域的应用,而苹果从2018年开始便以春节贺岁电影短片的形式宣传每代iPhone的摄影特性,例如苹果在2018年邀请陈可辛导演使用拍摄《三分钟》,展示了iPhone X的人像模式、慢动作等;

2019年苹果请贾樟柯导演拍摄《一个桶》,展示了iPhone XS对拍摄画面景深的控制;2020年苹果邀请导演西奥多·梅尔菲使用拍摄《女儿》,展示了iPhone 11 Pro的超广角防抖功能、超广角模式等;2021年苹果请王子逸导演使用iPhone 12 Pro Max拍摄《阿年》,展示了其杜比视界10位HDR拍摄、暗光拍摄等能力。

为了让iPhone能够更好地在专业摄影领域大展拳脚,苹果在今年的iPhone 13系列中加入了电影效果模式。按照官方的说法,其影像团队做了大量的算法训练,分析人们在观看电影是视觉焦点如何切换,最后再应用到手机上。

比如拍摄开始时,系统会自动对焦到画面主体,如果主体移动,系统则会提前作出预判,自动切换焦点,快速重新对焦到主体上。影片拍摄完成后,如果用户觉得对焦有误,可自行调整相关设置,从而实现正确对焦和更多背景虚化。

简单点来讲,iPhone 13系列的电影效果模式,可以看作是自动对焦 人像模式的集合体,前者会自动锁定拍摄主体,有点类似于索尼的眼控对焦;后者则是提供一定的背景虚化效果,随着镜头迅速聚焦到拍摄主题,景深效果也会随之显现。

各家厂商对手机电影模式有着不同的思路

与苹果不同,安卓厂商对手机电影模式的定义,可以说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跟苹果最相近的,莫过于索尼Xperia系列的电影大师。

索尼将自家专业摄影机CineAlta VENICE的部分功能下放到了手机,推出了“电影大师”App。用户可在该App主界面设置多项参数,包括视频分辨率、帧数、画面风格、焦距、ISO、快门角度等。

而且在使用电影大师App的过程中,系统会自动对焦。当出现自动对焦无法胜任的情况,用户也可选择手动对焦。相比iPhone 13系列的电影效果模式,索尼Xperia系列的电影大师App的UI界面显得过于专业,普通用户可能需要一定的学习成本,才能够玩转起来。

除苹果、索尼外,OPPO在去年发布的Reno 4系列中同样加入了电影模式。打开该模式后,用户可以自由控制对焦、自用获得不同色彩的白平衡等。

随着OPPO Find 3系列的发布,手机上的“电影模式”也得到了相应的升级,支持Log拍摄,可以为后期预留更多的处理空间。

而小米对电影模式的理解是用手机拍出类似电影格式的照片。换句话来说,就是将拍摄画面进行裁切,把原本16:9的照片裁切成电影常用的2.39:1比例,让照片产生黑边。

不过,正如苹果说的那样,市面上没有哪款手机的电影模式可以做到实时对焦和实时背景虚化,这可谓是苹果首创。

最关键的是,从iPhone 13系列的电影效果模式,我们看到苹果做了减法,让这项功能变得更适合所有用户,不需要过多设置,只要点击录制按钮,即可拍摄出电影效果的画面。

电影效果模式,加速iPhone在专业摄影领域的应用

毫不夸张地说,电影效果模式,进一步降低了普通用户拍摄电影的门槛,同时,促进了iPhone在专业摄影领域的应用和发展。

在电影效果模式问世之前,iPhone的摄影能力已经很强了,我们可以在网上看到很多使用iPhone拍摄的电影短片,甚至是一部完整的电影。但这并不代表所有人都能拍出真正的电影大片。

不过,随着iPhone 12系列相机规格升级,想要拍出一部不错的电影短片,更多的是利用拍摄技巧来捕捉独特的视角。比如《阿年》,苹果公开了拍摄该电影短片的幕后花絮。我们可以看到,制作团体没有使用太多昂贵的额外专业器材,反倒是把iPhone 12 Pro Max放在特殊位置上,从而形成特别拍摄视角。

比如将其放在轮椅上,随着车轮与拍摄主体的同步滚动可以拍摄出年兽翻滚的画面;再比如把手机绑在腰上或者手腕上,从而拍摄出人物跑动的画面。实际上,绝大多数场景下,只需要一部iPhone 12 Pro Max、一个手持稳定器即可完成所需要的拍摄画面。

现在,iPhone 13系列加入电影效果模式后,不仅可以提升专业人士拍摄视频的工作效率,还可以帮助普通用户,在没有任何额外专业设备的条件下拍摄出足够好的画面。

我们都知道,一部好的专业摄影机,价格基本上都是6位数起步。而一部顶配iPhone,价格也不会超过1万5。这对于那些资金有限的影片制作团队来说,iPhone相当于帮助他们进一步降低了成本。

而且在极端环境下,比如下雨天,沼泽地等,使用专业电影机拍摄,不见得比用手机拍摄更方便。因为大部分专业摄影机都不防水,再加上机身偏厚重。

说实话,苹果将新功能命名为电影效果模式,而非电影模式,可能苹果自己也觉得即便iPhone 13系列相机已经很强大,也无法与专业摄影机相比,只是可以通过AI算法学习模拟出专业相机切换镜头、背景虚化以及调整一些其他参数。

这就好比iPhone的人像模式,远看觉得与专业相机没有太大差别,但是放大照片后,一眼就穿帮了,可能会出现人物头发被虚化、虚化抠图不均匀等问题。所以,iPhone 13系列在拍摄视频方面自然也是一样的道理。

总的来说,iPhone 13系列的电影效果模式,有助于苹果拓宽iPhone在专业摄影领域的市场和应用。可以预见的是,安卓厂商也可能效仿苹果,在自家手机上推出类似的功能,从而与苹果抢夺市场。

所以,iPhone 13系列并不是没有创新,电影效果模式其实就是今年苹果最大的创新。尽管其他品牌的手机也有电影模式,几乎与苹果的电影效果模式同名,但却没有哪款手机可以做到和iPhone 13系列相同的实时对焦和实时虚化功能。

苹果iPhone 13新增「电影模式」,瞬间变身新拍摄神器!,如何玩转iphone13 电影模式

摄影时手动对焦该怎么用?我曾经写过一文《摄影的圈子究竟有多高深?》。先回顾一下:手动对焦的最高境界是:估焦要学习手动对焦,您必须先理解自动对焦的缺陷,在学习估焦之前,有一个简单的办法,叫做陷阱对焦,它很适合克服自动对焦的缺陷。陷阱对焦法的实质:是对焦标记法。同理,有比陷阱对焦更加快速的,适合近距离拍摄的回转对焦法手动对焦的清晰度,在快速拍摄时是相对的,但是在拍摄静物时是绝对的我建议的练习方法:关于如何使用手动对焦,应该从数码单反相机和无反相机分开来说吧,对焦原理会有一些差别。单反相机:无反相机:

谢谢提问!这是我近期收到的一个最好的问题!一定尽心解答!

几乎被人忘却的手动对焦是摄影技术方面的最高境界。对于新手来说,几乎100%的新手拒绝学习手动对焦。所以,进阶以后也再也不会使用了。

我曾经写过一文《摄影的圈子究竟有多高深?》。先回顾一下:手动对焦的最高境界是:估焦

在1999年的时候,我混进兴华科仪的相机部,和其他资深的同事相比,我只是一个小朋友。不过总算有机会看到了徕卡,总算第一次干上了销售这个行当。有一天我结识了一位客户,人很和善客气,年纪比我大一些,算是大哥吧。他提出来想买一台徕卡R8。为什么呢?交谈中这位大哥向我娓娓道出了原因。原来他以前一直是搞电影摄影的,师傅不让轻易摸机器,那些设备都是昂贵的进口货,现在虽然不搞电影了,但是很想自己购买一台照相机。必须是德国生产的。算是对自己职业生涯的一段总结吧!

我想很多买徕卡的朋友都会有那么一小段小小的人文情结吧!没了这情结,买徕卡有何意义呢? 理解!理解!

大哥提出来,多年不碰照相机了,也不知道徕卡的质量究竟如何?而且R8的变焦镜头35-70mm F4.0是日本产的。不放心!想请他的师傅帮忙来看一看。没问题啊!客户的这点小小请求,无论如何要答应下来。

终于等到了可以提货的那一天,大哥带着他师傅来了。

这位师傅无论如何看不像是玩摄影的,既没有摄影师的打扮,也没有老克勒的扮相,完全是一个老混混的样子(说的不恭了,见谅!)。

去零售店的时候,我打了TAXI,我们一路聊了很多关于胶片的话题。说到测光表,我说我有一个世光的。老师傅马上来了兴趣。确实,用测光表的人不多。老师傅和我反一反,我全部用日货,他全部用欧美货。

等到了验货的时候,老师傅举起一个手指,同时报出距离读数,再让大哥对焦。这个时候我惊得半天不敢多说什么。

每一次,无论师傅的位置如何变动,R35-70mm F4.0的对焦环在大哥手里无论如何旋转,每次都在他说的那个数字那里停下来。

一方面,徕卡R35-70mm F4.0的距离刻度确实标注得很准确;一方面,老师傅的测距功夫实在太神奇了一点。

这件事过去十年左右,我一次看到某个电影的片尾,这部片子是杜可风担任摄影指导,杜可风的后面突然跳出了一个熟悉的名字,首席摄影:大哥。

要学习手动对焦,您必须先理解自动对焦的缺陷,在学习估焦之前,有一个简单的办法,叫做陷阱对焦,它很适合克服自动对焦的缺陷。

自动对焦很好用,但是不是每次都灵验的,这我希望您多多体会,并且要多多学习相机的工作原理。体会到自动的不足,才能激发您学习手动对焦的乐趣。

上图:富士XE-2 ,徕卡HEKTOR 135mm镜头,手动对焦,光圈F8.0,ISO800,光圈优先自动曝光,-1/3曝光,速度约1/1600秒。

您很难想象,上面的照片其实全部是手动对焦拍摄的。虽然不是什么大片,可是确让我自己感受到无穷的乐趣。而且似乎我已经参透了自动对焦的缺陷,而不太愿意再去购买自动对焦的镜头了。

我想先说说这一幅是拍摄天鹅这样高速飞行的动体。网友的说法叫做打飞机。拍摄这种飞行的动物,如果使用自动对焦,即使第一张对焦清晰,第二张时,镜头还会再次进行自动对焦,由于鸟飞的很快,很可能已经飞出了取景画面,造成对焦点失去了目标,往往镜头会再次对焦到无穷远,等再次在取景器里套住目标的时候,最佳的拍摄时机已经错过了。

而我青睐于按照电影的方式去拍,就是利用景深,我的光圈设定在F8,我事先测量好了几块礁石的位置,设定了2个物距焦点,对着75米先对焦一次,第二次对在35米的目标拍第二次,用F8.0的光圈,保证了前后至少有10米的景深,全是清晰的。等天鹅飞到75米的地方先连拍几张,然后快速旋转到35米,在进行第二次连拍。由于没有自动对焦,相机的反应速度是最快的,快门释放的时滞是最小的。所以这一连串照片中几乎张张都是很清晰。我随便挑一张就好了。

如果您可以做到将陷阱对焦发挥到极致,您应该参照我上面几幅图片。它可以帮助您做到自动对焦所不能达到的拍摄效果。

在拍摄鸟类的时候,陷阱对焦会是最最好的方式。

上面的飞鸟,全部使用奥林巴斯EM5相机配合500mm折返摄镜头拍摄(相当于全幅机的1000mm)

陷阱对焦法的实质:是对焦标记法。同理,有比陷阱对焦更加快速的,适合近距离拍摄的回转对焦法

上图:手动对焦、手动曝光,富士XE-2,徕卡50mm F1.4镜头,ISO3200,光圈F1.4,速度1/30秒

同理,为了不打扰小朋友游戏的乐趣,我决定采用距离估计加景深确认的方法来拍摄。说白了,就是将小朋友至于景深内,我可以放松地取景构图,小朋友丝毫不会感到来自摄影者的压力。我事先测好距离,突然回转90度拍摄。

虽然景深法不能取得最高的清晰效果,画面中的清晰度是相对的。不过您的自动对焦技术,哪怕是EOS1DX上阵,也未见的是手动调焦的对手。手动对焦不会失焦太多,而自动对焦有大概率的失焦机会。

手动对焦的清晰度,在快速拍摄时是相对的,但是在拍摄静物时是绝对的

我前面拍摄的飞鸟,由于用的是折返摄镜头,所以没有绝对的清晰度。拍摄的小朋友,依靠的是景深。所以我对清晰度降低了一些要求。但是在拍摄静物的时候,手动对焦,特别是配合微单相机拍摄时,能展现镜头100%的清晰度。手机端由于压缩的关系,不清晰。但是在电脑端,我拍摄的这两幅残叶是很漂亮的。可以来91拍照网站,摄影旅游频道查看。

我建议的练习方法:

1. 手动对焦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它本身并不快。上面,我给你展示了手动对焦惊人的拍摄效率。不是说手动对焦快,而是手动对焦需要练习和精确的计划能力。不要误解了!

2. 手动对焦的练习是从对焦标志开始的。在平日要多利用各种标志物进行手动对焦的练习。每次对焦后,需要看距离,熟记这些距离。这是平日的练习。

3.要练习寻找最简单的标志物。比如自己的影子长度,自己的身高,等等。多测距,将这些标志距离熟记。

4. 适时转入陷阱对焦的练习。最好的练习是拍摄飞鸟。这样也有助于理解自动对焦的缺陷。要手动对焦,自动对焦经常切换,拍摄类似的目标,体会两者的优劣。

5. 进阶时,转入回转对焦,用估焦法学习拍摄近距离的人物。

6. 不是所有的镜头都适合手动对焦,手动对焦最好的伙伴是手动对焦镜头。

7. 如果是单反相机,可以用磨砂屏直接对焦。如果是微单相机,我个人不推荐峰值对焦,它是一种非常外行非常有害的方式,我建议放大对焦。

8. 建议甩掉背带,改用我们91拍照自创的职场小蝙蝠腕带。它能提供给微单相机更好的拍摄稳定性(高、低、平视三个角度),给手动对焦创造最好的条件。因为它的长度是优化的。推荐给您下面的握持方法。

苹果iPhone 13新增「电影模式」,瞬间变身新拍摄神器!,如何玩转iphone13 电影模式

摄影时手动对焦该怎么用?我曾经写过一文《摄影的圈子究竟有多高深?》。先回顾一下:手动对焦的最高境界是:估焦要学习手动对焦,您必须先理解自动对焦的缺陷,在学习估焦之前,有一个简单的办法,叫做陷阱对焦,它很适合克服自动对焦的缺陷。陷阱对焦法的实质:是对焦标记法。同理,有比陷阱对焦更加快速的,适合近距离拍摄的回转对焦法手动对焦的清晰度,在快速拍摄时是相对的,但是在拍摄静物时是绝对的我建议的练习方法:关于如何使用手动对焦,应该从数码单反相机和无反相机分开来说吧,对焦原理会有一些差别。单反相机:无反相机:

谢谢提问!这是我近期收到的一个最好的问题!一定尽心解答!

几乎被人忘却的手动对焦是摄影技术方面的最高境界。对于新手来说,几乎100%的新手拒绝学习手动对焦。所以,进阶以后也再也不会使用了。

我曾经写过一文《摄影的圈子究竟有多高深?》。先回顾一下:手动对焦的最高境界是:估焦

在1999年的时候,我混进兴华科仪的相机部,和其他资深的同事相比,我只是一个小朋友。不过总算有机会看到了徕卡,总算第一次干上了销售这个行当。有一天我结识了一位客户,人很和善客气,年纪比我大一些,算是大哥吧。他提出来想买一台徕卡R8。为什么呢?交谈中这位大哥向我娓娓道出了原因。原来他以前一直是搞电影摄影的,师傅不让轻易摸机器,那些设备都是昂贵的进口货,现在虽然不搞电影了,但是很想自己购买一台照相机。必须是德国生产的。算是对自己职业生涯的一段总结吧!

我想很多买徕卡的朋友都会有那么一小段小小的人文情结吧!没了这情结,买徕卡有何意义呢? 理解!理解!

大哥提出来,多年不碰照相机了,也不知道徕卡的质量究竟如何?而且R8的变焦镜头35-70mm F4.0是日本产的。不放心!想请他的师傅帮忙来看一看。没问题啊!客户的这点小小请求,无论如何要答应下来。

终于等到了可以提货的那一天,大哥带着他师傅来了。

这位师傅无论如何看不像是玩摄影的,既没有摄影师的打扮,也没有老克勒的扮相,完全是一个老混混的样子(说的不恭了,见谅!)。

去零售店的时候,我打了TAXI,我们一路聊了很多关于胶片的话题。说到测光表,我说我有一个世光的。老师傅马上来了兴趣。确实,用测光表的人不多。老师傅和我反一反,我全部用日货,他全部用欧美货。

等到了验货的时候,老师傅举起一个手指,同时报出距离读数,再让大哥对焦。这个时候我惊得半天不敢多说什么。

每一次,无论师傅的位置如何变动,R35-70mm F4.0的对焦环在大哥手里无论如何旋转,每次都在他说的那个数字那里停下来。

一方面,徕卡R35-70mm F4.0的距离刻度确实标注得很准确;一方面,老师傅的测距功夫实在太神奇了一点。

这件事过去十年左右,我一次看到某个电影的片尾,这部片子是杜可风担任摄影指导,杜可风的后面突然跳出了一个熟悉的名字,首席摄影:大哥。

要学习手动对焦,您必须先理解自动对焦的缺陷,在学习估焦之前,有一个简单的办法,叫做陷阱对焦,它很适合克服自动对焦的缺陷。

自动对焦很好用,但是不是每次都灵验的,这我希望您多多体会,并且要多多学习相机的工作原理。体会到自动的不足,才能激发您学习手动对焦的乐趣。

上图:富士XE-2 ,徕卡HEKTOR 135mm镜头,手动对焦,光圈F8.0,ISO800,光圈优先自动曝光,-1/3曝光,速度约1/1600秒。

您很难想象,上面的照片其实全部是手动对焦拍摄的。虽然不是什么大片,可是确让我自己感受到无穷的乐趣。而且似乎我已经参透了自动对焦的缺陷,而不太愿意再去购买自动对焦的镜头了。

我想先说说这一幅是拍摄天鹅这样高速飞行的动体。网友的说法叫做打飞机。拍摄这种飞行的动物,如果使用自动对焦,即使第一张对焦清晰,第二张时,镜头还会再次进行自动对焦,由于鸟飞的很快,很可能已经飞出了取景画面,造成对焦点失去了目标,往往镜头会再次对焦到无穷远,等再次在取景器里套住目标的时候,最佳的拍摄时机已经错过了。

而我青睐于按照电影的方式去拍,就是利用景深,我的光圈设定在F8,我事先测量好了几块礁石的位置,设定了2个物距焦点,对着75米先对焦一次,第二次对在35米的目标拍第二次,用F8.0的光圈,保证了前后至少有10米的景深,全是清晰的。等天鹅飞到75米的地方先连拍几张,然后快速旋转到35米,在进行第二次连拍。由于没有自动对焦,相机的反应速度是最快的,快门释放的时滞是最小的。所以这一连串照片中几乎张张都是很清晰。我随便挑一张就好了。

如果您可以做到将陷阱对焦发挥到极致,您应该参照我上面几幅图片。它可以帮助您做到自动对焦所不能达到的拍摄效果。

在拍摄鸟类的时候,陷阱对焦会是最最好的方式。

上面的飞鸟,全部使用奥林巴斯EM5相机配合500mm折返摄镜头拍摄(相当于全幅机的1000mm)

陷阱对焦法的实质:是对焦标记法。同理,有比陷阱对焦更加快速的,适合近距离拍摄的回转对焦法

上图:手动对焦、手动曝光,富士XE-2,徕卡50mm F1.4镜头,ISO3200,光圈F1.4,速度1/30秒

同理,为了不打扰小朋友游戏的乐趣,我决定采用距离估计加景深确认的方法来拍摄。说白了,就是将小朋友至于景深内,我可以放松地取景构图,小朋友丝毫不会感到来自摄影者的压力。我事先测好距离,突然回转90度拍摄。

虽然景深法不能取得最高的清晰效果,画面中的清晰度是相对的。不过您的自动对焦技术,哪怕是EOS1DX上阵,也未见的是手动调焦的对手。手动对焦不会失焦太多,而自动对焦有大概率的失焦机会。

手动对焦的清晰度,在快速拍摄时是相对的,但是在拍摄静物时是绝对的

我前面拍摄的飞鸟,由于用的是折返摄镜头,所以没有绝对的清晰度。拍摄的小朋友,依靠的是景深。所以我对清晰度降低了一些要求。但是在拍摄静物的时候,手动对焦,特别是配合微单相机拍摄时,能展现镜头100%的清晰度。手机端由于压缩的关系,不清晰。但是在电脑端,我拍摄的这两幅残叶是很漂亮的。可以来91拍照网站,摄影旅游频道查看。

我建议的练习方法:

1. 手动对焦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它本身并不快。上面,我给你展示了手动对焦惊人的拍摄效率。不是说手动对焦快,而是手动对焦需要练习和精确的计划能力。不要误解了!

2. 手动对焦的练习是从对焦标志开始的。在平日要多利用各种标志物进行手动对焦的练习。每次对焦后,需要看距离,熟记这些距离。这是平日的练习。

3.要练习寻找最简单的标志物。比如自己的影子长度,自己的身高,等等。多测距,将这些标志距离熟记。

4. 适时转入陷阱对焦的练习。最好的练习是拍摄飞鸟。这样也有助于理解自动对焦的缺陷。要手动对焦,自动对焦经常切换,拍摄类似的目标,体会两者的优劣。

5. 进阶时,转入回转对焦,用估焦法学习拍摄近距离的人物。

6. 不是所有的镜头都适合手动对焦,手动对焦最好的伙伴是手动对焦镜头。

7. 如果是单反相机,可以用磨砂屏直接对焦。如果是微单相机,我个人不推荐峰值对焦,它是一种非常外行非常有害的方式,我建议放大对焦。

8. 建议甩掉背带,改用我们91拍照自创的职场小蝙蝠腕带。它能提供给微单相机更好的拍摄稳定性(高、低、平视三个角度),给手动对焦创造最好的条件。因为它的长度是优化的。推荐给您下面的握持方法。

苹果iPhone 13新增「电影模式」,瞬间变身新拍摄神器!,如何玩转iphone13 电影模式

如何评价 iPhone 13 新推出的电影模式?

它可以自动将您的视频场景聚焦在特定主题上——例如,让前景中的某个人看起来完全清晰,而背景中的每个人都变得模糊不清。更好的是,如果前景角色看着他们,电影模式足够聪明,可以将焦点转移到背景中的某个人。当然,如果需要,您还可以手动选择对焦点。

在iPhone 13可以使你的移动镜头看起来更像是好莱坞电影。Apple 的新手机具有电影模式,可以模仿专业相机的对焦功能。

苹果表示,得益于iPhone 13 的 A15 仿生处理器,电影模式成为可能。像往常一样,该公司声称它比竞争的移动芯片快得多(在这种情况下快 50%),这为全新的软件功能打开了大门。iPhone 13 的相机还采用了去年 12 Pro Max 的光学图像稳定技术,以及更好的传感器,所有这些都有助于使电影模式成为可能。

苹果iPhone 13新增「电影模式」,瞬间变身新拍摄神器!,如何玩转iphone13 电影模式

如何评价 iPhone 13 新推出的电影模式?

它可以自动将您的视频场景聚焦在特定主题上——例如,让前景中的某个人看起来完全清晰,而背景中的每个人都变得模糊不清。更好的是,如果前景角色看着他们,电影模式足够聪明,可以将焦点转移到背景中的某个人。当然,如果需要,您还可以手动选择对焦点。

在iPhone 13可以使你的移动镜头看起来更像是好莱坞电影。Apple 的新手机具有电影模式,可以模仿专业相机的对焦功能。

苹果表示,得益于iPhone 13 的 A15 仿生处理器,电影模式成为可能。像往常一样,该公司声称它比竞争的移动芯片快得多(在这种情况下快 50%),这为全新的软件功能打开了大门。iPhone 13 的相机还采用了去年 12 Pro Max 的光学图像稳定技术,以及更好的传感器,所有这些都有助于使电影模式成为可能。

相关资讯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