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桥仅63分顶流演技派为何也不行范伟成最大亮点
说起今年暑期档讨论度最高的电影,可能就是这部上映之后引起无数争论的《断·桥》。
都说“顶流” “演技派”的配置要么是想冲票房,要么是想要拿大奖,而《断·桥》这部电影从立项开始就能感知到导演蓬勃的野心,而且从放出的预告片来看,十有八九是想要票房和奖项二者兼顾,这也让观众越发期待这部电影的上映。
而等《断·桥》真的上映之后,票房上升速度的确很快,但是豆瓣开分却只有6.3,甚至#《断·桥》降智#的话题也被第一批走出电影院的观众送上了热搜。
比起以往,今年的暑期档电影热度格外地惨淡,就连沈腾和马丽这对国民度极高的CP合体出演喜剧也没能达到观众预期,在这个时候,由金马影后马思纯、金马影帝范伟,以及顶流演员王俊凯共同主演的犯罪电影《断·桥》再次被寄予了“救市”的厚望。
但是从《断·桥》上映后的表现来看,想要撑起暑期档电影的口碑和票房,很难。
闻晓雨(马思纯饰),一个原生家庭复杂、性格稍显内向的女大学生。黄雀市中南大桥的垮塌,让她消失了八年的亲生父亲闻亮以骸骨的方式重见天日,邋遢又警惕的少年孟超(王俊凯饰)突然出现,带来了闻亮死亡的真相,也打破了闻晓雨和养父朱方正(范伟饰)之间虚假的和睦。
如果把这部电影当成一部悬疑片来看,那真是处处充满降智操作和BUG,比如女主角闻晓雨拿到杀人凶手的关键性证据之后,不仅没有选择报警,反而决定自己去杀父仇人家里去解决问题,导致自己差点遇害。
还有孟超因为闻晓雨长得像自己的姐姐就掏心掏肺、恨不得替她杀人,最后那莫名其妙的一吻也让观众摸不着头脑。
但《断·桥》从一开始就没有宣传过自己是“悬疑片”,而是沉默地添加了“犯罪”的标签,而故事的谜底和杀人凶手也在一开始就摆在了观众面前,也就是说这部电影并未用“悬疑”做噱头,而是直白地讲述了一个关于复仇的故事。
闻晓雨的选择“降智”,但并非不能理解,她并不是什么复仇爽文里无所不能的女主角,只是一个因为原生家庭的折磨瞻前顾后的普通女学生,而杀父仇人还是精心照顾自己七年多的养父,之所以选择不报警而是自己拿刀进行这场根本没有什么胜算的复仇,那是因为七年来的养育之恩,让她仍然心存侥幸。
她在赌养父是否是真心爱护自己,她也在赌朱方正是否还存在良知。
而范伟老师演绎的朱方正则是整部电影的“眼”。
养女的生父骸骨被发现,朱方正哭得比闻晓雨还要伤心和声嘶力竭,却连看都不敢看闻亮的尸骨一眼,那个时候他是否想起自己为了掩盖项目上的瑕疵、干脆杀死拿了举报证据一意孤行的工程师闻亮,并且将对方的尸骨用水泥进这座承载了他事业的大桥。
那一刻,他究竟是痛苦后悔,还是盘算着解决下一个挡路的知情人?
不得不说,范伟老师的演技实在是太绝了,他把一个朱方正身上复杂的人性演绎得淋漓尽致,大桥垮塌时,朱方正作为当地官员,安抚死者家属时言辞恳切,就像是无数影视作品里为了老百姓的利益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父母官。
实际上这座不合格的大桥之所以会垮塌,是因为建筑时浇灌了他太多太不合理的欲望与罪恶。
面对养女时,他谆谆教诲,引经据典滔滔不绝,像极了每一个人到中年又端得住的中年男人,实际上他却是养女的杀父仇人,不知道他在照顾养女时,是在为自己的“善良”沾沾自喜,还是在养女对生父的痛恨中心安理得。
包括他在罪行败露的时候,一边哭着忏悔请求闻晓雨的原谅,实际上已经想好了如何冷漠地处理了闻晓雨这块不听话的“绊脚石”。
他把人性的“恶”与“虚伪”展现得淋漓尽致,如果《断·桥》少了范伟老师,大概就像是一盘散沙,所有的剧情都不成立。
至于马思纯和王俊凯则属于“有演技但比较有限”的范畴内,王俊凯的戏份不算多,所以虽然有些生硬但并不显得尴尬,就是吐字不太清晰,而马思纯的表现则让人有些失望了,在一部犯罪片中掺杂了太多“青春伤痛”的感觉。
总的来说,这部《断·桥》冲着范伟老师就足以值回票价。
《断桥》仅6.3分,顶流+演技派,为何也不行?
个人觉得主要还是影片剧情上的问题,其次也有定位不明、期待值拔的太高方面的影响。《断桥》自上映以来,一直都处于风口浪尖的评议中,其中有赞美肯定,也有大批量的质疑和吐槽。这个结果和刚开始大众所呈现的期待值完全不相符合。
顶流加上演技派的阵容吊足了观众的胃口。《断桥》应该是暑假档最受瞩目的影片之一。首先是演员方面,王俊凯、马思纯、范伟、曾美慧孜等顶流、影后及影帝搭档阵容一看就令人放心。再加上上映前的宣传声势浩大,邀请了众多圈内好友转发相关博文或到现场观影,足以可见导演和片方的野心,她们想要作品受到认可,也想要一举获得高票房。可惜的是,噱头很足,但内核却不足。那些带着满满期待值走进影院的观众看完发现和专业影评者的评价存在极大差异,进而产生比较强烈的负面情绪,导致上映第一天,就把电影相关的负面评价冲上了热搜,口碑出现一定的崩坏。
剧情线有明显的问题。其实一部影片的核心应该是内容本身,而不是包装噱头。哪怕前期有人因为宣传走进影院,但肯定会后继无力。《断桥》就是如此,网友们吐槽得最多的就是影片的感情线发展、剧情的合理性和连贯性问题。感情进展有一些突兀,看不出男女主产生感情的节点,也不懂突然出现的吻戏有何意义。另外就是女主不报警的选择,虽然我们知道女主不报警才能推进剧情的延续,但从剧情来看,却觉得有些莫名其妙,不理解这样的行为,也不符合实际的逻辑。
定位不明,分不清题材类型。就我个人而言,一直都没弄清楚,这个影片到底是文艺片还是悬疑犯罪片,相信有很多观众都有这样的疑惑。最终导致的结果就是观影群体不明确,票房成绩不佳,口碑两极化严重,喜欢的特别喜欢,不喜欢的则觉得受到欺骗。
《断·桥》正片片段,慈爱养父范伟变成狠戾凶手,为何会如此设定?
《断桥》中之所以会让范伟扮演“凶手干爹”,主要是因为以下三方面原因:1、《断桥》需要一个反派主角;2、增加《断桥》的故事性;3、更容易吸引观众。
1、《断桥》需要一个反派主角首先,我个人对《断桥》的理解,是《断桥》中的三名主角都在经历各自的生活,在这种黑暗氛围的生活下作出不同的抉择。如果说《断桥》是常规的凶手设定,那么凶手应该是开发商,但是这么做其实容易变成一种对抗的形式,也就是好人与坏人之间的斗争。
而《断桥》选择了朱方正这样一个亦正亦邪的角色,朱方正绝对不是纯粹的坏人,他应该也是在苦难生活中一步步走向了黑暗,慢慢让自己在社会中沉沦的,但是也能够看到他并不是彻底的变态,所以说这样的反派角色,其实是很有必要存在的,因为世界上的恶本身就不是纯粹的。
2、增加《断桥》的故事性其次,朱方正这个角色的出现,其实也是让《断桥》的故事性增强了不少,朱方正不仅仅是一个杀人凶手,也是背后的“mayor”操控在台前的木偶,同时还是一个佛面蛇心的“干爹”,每天还装坐若无其事地跟被自己杀死的同学的女儿,以“父女”的身份相处着,这样的设定的确是更容易让故事变得精彩。
3、更容易吸引观众最后,一般犯罪片里面最吸引人的就是反派角色了,例如《隐秘的角落》中的张东升,就是一个非常有意思,也非常有吸引力的一个角色,而朱方正的设定也是一样的,能够让观众们更加好奇,好奇故事到底会怎么发展,好奇角色之间的关系还有什么值得深挖的。
相关资讯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