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4受访者选择影视剧会关注其价值观

时间:2022-10-01 13:00:26阅读:64
如今,很多影视剧反映着年轻人的工作生活、精神世界,常常能引发他们的共鸣,获得较高的收视率。但有一些影视剧披着励志、缅怀青春的外衣,实际却三观不正,宣扬错误、消极的价值观念。对于靠流量明星和炒作宣传撑起…

如今,很多影视剧反映着年轻人的工作生活、精神世界,常常能引发他们的共鸣,获得较高的收视率。但有一些影视剧披着励志、缅怀青春的外衣,实际却三观不正,宣扬错误、消极的价值观念。对于靠流量明星和炒作宣传撑起来的、三观不正的影视剧,越来越多观众已经不愿买账。

上周,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2007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90.4%的受访者观看影视剧时会关注其传达的价值观,76.7%的受访者拒绝看三观不正的影视剧。具有现实指导意义(55.8%)和贴近生活(54.6%)是人们选择影视剧时最看重的因素。89.4%的受访者认为三观不正的影视作品会对青少年产生不良影响。89.0%的受访者认为制作方应考虑影视作品所传达的价值观,76.0%的受访者建议加强审核,避免让三观不正的影视剧出现在荧屏。

受访者中,00后占1.2%,90后占29.6%,80后占51.2%,70后占13.3%,60后占4.4%。

76.7%受访者直言会拒看三观不正的影视作品

22岁的林俊鹏是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的本科生,在他看来,近几年传达错误价值观的影视作品不少,有些还是请了名演员的大制作。“这类影视作品前期宣传很吸引人,好像很正能量,可观众看着看着就感觉不对劲了。比如前段时间热播的一个职场剧,我本来想借此好好了解下剧中的职业,结果发现人物刻画简单化,剧情老套,就像媒体批评的那样,是‘披着现实题材外衣的偶像剧’。”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学生刘昊泽选看影视作品也会关注其“三观”。在他看来,无论一个作品商业价值如何,三观始终是作品的灵魂。“除此之外,演员以及演员对角色的诠释也是我关注的。老戏骨演戏时情感会更加饱满,刻画的形象更加生动自然,这样的影视剧质量自然更高”。

调查显示,90.4%的受访者观看影视剧时会关注其传达的价值观。76.7%的受访者直言拒绝看三观不正的影视剧。交互分析发现,90后群体对影视剧的价值观更加关注(92.3%),78.5%的受访90后会拒看三观不正的影视剧。

调查显示,选择影视作品,受访者最看重有现实指导意义(55.8%)和贴近生活(54.6%)两个因素,接下来还有:剧情紧凑有逻辑(45.7%)、演员演技在线(41.8%)、服装场景赏心悦目(39.9%)、剧本题材好(34.9%)和导演口碑好(26.0%)等。

著名编剧、影视制作人宫凯波分析,有些影视剧传达出的不被认可的观念也是社会中的现象,实际上也是社会现实的反映。同时,现在的时代更强调个性,人们对影视剧传递的价值观会有自己的观点看法,包括质疑。“因为媒体的特性,影视剧有较大的影响力、宣传效果和引导作用,所以,制作方还是要考虑和结合主流的价值观,在想要明确地去宣扬某种价值观时需谨慎”。

“虽然很多剧三观不正,也受到很多批评,但收视率却挺高,这就给了其他资本方和制作方一种信号,靠低俗的情节和人物可以在影视市场取得‘成功’,导致类似作品越来越多。而青少年观众价值观还没成型,他们可能会因此认同金钱至上等错误观念,以丑为美”。

刘昊泽认为,剧中一些情节虽然现实中也存在,但搬上荧幕且大量描述,很容易产生放大效应,对青少年的观念和言行造成消极影响。“比如之前热播的某部电视剧本来要讲女性成长和独立,传递出的却是‘颜值即正义’‘真爱面前道德靠边站’的价值观念”。

调查显示,89.4%的受访者认为三观不正的影视作品会对青少年产生不良影响,10.6%的受访者认为不会。

宫凯波表示,当前有些影视剧制作水平已经提升很多,细节十分精致,体现了影视剧技术的长足进步,但生产过程浮躁、演员浮躁的现象仍存在。“不少影视剧创作者复制、编造和臆想的情况很多,导致很多影视剧内容雷同。有些演员不熟悉角色就去强行塑造,甚至本人作风、价值观就有很大问题”。

89.0%受访者认为制作方应考虑影视作品传达的价值观

宫凯波认为,价值观念是艺术创作的核心,不同年龄段的制作人考虑的因素也会不同。制作方应保持价值观的底线,既要展现积极向上的价值观,也要反映现实中不同的价值观,让人们去判断。

北京电影学院副教授杜庆春认为,影视作品的创作者都应该有艺术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把作品的主题和价值观放在第一位。“因为创作本质上是表达对世界的看法,否则就是无病呻吟。在价值观和伦理观现代化重建的过程中,文艺工作者应该主动参与其中,推动社会转型”。

调查显示,89.0%的受访者认为制作方应考虑影视作品所传达的价值观。

“三观不正的影视剧经不起时间的打磨,真正有灵魂的作品才会被人们铭记。”在刘昊泽看来,影视剧的生产周期越来越短,越来越少的作品会被人们记住。应该对影视剧的内容给予恰当的引导。

对于促进影视剧传达正确的价值观念,调查中,76.0%的受访者建议加强审核,避免让三观不正的影视剧出现在荧屏,57.5%的受访者希望制作方考虑作品的社会影响,注重其社会意义,54.2%的受访者建议评选相关奖项时,将影视作品的价值观念作为重要标准,40.6%的受访者认为观众应提高审美趣味,拒绝看三观不正的影视作品。

宫凯波认为,影视剧生产过程和演员的浮躁实际上是社会浮躁的缩影,要加强对影视剧创作的指导。“影视剧应该回归纯正的现实主义创作,从现实中取材,选取合适的人,传递积极向上的价值观”。(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杜园春 实习生 陆安娜)

904受访者选择影视剧会关注其价值观

为什么现在的一些音乐以及电视剧都远不如00年代了?人们的精神需求增长了,文艺却衰落了吗?

我不这么认为。

打个比方来说,就像现在的社会,虽然贫富分化依然很严重。但实际上现在大部分的普通人的物质生活,也远远超出40年前富裕人家的生活水平。

同理,得益于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以及文化娱乐市场的发达,现在的音乐电视电影等文艺产量,总量其实是远远超过00年代的。就像现在电影院烂片很多,并不说明电影的生产水平下降了,而是因为电影的总体产量大幅度提升了。

我们之所以觉得00年代作品多,质量高,其实是一种错觉。那个年代我们能获得资源的媒介少,信息不像现在这么丰富。只有音乐和电视等。而今天呢,可选择的精神娱乐产品,综艺/真人秀/选秀/网剧/电视/电影/音乐,可供娱乐的产品种类更多了。

文艺并没有衰落。因为总量增长了,所以烂片烂歌等低质量的产品的总量也增加了,但是优质的产品的绝对数量并没有减少,也是在增长的。只是这种比例被稀释了,加大了我们寻找到优质产品的难度和成本,更不容易发现而已。

大浪淘沙,等过个十年二十年,那些烂片被时间淘汰,优秀的作品沉淀以后,你会发现,这个年代的优秀产品的绝对数量,绝对是远远超过00年代的。

欢迎关注交流,我是一个表叔,一个在恶补经济学的吃瓜群众,让吃瓜也有知识营养,让学习像吃瓜一样轻松有趣。关注我,和我一起做一个有文化爱学习的吃瓜群众吧。

904受访者选择影视剧会关注其价值观

为什么现在的一些音乐以及电视剧都远不如00年代了?人们的精神需求增长了,文艺却衰落了吗?

我不这么认为。

打个比方来说,就像现在的社会,虽然贫富分化依然很严重。但实际上现在大部分的普通人的物质生活,也远远超出40年前富裕人家的生活水平。

同理,得益于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以及文化娱乐市场的发达,现在的音乐电视电影等文艺产量,总量其实是远远超过00年代的。就像现在电影院烂片很多,并不说明电影的生产水平下降了,而是因为电影的总体产量大幅度提升了。

我们之所以觉得00年代作品多,质量高,其实是一种错觉。那个年代我们能获得资源的媒介少,信息不像现在这么丰富。只有音乐和电视等。而今天呢,可选择的精神娱乐产品,综艺/真人秀/选秀/网剧/电视/电影/音乐,可供娱乐的产品种类更多了。

文艺并没有衰落。因为总量增长了,所以烂片烂歌等低质量的产品的总量也增加了,但是优质的产品的绝对数量并没有减少,也是在增长的。只是这种比例被稀释了,加大了我们寻找到优质产品的难度和成本,更不容易发现而已。

大浪淘沙,等过个十年二十年,那些烂片被时间淘汰,优秀的作品沉淀以后,你会发现,这个年代的优秀产品的绝对数量,绝对是远远超过00年代的。

欢迎关注交流,我是一个表叔,一个在恶补经济学的吃瓜群众,让吃瓜也有知识营养,让学习像吃瓜一样轻松有趣。关注我,和我一起做一个有文化爱学习的吃瓜群众吧。

904受访者选择影视剧会关注其价值观

为什么现在的一些音乐以及电视剧都远不如00年代了?人们的精神需求增长了,文艺却衰落了吗?

我不这么认为。

打个比方来说,就像现在的社会,虽然贫富分化依然很严重。但实际上现在大部分的普通人的物质生活,也远远超出40年前富裕人家的生活水平。

同理,得益于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以及文化娱乐市场的发达,现在的音乐电视电影等文艺产量,总量其实是远远超过00年代的。就像现在电影院烂片很多,并不说明电影的生产水平下降了,而是因为电影的总体产量大幅度提升了。

我们之所以觉得00年代作品多,质量高,其实是一种错觉。那个年代我们能获得资源的媒介少,信息不像现在这么丰富。只有音乐和电视等。而今天呢,可选择的精神娱乐产品,综艺/真人秀/选秀/网剧/电视/电影/音乐,可供娱乐的产品种类更多了。

文艺并没有衰落。因为总量增长了,所以烂片烂歌等低质量的产品的总量也增加了,但是优质的产品的绝对数量并没有减少,也是在增长的。只是这种比例被稀释了,加大了我们寻找到优质产品的难度和成本,更不容易发现而已。

大浪淘沙,等过个十年二十年,那些烂片被时间淘汰,优秀的作品沉淀以后,你会发现,这个年代的优秀产品的绝对数量,绝对是远远超过00年代的。

欢迎关注交流,我是一个表叔,一个在恶补经济学的吃瓜群众,让吃瓜也有知识营养,让学习像吃瓜一样轻松有趣。关注我,和我一起做一个有文化爱学习的吃瓜群众吧。

904受访者选择影视剧会关注其价值观

为什么现在的一些音乐以及电视剧都远不如00年代了?人们的精神需求增长了,文艺却衰落了吗?

我不这么认为。

打个比方来说,就像现在的社会,虽然贫富分化依然很严重。但实际上现在大部分的普通人的物质生活,也远远超出40年前富裕人家的生活水平。

同理,得益于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以及文化娱乐市场的发达,现在的音乐电视电影等文艺产量,总量其实是远远超过00年代的。就像现在电影院烂片很多,并不说明电影的生产水平下降了,而是因为电影的总体产量大幅度提升了。

我们之所以觉得00年代作品多,质量高,其实是一种错觉。那个年代我们能获得资源的媒介少,信息不像现在这么丰富。只有音乐和电视等。而今天呢,可选择的精神娱乐产品,综艺/真人秀/选秀/网剧/电视/电影/音乐,可供娱乐的产品种类更多了。

文艺并没有衰落。因为总量增长了,所以烂片烂歌等低质量的产品的总量也增加了,但是优质的产品的绝对数量并没有减少,也是在增长的。只是这种比例被稀释了,加大了我们寻找到优质产品的难度和成本,更不容易发现而已。

大浪淘沙,等过个十年二十年,那些烂片被时间淘汰,优秀的作品沉淀以后,你会发现,这个年代的优秀产品的绝对数量,绝对是远远超过00年代的。

欢迎关注交流,我是一个表叔,一个在恶补经济学的吃瓜群众,让吃瓜也有知识营养,让学习像吃瓜一样轻松有趣。关注我,和我一起做一个有文化爱学习的吃瓜群众吧。

904受访者选择影视剧会关注其价值观

为什么现在的一些音乐以及电视剧都远不如00年代了?人们的精神需求增长了,文艺却衰落了吗?

我不这么认为。

打个比方来说,就像现在的社会,虽然贫富分化依然很严重。但实际上现在大部分的普通人的物质生活,也远远超出40年前富裕人家的生活水平。

同理,得益于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以及文化娱乐市场的发达,现在的音乐电视电影等文艺产量,总量其实是远远超过00年代的。就像现在电影院烂片很多,并不说明电影的生产水平下降了,而是因为电影的总体产量大幅度提升了。

我们之所以觉得00年代作品多,质量高,其实是一种错觉。那个年代我们能获得资源的媒介少,信息不像现在这么丰富。只有音乐和电视等。而今天呢,可选择的精神娱乐产品,综艺/真人秀/选秀/网剧/电视/电影/音乐,可供娱乐的产品种类更多了。

文艺并没有衰落。因为总量增长了,所以烂片烂歌等低质量的产品的总量也增加了,但是优质的产品的绝对数量并没有减少,也是在增长的。只是这种比例被稀释了,加大了我们寻找到优质产品的难度和成本,更不容易发现而已。

大浪淘沙,等过个十年二十年,那些烂片被时间淘汰,优秀的作品沉淀以后,你会发现,这个年代的优秀产品的绝对数量,绝对是远远超过00年代的。

欢迎关注交流,我是一个表叔,一个在恶补经济学的吃瓜群众,让吃瓜也有知识营养,让学习像吃瓜一样轻松有趣。关注我,和我一起做一个有文化爱学习的吃瓜群众吧。

904受访者选择影视剧会关注其价值观

为什么现在的一些音乐以及电视剧都远不如00年代了?人们的精神需求增长了,文艺却衰落了吗?

我不这么认为。

打个比方来说,就像现在的社会,虽然贫富分化依然很严重。但实际上现在大部分的普通人的物质生活,也远远超出40年前富裕人家的生活水平。

同理,得益于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以及文化娱乐市场的发达,现在的音乐电视电影等文艺产量,总量其实是远远超过00年代的。就像现在电影院烂片很多,并不说明电影的生产水平下降了,而是因为电影的总体产量大幅度提升了。

我们之所以觉得00年代作品多,质量高,其实是一种错觉。那个年代我们能获得资源的媒介少,信息不像现在这么丰富。只有音乐和电视等。而今天呢,可选择的精神娱乐产品,综艺/真人秀/选秀/网剧/电视/电影/音乐,可供娱乐的产品种类更多了。

文艺并没有衰落。因为总量增长了,所以烂片烂歌等低质量的产品的总量也增加了,但是优质的产品的绝对数量并没有减少,也是在增长的。只是这种比例被稀释了,加大了我们寻找到优质产品的难度和成本,更不容易发现而已。

大浪淘沙,等过个十年二十年,那些烂片被时间淘汰,优秀的作品沉淀以后,你会发现,这个年代的优秀产品的绝对数量,绝对是远远超过00年代的。

欢迎关注交流,我是一个表叔,一个在恶补经济学的吃瓜群众,让吃瓜也有知识营养,让学习像吃瓜一样轻松有趣。关注我,和我一起做一个有文化爱学习的吃瓜群众吧。

904受访者选择影视剧会关注其价值观

为什么现在的一些音乐以及电视剧都远不如00年代了?人们的精神需求增长了,文艺却衰落了吗?

我不这么认为。

打个比方来说,就像现在的社会,虽然贫富分化依然很严重。但实际上现在大部分的普通人的物质生活,也远远超出40年前富裕人家的生活水平。

同理,得益于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以及文化娱乐市场的发达,现在的音乐电视电影等文艺产量,总量其实是远远超过00年代的。就像现在电影院烂片很多,并不说明电影的生产水平下降了,而是因为电影的总体产量大幅度提升了。

我们之所以觉得00年代作品多,质量高,其实是一种错觉。那个年代我们能获得资源的媒介少,信息不像现在这么丰富。只有音乐和电视等。而今天呢,可选择的精神娱乐产品,综艺/真人秀/选秀/网剧/电视/电影/音乐,可供娱乐的产品种类更多了。

文艺并没有衰落。因为总量增长了,所以烂片烂歌等低质量的产品的总量也增加了,但是优质的产品的绝对数量并没有减少,也是在增长的。只是这种比例被稀释了,加大了我们寻找到优质产品的难度和成本,更不容易发现而已。

大浪淘沙,等过个十年二十年,那些烂片被时间淘汰,优秀的作品沉淀以后,你会发现,这个年代的优秀产品的绝对数量,绝对是远远超过00年代的。

欢迎关注交流,我是一个表叔,一个在恶补经济学的吃瓜群众,让吃瓜也有知识营养,让学习像吃瓜一样轻松有趣。关注我,和我一起做一个有文化爱学习的吃瓜群众吧。

904受访者选择影视剧会关注其价值观

00后给你印象最深刻的特质是什么?

从小就熟练使用的手机等移动互联网工具的00后,见闻和视野早就超越了他们的前辈。手游、动漫、玄幻文学、独特语汇在00后群体中广为流行。每个孩子几乎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文化体验形式或娱乐方式。
00后生长在一个文化、价值多元的时代,不少人担心他们的道德观和价值观会跑偏。但是调查显示,他们对传统美德和主流价值观高度认同,认为自己需要具备善良宽容、自信自强、诚实守信等多样、全面的品德。

相比于8090后,他们生长在中国发展和进步最快的历史阶段,对中国的认同感,比8090后要高。
当然我最深刻的特质就是他们敢怼老板,刷到过很多关于他们对老板的视频,觉得就是不愧是00后。

从小就熟练使用的手机等移动互联网工具的00后,见闻和视野早就超越了他们的前辈。手游、动漫、玄幻文学、独特语汇在00后群体中广为流行。每个孩子几乎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文化体验形式或娱乐方式。
00后生长在一个文化、价值多元的时代,不少人担心他们的道德观和价值观会跑偏。但是调查显示,他们对传统美德和主流价值观高度认同,认为自己需要具备善良宽容、自信自强、诚实守信等多样、全面的品德。

相比于8090后,他们生长在中国发展和进步最快的历史阶段,对中国的认同感,比8090后要高。
当然我最深刻的特质就是他们敢怼老板,刷到过很多关于他们对老板的视频,觉得就是不愧是00后。

00后的三观还是很正的,他们的国家荣誉感非常强,真的是爱国青年的代表。
  
身为一个80后,我身边的00后主要是亲戚家的小孩,他们真的和我们的想法差别很大。有些我们看来挺稀松平常的事情,他们就是可以看出其中不合理的地方。对于这点,我其实挺佩服他们的,我们早已习惯了这种不合理,进而接受了不合理,但是他们不一样,从小受的教育更加理性,看待事物的观点也比我们更加犀利。
  
举个例子吧,一个网络上的。
  有个人在美国机场排队,然后来了一个美国大兵,他迟到了,可能赶不上飞机,所以特别着急。然后所有人都给他让路,让他第一个办理手续。当时这个发视频的人在哪里感慨,然后说这样的国民素质,他们军队打仗怎么会输。然后又感慨,这样的事情发生在中国,我们的国人会有这样的素质吗。
 

 
结果这个视频下面的热评特别一针见血:你什么时候见过中国军人迟到的?
  
然后我就把这个视频当成一个笑话说给我身边的同事朋友,他们中的大部分人都是和视频里的人观点差不多,都在说这些为美国大兵让路的人民素质高,懂得尊重军人等等。只有一个人说了不同的观点,他说这种事情在中国就不可能发生,中国军人根本不需要老百姓来让路。
 

 
结果大家可能也想到了,这唯一的一位就是00后,是我们公司年纪最小的员工。平常日子里我们这些80、90后和这位00后的员工就没有太多的共同话题,因为他看待事物的角度和我们总是存在差异。
  
经过这件事之后,我突然发现也许一开始我们就是错的,00后出生成长的年代要比我们更加开放自由,他们从小接受的教育更加理性,所以他们要比我们更加积极阳光。

  其实我也发现了一个问题,就是现在的00后很有礼貌,也很正直。大概是因为受教育和经济水平的差异吧,这帮孩子活得更加恣意快乐,在不影响他人的前提下,他们也更加自我。

904受访者选择影视剧会关注其价值观

美民调:83%受访者对经济悲观,为何会出现这种情况?

如今在美国的国内确实面临着物价通膨的严峻挑战,随着俄乌战争所引发的全球能源危机,特别是美国平均汽油价格连续7周上涨,达到了历史的新高阶段,对此美国人也针对其国内经济形势恶化的现象表示担忧。

根据美国某权威媒体华尔街日报所作出的一份民调显示有高达百分之83的受访民众认为美国当前的经济状况很差,加上有相当比例的美国家庭人士对自身的经济状况甚是不满,也有接近一半的受访者认为未来几乎不可能提高生活水平。

总而言之,如今的美国民众对当下的生活乃至经济发展都呈现出悲观的情绪,不仅如此,对于美国国内长期所陷入的政治分裂,也是加剧美国国内矛盾剧烈化的一个重要体现,有相当大部分的受访者表示美国人在最重要的价值观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分歧,而且这种分歧在未来几年依然还会存续,所以他们对于心目当中所铸造的美国梦并没有表示出充分的自信。

该份调查结果还显示美国的两大党民主党共和党在一系列的文化问题上存在分歧,加剧美国国内的政治势力分化,这对于美国国内的政治发展形势带来了极多的不稳定性以及严峻的挑战。

如今美国人现在的情绪很差,加上当下的美国高物价通货膨胀所引发的一系列恶劣影响后果,对经济的不满程度已经达到了,近几年来的极高水平这种悲观的情绪,不仅仅对当下的经济乃至美国国内的政治体制,甚至是美国在国际社会所扮演的世界老大领导地位的角色很有可能因此而发生了动摇,这也是致使众多的美国人对于实现美国梦所产生的强烈质疑感以及信心不足的重要体现。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