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是真实故事改编的吗,影视剧的虚构与真实的处理

时间:2022-09-30 14:05:39阅读:4476
经常看电影电视剧的小伙伴们,应该都曾经看到过: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此起此景一般都会出现在影视的开头,正片放映前。那么,问题来了,一般来说,除了纪录写实片拍摄的是真实的场景外,其他所有类型…

经常看电影电视剧的小伙伴们,应该都曾经看到过:

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此起此景一般都会出现在影视的开头,正片放映前。

那么,问题来了,一般来说,除了纪录写实片拍摄的是真实的场景外,其他所有类型的电影电视剧,不都是虚构的吗?

既然是虚构的,为何还要多此一举贴上“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的标签?

要回答这个问题,还得从格里高利·拉斯普丁这个人说起......

格里高利·拉斯普丁与“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对于格里高利·拉斯普丁这个名字,很多国人朋友想必都一定很陌生,但这个被世界公认为“妖僧”的人,却是俄罗斯响当当的人物,尤其是他的传奇故事,几乎是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据传1869年出生在俄罗斯一个普通农户家的格里高利·拉斯普丁,小时候就被誉为是神的化身,能够与上帝直接对话的人。

成年后,拉斯普丁更是凭借其神奇的预言术以及高超的医术,而被黑色百人团(跟明朝的东厂类似,属于沙皇特批的合法黑帮)发现,并带到了首都。

1907年,也就是拉斯普丁38岁那年,在民间已名声大噪的他,受到了皇室的热烈召见,让他为沙皇尼古拉斯二世唯一的儿子阿列克谢治病。

阿列克谢其实得的是血友病,按理说,血友病在今天都没有有效的根治方法,然而这拉斯普丁却仅仅给患者喂了一副药,说了一句“孩子,放心吧,上帝与你同在”后,便就将小阿列克谢的病情给稳住了。

自此,拉斯普丁便一跃成为了皇室的座上宾,皇帝与皇后身边最红的人。

发展到后来,拉斯普丁在皇室中的影响力越来越大,甚至最后连皇帝与皇后都成了他手中的傀儡,被他紧紧操控在了手中。

事事都听这么一个“神医”与“预言家”的话,国家能发展得好吗?

于是,在尼古拉斯二世统治下的俄国,体制涣散,经济逐渐开始衰落,终于其他贵族坐不住了,他们决定联起手来,杀掉这个快要把国家搞垮掉的江湖骗子。

经过一段时间的精密谋划,1916年的某一傍晚,菲尼克斯·尤苏波夫亲王以及其妻子伊莲娜,假借邀请拉斯普丁来家里参加晚宴的机会,骗他吃下了掺和了剧毒氰化钾的蛋糕与红酒。

可发现拉斯普丁居然没死后,菲尼克斯·尤苏波夫便又朝他连开了三枪,其中有一枪还直接命中了额头。

然而,令菲尼克斯·尤苏波夫夫妇没有想到的是,有如神助的拉斯普丁居然还是没死,并且还恶狠狠地诅咒他们:

“上帝会惩罚你们的!”

菲尼克斯·尤苏波夫夫妇干脆一不做二不休,把他扔进了小涅夫卡河内,终于,经过一番折腾后,似乎不会游泳的拉斯普丁才最终溺水身亡。

对拉斯普丁崇拜至极的尼古拉斯二世,在得知偶像的死讯后,可想而知,是该有多么气愤。

于是三天后,菲尼克斯·尤苏波夫亲王与他的妻子,就以亵渎神灵使者的罪名而被双双驱逐出了俄境。

——

1932年,也就是拉斯普丁“身死道消”后的第十六个年头,美国著名影视公司米高梅不知怎么便瞄上了拉斯普丁的这段传奇秘闻,且还觉得很有搞头,于是很快便就制作了电影《拉斯普丁与皇后》。

电影播出后,仍然在巴黎“流浪”的菲尼克斯·尤苏波夫亲王坐不住了,因为《拉斯普丁与皇后》不仅真实再现了所有刺杀场景,还另外虚构了一段伊莲娜被拉斯普丁玷污的情节。

他,菲尼克斯·尤苏波夫可是王宫贵族,而他的老婆伊莲娜可是亲王的夫人,士可杀不可辱......

感觉被冒犯的菲尼克斯·尤苏波夫亲王立刻起诉了米高梅,状告他们侵权,肆意抹黑自己以及家人的名誉。

1934年,国际法庭的陪审团在观看了两遍电影后,一致认为:电影《拉斯普丁与皇后》确实对菲尼克斯·尤苏波夫亲王以及其妻子伊琳娜构成了毁谤,污蔑。

结果菲尼克斯·尤苏波夫亲王夫妇胜诉,美高梅赔偿菲尼克斯·尤苏波夫亲王夫妇100万美元。

有人说,100万美元是不是少了点?

朋友们,要知道1934年的100万美元,可是相当于现在的1900万多美元呢......您说少不少?

由此可见,掏出这笔巨额赔偿金的米高梅高层们,是有多么肉疼,肉疼得恐怕连复活拉斯普丁的心都有了。

只不过,事情到这里还没完,当媒体大肆宣传米高梅败诉的新闻后,吃瓜群众就像打了鸡血一样去各个电影院内找茬,寻找那些有可能改编自真实事件的桥段,而最终能像菲尼克斯·尤苏波夫亲王夫妇那样获取高昂的赔偿金。

常言道:艺术来源于生活

假如每一个来源都需要用钱去买断,那么艺术不破产了吗?

于是向来就需要靠蹭热点,找新鲜来“养家糊口”的好莱坞再也坐不住了,为了堵住大家的嘴,他们便在之后出品的电影中,打上了: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之后,“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便就这样成为了电影行业的常规操作。

从本质上讲,这就是一种法律上的免责声明,目的就是为了保护电影公司自己,免受盗用故事后的各种指控。

(注:我是无神论者,自然也就不信拉斯普丁的神奇故事,为此我还特意查阅了许多有关他的资料,结果发现这哥们实际上就是一个地痞无赖,神棍骗子而已,年轻时候的他甚至还做过偷马贼,而他的名字拉斯普丁,其实并不是他的本名,而是同村人帮他起的绰号,俄语其实就是“淫逸放荡”的意思。

按理说,若是将这号人物放到现在,估计一生会有大半时间要在监狱中度过,最后不是死在街头,就是亡在巷尾。

可惜的是,他出生在一个乱世,一个由尼古拉斯二世统治,沙皇俄国即将经历的一场风起云涌的变革时期。

总的来说,拉斯普丁的“成功”应该归功于他的三寸不烂之舌,以及那些喜欢听好话,愿意被忽悠人的愚蠢配合,至于神力治病,百毒不侵,中弹不死......我觉得要么是巧合,要么就是子虚乌有,归根结底,其实就是那些被成功洗脑的人,舔狗式的凭空杜撰。)

总评:

虽然影视行业有了“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这把保护伞,但却不是免死金牌。

俗话说得好:

已有之事将来必有,易行之事将来必行,太阳底下无新事

影视行业发展到现在,不管多么脑洞大开的桥段情节,天马行空的人物设定,几乎都已被全世界的编剧们写得七七八八,这也就意味着编剧们无论再怎么能编,都有可能被指责抄袭,就比如说:

在2008年,土耳其的一位市长,就曾经以个人名义把华纳兄弟影业告上了国际法庭,状告的内容是该公司的著名导演诺兰在经允许的情况下,偷走并使用了他们城市的名字“蝙蝠侠市”。

而状告的理由也很奇葩:蝙蝠侠系列电影在世界的影响力太大了,造成了蝙蝠侠市的犯罪率与自杀率成倍增加。

呵呵,典型的:没事找抽......

哎,防不胜防......您说是不是?

谢谢观赏!

关注我,每天都会给您带来不一样的精彩!

电视剧是真实故事改编的吗,影视剧的虚构与真实的处理

为什么每个电影剧终后都会有一句“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这种声明其实是一种具有法律含义的前置性声明,其目的在早期主要是为了防止他人“对号入座”,主张影视剧中的人物就是自己,并且影视情节侵犯了自己的隐私权或者名誉权。

发展到后来,随着著作权观念的不断普及,制片公司逐渐发现这种声明还具有另外一个功能,就是可以在面对他人的版权指控时作为一个前置性的抗辩理由,于是这个声明愈加流行。

这样的称呼来源于西方,是指以家庭问题为题材的连续剧,其主要观看的人群大多为家庭主妇。也就是家庭家庭主妇们可以一边做家务,一遍心不在焉地收看讲述家长里短的冗长而琐碎的长篇连续剧。

扩展资料:

"本故事纯属虚构"的声明动机,主要在于强调影视剧系自己原创,不是对他人作品的改编或者抄袭。"如有雷同,纯属巧合"是对前一句的补充说明,意思是,即使故事情节可能与某个作品有雷同之处,但那不是因为抄袭,而是因为巧合。

近年来,一大波IP剧、爆款剧如《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甄嬛传》、《如懿传》、《楚乔传》、《花千骨》、《锦绣未央》都被卷入抄袭的风波,反抄袭的声音也是一浪高过一浪,甚至涉嫌被抄袭的原作者们直接在微博开撕。

电视剧是真实故事改编的吗,影视剧的虚构与真实的处理

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为什么要写这句话?

一般写上这句话的影视作品,都是根据生活中的实际例子作者或者编辑自我杜撰或者改编的,写上这句话表明我没有抄袭任何人的创意,只是一个自我创作的作品,防止侵权吃官司。

因为一般这种话都是出现在作者或者编辑改写或者根据身边的例子进行创作的作品中,可是难免会有一些情节在现实生活中出现中,并且并不是一个单独的例子甚至在生活中随处可见。编剧们根据这些事情产生灵感,进而进行创作。或者还有作者是根据生活中一些很小不容易发现的事情,完成了整个作品的创作,完成后又怕侵犯别人隐私,害怕侵权,惹官司,为了不必要的麻烦,所以标上“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就解决了不必要的麻烦。

这句话说明这个故事没有抄袭别人,写上这句话可以作为一个免责声明,但是一般写上了这句话也没有太大的用处,仅仅是一个免责声明而已,并不意味着就可以逃脱法律责任。因为抄袭别人的东西并不会因为写了这句话就不受到法律的制裁,这句话也并不是一个万金油,这句话并适合于那些自我创作,并且有一定的理由证明自己的作品没有抄袭他人的东西的一些原创类作品这种。

“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这句话最开始是在香港电视剧中出现的,后来很多原创的作品就慢慢都会写上这个东西,作为一个免责声明。我记得小时候看过很多的港片,特别是警匪片的前面都会有这一句话,印象最深刻的是《古灵精探》,当时年纪很小,不懂这句话的真实含义,现在慢慢都能理解。《武林外传》中也有这句话,因为这不老少皆宜的电视剧是编剧们精心改编的故事。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