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抗日剧有女兵,关于女兵抗日电视剧

时间:2022-09-30 12:35:15阅读:2282
记得小时候看一些抗日电影,或者解放战争的影视剧。在我军战士和敌军中,99%都是男性角色。那1%的女性角色,我军一方基本都是女游击队员,女医务员,情报员等等。敌军一方,基本都是女话务员,女秘书,女电报员等等…

记得小时候看一些抗日电影,或者解放战争的影视剧。在我军战士和敌军中,99%都是男性角色。那1%的女性角色,我军一方基本都是女游击队员,女医务员,情报员等等。敌军一方,基本都是女话务员,女秘书,女电报员等等。

可能大家会发现,近几年(或者说是近十几年)出现的影视作品中,无论是抗日神剧,或者其他类的战争题材影片,突然出现了很多女军官,女特务,女战士,甚至是女战神的角色,给人匪夷所思的感觉,那么这些到底是不是真的呢?

最早在我抗日军队,抗日民兵里面的女同志。主要做一些情报工作,医务工作,宣传工作和后勤工作等等。

那么为什么不能全部由男同志去做呢?

原因很简单,有些女同志在搜集和传递情报的时候,更容易隐藏身份,也会让敌人放松戒备。医务,宣传和后勤这些工作就更容易被理解了:女性在医务方面更加细腻;宣传工作做起来,比男性也毫不逊色;后勤方面,那时候的缝缝补补,烧菜做饭,可不是当时的大部分男人的强项,当然炊事班除外。

即使是在我军,女性同志很少有像电视里面播放的那样,经常加入冲锋陷阵的队伍中,或者直接参加阻击战,这和事实不符。

另外在看抗战电视剧的时候,经常看到日军女兵的身影,并且这些女兵的军衔还不低,做事心狠手辣,非常高傲,经常带一群日本瓜皮冲锋陷阵。

事实上,这个可信度基本为零。在当时的日军体系中,几乎没有女性士兵,更别说女性军官,甚至连女特务都非常少。因为在当时的日本,军国主义,大吹武士道精神,严令禁止女性参军。

然后我们说一下国民党军队里面的女兵。这几年好像哪里有解放战争影视剧,哪里就有军统的女军官。这里面的女军官不贪生怕死,镇定自若,具有一定的军人素养。那么这个是不是真的呢?

这个的可能性也基本为零。在当时的国民党军队体系中,女兵一般担任文秘,电报员,医务员等等。

不同于我军基本是由男秘书做文职工作,国民党军队里面确实有女性秘书。而很多女性是学电报和破译的,就有一些人被军队招募了。还有就是不只是我军在当时有医务兵,其实敌军也有的。

那为什么最近的这些影视剧严重的脱离事实呢?原因很多,第一是有些编剧和导演,以为观众只喜欢看美女,先不管历史史实了,放几个美女演员增加收视率。第二就是现在不少女编剧活跃在抗日影视剧的制作中,她们中有的人喜欢搞女权主义,出现几个不怕死,淡定的女军官领着男士兵去打仗,这就......

(图片来自于网络,如侵权请告之删除)

为什么抗日剧有女兵,关于女兵抗日电视剧

为什么有人说现在的电视剧越来越女性化了?

这也是市场需求导致的结果,从电视剧的受众群体来说,女性观众高于男性观众,所以催生很多的言情类,尤其近些年后宫类的宫斗剧,女性观众是主要群体,创作者为了迎合女性观众的口味,从剧情设计上、演员选角上都偏向于女性观众,比如:甄嬛传、如懿传、芈月传等等就是这类电视剧的代表,还有一些现代都市感情剧,比如:我的后半生,讲述女性在现在社会中的事业拼搏和家庭关系之间的角色转变,还有一些青春言情类,这些正好符合青春少女的审美,剧情或美好、或虐恋,把女性观众在剧中找到一种自我。总之,电视剧越来越女性化有它存在的道理。

为什么抗日剧有女兵,关于女兵抗日电视剧

为什么有人说现在的电视剧越来越女性化了?

这也是市场需求导致的结果,从电视剧的受众群体来说,女性观众高于男性观众,所以催生很多的言情类,尤其近些年后宫类的宫斗剧,女性观众是主要群体,创作者为了迎合女性观众的口味,从剧情设计上、演员选角上都偏向于女性观众,比如:甄嬛传、如懿传、芈月传等等就是这类电视剧的代表,还有一些现代都市感情剧,比如:我的后半生,讲述女性在现在社会中的事业拼搏和家庭关系之间的角色转变,还有一些青春言情类,这些正好符合青春少女的审美,剧情或美好、或虐恋,把女性观众在剧中找到一种自我。总之,电视剧越来越女性化有它存在的道理。

为什么抗日剧有女兵,关于女兵抗日电视剧

为什么现在的抗日片里日本有女军官?

在抗日战争时期,一线战场是没有任何女军官的,那个时代,日本女人报效国家的方式是做慰安妇,就算是将军的女儿也不例外,现在看来是不可思议的,但是在当时的日本,对女人的思想教育就是那样的,女人甚至有踊跃去当慰安妇报效大日本帝国的想法,但是在某些机构了,比方说间谍机构和一些卫生部队,是有女兵的存在的。电视片中出现了日本女军官,当然是现代人不符合历史事实的幻想而已。不过媒体的确是有混淆视听的作用,不知道的人还真以为有很多日本女军官呢,慰安妇是一个客观存在的事实。。

为什么抗日剧有女兵,关于女兵抗日电视剧

日军中真有女兵存在吗

日军中真有女兵存在吗?

在近年来的抗战影视剧中,总会出现一批日本女军人,她们一个个艳芳桃李,身手不凡,不仅进行间谍活动,甚至亲临前线指挥日军作战。在二战期间的日军部队中真有女兵吗?她们是否会像男兵一样有军衔?这些女兵又都担负着什么职责呢?

春秋战国时期的墨子认为,妇女人数众多,又坚忍细心,是一支重要的力量。因此,他从反对以大欺小的侵略战争出发,主张弱小国家应将妇女动员起来,让她们和男子一起参加战斗。后来墨家思想传人日本,对日本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日本武家政权统治时期,一方面教育女子要顺从、忍耐和谦卑,同时又期望她们具有勇妇的个性。

日本明治维新以后,开始倡导女性要做合格的贤妻良母。这样日本大多数女性开始专门在家伺候公婆、丈夫,生儿育女和操持家务。因比,真正能够从军的日本女性很少,只有随军的战地护士和女子通信队员等编制存在,但她们的真正身份只能算作是军方雇佣的人员。这个时候也许有人会反驳说,日军中不是有很多搞间谍活动的日本女性吗,比如川岛芳子、南造云子等,她们不都是日本军人吗?

关于南造云子这个人是否存在,在史学界还存在很大的疑问,很有可能只是一个杜撰的人物。再说川岛芳子,其本名爱新觉罗显圩,是清肃亲王善耆第14女,也就是说她并非日本人,只是充当日军间谍的汉奸而已。抗战胜利后,川岛芳子因不能证明她有日本国籍,以汉奸罪被判处死刑。

目前,荧屏上日本女军人不乏“少佐”甚至“大佐”,有导演称,这是有历史原型的,川岛芳子就曾被日军授予陆军少佐。但是,在日方资料中却找不到相关记载。而且日军对军官晋级问题把控很严,如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和陆军大学出身的冈村宁次,从少尉、中尉、大尉一步一步晋级为少佐,用了约15年时间,这还算晋升快的。而川岛芳子连日本军人都不是,怎么可能一步登天升为少佐呢?事实上,川岛芳子只是在日军支持下当过伪“安国军”的总司令。

而真正意义上有据可查的“日军女兵”只有从事战地救护的女护士,以及在太平洋战争后期,在冲绳岛上临时征用女子学校的师生组成的一支名叫“姬百合部队”的女子部队,而她们的任务也仅局限于照顾伤员和运输弹药等。还有就是在1942年底开始组建的一支女子通讯部队,人数约有三四百人,她们的工作任务也只是负责情报接受、监听电话以及防空警报灯。最后还有一支名叫“笃志女子部队”的队伍,这也是在战争后期临时组建的,专门用来作为本土防卫使用,虽然受过军事训练,但最终也没派上用场,最后很多人在战后沦为了美军慰安妇。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