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电视片是怎样译制出来的,国外电视剧制作的流程

时间:2022-09-29 09:00:40阅读:4364
外国电视片是怎样译制出来的?(作者:王致珍 原文刊载于《广播电视杂志》1981年第1期) 在中央电视台一个二十五平方米的工作间里,演员们正在聚精会神地看外文电视片,口里还念着中文台词。这是怎么回事?原来,这…

外国电视片是怎样译制出来的?

(作者:王致珍 原文刊载于《广播电视杂志》1981年第1期) 在中央电视台一个二十五平方米的工作间里,演员们正在聚精会神地看外文电视片,口里还念着中文台词。这是怎么回事?原来,这是译制片组正在译配根据迪更斯的名著《大卫·科波菲尔》改编的电视连续片。配音演员按照原片画面的演员表演、口形,译配上中文台词,这是正在进行实录。录音是译配的主要工作,但不是全部。一部电视片是怎样译配出来的呢?这还得从头说起。 电视译制片的来源有两种:一种是16毫米或35毫米的电影片;另一种就是电视录像带。电视译制片工艺是采用电视录像系统的技术来完成的。为了保存原录,都必须用原片复制成两套相同的录像带,一套用于播出;一套作为译配工作用带,我们叫它工作带。 录像带有两个声音讯道,叫1声道、2声道。电视片的原文声就录在工作带的2声道上。译配时,根据原文画面,将中文录在1声道上。 在录台词之前还有很多工作要做,首先必须将外文台本译成中文,这是翻译担任的工作。有了中文台本,就可以组织全体工作人员:翻译、导演、口形员(也可由演员兼)、演员、录音技术人员等看原文电视片。此后导演开始对演员分派角色;录音技术人员了解原片声音的构成和特定画面声音的要求。 在导演把角色确定后,就开始进入初对阶段,翻译、导演、口形员、部分主要演员参加,共同对照原文片,由口形员试配中文台词,逐字逐段地核对口形,对台词进行调整。在保持不失原意的情况下,使中文台词的长短、节奏与原文相符。这工作是整个电视片译制过程中的关键步骤,也是下道工序——复对的基础。 初对后的台本叫复对本,复对就是按照复对本的分段,在导演的指导下,由口形员带领配音演员试配本角色的口形,如果台词不合适还可以进行小的修改。这一阶段全体工作人员都参加,每人各述其职,确定自己的工作方案,进入下道工序——实录前的准备工作。 初对、复对全部完成,台词本就算定稿本,这时演员不经导演、翻译的允许不得擅自改动台词。导演、演员要根据定稿本进行排戏,熟悉台词,为录音作准备。录音技术人员除准备录音的技术条件外,还要准备音乐效果。有国际声带时(只有音响效果,没有演员对话声音的磁带叫国际声带,是为配中文对白用的),要进行审看,万一不全,提出补救办法;无国际声带时,就要从原片中,把所需音乐、效果剪接出来,如原片中得不到时,就要重新录制,这就需要有计划:是在实录台词现场完成,还是另外录制等到混录时配上去,要酌情而定。如在实录现场完成,实录前效果员要作道具的准备,这一阶段的工作全部是为实录做准备工作的,我们把这一工序就叫做实录准备。 实录准备完成后,就进行实录。就是录制演员的中文台词。在录音室现场(或录音棚),由导演指挥进行工作,演员逐段配音,效果员根据画面要求,配制各种拟音效果,由录音人员进行录制。配音实录过程,先放有声原文片,演员根据原文语言节奏,对准口形,然后再放无声片,演员、效果员均按画面进行试配,找准后进行实录;录后重放查看,演员满意,由导演拍板通过,就可以进行下一段的配音,如此逐段下去,完成全片的译配工作。 全片实录完成后,全体工作人员看全部录制好的对白片。看后导演、演员进行讨论,对译配不足之处,提出修补方案,进行补录。 最后把译配好的中文对白磁带,与音乐、效果通过调音台进行混录合成到播出带上。经过制作把原片的外文字幕换成中文字幕,即完成全部译制工作。 这样说,好象很容易就可译制出一部片子,实际工作起来,可不那么轻松。翻译人员要做到译文准确,符合原意;译出的中文词句要与原片外文语句节奏长短相吻合,需要非常细致地修改台词。导演是译制过程的总指挥,每道工序都必须参加,导演的艺术成果是通过配音演员体现出来的,但实践证明,银屏后面的演员,比在舞台上演戏更难表演,需要演员进行再创作,而不是单纯地模仿和念台词。作一个配音演员最重要的是掌握人物性格,抓住人物的内心活动,使译配的中文台词与译配画面上的人物形象、表演动作、说话时的口形完全一致,达到真实感人的效果。说到这里使我想起了在实录《大卫·科波菲尔》时的一段插曲:当时现场工作人员正在准备下一段戏的录制工作,室内鸦雀无声。突然“哇”的一声大哭,把在场的人都惊呆了。这是怎么回事?原来是给多拉配音的演员张慧君在酝酿感情时,完全沉浸在角色里,情不自禁地嚎啕大哭起来。大家面面相觑,待明白是怎么回事时,不由地发出了赞赏的笑声。 电视译制片比电影译制片加工过程简便,效率高,费用省,是大有发展前途的。我国的电视片译制工作是一项新的事业,工艺很不成熟,有待通过不断实践,进一步探讨、摸索,取得经验,不断提高译制工作水平。

外国电视片是怎样译制出来的,国外电视剧制作的流程

国外的电影怎么才可以翻译成国语的

送到电影译制片厂 大家伙齐齐开动 国语配音 就这样变成中文电影了
比如上海电影译制厂 就是中国将外国故事片或非汉语普通话的影片译制成汉语普通话的专业制片厂。
下面是上影译制片厂为《达芬奇密码》翻译的报道:
昨天,上海电影译制厂导演狄菲菲透露,《达·芬奇密码》特别派出4名业务骨干担当本片的译制导演,这还是首次为一部大片配备四个导演;而且,众多配音界老艺术家纷纷上阵。
用狄菲菲的话说,这部电影是近年来最难译配的一部进口大片。昨天,她还沉浸在译制《达·芬奇密码》的喜悦中。在片中,她为女主角索菲配音,“现在还是很兴奋,老实说这部电影我们已经看了10多遍了,由于大量西方宗教和历史文化的背景,本片无疑是近年来最难译配的一部电影,但现在的效果非常好。”
据狄菲菲介绍,除了特殊原因,上译厂不会为某个大明星选择固定的配音演员,“译制组主要还是看男女演员声线的搭配是否适宜,是否符合本片的人物性格。”这次为汤姆·汉克斯配音的,就不是上译厂的演员,而是上海生活时尚频道热门谈话节目《大话爱情》的主持人赵屹鸥。“他出身配音演员,声音出众,所以这次特别把他请来。”
为了这部影片不少老艺术家再度出山,曾经为《望乡》阿崎婆配音的赵慎之老师,已经80多岁了,这回为女主角索菲的奶奶罗斯林配音。曾为《最后一班地铁》《加里森敢死队》配音的戴学庐老师,已经70多岁了,他为馆长索尼埃配音。童自荣配的是韦尔内。上译厂工作人员纷纷表示,很久没有看到这么强的配音阵容了。

外国电视片是怎样译制出来的,国外电视剧制作的流程

外国电视剧是如何翻译成国语的?

一步外国影片要在中国播放 先要经过国家审技部门的许可 得到许可后才能播放 为了方便大家的观看 就会找一些 配音演员来配音 当然要经过一些后期的制作 播放时声音和影片是一体的!互连网上的影片都不是正版的影片 一般看正版影片的网站都是要收费的!!!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