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投资趋势,影视行业的投资前景

时间:2022-09-29 04:56:55阅读:2098
不知道最近小伙伴们有没有在追剧?小夏就在春节期间追了一部电视剧,是目前正在热播的现实题材当代大剧《人世间》,小夏也和很多观众们一样心心念念着周家五口人的命运,而《人世间》的收视率也创下了央视综合频道播…

不知道最近小伙伴们有没有在追剧?小夏就在春节期间追了一部电视剧,是目前正在热播的现实题材当代大剧《人世间》,小夏也和很多观众们一样心心念念着周家五口人的命运,而《人世间》的收视率也创下了央视综合频道播放剧的近三年新高,多次登上热搜,全民热追!

从《觉醒时代》到《山海情》再到最近的《人世间》,有人说,这几年国产好剧越来越多了,这种现象其实并非偶然。今天咱们就来聊聊,影视行业繁荣背后的推动力来自哪里?其中又蕴藏着哪些投资机会?

01

对影视行业未来发展指明方向

为什么说国产好剧层出不穷的现象并非偶然呢?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整个影视行业都处于良性、快速发展的轨道上。比如最近正式印发的《“十四五”中国电视剧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就从总体要求、推进新时代电视剧精品创作、创新推进国际传播与国际合作等几大方面,为我国电视剧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

咱们这里就简单地为大家划下重点:

先说发展目标。《规划》立足我国电视剧发展实际,锚定建设电视剧强国、建设文化强国目标,提出了几大发展目标,包括主题创作引导激励机制更加完善、精品供给能力显著增强、现代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进一步健全、发展环境日益优化、国际交流合作深化拓展、良好职业道德和行业风气更加巩固等等。

再说具体指标。为了实现上述目标呢,《规划》围绕主题作品创作和壮大市场主体设置了两个约束性指标:一是“十四五”期间每年推出10余部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主题电视剧精品,“精品”可不简单,既要符合市场,还要多种条件相统一;二是“十四五”期间打造10~15家具有较强创作生产能力的电视剧企业,也就是具有较强创作经营实力和市场竞争力,能够在建设电视剧强国、建设文化强国中发挥龙头示范作用和牵引带动作用的骨干企业。

另外《规划》还提出了很多行业创新举措,比如“十四五”时期基本实现电视剧制作流程全面4K超高清化、推动筹建国家电视剧版本存储体系等等。总体来讲,这份《规划》的重要意义还是在于,将推动电视剧行业高质量发展。(来源:华西证券,2022.02.13)

02

促进影视行业繁荣发展的那些推动力

当然了,影视行业的发展不能只靠政策的支持。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文化建设以及疫情防控的常态化,都在成为促进影视行业繁荣发展的主要推动力。

首先,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对于任何一个国家来说,文化繁荣都需要以经济发展作为物质基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2021年全年GDP超过114万亿,稳居世界第二,同比增长8.1%,经济增速全球亮眼!可以说,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为我国文化建设提供了硬实力的支撑。

第二,建设文化强国已成重大战略。经济稳定增长是文化繁荣的基础,反过来,文化能否繁荣也决定着经济发展的高度和质量,这就对我国文化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目前文化建设也已上升到国家战略发展的新布局中,刚刚说的《“十四五”中国电视剧发展规划》其实就是建设文化强国的一部分。

另外,大家还记得小夏前几天跟大家聊过的疫情防疫精准化吧?这个趋势对于影视行业同样具有重要意义。疫情防控系统的快速反应、统筹兼顾,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疫情反复对社会经济造成的不利影响以及对影视市场整体性的冲击。今年春节档票房(含点映)达60.19亿元,成绩排名历史第二,仅次于2021年,可以看出,疫情的不利影响正在逐渐减少,展望全年,在进口影片预期上映及喜剧等题材丰富下,大家对全年票房持续恢复较为乐观,有机构就预测今年票房最高可能将达到720亿元,较 2019年票房增长12%左右。(上述参考:人民资讯,2022.02.15;银河证券,2021.12.08;中泰证券,2022.02.14)

03

市场热点散漫,影视行业或进入投资布局期

那么现在是入局的好时机吗?从短期来看,目前影视行业也进入了投资布局期。一方面,从估值来看,目前中证文娱传媒指数市盈率-TTM为40.10倍,处于近十年历时百分位48%左右,低于历史估值中位数,向上的弹性空间相对更大一些;另一方面,今年以来市场震荡波动加大、主线热点尚待明确,而具备政策支持的影视行业投资性价比更加突出。(数据来源:Wind,2022.02.15)

如果大家也对影视行业燃起了兴趣,不妨关注一下小夏家的华夏中证文娱传媒ETF(场内简称:文娱ETF;代码:516190),这只ETF跟踪的就是刚刚提到的中证文娱传媒指数,选取业务涉及视频、直播、游戏、电影、IPTV/OTT、数字出版、数字营销、赛事演出等符合新技术和新消费发展趋势的上市公司证券,以反映文化、娱乐以及传媒主题上市公司的整体表现。这只指数的成分股中不乏那些大家耳熟能详的行业龙头,比如分众传媒、芒果超媒、三七互娱、完美世界等等,成分股平均市值为126.98亿元,具备明显的龙头特征。(数据来源:中证指数有限公司官网,2022.02.15;以上不作为个股推荐)

(数据来源:中证指数有限公司官网,2022.02.15;以上不涉及个股推荐)

还是那句老话,投资要擅长从身边发掘机会。如果大家对追剧依然充满热情,依然愿意走进电影院,闲暇时放不下手中的游戏,那么就说明文娱传媒行业长期可期,不妨就从咱们熟悉的行业开始布局。

注:文娱ETF上市于2021.9.9,紧密跟踪中证文娱传媒指数,指数近五年的年度历史涨跌幅分别为-9.99%(2017)、-34.42%(2018)、25.87%(2019)、2.36%(2020)、-5.71%(2021)。指数历史表现不代表基金产品业绩表现,如需查询基金净值,请登录华夏基金官网查询。

温馨提示:1.本基金为股票基金,其预期风险和收益高于混合、债券与货币市场基金,具体风险评级结果以基金管理人和销售机构提供的评级结果为准。2.本基金主要投资于标的指数成份股及备选成份股。投资于本基金存在标的指数回报与股票市场平均回报偏离、标的指数波动、基金投资组合回报与标的指数回报偏离等主要风险。3.投资者在投资本基金之前,请仔细阅读本基金的《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和《产品资料概要》等基金法律文件,充分认识本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和产品特性,认真考虑本基金存在的各项风险因素,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因素充分考虑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在了解产品情况及销售适当性意见的基础上,理性判断并谨慎做出投资决策,独立承担投资风险。4.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本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5.基金管理人提醒投资者基金投资的“买者自负”原则,在投资者做出投资决策后,基金运营状况、基金份额上市交易价格波动与基金净值变化引致的投资风险,由投资者自行负责。基金管理人、基金托管人、基金销售机构及相关机构不对基金投资收益做出任何承诺或保证。6.中国证监会对本基金的注册,并不表明其对本基金的投资价值、市场前景和收益作出实质性判断或保证,也不表明投资于本基金没有风险。7.本产品由华夏基金发行与管理,代销机构不承担产品的投资、兑付和风险管理责任。8.本资料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资料中的所有信息或所表达意见不构成投资、法律、会计或税务的最终操作建议,我公司不就资料中的内容对最终操作建议做出任何担保。在任何情况下,本公司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资料中的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我国基金运作时间较短,不能反映股市发展的所有阶段。市场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影视投资趋势,影视行业的投资前景

影视电影投资是什么?

影视投资,就是通过投资电影、电视剧、综艺节目动画等一系列视听媒介从而获利的一种投资行为。

影视投资从最初的业内人士之间进行逐步步入大众视角,成为近年来一种新的投资渠道。比如有一个很不错的剧本,其参与影视投资拍摄,在其上映以后,票房不俗,那么投资者将会获得不可估量的收益。

2016年11月7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影产业促进法》,自2017年3月1日起开始实施。给那些没有涉足影视投资的投资人提供了更加良好的投资环境和投资机会。并保障了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扩展资料:

1、无资产抵押

影视投资属轻资产高杠杆投资,基本无任何实物资产抵押。与信托传统的抵质押风控标准背离,信托缺乏风控经验,有的只是对票房的美好预期。

2、投资标的不明确

影视信托多采用影视基金的形式,由基金管理人根据行业经验进行投资,导致投资不确定性增大,毕竟近年来名导、名编、名角的封杀和意外新闻事件不绝于耳,风险不容小觑。

3、投资成本难控

电影拍摄时间过长、道具、舞美、群演的增加,内行人都难以控制、外行人更摸不清门道。无形中增加了成本,如果再遇上没有好的票房弥补,那么亏损也是难以想象的。

影视投资趋势,影视行业的投资前景

影视行业在未来是否有发展前景

电影行业发展历程分析 未来市场规模将是千亿级别

中国电影产业的重要时刻与阶段性特点分析

2018年11月20日,2018第十六届中国企业竞争力年会在北京召开,北京电影学院党委书记侯光明在“中经之夜,岁月流金”晚宴现场,结合时代背景,回溯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电影的发展,盘点了中国电影产业的重要时刻与阶段性特点。

一部电影虽然有不同的评说,但电影依然是一个时代的一面镜子。他用改革春风期、艰难探索期、多元生长期和综合升级期,分别概括了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电影发展的4个阶段,并用各阶段代表性电影插曲名进行总结。

2018年1-10月电影票房收入突破525亿

中国电影产业在国民经济新的发展形势下实现了稳健增长。以电影票房收入衡量,我国电影市场已经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电影市场。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电影产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电影票房市场近年来保持高速增长的态势,观影人次从2007年的0.71亿,增长2016年的13.72亿,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34.47%。国内电影票房从2012年的170.7亿元增长到2017年559.1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26.78%。2018年1-10月全国电影票房累计达525.3亿元。按照今年电影票房趋势来看,2018年全国电影票房超越2017年的559.1亿元基本是毫无压力。

2018年1-10月中国电影票房收入统计情况

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中国电影行业发展历程分析

1、1978年到1992年的改革春风期间,随着政策的松绑,思想的解放,中国电影逐渐“破冰”,“解禁”电影的重映掀起观影热潮。1979年,中国观影人次在293亿,人均观影28次。之后,在第三代、第四代、第五代导演的推动下,家庭伦理片、反思电影等影片都在国内甚至世界舞台大受欢迎,崭露头角。

2、而在1993年至2001年的艰难探索期,侯光明解释道,电视普及和进口大片为中国电影带来冲击,电影经济出现巨大滑坡,促进电影经济恢复的“9550”工程也应运而生。在“9550”工程的推动下,一批精良、深刻、广为流传的电影作品也随之而生。电影作品同时反映了不断开放过程中人民群众思想的进一步开放,国人精神在对外融合过程中的适与不适。

3、在促进电影产业繁荣发展的政策措施鼓励下,2002年到2011年,民营企业也进入拍电影的行列,拍电影的门槛逐渐减低,中国电影行业更多元也更创新,与国际交流也越发深入。值得一提的是,这一阶段,“大片”、“小片”百花齐放,共同撬动了观众需求,中国电影也完成了全面市场化,但出现了泛娱乐化、资本化、票房之上的现象,为进一步发展蒙上阴影。

4、十八大以后,电影回归质量被提出,文化产业被确定为支柱型产业,2012年至今,观众审美不断提升,但影片品质与其的矛盾仍然存在。中国电影人也持续发力,爱国主义作品叫好又叫座,文艺片、纪录片也取得佳绩,努力用优质作品满足日益升级的观众需求。

未来中国电影必将突破千亿元规模

对于中国电影的未来,2017年已拥有559亿元票房,比1995年翻了60倍以上,网络电影市场也日渐繁荣,未来中国电影必将突破千亿元规模,从而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影市场。“虽然我们的电影市场仍存在一些不规范、不系统的问题,但中国电影的整体发展势头良好,未来电影的发展将以打造文化自信为根本宗旨,为中国乃至世界观众提供更多优秀的电影作品。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