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阅读课怎么上有趣「线上读书会语文也可以这么有趣丰富烧脑而深邃」
梦歌之“梦”——范静哗、臧棣解析贝里曼《梦歌77首》暨新书发布
时间:9月23日(周五)20:00-22:00
地点:新浪微博@雅众文化
嘉宾:范静哗(诗人、译者)、臧棣(诗人、批评家、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梦歌77首》是美国自白派诗人约翰·贝里曼的代表作。9月23日晚,我们邀请本书译者、诗人范静哗和诗人、批评家臧棣来对谈《梦歌77首》,重历贝里曼诗歌世界中的荒诞现实和奇异梦境。
说不尽的歌德:纪念歌德逝世190周年研讨会
时间:9月24日(周六)9:00-17:30
地点:腾讯会议(ID:900948089,密码:123456)
嘉宾:李永平(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谷裕(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吴建广(同济大学外国语学院德语系教授)等
为纪念歌德逝世190周年,中国外国文学学会德语文学分会主办的本次学术研讨会,将邀请多位学者分别以歌德的“人”、歌德晚年组诗、《浮士德》、歌德与中国女诗人“开元”等主题进行探讨。
北京大学第六届“文学与图像”学术论坛
时间:9月24-25日
地点:腾讯会议(ID:485983287、340384385)
古往今来,文学与图像相依相生,从文学直视图像,或从图像反观文学,揭示文图关系与知识生产,对文学史、艺术史均具有重要意义。本次论坛主题为“跨文化、跨学科的图像:文学及其他”,将聚焦跨文化美术史研究,探讨不同国家或地区的艺术互动及其与文学、宗教、社会等不同领域之间的交互影响,尤其是为跨文化语境下文学与图像的关系研究,探索新的路径和方法。
民间信仰与明清时期西南社会
时间:9月24日(周六)9:00-18:30
地点:腾讯会议(ID:926448155、168667574)
嘉宾:杨煜达(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中心教授)、黄瑜(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副研究员)等
西南学探索工作坊第八期,将邀请复旦大学杨煜达教授做专家讲座:明代西南的白银生产及相关问题,并有中山大学黄瑜等人的专题报告。
科幻新浪潮:她科幻
时间:9月24日(周六)9:30-11:30
地点:腾讯会议(ID:662717325)
主讲人:宋明炜(美国威尔斯利学院东亚系汉学讲座教授)
东南大学百廿校庆人文高端系列讲座,本次邀请宋明炜老师为大家主讲科幻新浪潮:她科幻。
蔡氏近体诗格律解释法
时间:9月24日(周六)9:30-11:30
地点:ZOOM会议(ID: 9870415883,密码: 243786)
主讲人:蔡宗齐(香港岭南大学中国文学讲座教授)
学习掌握近体诗格律,历来很大程度上要靠死记硬背,先记住首句有平起仄起之别,然后记住句末又有不入韵和入韵之别,得出格律四式,最后再看着平仄图表来背诵四式的格律。上世纪八十年代末,讲者在课堂上听到导师高友工先生总结出建构近体律句、律联、律绝、律诗的三项原则,茅塞顿开,发现原来四种格律都可以用分析方法推演出来。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讲者不断对这三项原则加以细化,发现了其他相关规律,并将格律四式简化为两式,从而发展出一个颇为系统的近体诗解释法,运用于美国大学本科的通识课程,效果甚好。讲者认为,较之传统格律四式,此解释法更为精简准确,分析性强,引入中文世界诗歌教学或许也有同样的效果。此法介绍完毕,讲者将从比较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第十八首和杜甫《春望》入手,探讨中英格式的形式和内容如何折射出两种截然不同的世界观以及思维方式。作为结语,讲者将超越文学话题,畅谈这两种不同世界观如何影响中国现代历史进程乃至当今的国际政治和外交。
文学分析师的使命
时间:9月24日(周六)14:00
地点:哔哩哔哩·上海图书馆
主讲人:金雯(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和国际汉语文化学院双聘教授)
文学评论和研究是文学中比较边缘的工作领域,优秀的文学作品离不开批评者的助推力量,文学作品正是由创作者、读者和批评者共同完成的。文学分析师的使命就是,在文本中看到普通读者看不到的东西。本场讲座以深入浅出的方式讲解何谓文学解读,说明“专业读者”的解读有何与众不同,又应该如何向“普通读者”学习,主要提到的文本包括《百年孤独》、《李尔王》、《堂吉诃德》。
《白鹿原》:一个民族的秘史
时间:9月24日(周六)15:00-17:30
地点:腾讯会议(ID:296700742)
主讲人:杨素秋(陕西科技大学副教授)
9月24日,群学书院联袂梅园经典共读小组,将以线上讲座的方式,在陕西科技大学杨素秋老师的讲述和南京大学的陆远老师的评议中带领大家进入陈忠实《白鹿原》的文学现场,在特殊的地域文化和社会情境中寻得一份共同的乡愁。
朱光潜与德国古典悲剧理论
时间:9月24日(周六)19:00-21:00
地点:腾讯会议(ID:46616164009)、哔哩哔哩(房间号:22476856)
主讲人:丁尔苏(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特聘教授)
朱光潜是我国最早从事悲剧理论建构的学者之一。上世纪30年代,他以博士论文的形式与德国古典悲剧美学展开一场对话,提出不少至今仍然很有价值的见解。总的来说,朱先生既不欣赏黑格尔过于乐观的“永恒正义”之说,也不认同叔本华过于悲观的“退让”理论。无论在人生哲学还是美学观念上,他都倾向于介于这两者之间的尼采。可惜尼采的悲剧死亡论与史实相去甚远,导致朱光潜在同一问题上出现偏差。尽管如此,尼采和朱光潜都努力将悲剧与文化背景进行连接,这一点值得后人借鉴。
拉美现代文学的独立宣言
时间:9月24日(周六)19:00-21:00
地点:豆瓣APP(搜索“光启拉美”)
嘉宾:魏然(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范晔(北京大学西葡意语系主任)、蔡潇洁(首都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
19世纪开始,拉美各国获得政治独立后,怎样实现“文学独立”成为备受关注的议题:如何用西班牙学来的语言说出自己的话语?如何在全球化的时代找到属于自己的表达?在“欧洲主义”和“本土主义”之间如何取舍?佩德罗·恩里克斯·乌雷尼亚为拉美文学创立自己的典范标准,是“新大陆”寻求自我表达的初试啼声。他是多米尼加国宝级的文学家,也是博尔赫斯所叹服的博学大师,流亡一生,写下拉美现代文学的独立宣言。本场活动,邀请“拉美思想译丛”主编之一魏然、北京大学西葡意语系主任范晔与《寻找我们的表达》译者蔡潇洁,一起聊聊这位“新大陆”的传奇人物,分享翻译过程以及译丛背后的故事。
我们都是马克洛尔:用不断的失败把人生过得波澜壮阔
时间:9月24日(周六)19:00-21:00
地点:中信出版集团微信视频号、单读微信视频号、上海图书馆信使微信视频号
嘉宾:赵松(作家)、金雯(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与国际汉语文化学院联聘教授)、张引弘(译者、编辑)
9月,中信出版x上海图书馆x单向空间将联合从哥伦比亚作家阿尔瓦罗·穆蒂斯与他的由七个部分组成的小说群《马克洛尔的奇遇与厄运》出发,聊聊我们自身和时代,大海和森林,以及并不魔幻的拉丁美洲,跟随主人公马克洛尔去往世界的每一个港口,用不断的失败把人生过得波澜壮阔。9月24日,作家、评论家赵松和学者、译者金雯以及法语译者、编辑张引弘将以“我们都是马克洛尔”开启本次文学月的首场沙龙,让为现实拼搏的人看到人生的另一种可能——勇于探险,即使不断失败也能拥有波澜壮阔的人生。
我的书房之旅——对话作家绿茶
时间:9月24日(周六)19:30
地点:冰川思享号微信视频号
主讲人:绿茶(书评人、作家、插画师)
绿茶的《所幸藏书房》终于在全网登陆了。这是他历时三年多“画书房之旅”阶段性作品,共收录120间资深读书人的书房,所以这不单单是他的作品,还是120位书房主人共同参与构成的图文集。本周六,冰川将通过视频号直播的方式,邀请绿茶介绍他所参观过的书房以及他的画作。
动物史研究的源流与旨趣
时间:9月25日(周日)10:00
地点:腾讯会议(ID:336397548,密码:121000)
主讲人:陈怀宇(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历史、哲学、宗教学院与国际语言文化学院合聘副教授)
陈怀宇老师的研究领域包括中国中古史、丝绸之路文化史、近代思想与美术,代表作有《动物与中古政治宗教秩序》等。本次讲座,我们邀请他来谈谈动物史研究的源流与旨趣。
胡适撰写《白话文学史》的真正目的是什么?——从1920年代胡适对梁启超关于《孔雀东南飞》与佛典关系的批评说起
时间:9月28日(周三)19:30-21:30
地点:ZOOM会议(ID:92100721718,密码:163038)
主讲人:朱庆之(香港教育大学中国语言学系讲座教授)
由香港中文大学-北京语言大学汉语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联合研究中心主办的人文讲座系列,本期邀请朱庆之教授从1920年代胡适对梁启超关于《孔雀东南飞》与佛典关系的批评说起,谈谈胡适撰写《白话文学史》的真正目的是什么。
早期中国及罗马帝国的法律与道德
时间:9月29日(周四)21:30-23:30
地点:ZOOM会议
嘉宾:白彤东(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Benjamin Straumann(瑞士苏黎世大学欧洲研究会研究委员会历史教授、美国纽约大学古典研究教授)
“大分流:法律、正义和帝国的比较研究”讲座系列,本场的两位主讲嘉宾——白彤东教授将讨论法家对儒家以道德为精英政制的基础的批判,与此同时,Benjamin Straumann教授将探讨道德、法律在罗马政治伦理中的角色。Loubna El Amine博士将就两位讲者的观点进行深入讨论。
附:线下活动预告
北京|新时代与新的文学:王蒙青年作家支持计划主题论坛
时间:9月24日(周六)10:00-12:00
地点:西城区东滨河路18号十月文学院
嘉宾:邱华栋(作家)、何向阳(评论家)、乔叶(作家)、张莉(评论家、北京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杨庆祥(评论家、中国人民大学人文学院教授)等
文学的新可能和新天地正在我们面前展开,广大青年文学工作者如何用自己的才华与努力,去探索新可能、开拓新天地,使文学持续获得自己全新的题材领域、想象方式乃至表达语法?9月24日,十月文学院,王蒙青年作家支持计划“新时代与新的文学”主题论坛,邱华栋、何向阳、张莉、杨庆祥、石一枫、郑在欢等二十余位批评家、作家、文学编辑,与首届“王蒙青年作家支持计划”入选作家展开讨论。
北京|讲述每一代人的青春故事——《世界上所有的沙子》分享会
时间:9月24日(周六)14:00-16:00
地点:西城区大栅栏街道北京坊东区PAGEONE书店3F
嘉宾:贾行家(作家)、东东枪(作家)
新书《世界上所有的沙子》用杂文的形态构建九场有关历史、文化、社会、文学和艺术的对话。本周六,东东枪和本书作者贾行家准备与各位来客交流:60后、70后、80后、90后、00后,都有什么样的青春故事?那些故事在书页上讲述,在荧屏和银幕上显影,在收音机磁带和播放器里播放时,呈现出了什么色彩?你又会为我们带来自己的什么故事呢?
北京|《艺术史的另一半:为什么没有伟大的女艺术家?》新书分享活动
时间:9月24日(周六)14:00-16:00
地点:朝阳区广渠路3号竞园图片产业园区12C刺鱼书店
嘉宾:李君棠(英国伦敦大学学院比较文学专业硕士)、垂垂(插画师、绘本作者)
50年前,第一代女性主义艺术史家琳达·诺克林用一篇《为什么没有伟大的女艺术家?》发出了女性主义艺术史这个领域的先声。日前,广西师大出版社推出了一部全新的艺术史科普漫画《艺术史的另一半:为什么没有伟大的女艺术家?》,作者借用了琳达·诺克林的题目,以漫画形式为我们呈现了一部轻松易读的、从女艺术家视角写就的艺术史。科普作品的创作,同样是在参与塑造“常识”。作者如何从女性艺术家的角度,重新想象一种艺术叙事中的“常识”?
北京|法律人真的理解法律吗?——人类制度文明与法律的未来
时间:9月24日(周六)14:30
地点:东城区美术馆东街22号三联韬奋书店二层活动区
嘉宾:苏力(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郑戈(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教授)、张永健(“中央研究院”法律所研究员)、桑本谦(中国海洋大学法学院教授)、戴昕(北京大学法学院长聘副教授)、劳佳琦(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副教授)
法律最古老的源头应该是个最简单的算法,即“返还法则”,它是人类制度文明的逻辑起点,也是民法和刑法的共同源头。桑本谦的《法律简史》一书讲述了从返还法则到复杂法律制度的演化史,以此呈现法律的深层逻辑,打破部门法的界限,以联结思维取代割据思维,把不同门类的法律知识点重新组合,进而实现法学内部及法学和其他学科的融会贯通。
北京|如何重返民国文学现场——《陶庵回想录》读书沙龙
时间:9月24日(周六)19:00
地点:东城区和平里西街51号雍和宫壹中心B座一层雍和书庭
嘉宾:止庵(作家、学者)、谢其章(藏书家、现代文学史料专家)、史航(编剧、策划人)、袁一丹(首都师范大学中文系副教授)、宋希於(文史研究者)
陶亢德,浙江绍兴人,早年在苏州当学徒,曾去东北谋生,上世纪三十年代初因受邹韬奋赏识而任《生活》周刊编辑,后协助林语堂编辑《论语》《人间世》。1935年创办人间书屋,与林语堂合作创办《宇宙风》杂志。后创办亢德书房,主持太平书局。1949年后,曾先后在革新书店、上海群联出版社、新知识出版社、中华书局辞海编辑所任编辑。《陶庵回想录》是陶亢德的回忆录,撰写于上世纪80年代初,一直没有公开发表。9月24日晚,我们将邀请作家、学者止庵,藏书家、现代文学史料专家谢其章,编剧、策划人史航,首都师范大学中文系副教授袁一丹,文史研究者、也是本书特约编辑宋希於来到雍和书庭,共同走近陶亢德的历史回忆,重返民国文学现场。
北京|边喝边写,边喝边读——布考斯基新书发布酒会
时间:9月24日(周六)19:00-21:00
地点:东城区和平里北街6号院15号楼109室码字人书店
嘉宾:张健(译者)、里所(诗人)
《边喝边写:布考斯基诗文集》收录了布考斯基的众多“酒鬼杰作”,形式众多,有诗歌、访谈、散文和小说。这些作品是布考斯基的底层生活和写作现场的实录。经此,我们有机会看见布考斯基的灵魂。
北京|我的枕边书——《破产书商札记》分享会
时间:9月25日(周日)14:00-16:00
地点:朝阳区建国路87号SKP购物中心4楼SKP RENDEZ-VOUS
嘉宾:王强(新东方联合创始人、真格基金联合创始人)、董强(北京大学燕京学堂院长)
《破产书商札记》以破产书商的第一人称视角,一面呈现了书商日常生活方式的种种细节,另一面也讲述了关于书籍札记的内容。《破产书商札记》这本小书魅力何在?作为藏书家的王强老师有这么多选择,这本书究竟有什么魔力成为他的枕边书,让他在人生的诸多时刻常常翻阅?并且还将第一次翻译也献给了本书?书名中的“破产”一词又隐喻和投射了什么?9月25日,我们邀请新东方联合创始人、真格基金联合创始人王强老师与北京大学燕京学堂院长、傅雷翻译出版奖组委会主席董强老师一起做客SKP,与大家一起探讨这些问题的答案。
北京|《宁静时光的小船:简·肯庸诗全集》新书分享暨读诗会
嘉宾:张慧君(诗人、译者)、阿西(诗人)、袁恬(诗人)
简·肯庸是美国当代最重要的女诗人之一,是20世纪美国诗歌史上的重要诗人。《宁静时光的小船:简·肯庸诗全集》收录了美国著名女诗人简·肯庸的毕生诗作,此中译本是汉语语境里对简·肯庸诗歌作品的首次完整译介。周日下午,我们邀请张慧君、阿西、袁恬三位诗人一起来分享简·肯庸的诗歌。
北京|两小时让你爱上《红楼梦》——《刘晓蕾<红楼梦>十二讲》分享会
时间:9月25日(周日)14:30-16:30
地点:东城区和平里西街51号雍和宫壹中心B座一层雍和书庭
嘉宾:刘晓蕾(作家、大学教师)、杨早(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研究员)、庄秋水(作家、制作人)
了解优秀传统文化,最好的入门就是读《红楼梦》。读过和没有读过《红楼梦》,生命中有些东西是不一样的。但《红楼梦》这样的经典巨著想要整本啃下来,无疑是阻隔在读者面前的一座大山,“几次拿起,前五回都读不完,就昏昏欲睡了”。如何才能真正进入红楼世界?北京理工大学“最受欢迎的公选课教师”刘晓蕾携新书《刘晓蕾十二讲》做客雍和书庭,与作家杨早、庄秋水共话红楼,两小时让你爱上《红楼梦》。
北京|无需定义,允许一切发生——《不负热爱:活出发光的自己》新书分享会
时间:9月25日(周日)15:00-17:00
地点:东城区王府井大街138号APM4层PAGEONE书店
嘉宾:黄澜(制片人)、吴越(演员)
我们相信,每一个女性都应该是不被束缚、不被塑造、不被定义的,允许一切发生:这次我们邀请到了金牌电视剧制片人、《非诚勿扰》点评嘉宾黄澜和知名影视演员吴越。这个周日的午后,和黄澜、吴越一起,聊一聊“无需定义”的生活态度吧。
北京|学术的温度——影视教育和影视艺术研究之路暨《胡智锋学术小品集》分享会
时间:9月25日(周日)15:00-17:00
地点:朝阳区建国路86号SKP-S购物中心2楼SKP RENDEZ-VOUS
嘉宾:路英勇(作家出版社有限公司董事长)、张颐武(北京大学教授)、王一川(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顾亚奇(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教授)、胡智锋(北京电影学院党委副书记、副校长)
胡智锋,作为一个有温度的学者,他用自己的学术热情深耕影视艺术研究、影视教育研究,见证了中国影视的发展,为打造中国特色的文艺评论话语和深入中国特色的影视研究提供了鲜活的经验。其新书《胡智锋学术小品集》近日由作家出版社出版。9月25日下午, 路英勇、张颐武、王一川、顾亚奇,杨乘虎,以及作者胡智锋齐聚一堂,做客SKP-S展开对谈,与我们分享《胡智锋学术小品集》,感受“学术的温度”。
北京|给这个坚硬世界的一点温柔——笛安《亲爱的蜂蜜》新书分享会
时间:9月25日(周日)19:00-21:00
地点:西城区大栅栏街道北京坊东区PAGEONE书店3F
嘉宾:笛安(作家)、张莉(评论家、北京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石一枫(作家)、丁丁张(编剧、作家、媒体人)
《亲爱的蜂蜜》以单身妈妈崔莲一与熊漠北的爱情发展为线索,以熊漠北与崔莲一的女儿成蜂蜜的互动为基调,探寻成年人的心灵与情感世界的维度。9月25日晚,我们诚邀各位读者朋友与《亲爱的蜂蜜》一起,展寄温柔。
上海|声音与记忆——诺奖作家石黑一雄作品诵读会
时间:9月23日(周五)19:00-20:30
地点:黄浦区复兴中路517号思南书局
嘉宾:黄德海(《思南文学选刊》副主编)、叶沙(电台主持人)
《石黑一雄访谈录》记录了石黑一雄自我认知的演变和思想的丰富层次,收录了石黑一雄的18篇精选访谈。9月23日晚,我们邀请《思南文学选刊》副主编黄德海和《子夜书社》创办人叶沙来到思南书局,由《石黑一雄访谈录》展开,共谈石黑一雄的创作与思想,并与读者一同回顾他过往的经典作品。
上海|中央银行400年:如何制造与拯救金融危机
时间:9月23日(周五)19:00-20:30
地点:浦东新区银城中路501号上海中心大厦52楼朵云书院
嘉宾:徐瑾(财经观察家、作家)、陈季冰(评论员、专栏作家)
现代金融的主角是中央银行。400年来,各国的中央银行从无到有,由弱到强。在《货币王者》一书中,青年学者徐瑾立足于金融常识,通过一系列财经事件和人物,描绘了17世纪以来的中央银行和经济发展的交融互动。9月23日晚,知名青年学者徐瑾与资深媒体人陈季冰将来到朵云书院·旗舰店,从全球经济面临诸多挑战的当下境况出发,结合《货币王者》一书,深入解读金融危机、经济变迁等话题。
上海|夜读:鲍威尔回忆录——《我在中国二十五年》新书发布会
时间:9月23日(周五)19:30
地点:黄浦区淮海中路624号上海香港三联书店
嘉宾:邢建榕(上海市档案局副局长、上海市档案馆副馆长)、薛明扬(上海理工大学党委书记)、苏智良(上海师范大学教授)、廖大伟(上海大学文学院历史系伟长特聘教授)、王向韬(纪录片导演)
他是著名的西方观察家和评论家,是《密勒氏评论报》的主编——约翰·本杰明·鲍威尔,首位连载《毛泽东访问记》的西方报人。他在生命的最后阶段写下了这本他眼中的近代中国回忆录(1917-1942)。一位美国记者笔下的近代中国,记录着那段跌宕的岁月,历史变迁和社会的进步悉数跃然纸上娓娓道来,战争的漫长岁月和职业的奇特经历,甚至是对于中国未来的思考,都值得我们一读再读。周五晚,我们邀请本书的两位译者——邢建榕、薛明扬,以及苏智良、廖大伟、王向韬三位嘉宾,与大家一起共读这本书。
上海|改变语文——和倪文尖一起上课
时间:9月24日(周六)14:00-16:00
地点:黄浦区皋兰路16号思南书局·诗歌店
嘉宾:罗岗(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毛尖(华东师范大学国际汉语文化学院教授)、倪文尖(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副教授)
《背影》里“我”和父亲的关系究竟怎样?《祝福》中到底是谁害死了祥林嫂?《围城》究竟是谁围住了谁?这些耳熟能详的作品,我们真的都读懂了吗?文学阅读有没有方法?语文学习如何才能摆脱乏味和教条?国家统编版语文教材编写者之一的倪文尖老师,将带着他的新书《倪文尖语文课》,通过重读古今中外文学名篇,向大家呈现文本精读的趣味和魅力。本次活动还特别邀请华东师范大学教授毛尖、罗岗两位老师,和倪文尖一起上课,期盼有更多的语文教师与广大文学研究者乃至大学、中学的学生们,一起爱上语文,一起改变语文!
上海|如何过上有意义的现代生活——《大欢喜:论语章句评唱》新书分享会
时间:9月24日(周六)14:00-16:00
地点:黄浦区马当路458弄1号恒基·旭辉天地LG1二酉书店
嘉宾:李永晶(华东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许纪霖(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研究员、历史系教授)、刘擎(华东师范大学紫江特聘教授)
在现代社会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冲击下,儒学似乎正在远离人们的生活世界。这究竟为何?又意味着什么?如何在物质丰富但生活却充满内卷的时代,过上有意义的生活?儒学对于建构心灵和社会秩序,还有价值吗?在2022年的今天,我们该如何阅读《论语》及其他古典著作?9月24日,我们邀请《大欢喜》作者李永晶副教授,知名学者许纪霖教授和刘擎教授,一起在二酉书店(恒基旭辉天地店),与我们聊一聊儒学思想在现代的发展,其所处的时代位置,以及它与人们现代生活的关系。
上海|美丽的世界,你在哪里——萨莉·鲁尼新书分享会
时间:9月24日(周六)14:00-16:00
地点:长宁区延安西路1262号上生新所7号楼茑屋书店
嘉宾:早见hayami(独立撰稿人)、彭伦(群岛图书出版人)
今年上海译文出版社携手群岛图书出版了当红女作家萨莉·鲁尼的第三部长篇小说《美丽的世界,你在哪里》,小说聚焦后疫情时代下,经济、政治、生态环境恶化,年轻人的迷茫和挫败感。鲁尼被誉为当代青年的代言人:没有哪个年轻作家,能像萨莉·鲁尼这样纤毫毕现地展现当下年轻人的生活,直击我们的内心!活动邀请到本书的策划人彭伦和独立撰稿人早见Hayami一起聊聊萨莉·鲁尼笔下的年轻人和我们这个时代的关系。
上海|书信里上海人的纸短情长
时间:9月24日(周六) 14:00-16:00
地点:虹口区公平路18号8栋嘉昱大厦一层建投书局4楼传记图书馆
主讲人:张乐天(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教授)
在个人感性欲望与情感被当作资产阶级思想批判的年代,书信是可以用作“谈情说爱”的特殊载体,因此,人们会利用写信的机会,珍惜那一方小小的信笺,努力在其上倾注丰沛的“儿女情长”。9月24日,建投书局邀请到复旦大学张乐天教授,与读者们共同阅读五组“真实”的书信,共同体会书信里上海人的纸短情长。
上海|雾岛,起航——栗鹿《致电蜃景岛》新书首发分享会
时间:9月24日(周六)14:00-16:00
地点:黄浦区复兴中路505号思南文学之家
嘉宾:栗鹿(作家)、吴越(评论家、《收获》杂志编辑)、胡桑(诗人、译者)、王苏辛(作家)
栗鹿在崇明岛出生、长大。在小说《致电蜃景岛》中,她称她的故事发生在一个叫“雾岛”的地方。过去和未来,梦境和记忆,如潮水般冲刷着这座岛屿,人心的不安像细小的沙石落入海中,最终裸露出岩石般的真相与力量。
上海|几许清气——纪念章汝奭先生新书发布会
时间:9月24日(周六)15:30-17:00
地点:黄浦区福州路424号艺术书坊一楼
嘉宾:车鹏飞(原上海画院副院长)、石建邦(艺术评论家)、李天扬(《新民晚报》文体中心副总监)、邵琦(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顾邨言(艺术评论家)、罗刚(篆刻家)
章汝奭(1927-2017),苏州人,学贯中西,译著等身,兼擅诗词古文及书法,并有《晚晴阁诗文集》《晚晴阁诗文续集》等问世。其书法亦在国内外享有盛誉。9月24日,艺术书坊将举办“几许清气——纪念章汝奭先生新书发布会”。活动中,车鹏飞、石建邦、李天扬、邵琦、顾邨言、罗刚等嘉宾,将带来新书《章汝奭诗文集》和《几许清气:章汝奭先生纪念文集》,与读者共同追忆、感悟章太炎先生侄孙,广告学泰斗,诗词、书法名家章汝奭的点滴往事和艺术造诣。
上海|重现古尔德的边园——古尔德九十周年诞辰纪念暨《乐之边园:格伦·古尔德文集》新书分享会
时间:9月24日(周六)18:30-20:30
地点:虹口区公平路18号8栋嘉昱大厦一层建投书局4楼传记图书馆
主讲人:庄加逊(作家、译者)
9月25日是加拿大钢琴家格伦·古尔德诞辰90周年纪念日。9月24日,我们将举办古尔德九十周年诞辰纪念暨《乐之边园:格伦·古尔德文集》新书分享会,本书译者庄加逊将和大家一起分享书中精彩内容,观赏聆听古尔德影音片段,畅谈自己对古尔德音乐、人生、思想、文字的理解。
上海|历史学家的时代预言——《人类的明天会怎样?:汤因比回思录》分享会
主讲人:吴冠军(华东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教授)
城市拥堵、教育焦虑、人工智能、核武器威胁……身处加速变革的时代,每一个关心人类命运的人都会发出疑问:我们该怎么办?而“近世以来最伟大的历史学家”阿诺德·汤因比,在半个世纪前就预言了今天的许多现实。他目睹和亲历了20世纪的人类世界巨变,以凡人之躯求索人类命运,在不断的回望中追问明天。本次活动,我们邀请知名学者吴冠军,为读者分享《人类的明天会怎样?:汤因比回思录》,介绍汤因比对人类命运的关怀、汤因比给后世留下的思想财富,以及今天的我们应当如何在不断加剧的变化中思考和面对现实问题。
上海|语言、家宅和星座——博纳富瓦诗集《仍在一起》分享会
嘉宾:韩博(诗人、艺术家)、田嘉伟(华东师范大学国际汉语文化学院比较文学系教师)、秦三澍(复旦大学中文系讲师)、陈庆(同济大学人文学院博士后)
《仍在一起》是法国著名诗人博纳富瓦生前最后一部诗集,也是诗人写给他的亲人、朋友和读者的自白。本次活动邀请了著名诗人韩博、法语文学研究者田嘉伟以及本书的译者秦三澍、陈庆,他们将会和大家一起聊聊博纳富瓦的晚年写作。
上海|谈真忆旧赋深情:王水照先生的学术世界
时间:9月25日(周日)13:00-14:30
地点:黄浦区福州路401号上海古籍书店一楼
嘉宾:侯体健(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高克勤(上海古籍出版社前社长)
王水照先生是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首席教授,著名学者。学界同仁、复旦大学骆玉明教授曾用“三个一”来赞美王水照先生的成就与贡献:所谓“一代之学”,是指他在宋代文学研究中取得的开拓性、典范性成就;“一个方面之学”,是指他在中国文章学方面所做的筚路蓝缕、奠基性工作;“一以贯之之学”,则是对其从未消退的学术热情、从未钝去的学术敏感最好的描述。9月25日,王水照先生的弟子、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教授侯体健与上海古籍出版社前社长高克勤,将在上海古籍书店一楼举办讲座暨签售会。活动中,两位嘉宾将以对谈的方式追忆王门问学往事,分享王水照先生的学术历程、学术门径和学术追求,带领读者走近王水照先生的学术世界。
上海|手卷中的山水画之美
时间:9月25日(周日)13:00-14:30
地点:黄浦区福州路424号艺术书坊三楼
主讲人:邵仄炯(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
9月25日,艺术书坊将举办“手卷中的山水画之美”主题讲座。讲座中,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邵仄炯将以山水画手卷欣赏为主题,围绕力作《读懂中国画:画家眼中的五十幅传世名作》,通过不同的视角,结合自身的创作经验,带领读者体会历代山水画手卷的艺术叙事。
上海|《风行水上》新书发布会暨书画艺术翰墨缘创作谈
时间:9月25日(周日)13:30-15:00
地点:黄浦区福州路424号艺术书坊一楼
主讲人:徐建融(上海大学美术学院教授)
9月25日,著名书画家,上海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徐建融,将在艺术书坊举办“《风行水上》新书发布会暨书画艺术翰墨缘创作谈”。活动中,徐建融先生将携新书《风行水上:徐建融随笔集》,与读者一起纵论书画、畅谈艺术、怀师忆友,并为购书读者签名、钤印、题上款。
上海|离散的人,寻着故事回家:2021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阿卜杜勒拉扎克·古尔纳作品上海首发会
嘉宾:孙甘露(作家)、小白(作家)、毛尖(华东师范大学教授、作家)
2022年9月,距古尔纳摘得诺奖桂冠不到一年时间,古尔纳作品第一辑的5部代表作——《天堂》《来世》《赞美沉默》《最后的礼物》《海边》终于与读者顺利见面,这也是古尔纳作品首度整体引进到国内,也是迄今为止最全面的古尔纳作品的译介引进。9月25日,我们邀请著名作家孙甘露、毛尖、小白,及上海译文出版社副总编辑黄昱宁,与读者们走进这位新晋诺奖作家古尔纳的文学世界。
上海|从《独乐园》到《清明上河》——仇英与司马光、张择端跨越时空的对话
嘉宾:金哲为(自由撰稿人)、石帅帅(图书编辑)
北宋熙宁六年,赋闲洛阳的司马光在尊贤坊北关买田二十亩,亲自设计建园。一反孟子“独乐乐不如众乐乐”的精神,司马光别有用意地将建成后的新园命名为“独乐园”,并在那里度过了十三年辛苦著书(《资治通鉴》)却无世俗之累的悠悠岁月。建成没多久,“独乐园”就已声名远播,后世也毫无悬念地成为无数士人的梦中园林。明四家之一的仇英以之为题入画,一卷近四米长的手卷将园中种种描摹入微,卷后文徵明的手书更为之增色。在这幅堪称现今美国克利夫兰美术馆的镇馆之宝的中国画里,蕴藏了司马光怎么样的设计理念?和沈周、文徵明、唐伯虎齐名的绘画大师仇英又是如何用画笔转译司马光的精神?他又在哪些方面自出机杼,让绘画挣脱出历史记载——文字的限制,和四百多年前的北宋大贤来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在他仿北宋张择端的传世名作《清明上河图》里,仇英又是如何再次实现这一象外之意,达到毫不逊色甚至青出于蓝的境界?
上海|《海派》有看头名家签售会
时间:9月25日(周日)14:00
地点:黄浦区淮海中路624号上海香港三联书店
嘉宾:陈子善(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荣休教授)、 张伟(上海图书馆研究馆员)、郑有慧(郑逸梅女孙)、郑源(郑振铎之孙)、周立民(巴金故居常务副馆长)、王金声
本周日下午,值《海派(第2辑)》新书出版之际,我们邀请6位名家(海派大家、名家后人、知名学者)齐聚市中心繁华地带淮海中路举办《海派》签售会,与读者一起畅聊海派。
上海|跟着“大家”通识经典——《中华经典通识》读者见面会
时间:9月25日(周日)15:30-17:00
地点:黄浦区福州路401号上海古籍书店一楼
嘉宾:陈引驰(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詹丹(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郭永秉(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张国刚(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竺洪波(华东师范大学教授)
中华传统经典是中华民族的根基和命脉,是我们中国人的必读书。但是,如何快速而准确地了解流传了千年的中华经典,如何一本书读通、读懂一部经典,是普通读者面临的难题。9月25日,复旦大学教授陈引驰、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张国刚、复旦大学教授郭永秉、华东师范大学教授竺洪波、上海师范大学教授詹丹等嘉宾,将在上海古籍书店举办“跟着‘大家’通识经典——《中华经典通识》读者见面会”。活动中,嘉宾将以三位线下、两位线上远程联动的方式,深入浅出地带读者读通《庄子》《资治通鉴》《老子》《西游记》《红楼梦》等中华传统经典。
上海|重读陶渊明
时间:9月27日(周二)14:00-15:30
地点:黄浦区福州路401号上海古籍书店一楼
嘉宾:杨焄(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刘奕(上海大学文学院副教授)
我们真的了解陶渊明吗?陶渊明的诗文平易清浅,似乎无待细究就能理解,但为何偏偏是陶渊明,影响了中国千年来的文学审美?9月27日,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杨焄和上海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刘奕,将以对谈的形式,结合《寻幽殊未歇:从古典诗文到现代学人》这部学术随笔集,在上海古籍书店举办“重读陶渊明”主题讲座,讲述中古时期特殊文化背景下陶诗平淡背后的深意。
广州|希望已达之后的不安——芥川文库分享会
时间:9月25日(周日)15:00-17:00
地点:天河区天河路383号太古汇负一层MU35号方所
嘉宾:Midori(图书编辑)、汐和(设计师)
“人生不如一行波德莱尔。”某阿呆、短命鬼才、中二偶像、短篇小说之神、深深悲哀的人,都是他——芥川龙之介。芥川所凝聚的是那个时代的自由精神和怀疑主义。恰逢芥川龙之介诞辰130周年,9月25日,我们邀请一頁芥川文库系列责编Midori、独立设计师汐和到方所广州店,与大家一起聊一聊当下阅读芥川的意义所在以及一頁芥川文库的诞生始末。
南京|商务印书馆×南京大学社会科学学术论坛
时间:9月24日(周六)10:00-17:00
地点:栖霞区仙林大学城杉湖东路9号负二层可一书店·仙林艺术中心
嘉宾:宋亚辉(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翟学伟(南京大学社会学院教授)、周晓虹(南京大学当代中国研究院教授)等
2022年适值商务印书馆成立125周年,南京大学建校120周年,特举办社会科学学术论坛,邀请南京大学知名学者就新近推出的几种优秀学术著作展开讨论和对话。论坛共分三个主题分享,分别就四本新书进行探讨:《超越公私二分:风险领域的公私法合作理论》、《中国人的社会信任:关系向度上的考察》和“新中国工业建设口述史”系列的两本。
南京|身心修炼:成人的智慧——《身心修炼:儒家传统的功夫论》首发式
时间: 9月24日(周六)14:00-16:00
地点:鼓楼区金银街8号万象书坊
嘉宾:彭国翔(浙江大学哲学学院求是特聘教授)、白欲晓(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卞绍斌(东南大学人文学院哲学与科学系教授)
哲学讲的是人与世界的关系。在中国传统中,天人合一,道法自然。中国哲学骨子里就是安身立命的智慧。“闹市中的哲学课”第四期,我们在南京万象书坊讨论身心修炼:成人的智慧。这次活动的主讲嘉宾是浙江大学哲学学院求是特聘教授彭国翔老师,他的新书《身心修炼:儒家传统的功夫论》刚刚出版,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白欲晓、东南大学人文学院哲学与科学系教授卞绍斌、将作为对谈嘉宾,和读者一起交流中国哲学问题。
南京|悲伤,或永生——《韩东四十年诗选》新书发布暨分享会
时间:9月24日(周六)15:00
地点:鼓楼区广州路173号先锋书店
嘉宾:韩东(诗人、小说家)、苏童(作家、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毛焰(艺术家)、小海(詩人、《苏州杂志》主编)、傅元峰(南京大学教授)、马铃薯兄弟(诗人、图书策划人)
《悲伤或永生:韩东四十年诗选:1982-2021》是当代汉语文学重要的诗人、小说家,“第三代诗歌”标志性人物韩东四十年诗歌写作作品集萃,由诗人亲自编选。9月24日,《悲伤或永生》作者韩东将与作家苏童、艺术家毛焰、诗人小海、南京大学教授傅元峰、诗人马铃薯兄弟做客先锋书店五台山总店,与大家聊一聊自己的诗歌创作。
南京|世界在一心一意降雪——小海四十年诗选分享会
嘉宾:小海(詩人、《苏州杂志》主编)、叶兆言(作家)、韩东(诗人、小说家)、李黎(诗人、小说家)、马铃薯兄弟(诗人、图书策划人)
作为年少成名的天才诗人,对第三代诗群产生重要影响的“他们”流派的开创者和代表性诗人之一,小海在人群中写诗,四十年漫长的潜心创作结集成《世界在一心一意降雪》。本周六,诗人小海将带着他最新诗集——四十年诗选《世界在一心一意降雪》来到先锋书店五台山总店,与作家叶兆言,诗人、作家韩东,评论家何同彬,诗人、图书策划人马铃薯兄弟,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副总编辑李黎一起畅谈创作内部的诗歌实践与创作之外作家间的往来交游。
武汉|西摩·斯坦自传《听见天才:塞尔唱片和独立音乐的故事》全国巡讲会
时间:9月24日(周六)14:30
地点:江岸区惠济路3号卓尔书店
嘉宾:余永黎(音乐人)、王江(音乐策划人)、宋一壮(唱片店主理人)
《听见天才:塞尔唱片和独立音乐的故事》全国巡讲会·武汉站将于年9月24日在武汉卓尔书店澳门路店举行,项目总策划人、中国资深音乐策划人王江,译者余永黎,和小宋CD创始人宋一壮共同担任嘉宾。现场译者老师也将演唱书中提及的大咖乐队的作品。
有趣的小学语文教学方法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语言极大影响小学生语言发展与语文能力的培养,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有趣的小学语文 教学 方法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学习!
1有趣的小学语文教学方法
一、 故事 教学法
爱听故事几乎是每一名 儿童 的天性,因此,教师可以尝试故事教学法,将教材文本的内容以故事的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以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五册第四单元《卧薪尝胆》为例,这就是一个故事性非常强的文本,考虑到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理解能力,教材以最简练的方式来讲述了这个故事,笔者认为,教师可以口头讲述的方式来将故事充实化与丰富化。
比如:先提问学生曾经吃过味道最苦的东西是什么,为什么要吃,如果天天吃能不能忍受,绝大多数学生都会回答不能忍受。接着再跟学生说:“历史上还真是有这么一个‘奇怪’的人就喜欢天天‘吃苦’,他究竟是谁呢,又为什么要这么做呢?”自然就引入了勾践这一历史人物并开始进入讲故事的状态,在讲述的过程中,可以对部分细节进行放大化处理,比如:勾践夫妇舂米推磨、养马驾车等,尽量声情并茂地讲述,力求让学生能够听得入迷。
在讲述完成后,再重新回到教材,那么在学生听完丰富版的故事后,教材文本这一简化版的故事就会变得更加容易接受,也自然成为后续教材知识点开展的载体。总的来说,故事教学法充分利用了学生的天性,这是尊重规律并且利用规律的一种教学思想。
二、游戏教学法
说到儿童的天性,除了听故事,另外一个离不开的就是玩游戏,因此,教师可以尝试游戏教学法,尽量将教学内容编制成娱乐性比较强的游戏。以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三册第一单元为例,这个单元的内容都是识字,识字是小学阶段学生非常重要的一项学习内容,但实践中我们发现不少学生容易缺笔少画或者写错别字等,这就是识记力不强的表现,笔者认为教师可以通过带领学生做游戏的方式来完善。
比如:拼字游戏,将生词按照偏旁与部首的方式来拆分,制作成一个个小卡片,打乱后让学生来拼字,拼出第一个字的学生可以点名下一个拼字的人,在拼够6个字后,还要用一段话将这6个字凑成一段文字。通常学生组织成文的段子都会十分无厘头,引得全班捧腹大笑,但这个过程中学生对每一个生字的构造都印象深刻。
总的来讲,游戏教学法充分利用了游戏本身具备的趣味性来激活整个课堂,同时其互动性也会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并在参与的过程中很好地完成对知识的吸收与内化。
三、表演教学法
表演教学法,指的是教师鼓励学生将教材内容以动作、神态、对白等的形式呈现出来。以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第二单元中的《虎门销烟》为例,这一文本涉及很多人物,比如围观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文武官员、外国商人、主人公林则徐销烟的民工等,这是一个比较丰富的场景,而且场景中的人物也随着事件的进展而有各自的神态与表现。
对于这类教材内容,教师就可以邀请若干名学生来表演这一个场景,在这个过程中,表演本身的趣味性就十分吸引学生,与此同时,与文本单纯的文字描述对比起来,实际情境模拟的这种表演更容易加深学生的印象。在学生表演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穿插讲解教材知识,比如:关于虎门销烟事件的历史价值以及其他 语文知识 性内容的讲解等。
四、竞赛教学法
竞赛教学法,指的是教师利用比赛的方式,来组织学生之间相互追赶与比拼,这是一种通过“好胜心”“荣誉感”来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并且化知识为实用场景的一种融乐趣与高效于一体的方式。比如:教材中关于古诗的教学,一般来讲都是要求学生能够全篇背诵的,那么教师可以组织古诗接力赛,看在规定时间内谁接力的古诗最多。
还可以是古诗拼接赛,教师把古诗的每一个字都打乱并制成一张张小卡片,看在规定的时间内,谁能够拼凑出最多的古诗。在采用竞赛教学法时,整个课堂往往会因为竞赛的氛围而加快了教学节奏。这种竞赛教学的方式与单纯要求学生背诵古诗、默写古诗相比而言,一方面,更加灵活,不论是颠来倒去还是各种拼接,学生都能够“火眼金睛”地辨认出来,这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对古诗的识记程度。
另一方面,更加有趣,学生是在竞赛的过程中完成对知识内容的再次温习,而不是机械地背诵或默写。总的来讲,竞赛教学法既是给学生一种实践运用所学知识的机会,同时也让学生能够以不同的方式去接触所学知识的不同方面,以提高对知识的理解能力。
2有趣的小学语文教学方法
一、创设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
由于长期受应试 教育 的影响,一些教师不愿活跃课堂气氛,也不知怎样活跃课堂气氛,惟恐一发而不可收,形成了灌输式的教育,学生在认真地听教师讲课,整节课下来,教师讲得多,学生说得少。课堂上教师在唱独角戏,下面的学生静如一潭死水,被动地接受知识,缺少师生互动,课堂气氛沉闷,导致了教与学被割裂开,处于对立面,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因此,教师必须改变这种传统的教育观念,建立活跃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教师可以设置一些有趣的、带有挑战意味的、悬念式的情境,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让课堂气氛活泼起来。学生在悬念下产生认知矛盾,对疑问有了探究的欲望,自觉地去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教师让学生大胆发言,组织讨论学习,课堂气氛活跃,激发了学生的思维,碰撞出灵感的火花。
二、创设易于学生理解的学习情景
教师根据文意创设情景,让学生通过表演、演示等活动,入情入景地感悟、识记和品味语言,使情景的设置与语言的训练有机结合,融为一体,达到了“寓教于乐,乐而不嬉”的目的。课堂上,我常随意捕捉或有意设置一些情景让学生在无意中学会运用语言。
学完了《爬山虎的脚》,就让学生用“我”的口气对爬山虎的习性和特点作 自我介绍 。有一次课堂上,一只小麻雀突然撞进了课堂,怎么飞也飞不出去,这下,学生的眼光都随着麻雀忽上忽下、忽左忽右地移动。于是,我也就停止上课,干脆让他们尽情地看。
终于,麻雀在班级中逗留了五、六分钟,飞出窗外。学生也都回过神来,我顺势就刚才麻雀怎么飞进教室,如何在教室里飞的,又是怎样飞出教室的以及同学们的表现、心情和对这件事的看法等作自由发言,发现平时不大讲话的几个学生也有了表达的欲望,课后还将一篇篇具体而生动的 文章 送到我的手里。
三、课堂教学中注重唤醒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爱因斯坦指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问题是思维的开始,在弘扬创新精神的今天,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显得尤为迫切。在整个语文教学过程中,无论从提炼文章主题,还是分析人物形象,唤醒学生的问题意识,都会增强学习效果。
因此,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提的问题成为师生共同探究的资源,从而实现多向互动合作,如教“中国石”8、9自然段时,我在学生初读这两节后,让学生主动言说,质疑问难,学生主动性充分调动起来,就提出了许多不理解但十分重要的问题,如“中国石”屡屡夺魁。
为什么只有它屡屡夺魁呢?为什么排长专门腾出一个抽屉放“中国石”?就这么区区一块小石头,为什么在我孤独寂寞的时候能给我温暖和快慰呢?等等,这些都是教学的宝贵资源。
同时在课堂上,我注重让学生提“两种问题”的教学方法,一类是学生自己弄懂了用来考别人看是否能懂的问题,可说:“我考考大家……”;另一类是学生自己不大理解,不懂或是有不同的看法的问题,用来请教同学或老师,可说:“我请教大家……”这样,教师不仅是教者,也是学者、思者和听者,从而为多向互动合作教学策略的实现打下坚实的基础。
进行多向互动时还应提倡生生之间两两互动或小组合作学习互动,包括组内异质的小组合作学习和组内同质、组间异质的小组合作学习,合作的内容可以是互相检查对方活动,互相表达自己的看法,互相讨论问题解决,互相竞赛巩固认知,共同操作发现新知等。
四、注重提高学生语文的审美能力,达到对文章的深层理解
在小学语文课文中,诗歌用字精炼传神, 散文 句式优美多样, 记叙文 对话富有个性,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认真推敲、欣赏,这样既能增强学生的语感,又能使学生得到美的熏陶。课文《鸟的天堂》中作者写道:“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缝隙,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树叶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这段话写得很生动,其中的“堆”字用得特别传神,它描绘了树叶一片挨着一片、层层叠叠的情景,“明亮”一词形象地写出树叶的色彩明亮富有光泽,“颤动”一词把静态的树叶描绘得栩栩如生。这些词语我们如不引导学生推敲琢磨就很难体会出文章所表达的美感。
散文在小学 语文教材 占有一定的比例,每一篇散文都是一个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好素材。生动的语言总是依靠优美的句式来表现。有的句式对称,讲究工整美,有的句式参差,讲究段落美。
如《桂林山水》这一课,作者不仅用词十分传神,而且句式也非常讲究,在写出“山、水”这两段中,恰到好处地运用了工整的排比,琅琅上口的语句,把水“静、清、绿”和山“奇、秀、险”的特点描绘得淋漓尽致。
在教这类 句子 时,我们要引导学生反复诵读,分析各分句之间的结构联系,使学生充分回味其优美韵味,使学生在欣赏中得到美的熏陶,从而激发学生热爱桂林山水秀丽多姿的强烈情感。
3有趣的小学语文教学方法
一、 创设带有趣味性的教学情境
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大多会采用单向知识传输的方式开展教学活动,对于小学生来说,这样的教学方法过于死板,很难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教师讲解的内容上。
因此,教师可以采用情境教学的模式开展教学活动,主要的方法是教师可以根据课文的内容为学生创设一个合适的教学情境,通过语言引导学生投入到教师创设的情境之中,从而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语文教学内容。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仅能使学生愿意主动参与到教师组织的活动之中,还能在很大的程度上激发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学习兴趣。
例如,教师讲解到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乌鸦喝水》这篇课文的内容时,教师可以用一个饮料瓶装一些水,以及一些石子,给每个学生发一个乌鸦的头饰,在课堂上创设和课文中一样的情境,并引导学生到讲台上尝试乌鸦喝水的过程。
二、 采用多元化的课堂教学方法
随着现代小学教育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教学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各个学科的教学之中,并达到了比较理想的教学效果。因此,小学语文教师也可以将多元化的教学方法运用到语文课堂教学之中,比如合作探究学习法、翻转课堂教学法、分层教学法以及微课教学法等。
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为学生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仅能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语文教学的内容,还能在很大的程度上弥补了传统教学模式过于单一和死板的不足之处,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例如,教师讲解到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篇课文的内容时,教师可以将班级的学生分成几个小组,为每个小组布置一个学习任务通过学习这篇课文的内容能从周恩来总理的身上学习到什么?教师引导学生在小学间展开讨论。
每个学生的思维模式都不一样,有的学生可能感悟到应该努力学习,有的学生可能感悟到周总理的远大抱负等。这样的教学模式能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讨论之中,学生得到不同角度的灵感启发后能对语文课程的内容产生更多的学习兴趣。
三、 运用幽默有趣的教学语言
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使用一些幽默语言能使学生的精神得到放松,从而更好地将精力集中在教师讲解的内容之中。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的内容使用幽默的语言为学生讲解课文的内容。教师应该在日常与学生接触的过程中收集学生的兴趣点,并将其结合到课堂教学之中。
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仅能为学生营造一个生动的学习氛围,还能使学生保持对语文课程的新鲜感。
例如,教师讲解到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雪地里的小画家》这篇课文的内容时,教师可以模仿不同的动物说话的样子为小学生讲解课文的内容,如果哪个学生认为教师模仿得不是很像,学生也可以站起来表演。
四、 为学生布置带有趣味性的课后作业
课后作业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帮助学生巩固在课堂上学习的知识,从而对语文知识产生更加深刻的印象。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为学生布置的课后作业大多是书面形式,很多学生会将其看成一种压力和负担,这样的情况会使得学生在不情愿的状态下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无法充分发挥课后作业对学生学习成绩的提升作用。
因此,教师可以一改传统课后作业的形式,对课后作业的内容与形式进行创新,使课后作业的形式不再仅仅局限于书面形式,从而激发学生对语文课程的学习兴趣。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仅能使学生在完成教师布置的课后作业中找到学习语文知识的兴趣,还能使学生乐于将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完成课后作业的过程之中。
例如,教师讲解到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黄山奇石》这篇课文的内容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一个课后作业,让学生在课后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在生活中寻找一些不同形状的石头,然后根据石头的形状为石头取名字,第二天上学时,将这些石头带到课堂上与教师和同学一起分享,教师可以根据学生为石头取的名字为学生的课后作业打分。
如果学生看到其他学生的石头之后,想出了更好的名字,也可以积极与学生和教师进行讨论。
4有趣的小学语文教学方法
1. 深入钻研课本
新课改要求要充分利用课本教学资源,教科书是最好的教学资源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