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贡 有钱「有钱又有范儿的子贡」

时间:2022-08-11 19:44:40阅读:2189
有这样一个男子,临风颀立,巾袖恭如,风仪极是静好;有这样一个男子,金笺词就,持觞书成,才气无人不服;有这样一个男子,富贵多金,风流蕴藉,过从皆是鸿儒……搁你面前,你会不会动心?动心也没有用,说的是古人…

有这样一个男子,临风颀立,巾袖恭如,风仪极是静好;

有这样一个男子,金笺词就,持觞书成,才气无人不服;有这样一个男子,富贵多金,风流蕴藉,过从皆是鸿儒……搁你面前,你会不会动心?动心也没有用,说的是古人,天下儒商的祖师爷,孔门的子贡。 如果说,子路是孔夫子最可爱的学生;那么子贡,则无疑是孔夫子门下最聪明、最招人喜欢的学生了,孔子给予他的评价就是一个“敏”字,而这份聪敏,又是充分的先天加后天,外部加内部多种条件涵养出来的。 子贡名端木赐(这个名字真是又武侠又古典啊!),他出身于卫国商贾世家,自小敏而好学,比那衔着玉石出生的又高了不止一个段数。

据说,子贡是孔门七十二贤中最有钱的人,也是最有口才的人。

证据之一就是,他当年随着夫子周游列国时,出钱的事都归他,谈判的事也都归他;

证据之二就是,夫子去世后,其他弟子也有结庐守孝的,但只有他守孝时间最长,长到最后凡是有人来孔夫子墓前瞻仰,基本上都是他充当解说员。

能做到这样,除了孝心可嘉,据南怀瑾考证:“有钱,有实力才是关键。”

这么一个富贵风流又博学多才的青年才俊,随着老师四周周游的时候,行走间衣袂微翻,一路上一定收获了不少怦怦乱跳的芳心,可惜当时的八卦事业还远没有到今天如火如荼的地步,否则,我们能看到多少好玩的故事啊。

都说做商人的最高境界是,就是做儒商,心存高远,意守平常,举手投足间举重若轻,谈笑间具山水丰神,彩袖殷勤间,抚琴眠月,奏笛吹花。

所以说,有钱算什么,有钱又有范儿,那才叫厉害呢。

要说这个子贡有钱,除了其出身的原因之外,关键还在于他凡事不找借口找方法的好习惯。

也许没有人生下来就会做生意,但是他似乎生下来就是个儒商。

子贡最擅长做forecast,也就是市场预测,他很有眼光,而且是前瞻性眼光,知道即将发生而暂时还没有发生的事,有这份才能,搁现在,那也是很抢手的高端人才啊!

喜欢这样的人物,是喜欢这样一种为人处世的风格:做事有审慎,有责任心,又懂得灵活变通;做人有坚持,有宽容,又不拘泥于刻板的形式;才可以做到悠悠人间事,常做笑颜看,可怜我们这些现代人,生存的环境里,大多数人都疲于奔命,不同的是程度而已,这种庄严而又无聊的匆忙的天性的充分表露,让人畏惧又郁闷。

除了天生的儒商,现代只能产生先商后儒的儒商,而能够修炼成儒商的人,应该是很有智慧的人。智慧这种东西,它跟知识很不同,知识关乎事物,智慧关乎人生;知识属于社会,智慧属于个人;知识可以传授,智慧无法移交。

顺便跑题一下下:话说这鲁迅曾经说过,孔夫子是很可怜的人。他之所以同情圣人,是因为看到了孔夫子被后人夸张地粉饰,抬高,所以觉得他可怜,鲁迅当时说这话是还不知道孔夫子后来很倒霉,被后人拼命地声讨、谩骂和划清界限;鲁迅更不知道的是,再后来西风转了东风又转,孔夫子现如今又非常受重视了。

如此不能自主,没有自由地被任意定性,随意编排,捏圆扭扁,是够可怜的了。其实,孔子一直都还是那个孔子。对儒家思想进行解读,让精神传承,是必须应该做的事情,但是如果根据自身的需要,随意采取对自身有利的态度,只利用而不是传承,那就有问题了。 所以说,尊严,不仅仅是现存的人才有,对待古人,更应该充分给予尊重,不能欺负人家不能开口不是。

子贡这个人怎么样?

总体上来说,子贡是孔门重要弟子,有影响力的一个人。

端木赐(公元前520年-公元前456年):复姓端木,字子贡,以字行。春秋末年卫国(今河南鹤壁市浚县)人。孔子的得意门生,孔门十哲之一,'受业身通'的弟子之一,孔子曾称其为'瑚琏之器'。

子贡在孔门十哲中以言语闻名,利口巧辞,善于雄辩,且有干济才,办事通达,曾任鲁国、卫国之相。他还善于经商之道,曾经经商于曹国、鲁国两国之间,富致千金,为孔子弟子中首富。'端木遗风'指子贡遗留下来的诚信经商的风气,成为中国民间信奉的财神。子贡善货殖,有'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之风,为后世商界所推崇。

《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对子贡这个人物所费笔墨最多,其传记就篇幅而言在孔门众弟子中是最长的。这个现象说明,在司马迁眼中,子贡是个极不寻常的人物。子贡这个人物非同寻常。他的影响之大、作用之巨,是孔门弟子中无人所能企及的:他学绩优异,文化修养丰厚,政治、外交才能卓越,理财经商能力高超。在孔门弟子中,子贡是把学和行结合得最好的一位。

子贡出身于商人家庭, 20余岁继承祖业开始经商。约25岁(前495年)前拜孔子为师,但未一直在孔子身旁,时常到各国活动。鲁定公十五年(前495年)初,孔子适卫时,子贡去鲁国察看鲁定公与邾隐公会见。孔子离卫适郑时,子贡跟随。前492年随孔子在陈国。困厄之时,子贡受命至楚,使楚昭王出兵救孔子。前488年,孔子再至卫国时,子贡在鲁国,受季康子派遣会见吴国太宰。前484年孔子回鲁国前,子贡在鲁国协助叔孙氏办外事。前480年子贡受鲁国派遣出使齐国。前479年孔子去世后,子贡在鲁国孔子故里今服丧三年,又庐墓三年,凡六年。之后子贡仍在鲁国。前469年答卫出公求问。翌年一月前,子贡离鲁,后事不详。子贡曾任信阳令、信阳宰。

子贡是孔子最亲近的学生之一。在众弟子中,孔子与子贡的关系超出一般。子贡钦佩和崇敬孔子,对孔子评价最高,是孔子及 其学说的宣传者和捍卫者。

子贡初拜孔子为师时,感到孔子并无什么了不起,后来慢慢改变了自己的看法。《论衡•讲瑞》载:'子贡事孔子一年,自谓过孔子;二年自谓与孔子同;三年自知不及孔子。当一年二年之时,未知孔子圣也,三年之后,然乃知之。'子贡称孔子的学识高深莫测,称孔子为圣人,比孔子为日月,任何人不能超过。孔子的学说大多经由子贡宣传给社会,子贡是孔子学说最好的代言人。司马迁说:'夫使孔子名布扬天下者,子贡先后之也。'

孔子对子贡非常器重,往往将其学说的真谛传授给子贡,如何为仁,何为士,何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怎样为政、为仁等。

子贡'巧口利辞','能言善辩',办事通达,是卓越的社会活动家和杰出的外交家。孔子办学时,把教学内容分为四科,即德行、政事、言语、文学。子贡系言语科之佼佼者,连孔子也自感不如。

子贡是著名的富商,经营商业成就斐然。《史记•货殖列传》共记载了十七个人的经商活动,将子贡列在第二。子贡经商不单是为了发财致富,而与政治目的相联系。他是孔子周游列国经济上的支持者。子贡通过经商才达到如此显赫地位,因而成为孔子的代言人和杰出的外交家。

在治国思想上,子贡重视教化作用。在处理国与国的关系上,子贡与子路不同,反对诉诸武力,主张用外交谈判解决争端。在国内政务上,子贡主张教化。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