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视的发展历史过程,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电视剧的发展
1981年,我们有了自己的第一部国产电视连续剧,悠悠岁月,花落花开,电视剧伴随一代代中国人成长,屏幕中我们看别人的故事,流自己的眼泪,电视剧也记录着这伟大时代的变迁。
在每个中国家庭的客厅中,总有一个特别的位置,属于电视机,他以不断变换的光影,陪伴人们度过了无数时光,在大众娱乐生活匮乏的40年前,一台九英寸的黑白电视机,就足够装下老百姓的全部梦想。1978年集体收看电视成为许多人难忘的记忆,改革开放后,《大西洋底来的人》,《加里森敢死队》等一批国外电视剧的引进,带给了中国观众全新的试听体验,而电视连续剧这个新鲜事物的出现,也推动着中国电视事业翻开了新的一页。
1981年和春节一起来到观众面前的是第一部国产电视连续剧《敌营十八年》,这部剧只有九集,但在当时已属长篇巨制,它讲述了,中共地下党员姜波长期潜伏于国民党军队内,与各方巧妙周旋,为革命输送大量军事情报的故事,由于经费有限,时间紧张,这部剧有很多令人感慨的幕后故事。
其实当时这部剧拍摄得很艰难,当时只有从仓库里边借来的服装,据说张连文演的那个男一号只有上衣没有配套的裤子,所以拍摄的时候只能拍上半身,再一个那个衣服的领口特别小,系不上,所以这个国民党的军官从头到尾从来都没有系上扣子。以今天的眼光看来这部剧的制作略显粗糙,但悬念迭起的剧情吊足了观众的胃口,在中国电视史上写下了重要的一笔。
他开启了大众类型剧的先河,此后,国产电视连续剧开始踏上飞速发展的路途。
到上世纪80年代中期,一批以文学名著改编的电视连续剧接连亮相荧幕,据不完全统计,《86版西游记》至今已重播3400多,便陪伴了中国几代人的成长,至今电视机上仍然能看到寒暑假师徒四人的身影。
到1987年,中国已成为世界上电视机生产的第一大国,随着电视机进入千家万户,全家人在晚餐之后一起观看电视连续剧逐渐成为大多数中国家庭的生活习惯,形形色色的故事被搬上荧幕,国产电视连续剧伴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在新市纪进入高速发展的时期,发展的时期。
2008年,守在电视机前的观众迎来了开年大戏《闯关东》。
这部剧讲述了从清末到九一八事变前,朱开山一家背井离乡,历尽磨难,从山到东北,在黑土地上开辟新家园的故事,透过剧中人物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观众们感受到了一种中国人的精神。
十八大以后,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大量资金的投入和全体从业人员的努力,使得国产电视连续剧的制作迎来了一个大爆发,这些年的电视剧产量大概都在一万四千五千几左右,在世界上绝对没有数二,只有数一,惊人的增长速度,传递出一个信息,中国人的日子好起来了,对于文化生活的需求也更高了,改革开放把电视连续剧带给人们,而电视连续剧也忠实的记录着时代的发展。
近些年《鸡毛飞上天》,《大江大河》等一系列现实题材的电视连续剧相继播出,用光影记录了在艰难的处境下,中国人如何靠一双勤劳的双手改变生活,更折射出中国40年来的风雨兼程与光辉成就。这些电视剧大多都是以小人物作为自己的原型,写他们在改革开放这个历史洪流当中,一点点地去冲破原有的那些观念、束缚。影像是时代最忠诚的记录者,一段段闪烁的画面,珍藏着我们在改革浪潮下的珍贵回忆,从第一部电视连续剧诞生到世界第一大电视连续剧生产和消费国,人们通过小小荧幕了解世界,也将说不完的中国故事一一呈现。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