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剑翻拍毁经典,亮剑翻拍的一塌糊涂
《亮剑》这一IP的情怀近几年来已经被数次拿来消耗,其中最让人一言难尽的便是《雷霆战将》,硬是将一部年代战争片拍成了一部偶像剧。这部剧作自然让观众接受无能,因此上线不久便被下架,显然挂着IP的噱头也并非一本万利。
但影视作品依然没有放过《亮剑》IP,影版的《亮剑:决战鬼哭谷》讲述的依然是《亮剑》的故事,甚至邀请了剧版的原班人马!张光北继续饰演楚云飞,由力饰演孔捷,王全有饰演丁伟,战卫华饰演张大彪。
然而即便如此,也掩盖不了影版《亮剑》的瑕疵,这依然是一部纯粹打着《亮剑》IP旗号博关注,实则拍的惨不忍睹的战争片。
一,缺乏战术设计李云龙攻打平安县城的戏份在剧版的《亮剑》中十分重要,而影版也并没有将这部分剧情牺牲,虽然是作为背景,并非是刻画的重点,但是也呈现了攻打平安县城的过程。
然而,无论是李云龙指挥战士进攻或是呈现的战争场面都太过儿戏,不过是在战壕里对着战士下命令,或是利用口头传输亮剑精神的方式,让战士们去进攻平安县城,但在这期间没有任何的战术设计,这也使得这场战争戏看起来完全是假大空。
原班人马回归,“老熟人”饰演的角色在这部剧中并没有起到太大的作用,不过是带来情怀加分。孔捷,张大彪没有展现出自己的战斗力,而丁伟也没有起到统筹指挥的作用,全程都只是在影片中一闪而过,混个脸熟。就连楚云飞领导的队伍,也是分分钟全部牺牲,观感较差。
除了这些“老熟人”之外,其他角色的设定也倾向于脸谱化,李正虎作为剧中主要刻画的人物,其呈现亮剑精神就是拔剑与敌人当面对决,尤其是在与日军的一位首领决战时,最后还是因为九儿一枪命中敌人结束了战斗。
而在最后的剧情中,李正虎带领着其他的战士拿着炸药包炸坦克,显然是为了刺激观众的情绪,但主角最终还是被开了金手指,与敌人正面刚却没有中枪,完好无损的出现在了授旗仪式上。且仅仅是炸了坦克就结束了战斗,没有交代日军的精锐部队是怎样撤退的。
还有一部分战士,无论是扛着炸药包去炸坦克,或是用镜子看对方狙击手的位置等,这些人物设定都是十分脸谱化的,完全没有新鲜感。
三,故事魔改大部分观众对《亮剑:决战鬼哭谷》的期待都是希望能够还原剧版《亮剑》的一些名场面,在前期的预告片中就放出了李云龙攻打平安县城,还有开炮的情节。
然而影版的《亮剑》单单喊一句“开炮”,就输得一塌糊涂。
剧版中李云龙之所以喊出这声开炮,是因为当时敌人绑架了他的妻子秀芹,而两人刚刚举行完婚礼,敌人就抓走了李云龙的妻子。
按照李云龙的血性,即便是没有得到上级的同意,他也要带着独立团去攻打平安县城。而这次攻打的目的,一来是为了对抗日军,二来是救自己的妻子。
但在当时,其他战士都因为顾及团长妻子的安全,没法发挥出战斗力,李云龙只能二选其一。
秀芹深明大义,李云龙也最终选择了牺牲自己的妻子,这声开炮背后是李云龙的愤怒,也是他让自己狠下心的怒吼。
但是到了影版的《亮剑》,开炮不过是因为意大利炮修好了,直接扭转了战场局势,不仅太过草率,也完全没有与剧版的内容对应起来。
而这种对于原版剧情的魔改也让观众接受无能,再加上没有了李云龙与秀芹的感情铺垫,更使得开炮二字喊出来平平无奇。
四,演员演技差别太大李幼斌饰演的李云龙早已深入人心,影版更换这一角色无疑是大忌。即便集齐了剧版的其他演员,没有李幼斌的《亮剑》依然是没有灵魂的。
对比李幼斌饰演的李云龙以及影版的李云龙来看,演技上的差异也同样明显。当李幼斌喊出开炮时,眼神中是悲痛的,也有对鬼子的愤恨,恨不得将对方拉到面前千刀万剐。习惯性正面刚的李云龙,对于鬼子抓女人的这种阴险手段又气又怒。
但是李幼斌的眼中又是闪着泪花的,这是他对妻子秀芹的愧疚和不舍,以及他不得不为了国家大义牺牲自己心爱女人的悲伤。
反观影版的李云龙,喊开炮时只有一个镜头,从下怼上直拍,演员的面部十分狰狞,没有任何的情绪可言,只是吼出来,与李幼斌的演绎差距明显。
只能说《亮剑》别再翻拍了,这样的品质实在是让人没眼看。
为什么老《亮剑》是经典,而新《亮剑》就不行?
《亮剑》首播已超十年,《新亮剑》也有五六年,经过时间的沉淀,现在重新提出来进行比较,似乎可以看得更清楚。有消息说,《亮剑》又在翻拍第三版,这就有意思了。
一、 影视作品为什么要翻拍?大致有三种情况国内外对经典影视作品的翻拍很常见,最著名的要数好莱坞的电影《了不起的盖茨比》,迄今为止已翻拍了五遍。国内一些电影也被翻拍到国外,如周星驰的《逃学威龙》(韩国)刘伟强的《无间道》(日本)吴宇森的《英雄本色》(韩国)任达华主演的《跟踪》(韩国)恐怖片《见鬼》王朔的《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国内的剧集翻拍也不少,《西游记》《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还珠格格》以及大量的金庸古龙作品。
经典的影视作品为何被翻拍?答案就在”经典”这两个字,它代表着巨大的市场关注度\题材普及度和至为广泛的观众群体。从翻拍的动机上看,大致有三种情况,第一,是为了向经典致敬,体现了翻拍者对经典的摩拜和长期的积累以及再创作的冲动;第二,是原作中留下被翻拍者深深引以为憾的明显缺陷;第三,就是人们常说的蹭热度、跟风口、卖明星脸。 国内对四大名著的翻拍,大致属于前两个情形,而更多的剧集翻拍,则大部属于后者。这也是国内大多数剧集翻拍作品被观众吐槽的主要原因。
二、《新亮剑》与《亮剑》究竟差在哪?一句“先入为主”并没有道出问题的实质对新亮剑的吐槽大致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演员选择不当,不像那么回事;二是人物剧情没有新意;三是跟风蹭热度,绝拍不出好东西。
平心而论,新亮剑的演员阵容一点也不比老版亮剑差。黄志忠与李幼斌两人的表演功力、艺术修养和敬业程度,应该在一个水平线上。如果说,再换一批演员就能产生另外一个艺术高度,我不信。说故事剧情没有新意,这是实话,但剧情方面毕竟加了四集故事前传,男主的性格铺垫比老版《亮剑》更充分,这也是不争的事实。至于跟风蹭热之说,则更多是一种不满的宣泄。
那么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呢?还是那两个字——经典。经典代表的是一种高度。就影视来说,经典作品一个特定时期人们审美趣味的转折,它具有令人“耳目一新”的艺术特征。
在李云龙这个人物出现之前,在众多以抗战为题材如过江之鲫的影视作品中,人们眼前的英雄大多是为国为民、担当牺牲的、具有模式化的形象,由于涉及主旋律的题材,对英雄的人性挖掘大致都是蜻蜓点水,而李云龙的出现,把一个真性情、真汉子的形象推到人们的面前,所带来的震撼,又岂是一句“耳目一新”所能表述。而五年后《新亮剑》的出现,已经完全“此一时,彼一时“,无论新鲜度还是深刻的程度,都已经先天不足,完全处于劣势,又怎么指望在原版情节基础上原封不动“扒”下来的新剧有什么更大作为呢?
或许会有人问,象《亮剑》这样类型的经典剧作,就不可以翻拍了吗?当然不是!
三、《亮剑》拍了30集,但全剧只说了两个字——血性。这也是李云龙这个人物之所以成功的终极路径。要想越过这个人物,你需要另选他途 。
前文说过,经典代表着一种高度。老的李云龙已经站在山巅,你想超越他,就需要考察和思考,他是通过什么样的路径一步一步爬上山顶的。
“山崎“很厉害,老子就要打;别人打不下,还得老子打;突围逃命,别人躲着走,老子正面攻;突破敌人防线,别人专拣软柿子,老子偏要搞穿插;别人不敢打县城,老子就要把天捅个窟窿;别人到你家里老婆都抢走,你tnd还管什么三七二十一……一个有血性的男人就站在我们面前,一个长剑在手随时准备出击的剑客就站在山巅之上。
“面对强大的敌手,明知不敌也要毅然亮剑。即使倒下,也要成为一座山,一道岭。” 这是李云龙的名言,这句话意思是说,如果你是一个剑客,你就必须亮剑。能不能打赢不是你的问题,亮在不亮剑才是。
结语在《亮剑》的整个故事框架中,李云龙这个形象已经把“血性“这二字诠释到令人拍案叫绝的成程度。你想越过这个山峰,你就得想一想别的。老实说,黄志忠也是一个够种的人,但身上却少了点野味。
新版《亮剑》是如何毁经典的?
近几年抗日剧多如牛毛 ,相信大家最爱看的还是《亮剑》,作为现代抗战片的鼻祖,开创了现代抗日题材的先河,很多人对《亮剑》发自内心由衷的喜爱,转眼之间这部戏已经播出了十四年,但是豆瓣评分依然高达9.2分,很多人依然会去观看,可见这部戏有多么经典。当时的主角塑造的人物实在是太完美了,而且讲的这段史实也基本和事实相符,所以受到许多人的热烈欢迎。
可最近却有一部新版《亮剑》将要上映,一直受到人们的大量抵制,可以说李幼斌版的李云龙已经深深的扎根于人们的心中,最主要的还是这部新亮剑太毁经典了,里面全是小鲜肉,这些人怎么能够塑造出抗日战争中那些军人角色呢?简直是把抗日剧演成了偶像剧。《亮剑》可以说是一部经典的抗日电视剧,当时刚刚翻拍新亮剑的时候,就有人开始担心,会毁掉这部经典,当看到有一堆小鲜肉来主演时,许多人都纷纷抵制。
可以说当年的《亮剑》,虽然剧组没有钱,而且许多硬件设施也跟不上,但是,他们塑造的这些人物却很贴合当时的抗战英雄,他们描述的事实也基本符合当时的情况,而且没有抗日神剧中那样胡编乱造。也许是用一些小鲜肉为了迎合现在年轻人的眼光,但是这样乱弹琴,无疑会取得相反的效果。
新版《亮剑》中的演员都很年轻,他们衣服光鲜亮丽,不像是打鬼子,反而像是去吃宴席。此外,剧中也出现了很多不该出现的东西,当时的时代背景下不可能有这样干净的衣服,以及工整的发型,很多网友已将这部戏列入抗战神剧的行列,头上摸着发胶,衣服一尘不染,这简直在侮辱广大网友的智商。还有网友调侃,模仿老版李云龙的口气说,“二营长,把我的意大利“发胶”拿过来!”在当时简直就是不可能的,当时的战争中,饭都吃不饱,衣服都没有得换,整个人浑身上下都是脏兮兮的,而他们这哪是去打仗,他们这样的风格简直与当时的抗日环境格格不入。
可以说,现在的电视剧不但没出现新的题材,反而老是翻拍以前的经典,但是经典很难翻越,而且更重要的是一点都不尊重历史,为了引起喙头而不顾一切,现在的电视剧只是男帅女靓,可能拍些偶像剧非常适合,但是这样的组合用在抗日电视剧中,不仅是不尊重历史,还是不尊重这些革命先烈们。观点粗糙,欢迎评论、互动。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