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利义满和丰臣秀吉(足利义昭丰臣秀吉)
天正十三年(1585年),丰臣秀吉建立了室町幕府灭亡后的第一个全国性武士政权。但让人感到奇怪的是,丰臣秀吉不是像之前的武士领袖那样通过出任征夷大将军建立幕府,而是出任朝廷的首座关白。
对丰臣秀吉不当征夷大将军的反常事情,流传最广的解释是足利义昭拒绝收丰臣秀吉为养子,导致丰臣秀吉没有获得当征夷大将军必备的源氏出身。那么足利义昭真的可以阻止丰臣秀吉当上征夷大将军吗?
首先,所谓“足利义昭拒收丰臣秀吉为养子”的记载出自江户幕府御用文人林罗山父子编撰的《丰臣秀吉谱》,其他史料没有相关记载,属于孤证不立。该记载很可能是江户幕府建立后抹黑丰臣家的假史料。
其次,足利义昭之所以能拒绝授予丰臣秀吉源氏,靠的是“源氏长者”头衔。但“源氏长者”是天皇赐予的,也可以被天皇剥夺。丰臣秀吉完全能让傀儡天皇把“源氏长者”封给别人,足利义昭根本不能阻止。
第三,在丰臣秀吉之前,日本共出现了三十二任征夷大将军,而其中有十一任征夷大将军都不是源氏。可见所谓“当征夷大将军必须是源氏”的说法本就立不足脚,就连最看重血统礼法的天皇都不如此认为。
比如早在织田信长的安土时代,日本天皇和朝廷就明确同意自称平氏出身的织田信长可以当征夷大将军。正亲町天皇也曾经当面提出任命丰臣秀吉为征夷大将军,可见源氏不是当征夷大将军的必须条件。
最后,由于缺乏史官体系,很多大名武士的家谱都是混乱不清的。因此很多战国武士都会伪造出身,比如冒认平氏的后北条。德川家康的源氏极有可能也是伪造的,因为史料中有德川家出自藤原氏的记载。
丰臣秀吉的时候更是编出了自己是天皇私生子的虚假出身,更不要说区区的源氏出身了。就算当征夷大将军的必须条件是源氏出身,丰臣秀吉也完全可以伪造一个源氏出身,根本不要经过足利义昭的允许。
综合来讲,以丰臣秀吉的实力和当时日本的观念,足利义昭根本无力阻止丰臣秀吉当征夷大将军。丰臣秀吉不当征夷大将军是有更深层次的政治考虑,而不是简单的血统出身问题。
织田信长拥立足利义昭的动机和性质与曹操的“挟天子以令诸侯”有何异同?这行为是否受到三国历史的启发?
中国历史中的三国时代和日本的战国时代,皆是群雄割据、枭雄辈出的时代,现今有很多文学作品都是以这两个时代为背景创作的。
图|东汉三国(影视剧照)
有些人因为爱好三国文化和日本战国文化,就喜欢将这两个时期的人物相互比较,比如三国枭雄曹操和日本战国枭雄织田信长。
有人说两人在性格、遭遇、爱好等方面都非常相似,就连经历也非常相似,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织田信长则是拥护足利义昭上洛,两人都将当时的最高权力者当成了人质。
然而这只是表面相似,曹操和织田信长虽然都是乱世中的枭雄,但不管是从人物本质还是挟持君主的事情上来看,他们都存在着很大的区别,下面,我们就看看两人到底有何不同。
图|挟天子以令诸侯(影视剧照)
1、时代背景的区别
东汉末年虽然诸侯并起、战乱不休,但依然有很多人拥护汉室王朝,他们相信汉室王朝一定可以平息战乱重振大汉雄风。
汉献帝不仅是汉灵帝的亲生儿子,还是在少帝被董卓残害后才登位的,不管是从封建王朝的法统还是汉室王朝的血脉上来说,汉献帝代表的就是汉室正统。
作为天子正统,汉献帝虽然被曹操挟持,但他不仅可以指挥那些对汉室忠心耿耿的臣民,就连曹操的属下都可以影响。
汉献帝在被曹操挟持到许都后,曾发动过好几次政变,妄图重新执掌大汉江山,可惜不管是拉拢诸侯援救还是策反曹操手下,皆被曹操轻易的化解了。
图|汉献帝(影视剧照)
可即使汉献帝如此不安分,曹操也从没想过将汉献帝除掉,因为他知道自己如果杀了汉献帝,那就是犯了众怒,成了天下人群起而攻之的目标。
他挟持汉献帝就已经是那些汉室忠臣的忍耐极限,如果再犯下弑君夺位恶行,他不仅会被天下诸侯联合讨伐,就连他的属下也会同他离心离德。
所以,曹操虽然将汉献帝当成傀儡来号令天下诸侯,但他不仅要好吃好喝的供着汉献帝,还要保证汉献帝的人身安全,因为只要汉献帝在他这儿死了,那他的争霸之路也就到头了。
而足利义昭是室町幕府的第十五代征夷大将军,他哥哥足利义辉是第十三代征夷大将军,而第十四代征夷大将军足利义荣是足利义辉的堂弟,也就是说不管是从法统还是血脉上来说,足利义昭都存在问题。
图|足利义昭(影视剧照)
足利义昭早年出家当过和尚,因为哥哥足利义辉被松永久秀弑杀,他才在家臣的拥护下还俗,想继承大将军之位,但他找了很多战国诸侯都没人搭理他,最后就找到了羽翼渐丰的织田信长。
织田信长早就有了争霸天下的野心,足利义昭的到来给了他完美的借口,随后织田信长就以维护大将军血脉的名义,对足利义荣和松永久秀展开讨伐,然后将足利义昭推上大将军之位。
足利义昭在利用织田信长登上大将军之位后还没高兴多长时间,就发现自己的权利处处受到织田信长的限制,为了夺回权利,他发动了数次政变,然后他就被织田信长废了。
图|织田信长(影视剧照)
而织田信长之所敢如此做,则是因为当时的幕府将军早已没了往日的威严,上百年来幕府将军不断被要挟、挟持,这已经成了当时的常态。
所以对于织田信长来说,这将军说废就废,说杀就杀,完全不用在乎后续影响,而曹操不同,汉室虽然式微,但不管是外部诸侯,还是他的幕僚属下,皆存在着对汉室抱有期望的人,潜在的危机实在太多,曹操不敢也不想杀汉献帝。
2、人物本质
曹操早期其实是忠于汉室的,但随着天下局势不断演变,越来越多的诸侯开始分食汉室天下,曹操的野心也不可抑制地增长,有了周文王之志。
图|曹操(影视剧照)
可曹操虽然有着争霸天下的雄心壮志,但数十年汉室忠臣的心态一直影响着他,这使他在面对献文帝时情绪极为复杂,他即想夺取皇帝宝座,又怕被背上篡权夺位的骂名,这从他至死也没有称帝就可以看出。
而织田信长则不同,他之所以拥立足利义昭成为第十五代征夷大将军,纯属是为了借用大将军的名义去安抚和招募京都附近的势力,方便自己称霸京都。
当织田信长完全掌控了京都后,足利义昭这个大将军就显得可有可无了,如果足利义昭老实安分些那织田信长可能还会让他当个纵情享乐的傀儡。
但足利义昭如果不安分,那织田信长随时可以废了他或者杀了他,毕竟两人本来就是互相利用,织田信长完全没有心理负担。
图|足利义昭(影视剧照)
虽然曹操和织田信长从出身、崛起、性格爱好等各方面有许多相似之处,但在挟持君主当傀儡一事上,两者只是表面相似,事件的过程、结果则完全不同,所以借鉴一说纯属是一些人的癔想罢了。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