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述尧黄宗英二夫上官云珠三夫因太善良被三个女人误一生
程述尧
俗话说,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一个人的坏性格可以毁掉他的一生,同样,好性格的人也不见得一生顺遂。
程述尧便是典型的“好好先生”,为此,他的一生终是毁在了他的好性格上。
在世人眼里中,他是黄宗英的第二任丈夫、是上官云珠的第三任丈夫。他曾结过三次婚,其中两次,妻子都是赫赫有名的大明星。
可是他一生情路坎坷,很大原因是他的性格太好。
程述尧在1917年出生于山东济南的一个富裕家庭,后随父母迁居北京。
因是家中长房长孙,程述尧家人一直对他偏爱有加,他的青年时代是非常美好的。
也许正是因为经历过年少的美好时光,程述尧在性格上十分温顺、和善,对人也是无不信任。
黄宗英
1945年九月底,程述尧和第一任妻子黄宗英结婚了,那年程述尧28岁,黄宗英20岁。
在此之前,黄宗英有过一次婚姻,可是婚后仅仅18天,原本患有心脏病的丈夫突然去世,那时的黄宗英才18岁,骤然间成了寡妇,无奈随婆婆去了北平。
当时黄宗英的哥哥黄宗江在内地演戏,无法照顾妹妹。程述尧念及与她哥哥黄宗江的交情,便与她往还书信,为其解忧排难。
在暖男程述尧的帮助下,黄宗英逐渐走出阴霾,也对程述尧心生好感。很快他们便结婚了。
结婚后的日子不同于单身生活,多了家庭的负担,也添了一份责任。那段日子,程述尧为战后来北京的美国军队做翻译,由国民政府发工资。
黄宗英剧照
当时黄宗英的家人在浙江温州,与程述尧商量以后,便把母亲和三个兄弟都接来北京。
换做其他人是不会把妻子的兄弟接来家里的,可是程述尧并没有什么怨言。
除去家庭负担,黄宗英4位家人的生活开销都需要程述尧来承担,为此他不得不找一个薪水既高又稳定的工作。
后来,程述尧辞了外事翻译员的工作,考入了人称金饭碗的中央银行北京分行任职。
1946年夏秋,程述尧和黄宗英迁往中央银行家属宿舍,由于与黄宗英的母亲、哥哥、嫂子同住,黄宗英亲戚顺理成章会来小住。
在此期间,程述尧对黄宗英及她的家人都非常好,即便是后来离婚,他也一直帮助他们,他并不觉得吃亏或者感到不满。
程述尧
黄宗英在晚年回忆程述尧,用了“孝悌有加”来形容他对自己的家人。
可见,程述尧一直都是好丈夫,好女婿。
程述尧始终支持妻子的演艺事业,任劳任怨。他几乎把妻子的一切都打理得井井有条,以便黄宗英能够毫无牵挂地在外打拼。
银行薪酬高,工作也很忙。业余时间,程述尧和黄宗英时常应邀参加朋友的家庭舞会。
1948年,黄宗江介绍程述尧认识李畏,与李畏细谈后,程述尧决心辞去中央银行的工作,加入李畏的长春电影制片厂,任职总务主任。
之后程述尧参与了黄宗江编剧的《大团圆》,饰演片中大姐的男朋友沈浩然。
电影《大团圆》中程述尧饰演大姐夫
2000年,程述尧的儿子与作家陈丹燕采访黄宗江,他在回忆《大团圆》时提到:“电影里的大姐夫这个人物,就是照着你爸的性格脾气写的。”
电影里的沈浩然为人和善,对谁都笑呵呵的,而现实里的程述尧也是如此,他们都从不摆脸色给别人看,也总是给以周围的人快乐与宽容。
沈浩然的人生哲学围绕的是为他人服务,程述尧也是如此,他总是替别人着想,很少以自我为中心。
1947年春,黄宗英受邀去上海参与电影《幸福狂想曲》的拍摄,男主角赵丹,黄宗英是女主角。
程述尧是反对黄宗英去上海的,可是拦也拦不住。黄宗英以追求自己的事业为由,程述尧也无可奈何。
黄宗英与赵丹
随着电影的拍摄进程,赵丹与黄宗英在戏外的关系也发生着变化。
在拍摄期间,黄宗英曾因盲肠炎急性发作动手术,程述尧特意请假去上海看望。期间他结识了一些上海的电影界人士,如于伶、吕复、刘厚生、赵丹等。
他们先后去医院探望黄宗英,程述尧与他们互为交谈,并表示自己想到上海发展的意愿,期间并未发现黄宗英的异样。
年底,戏拍完了,黄宗英仍然滞留上海不归。
程述尧察觉问题,便请黄宗江的爱人朱嘉琛出面,专程到上海把黄宗英接回北京。
这时大家已经知道黄宗英与赵丹之间发生的难言之隐,一直住在程述尧家中的黄家亲戚对黄宗英的出轨行为进行谴责,黄宗英本人也表示愿意悔过。
黄宗英
但没过多久,上海来了一个叫文怀沙的人,把黄宗英再次接回上海。文怀沙与赵丹交好,于是帮朋友特地北上,编了个理由,带着黄宗英离开了北京。
黄宗英在离开的时候给程述尧留下一张字条“我决意走了,不要找我。让我们好聚好散吧……”
这次程述尧没有再勉强去做什么。
晚年黄宗英在她的回忆录里写到:“……一时兴起,我在北京和程述尧结婚了。述尧是个好人,可是我俩没甚么话可说。”
在这段婚姻里,程述尧一直尽心尽力对待黄宗英,也对其家人关照有加。可最后还是得到了对方背叛的结局。
拍摄电影中的程述尧
后来程述尧调到了上海清华影业公司,他始终没有去找与赵丹同居的黄宗英。后由金山出面从中调停,程述尧才与黄宗英当面商谈后宣布离婚。
据黄宗英后来回忆,在做程家媳妇时,婆婆对她很好,在与程述尧离婚后,婆婆还把她留在北京和程述尧结婚时的聘礼,设法送还给了在上海的黄宗英。
人总是会对别人一贯的好认为是理所当然。年轻的黄宗英对于程述尧的付出从未有过感恩之情。
黄宗英在回忆赵丹时:“我第一次见他,看他两只袜子是不同的颜色。我觉得他没人照顾,我要照顾他。”
而对于一直悉心照顾自己的程述尧,黄宗英却一直视而不见。
这也许就是感情里的不公平,一个人可以甘愿为另一个人无偿付出,也可以心安理得地接受别人的关照。
黄宗英与赵丹
后来,程述尧担任兰心戏院的副经理,因工作原因,与黄宗英会时常碰面。
黄家亲戚到上海出差,一时找不到黄宗英住址,也会跑到兰心,让程述尧带到黄宗英家。
即使离婚,程述尧也时常帮助黄宗英。
1950年初,据影协会妇委会在兰心大戏院演出四幕话剧《红旗歌》,上官云珠在剧中饰演女工马芬姐。
因为演出时间长达几个月,期间程述尧与上官云珠频繁接触,他们便在兰心大戏院相知相恋,继而走向婚姻。
上官云珠此前有两段婚姻,第一任丈夫叫张太炎,是学校的美术老师。
上官云珠
当时因日本侵华,上官云珠和丈夫辗转奔波近一年,最终逃到上海,在上海,上官云珠一心想做光鲜亮丽的大明星,为此她考入了华光戏剧学校学习话剧。
1941年,上官云珠拍了人生中的第一部电影《玫瑰飘零》,从此步入了一心向往的表演事业。
上官云珠梦想成真,引张太炎不满。
张太炎想要的不是一个抛头露面、早出晚归的明星老婆,而是一个相夫教子、安分守己的家庭主妇。
而这也恰好反衬出程述尧对待大明星妻子的态度。
冲突的结果是不欢而散,最终离婚,上官云珠坚持吃拍戏这碗饭。
不久,上官云珠在上海遇到了第二个丈夫姚克。
姚克和鲁迅先生
两人的结合为上官云珠在演剧界站住脚跟,并且,姚克在上官云珠的表演艺术的学习进步上提供了不小的帮助。1944年,上官云珠生下了姚姚。
姚姚出生的第二年,为了维持生计,上官云珠随“南艺剧团”远赴华北、东北巡回演出。
当时程述尧作为南北剧社的社长,自然不会放弃观摩学习的机会。他看了上官云珠参演的话剧《清宫怨》,这大概就是他们初次通过舞台的相识吧。
上官云珠随剧团辗转回到上海,演出归来,发现丈夫姚克对吴雯产生了感情,由此引起婚变。
1950年在《红旗歌》的演出期间,上官云珠与程述尧产生情感,之后两人便结了婚。
程述尧与上官云珠结婚证
这段婚姻刚开始的日子是甜美的。他们住在复兴西路147号三楼整层的一套房里。
程述尧和上官云珠两人收入都不低,生活条件也非常好,往来无白丁。
上官云珠和前夫的孩子姚姚在两人离婚后跟随母亲生活,也随母亲进入了程家。
程述尧对姚姚非常好,并没有因为不是自己的孩子而产生偏待,他对姚姚视如己出。
失去父亲的姚姚面对程述尧的疼爱,第一次找到了父爱。她也对程述尧喊出了她人生的第一声爸爸。
她对上官云珠说:“我决定改姓了,我姓程,叫程姚姚了。”
可见程述尧是一个如此和善的人,对待任何人都给予最大的包容与关爱。
姚姚
后来程述尧和上官云珠拥有了一个孩子,叫灯灯,家里也陆续有了三个保姆。
程述尧夫妻二人工作顺遂,他们还养了一条德国猎犬,姚姚刚进入小学,回家以后做完功课还要练琴,灯灯则由奶妈和保姆照顾,一家人其乐融融。
上官云珠的姑舅表姐妹严永杰来到上海开会,看到程家这种生活很不满意,她提醒上官云珠:“新社会了,你们不能这样。”
果然树大招风,因为生活过度享受,人家看到程家就有气。家里养着柴犬,女儿弹着钢琴,赵丹、白杨等大导演成天来吃饭,多少有些不合时宜。
果不其然,有人举报程述尧有贪污行为,质证的事实,主要是指程述尧在劳军游园会义卖场担任会计时账目不清。
上官云珠、姚姚和外婆
程述尧从小过惯了大少爷的日子,实在是无法说清过手的账目。
在接连的逼供下,程述尧万般无奈,心想反正没有几个钱,赔出来了事,还可以争取一个“坦白从宽”。于是便承认了所谓的罪行。
但是,程述尧认错赔款的做法并没有得到从轻处理,相反坐实了他贪污的罪行。
屋漏连阴偏逢雨,上官云珠提出了要与他离婚。
程述尧的中枪落马,对上官云珠今后的艺术生涯以至生活影响巨大。为此,离婚势在必得。
上官云珠为了自己不致被迫离开像生命一样热爱着的演绎事业,权衡利弊以后,再一次抛弃了家庭和生活,选择了艺术。
电影中的上官云珠
程述尧顾虑灯灯年纪尚小,不该离开母亲,不同意离婚,但此时的他是获罪之身,地位低下,无力抗拒。当时上官云珠情绪激烈,无论如何非离不可。
两人离婚后,圈子里的朋友都感到没那么严重,几个往来密切的好朋友甚至组成小组,来回劝和,希望他们破镜重圆。
可是离婚不久,上官云珠与上影副导演贺路此前的私情便败露。可见上官云珠也在婚内出轨了。
无论是现在的娱乐圈还是那个时候的演艺圈,光鲜亮丽的明星总是有很多见不得光的事情。
程述尧的信任再一次被撕碎了,原来这个长期借住自己家的男人是自己妻子的情人。
这换谁都无法接受,要怪自己没有及时发现吗?可明明是出轨的人犯的错,程述尧又有什么错?
上官云珠剧照
这次婚姻的失败,对程述尧的打击很大。在他最艰难的时候,自己的妻子毫不犹豫的离他而去。
机关管制一年期满后,程述尧于1953年离开兰心戏院,告别了这个对于他来说亦喜亦悲的地方。
自始至终,程述尧对于姚姚的疼爱,并未因为灯灯的出生而有所减少,也没有因为离婚而不管不顾。
与程述尧相处的日子,是姚姚一生中最快乐的一段日子。
程述尧后来调往衡山电影院工作,任宣传组长,第二年,任职为电影院经理,等于官复原职。
姚姚参演《三毛流浪记》
事后程述尧老友于是之说:“贪污犯有没有,肯定有,可是要说你程述尧贪污,我不信!你是什么人,我不太清楚了!”
程述尧为知心好友这几句肺腑之言感动落泪。可见只有知根知底的老朋友才会觉得里面有蹊跷,自己的妻子反而因此离他而去。
离婚后不到一年,电影院上级管理机构市文化局里,有热心人帮程述尧介绍了一个对象,此人便是程述尧的第三任妻子吴嫣。
吴嫣是一个茶花女式的人物,小时便开始卖笑生涯,以“黑牡丹”等闻名花界,接的客都是有头有脸的官场上人。
程述尧当然也知道她的这些经历。在介绍人的撮合下,1955年1月,程述尧还是和吴嫣领了结婚证,虽然并未得到家人的支持。
吴嫣
这段婚姻过了四个月就出事了。吴嫣因涉及“潘扬案件”被捕,实际她什么都不清楚。
这时,家人朋友劝说程述尧,要他与吴嫣离婚,并搬出前妻上官云珠的例子。
当年上官云珠在程述尧被捕时是多么的识时务,现在程述尧为何想不开呢?
但老好人程述尧依旧选择相信妻子,他坚决道:“你们冤枉她,我不能冤枉她,不离!”
程述尧与吴焉
从此程述尧便一直在影剧院做着普通的服务工作,行政20级待遇,月薪70余元,再也没有获得任何改变命运的机会。
之后的日子,程述尧一直在电影院打杂并且等待被关押的妻子。
还有谁能做到程述尧这样的不离不弃呢?或许也是自己此前被捕时遭到了上官云珠抛弃,所以他明白这种感觉。
程述尧还多次上书请求法院重审妻子被捕一事,最终,法院为吴嫣正名了。
程述尧最后还替吴嫣要回了此前没收的财产。
是他的信任和守护让吴嫣重获新生。他一直都是这样尽心尽力对待自己身边的人。
姚姚和灯灯
改革开放,国门打开,吴嫣与早先去香港的昔日“姐妹”取得联系,并去了一趟香港。
想当年,吴嫣的这群姐妹都是跟在她后面,尊她为老大的。无论财气还是排场都与她想去甚远。
可是到了香港,本以为发还财产后又可以高人一等的她,发现与昔日旧友已经完全不同而语。
当时的上海和香港根本没有可比性。浑身穿戴不必多说,吃住甚至说的话无不使她相形见绌。
这对她打击很大,回到上海后,她便跟变了一个人似的,急躁、易怒、变得不可理喻。
首当其冲的便是程述尧,她对程述尧动辄就发脾气,不管有没有客人在场,说骂就骂。
家里的保姆对灯灯说:“把你爸爸接走吧,她(吴嫣)太凶了,几句话不对就把烟缸丢过去!”
程述尧在燕京剧社的剧照
最后,程述尧得了厌食症,只喝北冰洋汽水,不肯吃其他任何东西。硬逼他吃,他也只是假装咀嚼,最后偷偷吐掉。
后来程述尧患了老年痴呆症,他会兴高采烈,反反复复,可眼下的事情一会儿就忘。
这种病,最需要家人的呵护关心,可是吴嫣给他的却是鄙夷无视、恶语相向。住院期间,吴嫣只去看过程述尧一次。
此时的她已经忘了程述尧是那个一直信任她,并在她最痛苦的时候默默守护的丈夫。
程述尧死后,吴嫣患上了淋巴癌,而程述尧的儿子灯灯一直在医院陪她走完了最后的路。
但是,在吴嫣最后生病的日子里,她是否想念程述尧,是否会对程述尧心存感激?
程述尧和女儿姚姚、儿子灯灯
他们墓碑上的照片,吴嫣在左,程述尧在右。这是他们生前在吴嫣强烈要求下两人猜拳决定的。
程述尧是多么依顺自己的妻子呀。大概在当时的整个中国很难找到第二份了。
从兰心戏院的经理,到电影院的打杂工,程述尧在任何时期都绝对相信自己的妻子并对她好。
无论是前妻,还是和与自己无关的孩子,程述尧从未亏待过对方,可是最终得到了什么呢?
都说好人一生平安,可程述尧在最后的岁月里都得不到自己妻子的善待。
这样的人却接连被妻子背叛抛弃。但经历了两次失败的婚姻后,程述尧并未对爱情失去信心。
程述尧剧照
假如程述尧提前知道结局,他还会选择如初对待他的过往妻子吗?
程述尧的儿子灯灯在后来对父亲是这样评价的:即便是知道她们会伤害他,他也依旧会选择善良,选择对她们好。
但是在这个世事无常的世界,人性本善或人性本恶的争论,本身就是一件伪命题。
无论如何,善良无罪,但是善良的人必须学会保护自己。在复杂的社会中求生存,每个人都要学会认清身边的人。
程述尧的介绍
程述尧(1916-1992),生于山东济南,黄宗英的第二任丈夫、上官云珠的第三任丈夫。
上官云珠一一“事在人为”的悲哀与困惑
上官云珠上海四十年代的电影女明星。她的一生如同天上一颗美丽而孤独的星星,在不经意间流露出一丝丝泪痕….…
她曾经是上海滩红极一时的女明星,她经是电影上一个熠熠发光的美人儿。
上官云珠在上海没有背景,没有靠山,不过她相信事在人为,她相信一分汗水换一个成就。
命运曾经对她如此的厚爱,她如同初生的朝阳,冉冉升起,照亮天空。
上官云珠不由舒心地笑了,事在人为是绝对的真理。
无论什么时候,只要自己肯吃苦受累,命运一定会向她张开双臂.……
只不过,命运有时也会对她开玩笑。
曾几何时,天地巨变,金屋败瓦,口诛笔伐,拳打脚踢……
上官云珠困惑地看着这一切,她不明白为什么“事在人为”吃不开了。
于是在那个阴沉的黑夜,她站在自家的阳台上,望着天空惨淡无泪……
不久之后,这个世界上再也没有上官云珠了。
她消失了,永远地消失了。
上官云珠原名韦均荦,1920年出生于江苏江阴。
韦均荦的家境并不富贵,她在家中排行老五。
小家碧玉的韦均荦长相甜美,巧目盼兮….…
那时候的江阴城内都知道韦家有个天仙似的小姑娘。
在苏州求学的韦均荦,在她哥哥的介绍下认识了哥哥的同学张大炎。
张大炎是她同乡的一个富家子弟,从上海美专毕业后在她所就读的学校做老师。
颜值与才华并存的张大炎,在学校颇受学生的尊敬与喜欢。
张大炎在讲课中爱上这个娇若如兰的韦均荦,他愿意等待心上人长大的那一刻.……
张大炎身上那股富家公子气质也深深地吸引着从小在清贫家庭长大的韦均荦,幸福就是这样的简单。
张大炎对心爱的姑娘照顾有加,两个年轻漂亮的人儿,一来二去,就此对上眼了。
和张大炎在一起不久后,韦均荦便有了身孕。
未婚先孕在当时的社会中是大逆不道的行为,张大炎为了不把事情闹大,决定迎娶才十六岁的韦均荦。
可是门名望族张不同意这门亲事,一个小户人家的女孩未婚先孕,肯定不是什么正经女人。
可是,张大炎是吃了秤砣铁了心地要娶韦均荦,张家人实在是没有办法的情况下只能答应了他。
十六岁的韦均荦退学结婚了,过上了她少奶奶生活。
婚后没多久,上官云珠就生下了儿子张其坚。
可是,张家人始终都不待见她,他们认为这个女人是个“狐媚子”。
幸好那时候的张大炎对她一往情深。
日子也就这样过去了……
谁知道,儿子张其坚出生一年多后,抗战爆发了,为了躲避战乱,韦均荦随着婆家辗转到了上海。
在上海张大炎好不容易找到了一个教员的工作,但是薪水微薄,勉强维持家里的开销还是有点困难。
为了能够减轻丈夫的负担,韦均荦在何氏照相馆做了店员。
那时候的韦均荦只想做个贤妻良母。
照相馆老板何佐民十分器重韦均荦,那是因为她有着姣好的容貌,落落大方的气质,江南女子的乖巧秀美。
精明的何老板从她的身上看到了商机。
韦均荦上班的第一天,何老板就为她买了很多时尚好看的衣服,还为她拍摄很多娇媚美丽的照片放在橱窗里,作为店里的招牌。
单纯的韦均荦只是觉得何老板人很好,这时候的她心中只有丈夫儿子。
不过天生丽质难自弃,红粉佳人人皆羡。
韦均荦的美貌吸引了很多顾客前来观看本人,照相馆的生意也随之火热起来。
原来美貌也可以成为赚钱的资本呀!
韦均荦开始意识到自己美丽的重要性,她明白了要想走得更高更远,打扮好自己很重要,这样才能蓬荜生辉。
韦均荦在大上海学到的第一门功课就是学会打扮自己。
当初那个单纯的小女孩不见了,这让她的丈夫张大炎感到惶恐不安。
要知道这大上海可是一个大染缸啊!
张大炎开始烦躁,开始郁闷……
可他没有和妻子说,只是一个人苦恼着……
无疑韦均荦的美貌为她带来了很多好处。
老板何佐民每次出席重要宴会与聚会,都会带韦均荦,而韦均荦也是因为何佐民才得以踏上电影界。
随着何氏照相馆的生意越来越好,很多当时的电影明星也来此拍照了。
“拍电影,当明星,多美好。”
19岁的韦均荦迷上了拍电影,她向当时的“袖珍小生”顾也鲁请教如何拍电影。
“韦小姐,你先把国语学好吧。”
顾也鲁亲切地说道……
“原来拍电影并不是那么的简单。”
可是韦家人的脾气是定下来的事就必须要做到。
执着的韦均荦在何佐民的帮助下,报了一所表演培训班,只要得空,她便会拼命学习囯语和表演知识。
如此努力勤奋的她因为表现出众进入了新华影视公司的培训班。
在这里,公司老板张善琨看上了她,并决定让她在电影《王老虎抢亲》中出演女主角。
那部电影的导演嫌韦均荦名字太俗,还为她取了个艺名“上官云珠”。
韦均荦,不,上官云珠高兴级了,她没想到自己的梦想实现得如此快。
张善琨很快就利用新闻媒体资源,在开机前举行了盛大的新闻发布会,上官云珠穿着靓丽的旗袍出现在了人们的视野中。
由于张善琨的积极炒作,上海市民从报纸上得知了上官云珠的名字,21岁的她一夜成名。
可是这件事并没有那么简单,张善琨捧上官云珠并不是因为真的想要她做女主,而是因为当时他和女明星童月娟因片酬发生矛盾。
张善琨灵机一动,选择了上官云珠,以压制童月娟。
后来张童俩人和好以后,上官云珠便被换下来了。
而换人的理由是上官云珠什么也不会,是个中看不中用的木头美人。
紧跟着媒体便又用“ 虚有其表,绣花枕头一包草” 来嘲笑上官云珠。
涉世未深的上官云珠就这样被人给耍了,她悲伤地躲在被窝里大哭一场。
张大炎见妻子如此的悲伤,感到既心疼又安慰,他觉得妻子经过此劫,一定会知难而退。
可惜的是,张大炎太不了解自己妻子的脾气了。
经过此次打击,反而坚定了上官云珠要当明星的决定。
“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
“这口戏饭我吃定了!”
上官云珠的丈夫和父母反对她做演员,可是上官云珠却清楚这就是自己想要的生活。
不管丈夫怎么反对,她都下定决心了。
夫妻二人的矛盾越发严重,共同语言也越来越少。
最后二人在1943年离婚,张大炎带着儿子张其坚离开了上海回到了江苏老家。
离婚后的上官云珠除了每天钻研演技,就是把大部分收入用在买各种各样的衣服上,精心包装自己。
其实在上官云珠还未与张大炎离婚之时,她便结识了在上海话剧界很有名望的大才子姚克。
姚克是一个留洋归来的世家公子哥,他与鲁迅先生交往很是密切。
后来鲁迅病逝后,由生前与他关系最为密切的弟子来抬棺,姚克就是其中之一。
不过当时的姚克也是有家室的,他的妻子是位美国人。
不过上官云珠对此却丝毫不介意,她还是不管不顾和姚克谈恋爱了。
最后姚克和美国妻子离了婚,他的妻子一个人回到了美国。
1944年,上官云珠与姚克在上海登记结婚。
不可否认,上官云珠嫁给姚克是有其功利性的,她需要姚克为自己出谋划策,她明白姚克对自己事业的重要。
当然了,这场婚姻里除了功利,还有爱情,只是塾轻塾重,恐怕上官云珠也说不清楚。
婚后在姚克的帮助下,上官云珠得到了很多她想要的东西,富贵、名声以及上层社交。
平民出身的上官云珠也踏入了上流社会,她和很多名流作家演员平起平坐。
自从与姚克结婚后,上官云珠过上了真正的阔太生活。
上官云珠的衣橱里挂满了各式各样的旗袍,以及搭配旗袍的羊绒披肩、短袖披肩和手袋,还有梳妆台上一管管色号不同的口红和香水。
不过这种优越的生活并没有让她放慢事业的脚步。
不久之后,上官云珠为姚克生下了一个女儿。
姚克很爱这个女儿,他为爱女取名姚姚。
姚克希望作为母亲的妻子能够安下心,在家里面抚养女儿到5岁,再出去工作。
可是上官云珠不是传统女性,她的心在银幕上,而不在家里头。
姚克虽然留过洋,但骨子里是传统的,他对妻子的不满在增加。
1946年,当上官云珠去北方演出时,姚克爱上了一个富家小姐。
上官云珠得知后,大哭大闹,心灰意冷。
倔犟的上官云珠立即与姚克离婚了,和第一段感情一样,一点也不拖泥带水。
姚克虽然移情别恋,但他不想离婚,他爱女儿,但上官云珠已经绝了情。
悲愤不已的上官云珠带着仅有两岁的女儿离开了姚克。
姚克此生再也没有见过自己的女儿姚姚。
思想自由的姚克在解放前夕离开上海去了香港,1968年又携全家定居美国。
姚克在临走前曾想带姚姚去香港,可是上官云珠誓死保卫她的胜利果实,由此断送了女儿一生的前途与性命。
婚姻失败的上官云珠在离婚后迎来了她的事业高峰,然而这一次事业高峰也是由男人带来的。
上官云珠与姚克离婚后,没有了丈夫帮助的她曾经沉寂过一段时间。
不过上天毕竟待上官云珠不薄,她在不久后遇到了另一个贵人蓝马,她的事业就此走上了新的高峰。
蓝马是一位资深的男演员,他外表豪放并且演技精湛。
上官云珠与蓝马合作了一部话剧后,二人便相恋了,在蓝马的帮助下上官云珠的演技更上一层楼,蓝马还努力为她争取拍电影的机会。
在蓝马的帮助下,上官云珠出演了很多耳熟能详的电影,如《一江春水向东流》、《万家灯火》等脍炙人口的电影,自此以后,上官云珠成功跻身为上海当红一线女星。
不出别人所料,这对恋人同居了。
可是不久以后,上官云珠与蓝马的感情又产生了矛盾。
上官云珠喜欢精致的小资情调,而蓝马则比较随意,他们两人在生活中经常吵架,拍戏时也常常会吵架。
“上官,我是单身惯了的人,我们分手吧!”
上官云珠与蓝马也没有走到一起……
纵观上官云珠的每一段恋情都只维持了三四年的时光,最后都是以不同的理由分道扬镳。
这是为什么呢?
上官云珠与蓝马尚未分手之时,又一位令上官云珠心仪的男子走入了她的生活。
风度儒雅的剧院经理程述尧是燕京大学的高材生,他的出现改变了上官云珠的生活。
这位男子风度翩翩,斯文儒雅,习惯穿燕尾服打领带,知书达理又有学问。
上官云珠觉得此人可托付终身……
蓝马识相地退出了,上官云珠如愿以偿。
1951年,上官云珠与程述尧走进了婚姻的殿堂。
对上官云珠来说,程述尧是最适合她的男人。
程述尧为人很善良,他对上官的女儿姚姚很好,完全是视若己出,即使后来他们有了自己的儿子灯灯(后跟随母亲姓改为韦然),依旧很疼爱姚姚。
“我们现在要疼爱灯灯,更要疼爱姚姚!”
程述尧抱着姚姚亲妮着笑着说。
姚姚把程述尧当成亲生父亲,他们父女是如此的合拍。
上官云珠对姚姚很严厉,姚姚怕死妈妈了,但她愿意与程爸爸亲近。
上官与程述尧婚后非常的幸福,他们一家人相处和谐。
这时候的上官云珠春风得意,万事如意。
可是上天爷又给她开了个大玩笑………
在三反五反中,程述尧被告发贪污剧院款项。
老实的程述尧经不住日夜逼供,他无奈地选择了招供。
单纯的程述尧只想早点回家休息。
可是如此一来,程述尧便坐实了贪污犯的罪名,为此丢失了兰心大剧院的经理一职。
当时的上官云珠知道时代变了,她正努力要求跟上时代的步伐,可是自己的丈夫却成了贱民。
上官云珠向程述尧提出了离婚,她不能为了一个好男人影响了前程。
起初程述尧根本不同意离婚,他挽留了许久,甚至是哀求。
周围人也来劝说上官好好想一想,可上官云珠只想要好好拍戏。
1953年上官云珠与程述尧离婚了,当时只有一岁的儿子韦然给程述尧抚养。
程述尧后来又和上海著名交际花吴嫣结了婚。
戏比天大,事在人为,无所顾忌。
在上官云珠的心里永远只有戏,她为了拍戏能够舍弃一切。
只是当时的上官云珠没有想到,程述尧会有平反的那一天。
此时的她什么都不想,她是如此的要强,赤脚才要赶上形势….…
不怕吃苦,不怕受罪,紧跟形势,努力改造。
以前喜欢的旗袍、香水,首饰都以扔进了垃圾桶,上官云珠准备脱胎换骨,顺应当前形势的发展。
与程述尧离婚后,上官云珠与演员贺路住到了一起。
这是上官的第五次婚姻,也是她的最后一次婚姻。
上官云珠因为复杂的情感关系,被认为有生活作风问题,于是被组织禁演五年,这对一个演员来说是致命的打击。
此时的上官云珠只能忍气吞声,不过她依然相信“事在人为”。
只要听话,肯吃苦,就能时来运转。
在没有戏演的时候,上官云珠去灾区筹款义演。
只要还在舞台上,那就不能放过每一个机会。
就这样,上官云珠每天都在义演,甚至连吃住都在舞台上,一连演出了一百三十一场的上官昏倒在了舞台上。
勤奋隐忍到底换来了希望……
1955年,上影厂准备开拍《南岛风云》,和上官感情深厚的黄宗英想起了还在坐冷板凳的上官,极力推荐了她。
上官很珍惜这次机会,在外人不看好的情况下,上官云珠成功地通过这部电影改变了自己的戏路,完成了脱胎换骨地转型。
昔日银幕娇滴滴的大美人不见了,一位雄纠纠气昂昂的女共产党员出现了。
上官云珠是天生的演员,这是她的幸运,亦是她的悲哀。
这一次演出让上官云珠获得了“人民艺术家”称号。
毛主席曾经在一年中七次接见上官云珠。
上官云珠终于可以扬眉吐气了,她又成了万人嘱目的大明星。
看来这“事在人为”的确错不了….…
有了成绩的上官云珠更加坚定了决心,她下农村,做苦力,吃粗粮。
疲劳过度的上官云珠吐血了,可要强的她从不在人前示弱。
可惜的是,她不知道,人们关心不是她的今天,而是她的过去。
上官云珠最大的悲剧在于她不知道自己从一开始就被这个时代所淘汰,她的种种努力在有些人眼里就是一个笑话。
短暂的光彩过后,上官云珠又沉寂了。
心情不畅的上官云珠患上了乳腺癌,后来又查出了脑肿瘤。
躺在病床上的她想的依然是戏……
“只要让我再上一次银幕,我死也甘心!”
不会再有机会了……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了……
上官云珠的过去成了她的罪状,她遭受前所未有的恐惧与凌辱。
上官云珠在运动开始后不久就被调查了,她遭到了严重的批判。
在被调查期间,相关调查组不顾上官云珠的疾病,对她进行批斗、审讯、毒打。
不仅如此,连女儿姚姚也贴了大字报,声明与母亲划清界限。
一切都完了!
1968年,经受不住皮鞭辱骂的上官云珠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
上官云珠穿着自己喜欢的衣服,她不解地看着这个世界,她不明白自己究竟错在哪里?
“难道是我努力得还不够,为什么我总也改造不好呢?”
视戏如生命的她无力再想了,疲惫不堪地她只想早点结束这一切。
泪水,一串串泪水,呜咽着,哭泣着….…
身体虚弱地上官云珠低声说道一一
“姚姚,我的宝贝,你好自为之吧!”
一阵微风吹过,阳台上己不见人影……
据说上官云珠在自尽前,曾经见过女儿一面,让她有机会就去香港找爸爸。
可是上官云珠不知道,女儿姚姚也与她一样,死于非命!
上官云珠跳楼的第二天,卖蔬菜的人发现了她,他没有吃惊,因为已经习惯了。
路上行人匆匆,谁也不去关心,他们也习惯了。
一个名人的离去没有引起任何风波。
在那个年代大家都自顾不上,谁还记得曾经耀眼的她。
一个人在时代的旋窝中是如此的渺小……
上官云珠死后,没有留下骨灰,她如一阵烟,消失殆尽。
这“事在人为”真是让人难懂啊!
一江春水向东流,人生长恨水长东。
作者简介一一婉儿(婉):一个喜欢读书,痴迷历史的女子,爱写文章的小女子。什么是好文章,我不知道。我只知道写文章就是写自己想说的话,想写的事。这就是我,一个尘世中的俗人,何愁深谷空,幽兰自飘香!
相关资讯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