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风破浪徐太浪真的穿越了吗,乘风破浪中徐太浪真的穿越了吗

时间:2022-09-20 20:53:45阅读:4737
《乘风破浪》是韩寒编剧兼导演,邓超、彭于晏、赵丽颖主演的一部很奇妙的电影。从大部分观众的视角和普遍认为的剧情发展来看,大概是这样一个故事:徐太浪(邓超·饰)和徐正太(彭于晏·饰)是一对成见颇深的父子,…

乘风破浪》是韩寒编剧兼导演,邓超、彭于晏、赵丽颖主演的一部很奇妙的电影。

从大部分观众的视角和普遍认为的剧情发展来看,大概是这样一个故事:

徐太浪(邓超·饰)和徐正太(彭于晏·饰)是一对成见颇深的父子,父亲一向不支持徐太浪的赛车事业。

徐太浪出生之后没有见过母亲,父亲也在他出生前入狱,6年之后才和父亲有了接触,整个童年是非常不幸的。

徐太浪在一次赢得比赛的冠军之后,开着赛车赌气地拉着父亲回家,因为车速过快,发生车祸。

之后,徐太浪似乎穿越回到自己将要出生之前的世界,认识了年轻时候的父亲,也见到了自己从没见过的母亲。那时候父母还没有结婚,他跟着父亲、母亲一起生活的这段时间,了解到了父亲当年为什么入狱,母亲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这一切看似很合理,但是如果是这么简单地理解这个电影,那真的曲解了韩寒的高级。一位成名的作家,不会拿出这么俗气的一个剧本。

虽然是电影,不过韩寒还是延续了作家的一贯风格,想让读者(观众)去理解,而不是直白的告诉。

电影中的几个问题:

(1)徐太浪不是穿越,那又是什么?

不妨现在做出回答,应该是梦,更确切一点是死亡边缘的一种意识形态。

(2)为什么赵丽颖演的小花,总让人觉得有些忧郁。

有人说是因为她从小缺失父爱,甚至她的婚礼,父亲都不来参加。表面上看是这样,但是很片面。

(3)徐太浪的经历不是穿越,那么发生的那些事情,又怎么解释,即便是做梦,又是怎么梦到的。

电影中有几处线索是驳回徐太浪穿越回去的这一观点的证据,其中最明显的一处是:徐太浪“穿越”回去,对父母曾经住过的老房子了若指掌,甚至连电视的品牌都说的出来。

但是其实,他出生之后是没有在老房子生活过的,因为不久之后,这个房子就被帮派老大黄志强(李荣浩·饰)给烧了。并且他出生之后,父亲进了监狱,更加不可能去到那个房子。

还有一些其它间接的证据,比如:小马(董子健·饰)在电影中的影射就是马化腾,这么知名的人物,父亲一定会记得,如果他的父亲连电视品牌都会说给徐太浪听,那基本上也会给他说出曾经跟马化腾接触过。为什么会出现小马这个人物其实另有深意,留到后面说。

先回答第三个疑问,徐太浪不是穿越,那他回到过去的这些事情是怎么发生的。

其实这个过程是父亲在他的身旁,不断给他讲着当初自己的发生的故事,给他讲了母亲,讲了自己为什么进了监狱。徐太浪这个时候,是根据父亲说的话,在模糊中说成做梦也好,意识形态也好,是他在脑中弥补的这样的情节。

徐太浪出了车祸,在救护车上的时候,脑中的想法是回溯自己的活到现今的人生。

第一幕是父亲隔着铁窗给他喂奶瓶。但是这在人的记忆中是不可能留存的,还在吃奶的时候的记忆,人是无法回想起来的,所以,这一幕是他的想象。

他这段回溯人生,其实已经是想象和现实发生的辗转,而到了医院之后,他已经处于那种在死亡边缘的思维形态。

电影结尾的时候,徐太浪醒过来,向父亲做了一个双手十指交叉的动作,这是在“穿越”中和父亲几人约定好的动作。

电影中似乎想给观众一个假象,父亲好像知道他穿越回了过去,发生了那些事,可其实最后的动作,是父亲端起双手,却不知所措,也没有把手合上,是一种茫然,不知道什么意思的状态。

另一点,徐太浪醒来之后,父亲似乎没有太过着急,只是温情地看了他,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徐太浪在这个过程中有过多次醒来,只是徐太浪自己不知道。

最后最重要的一点,也是影片的主旨,小花为什么显得那么忧郁,小马又代表着什么。

如果了解了这不是一部穿越电影,那么太浪所谓穿越发生的故事,就可以很抽象地解释出来了。

小马的人生和父亲的完全是两条路,小马以后的成功是显而易见,其实小马是徐太浪心中的一个希望,他希望父亲当初走的是小马那样的一条路,而不是整天混迹社会,效仿老香港电影。

后来在一起吃饭的时候,徐太浪对小马说:“你该走了,你不属于这里”,这些话其实和最后徐太浪陪着父亲一起去找黄志强给六一报仇是前后呼应的。

他不是认为父亲这么做就是对的,不会认为父亲当初是不得已而为之,他让小马走是知道父亲终归走不上小马那条人生道路,和父亲一起去报仇,是他于心内与父亲正在和解,他把父亲当初之所以入狱的行为,想象成换做自己也会这么做。

所以他跟着一起去报仇了,如果他真的穿越了,他又怎么明知母亲不久于世,父亲将要入狱6年而不阻止,即便为了兄弟义气,他一个穿越者,完全可以自己去。

母亲小花总是显得有些忧郁,这一点更深奥一些。

其实小花的这个性格,是徐太浪不在人前的另一面,忧郁、难过的一面。他是把自己不在人前表现的一面地带入到了想象中的母亲的性格里面。

徐太浪在人前的时候,总是表现得很开朗,平常喜笑颜开,面对父亲的时候,则是非常强势的对抗。但是他忧郁、难过的一面是从来没有表现出来过的。

“穿越”中的母亲,也就是小花,和他的境遇竟然是一样,都是得不到父亲的关心,缺少父爱。但事实上,他对母亲的境遇是一点都不了解的,只有一张模糊的照片。

小花就是因为徐正太入狱,接着产后抑郁而跳楼,而他在梦中(或者想象中)又把母亲的跳楼自杀的原因的加上了一个条件——原生家庭的伤害。

这整个梦或者臆想(“穿越”)的过程一方面他试着与父亲和解,一方面又用想象中的母亲,寄托出了原生家庭对自己的伤害。

影片最后的一幕是:小花穿着红礼服美美地走出来,让人们知道了小花的具体工作,是KTV的“妈咪”,这应该是父亲在床边对徐太浪说出了母亲的工作,而徐太浪在内心是无法接受的。所以在他的梦魇中,她把母亲的那种行为转化成了,徐正太为了考验兄弟,做出的举动,因为电影中考验了也不止他一个人。

影片还有一个不能称作证据的证据,也表明了小花不是真实存在,小花和徐太浪讲述自己过去的家庭和父亲之后,双手捧起了徐太浪的脸,从现实角度看,兄弟的老婆怎么可能和他的兄弟做这么亲昵的动作。

从影片角度看,小花完全不知道这是她未来的儿子,又怎么会以母亲的感觉去捧起徐太浪的脸。

其实这一段是徐太浪的昏迷在床上时候的自我疗伤,他渴望母亲的爱,又渴望一个理解他这些伤疤的人来慰藉他。所以他带入了母亲,带入了那个他自己不为人知的一面。

看到这里不知道会不会有人认为这是一种过度解读,不过从另一个角度看,韩寒本身具备的是一种作家属性,写出这样的让人解读的剧本是合情的,同时电影比文字在很多隐晦的表达上更占优势,也更需要解读。

豆瓣6.8的评分对这部电影来说,其实有些低了,这不比那些打着校园霸凌、披着原生家庭问题的那些狗血爱情片要好得多吗?

乘风破浪徐太浪真的穿越了吗,乘风破浪中徐太浪真的穿越了吗

《乘风破浪》结局正太知道阿浪穿越了吗?

《乘风破浪》结局正太不知道阿浪穿越了。

在《乘风破浪》的结局中,阿正被判入狱六年。小花生下一个小男孩,徐太浪又慢慢穿越回到现在。在穿越的过程中,阿浪作为旁观者和热血“兄弟”,看到了以前的父亲。于是谅解了现在的父亲,而正太因为被判入狱,所以并不知道阿浪已经穿越了。

《乘风破浪》的剧集看点:

《乘风破浪》强势地插入了韩寒对时代的吐槽,包括对彻底改变人类社交方式的网络,对彻底改变年轻人致富方式的房价。该片不像《后会无期》那么任性,处理很有分寸感。

该片的情感线也比《后会无期》更符合电影的创作规律,亲情线和友情线的起承转合都很完整,尤其在大反派的衬托下,也有了相对明确的价值观和道德感,可作为观众超我的出路。

该片跟所有寻回情感类的电影相似,韩寒用自己独特的冷幽默和热血青春,完成了电影和现实生活中与父亲,与世界,与自己的和解。

乘风破浪徐太浪真的穿越了吗,乘风破浪中徐太浪真的穿越了吗

《乘风破浪》是韩寒最真实的内心写照!

大年初二,弟弟“逃离”了老家。

我家过年时发生的故事,你或许同样经历过。

我弟弟高中毕业后,从陕西老家去到广东打工。

他的人生轨迹和所有的西北农村小伙一样,进工厂、走上生产线。

不同的是在生产线上,他比别人的想法更多一些。

用他的话来说“懒惰使社会进步”,所以他在生产线上一直钻研怎么干活更省事儿。

凭借自己从小拆自己家电视机、缝纫机练成的鼓捣能力,他成功地改进了一些生产工序,提升了这家意大利企业代工厂的生产效率。

经过4年,他从一星员工跳级升级为4星员工,虽然也在生产线,但每个月收入超过1万元。

在我们那个落后的村子里,凭借给父母亲一人一万元的过年大红包,他成为“有出息的人”。

但这个年,一家人却因为他而过得很憋屈。

弟弟已经26岁了,家里每年过年都给他组织一次相亲。

而今年这家似乎对他格外有意思,对他长得矮、皮肤黑也一点不在意。

按照母亲的话说——

“人家给我们做了一桌子菜,我们给的红包人家也收了,很认同我们的家庭”

按照父亲的话说——

“这是他杨乐(我弟弟名字)一次难得的机会”

而我弟弟怎么看呢?

他觉得那家的姑娘土,没见过世面,连个手机游戏都不会下载。

在父母亲的催促下,弟弟去过那家两次后,再也不愿意配合。

大年初二一早,弟弟背上包偷偷溜走,撂下我父母亲、媒人以及焦急等待“定事情”的女方一家。

到了大年初三晚上十二点多,弟弟才微信告诉我——

“我已经到了广州”。

面对这么任性的他,我们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父亲撂下狠话——

“以后不认这个娃了,他的事情以后再也别管了”。

这样的事情其实每天都在父权社会的中国发生,在几千万小镇父子之间上演。

儿子在外面待久了,自以为长了大见识、有了出息,开始不听父亲的话,也不认父亲的那些老理;

父亲看待他的那些成就、追求,也觉得不值一提。

那么,如果给你一个机会,

可以穿越到父亲年轻时代,经历他的青春,理解他的那些道理,从而也让他更理解你...

你会怎么做?

电影《乘风破浪》就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赛车手徐太浪终于拿到了全国拉力赛的冠军,夺冠感言里,他感谢父亲对自己赛车理想的不理解、不尊重、不支持。

不料夺冠当天却喜极生悲。

徐太浪开车载着自己的父亲飞驰在小镇上,结果与一辆货车相撞,发生严重的事故。

昏迷后,徐太浪穿越到了30多年前,他正好经历父亲的青春,并有机会阻止父亲当年的错误选择。

喜剧大幕也由此开始。

他先找到自己的父亲,并跟他做了好兄弟。

之后他找到了自己母亲,并差点发生不伦之恋。

最后, 他处心积虑阻止自己父亲犯错误,阻止他因为犯事儿而伶仃入狱。

这个过程也是笑料十足。

比如——

在BB机时代的尾声, 父亲留给儿子的财产竟然是一箱很快就要被淘汰的BB机;

预言上海房价要大涨的香港商人,以3套房为酬劳,竟然找不到一个可以给自己办事的人;

发明了OICQ的马化腾只是一个穷酸码农,混帮派混得很差劲儿。

……

《乘风破浪》的故事并没有将太多的笔墨放在未来与现在的不同上,没有费力去架构这种虚幻的过程。

而是更用力地去描述那个时代的趣味性,像BB机,录像店,电影院,房价等。

嬉笑怒骂间蕴含着深刻的社会现实。

在故事的最后,徐太浪的父亲还是进了监狱,为了给一个死去的兄弟报仇,他最终在监狱里错过了徐太浪的出生。

直到这个时候我们才明白,一切都是宿命。

是大时代里的小人物的宿命。

生活中发生的一些错误选择,如果时光倒流给我们重新选,我们依然会做出错误选择。

每一个错误,都必定会来;

每一个选择,都没得选择。

身处时代漩涡个人的一切都是必然。

就像我弟弟,即使他通过自己的聪明的大脑以及灵活劲儿,获得了一份还算不错的工作。

但他其实逃脱不了,30岁之前找一个小镇女孩结婚生子,过完庸常而毫无惊喜的后半生。

如果没有父母亲这种“逼婚”,再过几年,他很可能成为几千万大龄光棍青年的一份子。

这些少年都像极了电影里的主人公,从小就有一个英雄梦。

而《乘风踏浪》的导演韩寒,更是这些有着英雄梦的小镇青年的代表人物。

30年前,这个英雄梦就是成为第二个杜月笙。

30年后,这个英雄梦就是拿到汽车拉力赛的全国冠军。

只不过,有的实现了,有的中途放弃了。

但是,该犯的那些错误,依然会照单全犯。

时代变换,但英雄梦都会有。

甚至于英雄梦的内涵都是一致的。

文艺青年都有怀旧的喜好,在韩寒的怀旧中,这部片子很唯美。

即使30年前的小镇有各种假丑恶,但依然朴实而美好。

“歌厅只唱歌,桑拿房只洗澡”

即使很多事情后来被改变了,那份美好依然留存心间。

30年前有很多小镇青年干着傻事,做着傻梦。

30年后有很多我弟弟这样的小镇青年,不得不接受自己不喜欢的命运选择。

人生海海,我们就如同浮萍,飘飘荡荡,也许明天就上岸。

也许,永远都不会上岸。

- END -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