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凯歌徐克林超贤揭秘如何在冷多热少的环境下拍出钢少气多的长津湖

时间:2022-09-19 21:50:35阅读:4786
据灯塔专业版实时数据,截至10月2日19时,2021国庆档总票房(含预售)已达12.5亿元。这其中,由陈凯歌、徐克、林超贤三人联合执导的《长津湖》以8.4亿元票房领跑。在日前举行的《长津湖》作品研讨会上,《长津湖》总…

据灯塔专业版实时数据,截至10月2日19时,2021国庆档总票房(含预售)已达12.5亿元。这其中,由陈凯歌、徐克、林超贤三人联合执导的《长津湖》以8.4亿元票房领跑。

在日前举行的《长津湖》作品研讨会上,《长津湖》总制片人于冬介绍了三位导演的分工:陈凯歌导演负责拍摄志愿军入朝鲜的部分;徐克导演主要注重影片故事的完整性和生动的细节展示部分;林超贤导演更注重惊险刺激的战斗场面,以及在动作设计当中完成人物性格和情感的塑造。尽管分工不同,但都面临同一个困难——那就是如何在寒冷的环境下拍出中国人的家国情怀,拍出中国军人的高昂士气,拍出志愿军凭借“钢少气多”战胜“钢多气少”美军的壮烈。

“浪漫”陈凯歌:拍出了浪漫,才更能体现战争的惨烈

看过《长津湖》的观众,可能都会对如此大的一部史诗级巨片却采取了吴京扮演的伍千里回乡探亲这样小的切入点表示好奇。对此,陈凯歌解释:“为什么要把千里回家作为第一场戏来展开,然后紧接着就是出征?因为回家与为国出征,加起来就是家国。你先得展示你的家、你的国是什么样,然后你才有保家卫国的可能。”

为此,陈凯歌导演用如诗如画的浪漫笔触来展现了祖国大好河山的壮美,努力拍出了江南水乡的宁静之美。陈凯歌说:“不管是千里坐小船离开家乡,还是他最初回到家乡的时候秋叶斑斓的河面,其实都是在写和平。中国人经过几十年的战乱,终于获得了和平的可能和机会。这样的画面,就是要和战争的惨烈做对比的。如果没有笔触去写到和平,我们就没有办法那么强烈地去感同身受,感受到战争对于和平的破坏。”

陈凯歌坦言:“我始终有一个看法,一部战争电影一定要从人物开始。如果没有鲜活的人物,战争场面拍得再多,观众可能都不太在意。只有当观众觉得电影中的人物值得追随,这样的战争电影才有了意义。《长津湖》是从兄弟情开始的我们是下了比较大的力气琢磨这两个人物!”

此前曝光的特辑显示,在片场,陈凯歌导演指导吴京拿着弟弟当陀螺旋转、指导易烊千玺以气运声狂吼台词。对此,易烊千玺感触颇深:“对于万里这个野孩子,导演给我讲了一个故事:有一次他在饭馆吃饭,突然进来三个小不点儿大的孩子,身上又黑又脏,但他们眼睛不怕人,一直盯着人看,眼睛里冒火,就是那种野孩子。我听完之后,一下子找到了万里的感觉。”

“拼命”徐克:《长津湖》剧组的“最强输出”

在《长津湖》片场,徐克手绘故事版、盯造型细节、现场替代配音与声效、把控道具设定,甚至偶尔“现场发飙”,所有的“不满意”都必须再来一次,只求力争完美。为了“让观众去体验战争的真实感”,徐克导演和演员们一起在雪地摸爬滚打,共同感受真实和寒冷。他表示:“只有让自己真正‘参与’到这场战争里,才能明白这场仗为什么要打。”

不同等级冻伤在不同身体部位,分别是什么表现?在《长津湖》片场,这些都有答案。曾成功执导过《智取威虎山》的徐克导演,在影片筹备时了解和翻阅大量的历史资料,用他的话来说:“这是一个很重大的考验。”因此,除了亲自速写白描、勾勒线条,徐克导演还在化妆、道具、声效、配音上亲力亲为,每个环节、每一部门工作都全面掌握,俨然成为剧组的“最强输出”。

在戏里追求真实战场的大家,在拍摄现场也火线冲锋。徐克导演像战场上的指挥官,严格把控拍摄中的每一处细节:炸药高于常规用量数倍、雪片从演员脸前划过、直接抓起雪放进嘴里……而他自己,也和演员们一起在雪地摸爬滚打,和演员共同寻找表演基调,要“让观众去体验那种战争的真实感”。

“怕冷”林超贤:有时候一天只能拍到一个镜头

在《长津湖》中,林超贤导演负责拍摄机场惊险刺激的战斗大场面,以及在动作设计当中完成人物性格和情感的塑造。在片场,林超贤充分展示出自己对于动作场面的超强把控能力,自称“怕冷不怕热”的他凭着强大的意志力克服了拍摄场地不时出现的雨雪、冰雹、沙尘暴等极端天气。对此,他表示:“有志愿军的精神鼓舞着我们每个人,没什么困难是不能克服的!”

电影里有一句台词:“我们不光是跟老美较劲,也是在跟老天爷较劲啊!”历史上,志愿军进入朝鲜后遭遇了极寒天气,在零下四十度的环境里与装备精良的美军展开激烈对决。这就意味着《长津湖》的拍摄也必须选择在寒冷的冬天进行。林超贤坦言自己不怕热,但偏偏最怕的就是冷:“拍《湄公河行动》《红海行动》《紧急救援》的时候都是在很热的环境里,多热都没关系,但冷对我来说就是非常大的挑战。”

电影中,志愿军秘密入朝需要隐藏行踪,大部分时间都是夜晚行军,所以片中有多场战斗场面都是夜戏。而夜晚的温度比白天还要低得多。在这样的环境下展开拍摄,不但要克服寒冷,还要随时面对因为天气变化而不得不暂停拍摄的意外情况。林超贤透露,拍摄期间当地的环境基本上都在零下十几度,加上是在山区,每晚都会有大风,有时候还会遇到雨雪、冰雹甚至是沙尘暴,温度又会骤降,这种自然条件大大影响了拍摄进度,“有时候一天可能只能拍到一个镜头,对每个人的意志来说都是一种挑战。”

严峻的天气变化让怕冷的林超贤一度有些沮丧,对此吴京主动来到林超贤身边借着开玩笑的机会鼓励他:“很难得啊,你一生当中可能不会再有这样的经验了。”而一起并肩作战的陈凯歌和徐克也让林超贤感受到了动力:“陈凯歌和徐克导演比我更早开机,他们面对天气的寒冷程度比我更严重。既然大家都要跟老天对抗,那我们尽力去做就好了。”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林超贤带队完成了剧本中几场大型动作场面,包括仁川登陆、兴南港撤退、乱石滩轰炸以及半山民宅遭遇战,夯实了《长津湖》中的战斗场面。

《长津湖》中有大量惊心动魄的战争戏,不但场面宏大,设计精巧,还要在过程中展现出每一个角色的性格与特质,而这些也是林超贤最为擅长的部分。林超贤表示,在设计战争场面时既要保持自己的特色,又要考虑到真实的历史和不同年代的战术思维,“《长津湖》中的战争跟《红海行动》中的战争完全不一样,需要考虑的问题很多。比如,现代战争是讲立体战术,但放在当年那个环境下,战术是相对二维的,所以我这次就集中设计镜头表达多过立体战术。”

看过电影的观众无不被乱石滩轰炸那场戏震撼到。为了展现出美军的残忍和志愿军面临的危机,林超贤决定选择一个大胆的拍摄方式——一镜到底。林超贤透露,用一镜到底拍摄这场戏最大的难度就在于现场镜头的运作和调度,而他很幸运地遇到了著名摄影师鲍德熹。“他很专注帮我做这场戏的设计。我们试了很多不同的器材,包括用到飞猫(索道摄像系统),以及其他的仪器、器材来配合不同的场景需求。”而最终呈现出的效果,也展现出了战争的残酷和敌军的惨无人道,令人揪心不已。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肖扬

编辑/贺梦禹

陈凯歌徐克林超贤揭秘如何在冷多热少的环境下拍出钢少气多的长津湖

林超贤揭秘《长津湖》幕后,拍摄时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什么?

近日,电影《长津湖》的票房持续走高,而导演林超贤也在采访中说了很多不为人知的故事,其中就包括《长津湖》在拍摄时期遇到的最大困难——疫情。《长津湖》一共拍摄过两次,第一次拍摄刚开始没多久就遇到了疫情,第二次拍摄期间,疫情也一直没有断过,所以整个剧组都是一边防疫一边拍摄,这不仅仅导致拍摄进度十分缓慢,也导致了成本突然增加了很多。

首先,《长津湖》其实很早就已经准备拍摄了,演员易烊千玺和吴京都是在19年年底就进组了,但是当时还有很多设备没有到位,所以两位主演都是在剧组进行集训,后来刚开始拍摄,结果就遇到了新冠疫情,所以剧组的拍摄也被迫中断了。

等到疫情慢慢稳定下来以后,演员们来到剧组前也是需要隔离十四天并检测的,所以演员和工作人员们全部到场的时候,也是耽误了近一个月的时间,等于说《长津湖》的拍摄也就是在19年年底和20年年中到年末这段时间。

其次,当时陈凯歌、林超贤和徐克接受采访的时候,林超贤还说到预算的问题了,本来《长津湖》的预算是2亿美元的,但是很早就已经超支了,因为当时疫情反反复复,而且剧组里人那么多,所以必须要实时做检测,基本上整个剧组都是两天检测一次,这就导致预算中花了大概五百万在检测上了。

最后,两天一次的核酸检测,还导致了拍摄的进度非常慢,基本上整个拍摄周期,都是一边在拍摄一边在做防疫工作,若是有人感染或者危险的话,那么整个剧组的拍摄都是要停下来的,所以说《长津湖》能够顺利拍摄完毕,也是极其不容易的。

陈凯歌徐克林超贤揭秘如何在冷多热少的环境下拍出钢少气多的长津湖

陈凯歌在《人民日报》撰文谈《长津湖》,文中哪些信息值得关注?

陈凯歌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了一篇文章谈论了《长津湖》这个电影,并且表示写戏就要先写人。看了这篇文章的网友应该能够意识到《长津湖》能够和大家见面真的是非常不容易,早在2019年的时候《长津湖》就已经计划开拍了,可是因为疫情的原因所以整个剧组被迫暂停。在2020年疫情逐渐恢复平静的时候,陈凯歌、徐克和林超贤三位导演聚集到了一起重新开始拍摄这个作品。

一次大胆的尝试

也正是时间赶得非常巧,所以说这个剧组的三位导演分工拍摄作品当中的不同部分,以此来确保能够充分的利用冬天的现实场景。在秋冬季节拍摄这个作品能够很好的环源1950年严冬和深秋的戏份,所以说大家在看这个电影的时候会感觉场景非常的真实,事实上这就是最真实的场景。这个作品由三个摄制组同时开拍,这是中国电影行业的一次大胆的尝试。

提高了中国电影的水平

在这个作品当中最巅峰的时期有7000个台前幕后工作人员,这些工作人员操控着无数的灯光器材以及各种各样的车辆,还有一些现代化的战争装备以及各种各样的准备工作。总而言之,为了还原出抗美援朝这场战役,剧组的工作人员都花费了很大的努力,而且《长津湖》这个电影的拍摄在一定的程度上提高了中国电影的水平。

写戏先写人

在这个作品当中大家可以看到很多非常鲜活的人物,也能够认识到很多不同性格的角色,但是这些都是建立在电影的基础之上的。以往这种题材的作品大家看到最后,除了能够记住作品当中所发生的一些事情之外,对于作品当中的一些角色并没有太深刻的印象,而《长津湖》这个电影则改变了这样的现状,因为《长津湖》希望大家能够记住这些人,然后再记住这个作品当中的内容。

相关资讯

评论

  • 评论加载中...